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选择小麦种子作为研究材料,水培条件下进行种子萌发,待小麦幼苗长至15cm时,对小麦幼苗进行NaCl胁迫培养,同时接种紫茎泽兰(Crofton Weed)根分离到的1株内生细菌,通过测定小麦叶片Pro(脯氨酸)和MDA(丙二醛)含量、PPO(多酚氧化酶)和CAT(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探究内生细菌对NaCl胁迫培养后小麦的缓解作用.结果表明:NaCl胁迫培养条件下接种紫茎泽兰内生细菌后,小麦叶片CAT活性及Pro含量增加;小麦叶片PPO活性及MDA含量变化没有明显规律性,低盐(NaCl 150mmol/L)胁迫培养时接种紫茎泽兰内生细菌短时间内(本试验为7d)对小麦生长有缓解作用,说明紫茎泽兰内生细菌对NaCl(150mmol/L)胁迫培养的小麦幼苗生长有一定的修复作用,紫茎泽兰内生细菌在高盐(NaCl 300mmol/L)条件下生长繁殖受抑制.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青藏高原小麦种子的产量及品质,探究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种子萌发的适宜条件。在恒温条件下,利用不同浓度(0.1、0.2、0.4 mol/L)NaCl、Na2CO3、HCl分别处理小麦种子后进行种子萌发试验,以探讨不同试剂对小麦种子萌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NaCl浸种12 h后对小麦种子萌发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小麦种子萌发率随NaCl浓度的升高先升高后下降。不同浓度Na2CO3浸种12 h后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与NaCl相同,小麦种子萌发率随Na2CO3浓度的升高先升高后下降。不同浓度HCl浸种12 h后对小麦种子萌发率的影响不同,HCl浓度为0.1 mol/L时,小麦种子在10 d内最高萌发率仅为23.1%;浓度为0.2 mol/L时,HCl对小麦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HCl浓度为0.4 mol/L时,小麦种子萌发受到较明显抑制。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小麦—玉米轮作田中镰孢菌的种群结构及致病性,采用形态结合分子鉴定的方法分别对采自河南省许昌、漯河、驻马店3块小麦—玉米轮作田的407个镰孢菌菌株进行了种的鉴定,并从中选出不同寄主来源、不同种的12个代表菌株,分别接种田间小麦和盆栽玉米。鉴定结果表明,从小麦上分离到的镰孢菌均为禾谷镰孢菌( F. graminearum,178个),而从玉米上分离到的镰孢菌则分别属于轮枝镰孢菌(F. verticillioides,123个)、F. graminearum(61个)、层出镰孢菌(F. proli-feratum,45个)3个种。接种试验结果表明,3个种均能够侵染小麦麦穗和盆栽玉米苗,但F. gra-minearum的致病力显著强于F. verticillioides和F. proliferatum;不同寄主来源的F. graminearum菌株在致病力上差异不显著。来自小麦—玉米轮作田的F. graminearum菌株既可以侵染小麦又可以侵染玉米,这可能会造成小麦赤霉病、玉米茎腐病等病害的发生在小麦—玉米轮作模式下呈加重趋势。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固氮类芽孢杆菌对小麦的增产效果,对实验室分离保存的4株固氮类芽孢杆菌菌株1-18、1-33、1-43及1-49,在固氮酶活性、吲哚乙酸(IAA)分泌量及接种小麦后的增产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这4株固氮类芽孢杆菌接种小麦后,比不接种固氮菌剂的对照增产5.1%~26.9%,其中菌株1-18的增产效率最高(增产26.9%),其次是菌株1-49(增产18.7%)。相应地,这2株菌株的固氮酶活性也比其他2株菌株高,菌株1-18固氮酶活性为1 043.6nmol/(mg·h),菌株1-49为969.5nmol/(mg·h),但分泌的IAA量低于其他2个菌株,菌株1-18分泌IAA量为24.95μg/mL,菌株1-49分泌IAA量为26.34μg/mL。结果说明用于本研究的固氮芽孢杆菌在固氮酶活性、IAA分泌量及对小麦的增产效果方面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
将番茄种子分别用237株真菌处理后,在温室接种南方根结线虫,从中筛选获得了1株具有诱导番茄抗南方根结线虫的青霉Snef1216.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该菌株的最佳摇瓶发酵条件:培养时间8 d,摇瓶转数150 r/min,pH9.0,接种量20%,装液量50 mL(100mL三角瓶).通过L9(34)正交试验,确定该菌株...  相似文献   

6.
用不同浓度硅 (Na2 SiO3)溶液处理小麦种子研究其萌发代谢状况 ,结果表明 :Si浓度在 1.0~ 2 .5mmol/L的范围内 ,能促进小麦种子萌发 (萌发过程中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活性提高 ) ;促进呼吸代谢 ,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增加单株鲜重  相似文献   

7.
根据侵染型进行小麦品种抗叶锈性遗传分析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温室条件下,用5个小麦叶锈菌株接种8个小麦品种得到的侵染型,按照生物间遗传学的原理和方法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在这些品种和菌株的相互作用下,存在8个相应基因对显示限定性表现型,从而推导出品种的限定性抗性基因和菌株的限定性致病基因.供试的不同品种含有不同数目(1—4个)的限定性抗病基因,个别品种不含有限定性基因,文中并对为改进小麦品种的抗叶锈性,如何把限定性抗性基因结合进去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8.
Cr(Ⅵ)盐胁迫下小麦种子中淀粉酶活性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重金属离子Cr(Ⅵ)在不同浓度下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其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Cr(Ⅵ)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影响的临界值为18 mg/L,即浓度低于18 mg/L的Cr(Ⅵ)促进小麦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高于18 mg/L则抑制小麦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Cr(Ⅵ)对根生长的抑制作用大于对芽生长的抑制作用;高浓度的Cr(Ⅵ)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抑制是通过抑制淀粉酶的活性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阜康阿魏种子打破休眠及其人工种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两种方法进行阜康阿魏( Ferula fukanensis Shen)种子打破休眠的处理:即剥去阿魏种子外部的果皮,接种到不同GA3含量(0.2、0.5、1.0、2.0 mg/L)的1/2MS培养基中, 在15~20℃条件下无菌培养.种子发芽率在各浓度处理下均高于对照,而处理间则0.2~0.5 mg/L有上升趋势,其中0.5 mg/L下的发芽率显著高(70;)于对照(47;).1~2 mg/L 则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另一种将阿魏种子分别浸水处理5和20 d,剥去果皮接种到不含赤霉素的1/2MS培养基中,相同的条件下培养.5 d的种子进行发芽试验发芽率达77;,2 0 d的85;以上.研究显示:阿魏种子用GA3和浸种处理均能提高其发芽率,其中浸种处理为最佳选择.将种子种植于大田里成功得到良好的幼苗.  相似文献   

10.
采用实验室培养皿纸上发芽法,以生物源植物生长调节剂油菜素内酯(BR)为比对,清水为对照,探讨海参营养素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海参营养素(50 mg/L、100 mg/L、150 mg/L、200mg/L),对小麦种子处理和培养,其对小麦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小麦幼苗的苗高、根长、鲜重、根冠比、干重等指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以150mg/L的海参营养素制剂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作用效果最佳,与适宜浓度的油菜素内酯(BR)相近或超于其效果。  相似文献   

11.
探究2株薏苡内生菌株(L21、R24)分泌嗜铁素、羧甲基纤维素酶和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脱氨酶的能力,并通过纸床发芽法评价这2株内生菌对薏苡、玉米、水稻、大麦、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促生作用。结果表明,2株薏苡内生菌都具有产生嗜铁素、羧甲基纤维素酶和ACC脱氨酶的能力,其中,菌株R24合成嗜铁素的能力最强,其嗜铁素相对含量为95.80%;菌株L21产羧甲基纤维素酶和ACC脱氨酶的能力最强,其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为0.61 U/mL,滤纸酶活性为1.43 U/mL,ACC脱氨酶活性为2.30μmol/(μg·h)。种子发芽试验结果显示,2株内生菌及其混合菌液都能提高薏苡、玉米、水稻、大麦、小麦种子的发芽率及促进幼苗生长,尤其是在幼苗根系的生长方面影响较为显著;其中,编号为L21的菌株的促生效果最佳。本研究结果可以为稳定薏苡产量,减少化肥施用提供理论依据,为后续研制生物菌肥提供了优良的菌株资源。  相似文献   

12.
3株海洋细菌对几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辣椒疫霉病菌(Phytophthora capsici)、玉米小斑病菌(Bipolaria maydis)、玉米斑枯病菌(Septario zeicola)、玉米圆斑病菌(Helminthosporium carbonum)、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镰刀菌(Fusarium sp.)、雪腐镰刀菌(Fusarium nivale)、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链格孢菌(Alternaria sp.)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等10种植物病原真菌作为指示菌,采用平板对峙法和滤纸片培养法对不同来源的L1-9、HW1-2和XS1-4等3株海洋细菌的抑菌效果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L1-9菌株对10种植物病原真菌都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尤其对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的抑制作用最为明显;菌株HW1-2和XS1-4对不同的病原真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3株海洋细菌菌株的无菌发酵液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其抑菌作用明显低于相应菌液.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培养基前后变化和接种不同生长期细菌对印度芽孢杆菌Bacillus indicus L15菌株生长的影响,测定了经2216E(Z)、海水发酵(S)、淡水发酵(F)培养基培养的L15菌株营养细胞和芽孢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接种由同种培养基培养的L15菌株营养细胞和芽孢后的细菌增长量,并非总是接种营养细胞的增长量高于接种芽孢的增长量,细菌增长量与菌株前期培养用培养基及后期转接培养基有关;接种由淡水发酵培养基培养的L15菌株营养细胞后的细菌增长量显著低于接种芽孢后的增长量(P0.05),而接种由海水发酵培养基培养的L15菌株营养细胞后的细菌增长量却显著高于接种芽孢后的增长量(P0.05);当菌株从能被直接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组成的培养基转移到不能被直接吸收的大分子物质组成的培养基后,L15菌株增长量显著降低(P0.05),反之增长量显著升高(P0.05)。研究表明,在养殖池塘中使用益生菌时需做预试验,以便确定使用营养细胞还是芽孢,且培养益生菌的培养基的碳、氮源组成与使用目标环境和营养分子的组成越接近越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植物根围促生菌(plant growth-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对小麦苗期抗旱性的生理机制。【方法】选取淮麦33种子,播种于装有营养土的盆钵中,待长至三叶一心时进行根围促生菌菌剂[枯草芽孢杆菌AR菌株、枯草芽孢杆菌SM菌株、枯草芽孢杆菌XY菌株和菌株合剂(AR∶SM∶XY=10∶10∶1)]处理,LB培养基(CK_2)和清水(CK_1)为对照,通过断水模拟干旱胁迫,断水第15天进行抗旱形态和生理指标的测定,断水第4~15天连续测定小麦幼苗的抗旱系数。【结果】在干旱胁迫条件下,经不同根围促生菌处理的小麦幼苗根冠比、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和根系活力均显著高于对照(CK_1和CK_2)(P0.05),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对照(P0.05),抗旱系数显著高于对照(P0.05)。说明干旱胁迫下,接种不同根围促生菌可增强小麦幼苗耐旱性,不同根围促生菌诱导小麦幼苗抗旱能力的有差异,具体表现为合剂XYSMAR。【结论】小麦浇灌根围促生菌有利于提高小麦幼苗的抗旱能力,其中以合剂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15.
将焦化厂排水沟污泥中的细菌,通过以苯酚为惟一碳源的培养基逐步驯化,筛选苯酚降解菌株;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16SrDNA序列分析对其进行初步鉴定,利用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测定菌株在不同温度、pH、接种量及最适条件下的降酚能力.结果表明:筛选获得1株耐酚能力达2 200mg/L的苯酚高效降解菌株JDM-2-1,初步鉴定其为球形芽孢杆菌(B.sphaericus).菌株JDM-2-1降酚的最佳温度为35℃,最佳pH值为5.0,降酚能力与接种量成正相关.在最适条件下,当接种量为2%时,菌株JDM-2-1能在42h内将800mg/L的苯酚完全降解,且对浓度为1 600mg/L的苯酚有一定的降解能力.  相似文献   

16.
筛选小麦纹枯菌强致病力菌株R46(Rhizoctonia cerealis R46),制成不同的接种体接种中感纹枯病的小麦品种扬麦158,结果表明:用于生物测定的纹枯菌优势接种体为玉米砂与菌碟混合体;玉米砂菌丝混合体接菌量与小麦发芽率呈高度负相关。接种时期试验表明,在小麦第1叶长出前接菌,其病情指数较高;在蛭石基质营养液中总氮为15g·L~(-1)、总钾为1g·L~(-1)时小麦苗病情指数较高。离体测定多菌灵、丙环唑对小麦纹枯菌的活性表明,菌丝线性生长抑制法比菌丝干重抑制法更为敏感;活体生物测定表明,小麦纹枯菌对井冈霉素、多菌灵、丙环唑敏感。  相似文献   

17.
从腐烂食物中分离到1株乳酸高产菌株TD175,该菌株在含100 g/L葡萄糖的发酵培养基中,经72 h发酵,可产生78.56 g/L的乳酸.根据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将菌株TD175初步鉴定为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 sp.)的细菌,其16S rDNA序列与乳杆菌MR2菌株、植物乳杆菌(L. plantarum)和戊糖乳杆菌(L. pentosus)的相似性最高,均达到99%.菌株TD175经过耐酸选育,得到的新菌株TD175-1发酵葡萄糖的乳酸产量提高了10.7%.菌株TD175-1能促进食物垃圾的乳酸发酵,厌氧发酵48 h,产生29.65 g/L的乳酸,比不接种的自然发酵高34.3%.  相似文献   

18.
小麦扬158接种白粉菌菌株Qiu1后,表现过敏性坏死反应(HR),接种菌株Bai3后表现亲和型感病反应。等小麦扬158长至一叶一心期,在叶片正面分别接种Qiu1和Bai3菌株,接种后24 h用湿棉球擦去接种物,取第一叶中央段RNA,同时设不接种材料为对照。采用cDNA-AFLP差异显示的方法,筛选和小麦抗白粉菌产生过敏性坏死反应相关的基因。本研究以3个材料为1组,总共用了256对引物进行筛选,共有7种主要的表达类型,分别为:1)在3种材料中均表达;2)在对照叶片中表达,在抗性叶片和感病叶片中不表达;3)在对照叶片中不表达,在抗性叶片和感病叶片中表达;4)在抗性…  相似文献   

19.
玉米内生固氮菌的分离鉴定及对小麦幼苗的促生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研磨法从健康玉米植株的根茎叶中分离到4株具有高固氮酶活性的内生菌,根据它们在植物组织来源和分离时稀释度的不同将其分别命名为L1A1、L1A4、L1B9和L2A2(L代表来源于叶片,A代表10倍稀释,B代表100倍稀释).经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DNA序列分析,对4株菌鉴定结果表明,L1A1为约氏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johnsonii)、L1A4为Sphingomonas panni、L1B9为Sphingomonas yabuuchiae、L2A2为巴氏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pasteuri).这4株菌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固氮酶活性和产IAA(吲哚乙酸)能力,其中L1A1、L2A2具有降解有机磷能力,L1A4具有体外拮抗小麦赤霉病菌的能力.接种这4株菌的小麦苗高、根长、鲜质量、干质量和叶绿素含量均比未接菌小麦高(P<0.05),说明其具有促进小麦幼苗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ABA对作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不同浓度(0~5.0 mg/L)的ABA溶液处理小麦和绿豆种子,结果表明:不同的浓度处理均对小麦种子的萌发起到抑制作用,但低浓度ABA可以促进小麦幼苗根的伸长,增加根鲜重,提高根/叶比,其中以0.5 mg/L浓度处理的效果最显著。而对绿豆种子处理的效果,0.1mg/L浓度对种子发芽率没有影响,但可提高幼苗的一级苗率;在1.0 mg/L浓度时,会对种子发芽率和一级苗率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