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 毫秒
1.
采用HPLC分别测定了橙色果肉甜瓜Homoka和对照白色果肉甜瓜M01-3六个发育时期的β-胡萝卜素及叶黄素含量,并对相关基因作了生物信息学及表达分析。结果表明:随果实发育,橙色甜瓜β-胡萝卜素含量显著升高,在接近成熟时达到积累高峰,成熟时又有所降低;两种甜瓜果实中β-胡萝卜素合成相关基因PSY2、PDS、ZDS、LCY-b的表达量均升高,但橙色甜瓜中PDS和LCY-b表达量高于白色甜瓜;β-胡萝卜素的裂解酶基因CCD1在橙色甜瓜中表达下调,而在白色甜瓜中上调。与白色果肉甜瓜M01-3相比,PDS、LCY-b的高表达和CCD1表达的下调可能决定了橙色甜瓜果实中β-胡萝卜素的高积累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揭示弱光胁迫对不同品种甜瓜果实主要品质特征的影响。【方法】研究‘西洲蜜 1 号’、‘早皇后’、‘伽师’3 个甜瓜品种在不同光照条件(100%、42%、23% 透光率)下,其果实不同部位(果梗、果基、果肉)碳水化合物、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含量在不同发育时期(花后 0、3、7、14、21、35、40、60 d)的变化。【结果】甜瓜果实淀粉、蔗糖、还原糖含量在果实发育过程中不断增加,且在成熟期(花后 35 d)含量最高,其中‘西洲蜜 1 号’淀粉含量最高(10.835%),‘伽师’淀粉含量最低(8.342%)。3 个甜瓜品种果肉和果基部分的蔗糖含量比果梗高,但还原糖含量无差异;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含量在果实发育过程中增加,但在完熟期(花后 60 d)下降。弱光胁迫显著降低甜瓜果实碳水化合物含量,增加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含量,其中透光率 23% 处理影响最为显著,‘西洲蜜 1 号’甜瓜淀粉、蔗糖、还原糖含量最高降低了 32.3、29.87、28.02,胡萝卜素、叶绿素含量增加了 19.47、13.98%;‘早皇后’甜瓜淀粉、蔗糖、还原糖含量最高降低了 32.63、25.09、20.24%,胡萝卜素、叶绿素含量增加了 54.74、21.06%;‘伽师’甜瓜淀粉、蔗糖、还原糖含量最高降低了 41.08、32.39、39.1%,胡萝卜素、叶绿素含量增加了 55.20、31.79%。与‘西州蜜 1号’和‘早皇后’甜瓜相比,‘伽师’甜瓜的淀粉、叶绿素含量最低,蔗糖、还原糖含量最高,弱光胁迫下其淀粉、蔗糖、还原糖量下降最为显著,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含量增加最为显著,表明‘伽师’甜瓜受弱光胁迫影响最大,耐弱光性最差。【结论】弱光胁迫会降低甜瓜果实的商业品质,透光率越低品质降低越严重,而‘伽师’甜瓜对弱光胁迫最敏感。  相似文献   

3.
油棕果实不同发育时期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油棕果为材料,分别提取油棕果5个发育时期的类胡萝卜素,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分离,鉴定其中叶黄素、蕃茄红素、α-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的成分和含量,并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高效液相色谱法可对油棕果中的叶黄素、蕃茄红素、α-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完全分离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随着油棕果实成熟度的增加,α-胡萝卜素和β-胡萝卜素的含量逐渐增加,其中在果实发育后期,β-胡萝卜素是α-胡萝卜素的3~4倍;相反地,叶黄素从青果期到成熟期的含量是逐渐减少的;蕃茄红素的含量变化不大。油棕在成熟过程中总类胡萝卜素含量不断增加,主要转化为以α-胡萝卜素和β-胡萝卜素为主。  相似文献   

4.
夜间低温对薄皮甜瓜果实糖积累及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夜间低温胁迫下薄皮甜瓜果实糖代谢的变化规律。【方法】以薄皮甜瓜(Cucumis melo L.)‘玉美人’为试材,利用人工气候室模拟设施生产中的夜间低温胁迫环境,研究夜间低温对薄皮甜瓜果实糖含量及其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不同的夜间低温胁迫对果实糖含量的影响程度不同。夜间9℃处理3 d后显著降低了果糖和葡萄糖含量,在处理的中后期蔗糖、棉籽糖和水苏糖含量才显著降低而肌醇半乳糖苷无显著差异;同时,夜间9℃处理3 d后,果实中总糖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且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差异更大;夜间9℃处理3~12 d,果实中淀粉含量明显高于对照。夜间12℃处理对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无明显影响,但明显增加了淀粉含量,且后期差异极显著。从不同的夜间低温对果实内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来看,夜间9℃处理增强了酸性转化酶(AI)、中性转化酶(NI)、碱性α-半乳糖苷酶活性,降低了蔗糖合成酶(SS)、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差异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夜间12℃处理对各种酶活性影响不大,差异不显著。【结论】夜间9℃处理严重影响薄皮甜瓜果实糖积累及其代谢相关酶活性;夜间12℃处理对果实糖积累及其代谢相关酶活性无明显影响,夜间12℃可能是薄皮甜瓜果实中糖代谢发生改变的临界低温。以上表明,夜间9℃胁迫条件下,薄皮甜瓜果实中蔗糖代谢、水苏糖代谢及淀粉代谢能力的下降共同影响果实的膨大生长和品质。  相似文献   

5.
甜瓜果实发育动态和糖积累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3个甜瓜自交系(HN-001、HN-002、HN-004)为材料,测定其果实发育动态、糖积累成分变化,并进行甜瓜种质评价,为甜瓜品种改良和品质提高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甜瓜果实纵、横径及单果质量呈现慢-快-慢S型生长曲线,不同自交系果实生长速率存在明显差异。发育早期甜瓜果肉中葡萄糖和果糖积累量快速上升,中后期变化不大。HN-002果肉发育初期几乎无蔗糖积累,授粉后25 d,蔗糖积累量急剧上升;而整个发育过程中,HN-001、HN-004两自交系甜瓜果肉蔗糖积累量较少。HN-002甜瓜自交系属高蔗糖积累型,果肉为绿色,果形偏小;HN-001、HN-004甜瓜自交系属低蔗糖积累型,果肉分别呈现白色、橙红色,果形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坐果剂与人工授粉处理对甜瓜果实发育过程中糖分积累及蔗糖代谢关键酶活性影响的差异性,为甜瓜的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早蜜”厚皮甜瓜为试验材料,以人工授粉为对照,喷施“福美特”和“帝豪”2种坐果剂,于处理后每5 d取样1次,测定甜瓜果实可溶性总糖、果糖和蔗糖含量以及4种蔗糖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厚皮甜瓜果实的可溶性总糖、蔗糖和果糖含量变化均表现为前期积累缓慢,后期积累迅速,并且在花后20 d有1个明显的“拐点”;前期以积累果糖为主,成熟期则以积累蔗糖为主。在果实发育的早期,以蔗糖分解转化酶活性较高,进入成熟期则以合成酶活性较高。喷施“福美特”显著增加了甜瓜果实的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喷施“帝豪”处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喷施“福美特”可显著增强果实发育后期的蔗糖合成酶活性,但转化酶活性有所降低。【结论】喷施坐果剂能够改变果实糖分的积累,且会对果实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产生影响,适量的坐果剂能够提高甜瓜果实的品质。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番茄果实不同部位类胡萝卜素和糖含量的动态变化,并对其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果实成熟时,果皮中番茄红素含量最高;β-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在胶质胎座中含量最高;3种糖在果皮中含量最高.番茄红素、β-胡萝卜素与果实各部位果糖、葡萄糖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果皮、隔壁、胶质胎座中蔗糖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叶黄素含量与果实各部位中糖相关性很低.  相似文献   

8.
光照强度对厚皮甜瓜糖分积累与蔗糖代谢相关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光照强度对厚皮甜瓜中3种糖分积累与4种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以期找到适合秋冬茬甜瓜生长的光照强度。【方法】以"一品天下108"厚皮甜瓜品种为试材,在温度相同的日光温室隔间中,分别设置自然光照、自然光照+补光50μmol/(m2.s)和自然光照+补光100μmol/(m2.s)3个处理,分别于花后7,14,21,28,35,42 d采摘甜瓜果实,研究不同光照强度对甜瓜果实磷酸蔗糖合成酶(SPS)、蔗糖合成酶(SS)、中性转化酶(NI)、酸性转化酶(AI)活性及蔗糖、果糖、可溶性糖积累的影响。【结果】光照越强的处理,厚皮甜瓜果实中果糖、可溶性糖含量和2个转化酶活性越高;在花后7~21 d,光照越强的处理,厚皮甜瓜果实中蔗糖含量越低,但在花后28~42 d,光照最强的处理,果实中蔗糖含量却最高;SPS活性在厚皮甜瓜果实发育过程中呈波动变化,光照最强处理的果实中SPS活性随果实的成熟总体呈升高趋势;自然光照处理中,SS活性在果实发育过程中呈波动变化,2个补光处理果实中的SS活性变化趋势较一致,即在花后7~21 d活性较低,花后28~42 d活性明显升高。【结论】补光程度达到某一阈值后,才会对甜瓜果实糖分积累和蔗糖酶活性的变化有较大影响。就本试验而言,冬季补光50μmol/(m2.s)的效果不明显,补光100μmol/(m2.s)即可获得较为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甘蓝型油菜花瓣发育过程中 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不同颜色花瓣不同时期所含主要类胡萝卜素含量差异及其与花色的关系,将甘蓝型油菜花瓣发育划分为5个时期,采用分光光度法和HPLC法,对不同颜色油菜花瓣中总类胡萝卜素及其中3种主要胡萝卜素(叶黄素、番茄红素和β-胡萝卜素)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油菜花瓣中总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与其花瓣颜色变化一致,表明不同时期花瓣颜色变化与总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密切相关;不同颜色花瓣中类胡萝卜素含量不同。黄色花中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白花油菜花瓣中类胡萝卜含量最低;叶黄素和β-胡萝卜素含量随花瓣发育逐渐减少,与总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一致,而番茄红素含量变化为先增加后减少;不同颜色花瓣之间,3种类胡萝卜素中差异最大的是番茄红素,其在黄花中含量最高,在白花中含量最少。初步推测,总类胡萝卜素对油菜花瓣颜色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而番茄红素则是花瓣颜色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光照对设施油桃果实糖积累及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中油5号油桃为试材,研究了设施栽培条件下,光照对果实中糖积累和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改变了果实糖积累特点和蔗糖代谢酶活性。遮光处理降低了果实整个发育过程中AI和SS-c的活性,NI、SS-s和SPS的活性在果实发育的大部分时间内也有明显降低,同时减少了果实中果糖和蔗糖含量。延长光照时间对果实含糖量没有明显影响,但在果实发育的某些阶段对果实中SS-s和SPS活性有显著影响。铺反光膜处理提高了果实中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同时增加了成熟期果实中葡萄糖和蔗糖含量。  相似文献   

11.
对不同发育时期宁夏拘杞叶片、果柄、果实中蔗糖,果糖、葡萄糖含量及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进行测定,研究枸杞叶片、果柄、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糖的积累与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宁夏枸杞叶片以积累蔗糖为主,果糖的含量与酸性转化酶(AI)和中性转化酶(NI)均旱显著正相关;果实以积累已糖(葡萄糖和果糖)为主,葡萄糖和果糖的含最与AI和NI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其他酶无相关性,说明AI和NI在宁夏枸杞果实的糖代谢中起着主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辣椒果实类胡萝卜素积累与代谢的分子机制,以RF1601(成熟期红果)和PF1511(成熟期紫果)两个辣椒(Capsicum annuum L.)自交系为材料,分别提取5个发育时期果实的类胡萝卜素,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叶黄素、辣椒红素和β-类胡萝卜素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并通过Real timePCR对7个与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果实发育成熟,类胡萝卜素总含量逐步增加,到成熟期达到最高值,在RF1601和PF1511两个材料中分别达到173.0和37.9μg/gFW.成熟红果叶黄素含量接近紫果的3倍.青果期的辣椒果实不含有辣椒红素,但随着果实发育,RF1601中辣椒红素呈现逐步增加的趋势,PF1511紫色果实品种中始终检测不到辣椒红素.β-胡萝卜素呈现先逐步下降再上升的趋势.红果自交系RF1601中PSY、PDS、ZDS、LYC等基因在青果期到转色期表达量低,但从转色后期开始,辣椒红素合成酶关键基因CCS开始大量表达;紫果自交系PF1511中基因PSY、PDS、ZDS和LYC在转色前期大量表达,但基因CCS生育期内的表达都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烤烟叶片发育过程中类胡萝卜素组分含量变化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和分光光度计法,对不同部位烤烟叶片发育过程中类胡萝卜素组分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烤烟发育过程中类胡萝卜素含量随生育时期的推进而逐渐下降,但不同部位叶片的类胡萝卜素组分含量有明显差异.中部叶片的β胡萝卜素、新黄质、紫黄质、叶黄质、叶黄素含量变化比较平稳.与下、中部叶片相比,上部叶片发育后期其组分含量均较高,其中β-胡萝卜素含量最高,为16.1 mg.g-1.  相似文献   

14.
龙眼果实发育过程中糖积累及相关酶活性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立冬本、冬宝9号、苗翘、青壳宝圆等4个龙眼品种为材料,测定不同果实发育时期果实中蔗糖、葡萄糖和果糖含量以及蔗糖代谢相关酶的活性,并对果实中糖积累与酶活性的关系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环剥后枣果实发育过程中糖分含量的变化与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之间的关系,改善枣果实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5a生灰枣为对象,测定环剥后果实发育过程中糖分含量的变化和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结果】(1)灰枣环剥和对照的果实在整个发育过程中,果糖、葡萄糖和蔗糖的含量变化基本一致,其积累随着果实的发育总体呈上升趋势。环剥明显提高了灰枣果实果糖、葡萄糖和果实发育后期的蔗糖含量。果实成熟期蔗糖显著高于果糖和葡萄糖的含量,灰枣果实以积累蔗糖为主。(2)环剥有助于提高环剥口愈合前(7月15日)果实内中性转化酶、蔗糖磷酸合成酶、蔗糖合成酶的活性。果实全红期至实成熟,环剥处理果实的蔗糖合成酶合成方向(SSs)活性显著高于对照,是环剥处理果实蔗糖含量高与对照的主要原因。【结论】环剥有利于果实果糖、葡萄糖和蔗糖的积累,SSs活性对环剥处理果实的蔗糖代谢起主要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6.
嫁接对薄皮甜瓜糖含量及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选用玉美人、永甜6号薄皮甜瓜(Cucumis melo L.)作接穗,世纪星白籽南瓜(Cucurbita moschata Duch.)作砧木,以自根苗为对照,研究嫁接对薄皮甜瓜果实糖含量及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嫁接提高了薄皮甜瓜果肉中酸性转化酶(AI)和中性转化酶(NI)的活性,降低了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和蔗糖合成酶(SS)的活性;降低了薄皮甜瓜果肉的果糖、葡萄糖、蔗糖和总糖的含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在果实发育过程中嫁接西瓜糖分积累及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探讨不同砧木影响果实品质的机理。【方法】采用优质中小型西瓜早佳为接穗和对照,丝瓜、南瓜(铁木真)、葫芦(昌砧力士F1)、野生西瓜1号、野生西瓜2号为砧木,测定嫁接和对照西瓜果实在发育过程中果糖、葡萄糖、蔗糖的含量以及与蔗糖积累相关酶的活性。【结果】与对照相比,野生西瓜2号/早佳组合的果实糖积累极显著增高,而其他嫁接组合的糖积累均降低,丝瓜/早佳组合的果实糖含量最低;自根和嫁接西瓜果实发育过程中蔗糖转化酶(Inv)活性降低,蔗糖磷酸合酶(SPS)活性升高,蔗糖合酶(SS)在西瓜果实发育后期主要起合成作用,促进果实蔗糖积累,蔗糖代谢相关酶净活性值增大。在整个果实发育过程中,Inv、SPS、SS共同作用于嫁接西瓜和自根西瓜果实的糖分积累及构成;嫁接和对照西瓜果实以己糖积累为主,蔗糖积累为辅。【结论】砧木不同,西瓜果实的糖分积累量也不同,其中野生西瓜2号对早佳西瓜品质影响最小,可以作为优良的嫁接砧木在生产实践中应用。  相似文献   

18.
对柿果中类胡萝卜素化学成份及其含量的季节性变化以及栽培条件的影响等进行了调查,旨在为柿色素代谢及其功能性成分合成与调控等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结果如下:柿果实中的色素成份为玉米黄质、β-隐黄质、β-胡萝卜素、叶黄素和番茄红素;果皮中的类胡萝卜素总含量约是果肉中的6-11倍;按类胡萝卜素组成成分的含量由高至低,果皮依次为玉米黄质、β-隐黄质、β-胡萝卜素、叶黄素和番茄红素;而果肉依次为β-隐黄质、玉米黄质和β-胡萝卜素。结果表明,柿果肉主要色素成份为功能性β-隐黄质。温室栽培磨盘柿果中功能性成分β-隐黄质含量是露地的3倍。供试7品种间色素成分与含量有很大区别。  相似文献   

19.
以3种果实颜色不同品种宁杞1号、宁夏黄果和黑果枸杞为试验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枸杞果实类胡萝卜素的总含量,并对枸杞果实发育阶段的类胡萝卜素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果实成熟时,‘宁杞1号’、‘宁夏黄果’、 ‘黑果枸杞’果实颜色存在明显差异,分别呈现红色、黄色和黑色。‘宁杞1号’和‘宁夏黄果’果实类胡萝卜素总量随着果实颜色加深逐渐增加,而‘黑果枸杞’则逐渐减低。枸杞果实5个发育阶段均含有类胡萝卜素5个主要成分,即新黄质、叶黄素、玉米黄素、β-胡萝卜素和β-隐黄质,其中‘宁杞1号’和‘宁夏黄果’以玉米黄素所占比例最大,而‘黑果枸杞’以新黄质所占比例最大。‘宁杞1号’和‘宁夏黄果’果实中玉米黄素、β-隐黄质和β-胡萝卜素随着果实发育逐渐增加,‘黑果枸杞’果实中新黄质随着果实发育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红肉脐橙树体不同部位果实果肉中主要色素和糖含量的动态变化,并对其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内膛和外围果实的番茄红素和β-胡萝卜素含量变化趋势仅在果实着色后期和成熟期(11月10日至12月25日)有所不同,果实成熟时内膛果实的番茄红素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但β-胡萝卜素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内膛与外围果实的各种糖含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果实着色后期和成熟期(11月10日至12月25日)内膛果实的各种糖含量都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12月25日的蔗糖含量除外);外围果实的番茄红素、β-胡萝卜素、葡萄糖、果糖、蔗糖和总糖两两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内膛果实的β-胡萝卜素、葡萄糖、果糖、蔗糖和总糖两两之间也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番茄红素含量与其他指标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但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