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中国兽医学报》2016,(6):957-960
为确定引起母貉死胎、流产的病原,采集流产仔貉脏器,流产母貉阴道分泌物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培养、纯培养、形态观察、致病性试验确定分离菌株为致病菌。并采用ATB全自动生化鉴定系统进行生化鉴定,鉴定该菌为犬链球菌(S.canis)。该菌的16S rRNA基因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表明,分离菌与S.canis同源性达94.5%~99.3%。溶血活性结果表明,该病原菌在血平板上呈β型溶血。药敏试验显示,该菌对阿莫西林、氧氟沙星、磷霉素、头孢他啶等药物敏感。  相似文献   

2.
狐狸阴道加德纳氏菌可导致狐狸、貂、貉等动物泌尿生殖感染、不孕和流产,并证实该病是人畜共患病。随着大庆地区狐、貉养殖量增长,狐、貉发生流产的数量不断增多,狐狸阴道加德纳氏菌是狐狸、貉流产的主要致病菌,因此,针对大庆地区狐狸加德纳氏菌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貉、狐、貂阴道加德纳氏菌感染情况,试验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进行了血清学调查,并无菌采集母貉的阴道分泌物及死亡胎儿的肝脏、肾脏等组织,进行病原的分离培养、主要生物学特性观察及16S rRNA基因序列比对,同时还进行了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河北省6个地区狐、貉、貂阴道加德纳氏菌广泛存在,其中狐阳性率为7.05%(31/440),貉阳性率为4.50%(9/200),貂阳性率为4.80%(10/208);经病原的分离培养、主要生物学特性观察及16S rRNA基因序列证实,分离菌株为阴道加德纳氏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分离菌对头孢呋辛酯、氧氟沙星敏感,而对卡那霉素、氨苄西林、头孢他啶等药物耐药。  相似文献   

4.
狐貉流产是指狐貉配种完后胎儿尚未发育至能存活时,以任何方式而终止妊娠。随着我国特种养殖的发展、养殖密度的提高、规模的扩大,特别是人工授精技术的推广实施,狐貉流产已经成为特种毛皮动物繁育期的最常见疫病。根据流产的时间早晚,临床上常分为早期流产(配种后至妊娠35d之前)和晚期流产(妊娠35d后至分娩前)。因狐貉每年只发情、配种一次,一旦发生流产会给养殖户(场)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因此,了解狐貉流产原因,积极预防,对提高养殖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确定致昌黎县5个貉、貂养殖场因腹泻死亡的貉、貂的病原及其耐药性,试验采集死亡貉、貂的病料进行病原分离、染色镜检和生化试验,并对分离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出的5株菌均为大肠杆菌,3株貉源大肠杆菌的耐药率分别为66.67%(14/21)、57.14%(12/21)和57.14%(12/21);2株貂源大肠杆菌的耐药率均为61.90%(13/21)。5株大肠杆菌对林可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四环素、多西环素、多黏菌素B的耐药性高达100%;对头孢噻肟、头孢噻吩、磺胺甲氧异口恶唑、红霉素的耐药性为80%;对头孢曲松、氟苯尼考的耐药性为60%;对丁胺卡那均高敏;除貉场3分离的大肠杆菌对磷霉素耐药外,其他4株菌均对磷霉素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6.
<正>狐狸阴道加德纳氏菌病是由阴道加德纳氏菌感染引起的一种狐狸繁殖障碍性疾病。貉、水貂也感染该病。以动物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空怀和流产为主要特征。本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以动物发情活动旺盛期间居多。该病在我国毛皮动物养殖中广泛存在,流行呈上升趋势,并属于人畜共患病。1病原阴道加德纳氏菌形态呈球杆、近球形及杆状等,呈单个、短链、长链排列。革兰氏染色可变性,但分离的菌株多数为革兰氏阳性。该菌无荚膜、  相似文献   

7.
为了确定某养殖场的使貉发病的主要病原菌并筛选出治疗药物,对青岛市某养殖场送检的病死貉进行病理剖检,并分离到1株细菌,随后进行分离菌形态观察、生化试验、细菌16S rRNA基因测序及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株菌为多杀性巴氏杆菌,药敏试验显示该株菌对庆大霉素、妥布霉素、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多黏菌素B高度敏感;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乌苏里貉肠道内益生菌的分布种类,试验采集健康乌苏里貉的粪便样品,对其中的益生菌进行分离、纯化,再经形态学、革兰染色、生化试验及16S rDNA的序列测定。结果表明:试验成功分离、鉴定1株枯草芽孢杆菌、2株粪肠球菌、1株嗜酸乳杆菌,这4株分离菌均具有较强的耐酸、耐胆碱和耐药能力,可作为乌苏里貉专用的益生菌添加剂的备选菌种。  相似文献   

9.
貉源肺炎克雷伯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确定河北昌黎地区某养殖场貉呼吸道疾病引起死亡的病因,本研究从送检的貉病料肺脏中分离到1株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并对分离株进行形态学观察、16S rRNA序列测序及全自动细菌生化鉴定仪鉴定,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分离株的分型、人工感染小鼠试验及药敏试验等。结果显示,该分离株为非K1/K2型肺炎克雷伯菌,并将其命名为CLKp18;该分离株的16S rRNA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登录的多株肺炎克雷伯菌参考株同源性均高达99%。Vitek全自动细菌鉴定仪结果表明,该菌株与肺炎克雷伯菌鉴定标准相似度为99%。人工感染小鼠试验结果显示,试验组小鼠在攻毒后6 h开始出现临床症状。无菌取出死亡小鼠的肺脏、肝脏、脾脏及肾脏,划线涂板,均可分离到该菌,表明该分离株感染小鼠后,能侵入到小鼠体内多个组织器官,引起不同程度的病变,尤以肝脏和肺脏病变较为明显,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2.17×10~7 CFU。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对单环内酰胺类、氯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磺胺类及大部分头孢类耐药,但对阿米卡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他啶和亚胺培南敏感。本研究结果确定了引起本次貉呼吸道症状疾病的致病菌为非K1/K2型肺炎克雷伯菌,且该分离株有较强的致病性和多重耐药性。本研究为临床治疗由该菌引起的貉肺炎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鉴定引起河北地区貉腹泻的志贺菌并分析其相关生物学特性,本研究对2017年~2019年采自河北地区养殖场中患腹泻病貉的肛拭子、粪便及病料样品共计193份进行细菌分离,并经生化特性及PCR鉴定。将分离的志贺菌以0.25 m L/只(108cfu/mL)感染小鼠分析分离菌对小鼠的致病性。采用玻板凝集试验、PCR分别检测分离志贺菌的血清型及相关毒力基因。通过K-B药敏纸片法和PCR分别检测分离菌的耐药性及相关耐药基因,采用SPSS18软件中的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分离菌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从193份腹泻病貉样品中共分离到83株志贺菌,其中65株对小鼠具有致病性,且以致小鼠死亡4只(30.1%)、5只(22.9%)的菌株为主;65株致病性志贺菌分属于9种血清型,以福氏志贺菌2a (23.1%,15/65)、3a (20.0%,13/65)和1b (18.5%,12/65)型为主要流行的血清型;65株致病性志贺菌毒力基因ipaH、ipa BCD、ial、sen、Sat、Set1A、Set1B、sigA检出率均在50.8%以上,其他毒力基因检出率在38.5%~40%,未检...  相似文献   

11.
梅花仔鹿巴氏杆菌病的诊断和防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于 1996年 6~ 7月吉林省某国营养鹿场 ,哺乳仔鹿发生了巴氏杆菌病 ,在 32 0头哺乳仔鹿中因该病死亡 2 5头 ,死亡率为 4 %。经综合诊断和防制 ,有效控制了病鹿的死亡  相似文献   

12.
东北虎胃与小肠组织形态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应用光学显微镜对东北虎主要消化管 (胃与小肠 )的显微结构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观察。结果表明 ,东北虎胃的黏膜中均有胃腺分布 ,没有无腺区。胃的主要部位胃底腺区的胃底腺主要由主细胞和壁细胞组成 ,主细胞较多 ,通常呈小簇存在 ,主要分布在管状腺边缘 ,且越靠近黏膜肌 ,主细胞越多 ,而壁细胞越少。小肠中的十二指肠段 ,黏膜下腺呈棉花团样结构 ,由黏液性高柱状细胞构成 ,肌层呈规则的波浪型 ,内环肌较厚 ;空肠皱襞不明显 ,肠腺单管状 ,苏木素染色深 ,肌层呈规则的“W”型 ,靠近回肠处的空肠段 ,外纵行肌排列较紧密 ,且厚度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3.
斑驳尖塘鳢人工繁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HCG +鲤鱼PG以及LRH -A +DOM对斑驳尖塘鳢进行人工催产苗种培育的研究。结果表明 ,LRH -A +DOM组的催产效果 (75 % )要好于HCG +鲤鱼PG组 (5 0 % ) ;效应时间为 2 2~ 36h ,在水温 2 7~ 2 9℃时 ,受精卵孵化时间为 5 6~ 98h ;共获苗 34.8万尾 ,平均孵化率为 89%。  相似文献   

14.
2 0 0 2年 5 ,7,9月 ,对东北农牧交错带内某草甸土壤、小尾寒羊主食的 2种牧草、放牧小尾寒羊被毛中铁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该交错带草甸土壤中铁的总平均含量为 0 .96 % ,小尾寒羊主食的 2种牧草中铁的总平均含量为 75 9.85 μg/g ;放牧小尾寒羊被毛中铁的总平均含量为 2 33.30 μg/g。据此认为 ,该交错带放牧小尾寒羊不会发生铁缺乏症和铁中毒病  相似文献   

15.
BOOK REVIEWS     
Book reviewed in this article:
DISEASES OF THE SMALL DOMESTIC ANIMALS
VETERINARY OBSTETRICS
DENTAL ALVEOLITIS IN HORSES
SURGICAL DISEASES OF THE DOG AND CAT  相似文献   

16.
驯鹿同期发情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CIDR和PMSG对 11只健康的成年驯鹿进行同期发情试验。结果表明 ,经CIDR处理 10d ,取出CIDR 2 4h后注射PMSG能够使驯鹿较为一致的进入正常的发情周期  相似文献   

17.
探讨非洲鸵鸟早期血清抗体免疫球蛋白 (IgG)含量的变化规律。建立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检测 7~15 0日龄鸵鸟的血清抗体IgG水平。结果表明 ,30日龄前 ,雏鸵鸟血清抗体IgG水平持续呈极显著性下降(P <0 0 1) ;30日龄后 ,显著性上升趋势一直保持到 6 0日龄 (P <0 0 5 ) ,然后上升缓慢 (P >0 0 5 ) ,75日龄达最大值 ,之后缓慢下降 (P >0 0 5 ) ,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非典”与动物的关系及对特种经济动物饲养业的影响 ,并对首批解禁的 5 4种动物的市场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9.
兴凯湖梅花鹿品种选育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采用个体表型选择、单公群母配种和大群闭锁繁育等方法 ,并应用放牧饲养方式及其饲养管理、繁育和严格的卫生防疫制度等综合配套技术 ,经过 195 8~ 1975年的引种和风土驯化、舍饲、放牧等选育前 17年3个阶段的繁育 ,又经 1976~ 2 0 0 3年 4个世代的连续系统选育 ,由乌苏里梅花鹿育成了森林湿地草原型的2 0 2 5只兴凯湖梅花鹿 ,该品种具有体貌相对一致 ,体型较大 ,体质结实 ,鲜茸平均单产 2 6 4 4kg ,成品茸平均单产 0 94 2kg ,鹿茸短粗上冲 ,眉枝短小、肥嫩 ,鹿茸的优质率达 71% ,繁殖成活率高 (83% )和双胎率高(3 5 1% ) ,生产利用年限长 (12年 ) ,适应性强 ,遗传性能稳定 ,茸鲜重遗传力 0 36 ,重复力 0 5 7,世代间隔5 6年 ,公鹿种用年限 1 9年 ,母鹿 4 9年 ,放牧群体的数量规模大 :公鹿群每群 4 5 0~ 5 0 0只 ,母鹿群 35 0~4 0 0只 ,杂交改良效果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等典型优良性状  相似文献   

20.
Book Reviews     
《Veterinary dermatology》1992,3(6):255-258
Book reviewed in this article:
CURRENT VETERINARY DERMATOLOGY, THE SCIENCE AND ART OF THERAPY. Craig E. Griffin, Kenneth W. Kwochka and John M. MacDonald, eds.
DERMATOLOGY FOR THE SMALL ANIMAL PRACTITIONER EXOTICS, CANINE AND FELINE. G. H. Nesbitt and L. J. Ackerman.
SKIN TUMORS OF THE DOG AND CAT. M. H. Goldschmidt and F. S. Shof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