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分析参与式森林公园建设的概念入手,结合南安市灵应森林公园工程建设项目的实践,阐述了参与式森林公园建设有利于森林景观资源的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社区精神明建设、社区居民经济收入、社区社会稳定,提出了建立参与式森林公园建设模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简要回顾了广州森林公园发展历程,分析了广州森林公园建设面临的问题、机遇和挑战,指出后亚运时代、低碳背景下广州森林公园建设要适应广州城市发展战略与国际中心城市地位要求,秉承"保护性开发"和"景观绿色项链"+"景观生态谷"理念,实现区域资源特色整合,优化结构布局,提升生态防护、游憩、防灾减灾、景观及科普等多功能,打造国际生态品牌,为宜居城市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3.
景观美学性是森林公园建设中的重要原则,本文通过对德安县九仙岭森林公园森林植被资源进行调查,分析影响森林公园美景度的主要因素———林相,并以林相改造技术为例,探讨提升森林公园美景度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森林资源是森林公园最基本的物质基础,森林景观资源是森林公园建园和发展的首要条件。滴水岩森林公园内的森林存在树种单调、结构简单,生长不稳定等问题,景观质量不高且已深受病虫害的危害,必须对森林公园进行森林景观改造。通过对滴水岩森林公园进行森林景观改造的研究,强调林分改造与森林公园景观建设相结合的观点,为森林公园景观建设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森林公园建设规划与生态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福建省森林公园建设存在问题,阐释森林景观资源利用的生态限制,提出森林公园建设必须遵循生态保护为先导、走生态保护与旅游经济共同发展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6.
随着森林旅游事业的逐步深入发展,为规范森林公园的管理与建设,合理评价森林景观资源,准确定位,合理进行开发、建设与保护景观资源已是当务之急。因此,文章就景观资源的分类与评价的生态原则进行探讨,旨在指导森林公园的规划与建设,最大限度地保护景观资源,合理利用景观资源。  相似文献   

7.
全国森林公园分区建设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全国森林景观资源进行统计的基础上,根据森林景观的类型,分布特点和成因分区,按照"地理位置+地貌类型"的顺序,将全国森林公园建设与发展进行区域划分并确定分区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8.
文章介绍了大方油杉河省级森林公园的自然环境概况、旅游资源分布特征,对森林公园旅游资源进行了定性分析和定量评价,分析了森林公园建设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提出了森林公园景观资源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9.
规范森林公园建设保护森林景观资源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济南森林公园建设开发实践,在分析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就如何利用森林景观资源,建设森林公园,开展森林生态旅游,走一条不以消耗森林资源为代价,促进森林景观资源保护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对思南万圣山森林公园景观资源中地文景观资源、水文景观资源、生物景观资源、天象景观资源、人文景观资源和旅游发展条件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森林公园旅游发展的不利因素,提出了采取多种形式筹措资金、建设和完善基础服务设施、培训和引进旅游专业人才、恢复和开发具有当地特色的土家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AHP法综合评价医巫闾山森林公园景观资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对医巫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文章采用AHP法对医巫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景观资源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医巫闾山森林公园景观资源质量较高,环境条件很好,具有开发利用价值,但应着眼于中长期的开发规划,提高总体景观价值,形成各具特色的景点、景观。文章为公园定位、开发建设规模及顺序的确定和景观资源保护、整饰等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陕西汉水源森林公园地形地貌、气候与水资源、动植物与植被等自然环境条件,地貌景观、森林景观、水体景观、天象景观、人文景观等旅游资源基础上,对汉水源森林公园建设与经营管理的优势、劣势与机会进行了评判,并采用《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方法,从风景资源质量、区域环境质量和旅游开发利用条件等三方面对汉水源森林公园旅游资源进行了评价,结果为该森林公园等级评价分值为43.4分,达到一级标准,其中风景资源质量评分值为25.9分,旅游开发利用条件评价分值为7.5分,环境质量评价分值为10分,资源价值和旅游价值较高,具有较好的开发建设条件。  相似文献   

13.
文章依据莫和尔图的自然环境、景观资源、旅游市场等条件,按照森林公园建设的标准,分析评价了莫和尔图森林公园的建设条件。  相似文献   

14.
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概述了包括地理位置、地文条件、气候、水文条件在内的雾灵山森林公园的基本情况,从生物景观资源、地文景观资源、水文景观资源、人文景观资源方面介绍了研究区的森林风景资源,同时综合评价了森林公园的外部交通、适游期、旅游区位条件等旅游开发条件,在此基础上,依据国家标准《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价》对雾灵山森林公园的森林风景资源的质量、开发利用条件进行了分析评定,有利于确定森林公园的保护标准、利用形式、开发规模和服务功能,可为森林公园的开发建设提供有利指导。  相似文献   

15.
以陕西蟒头山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调查和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依据国家标准《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GB/T18005-1999)对该森林公园的景观旅游资源进行了分类和定量评价,并通过旅游开发评价SWOT分析,提出蟒头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建设的方向。研究表明,景区景观旅游资源可以分为7主类、14个亚类、21个基本类型,景观旅游资源单体总数达28个,蟒头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景观旅游资源类型多样、数量丰富、特色显著;通过对景观旅游资源单体的评价,可以得知该景区的游憩价值较高,是开展森林生态旅游和科学研究的理想之地。  相似文献   

16.
山西地上物资源丰富,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且多处于省直林区,为茂密的森林所环抱,人景观交相辉映,森林旅游资源独特而丰富.在省直林区建设森林公园,开发森林旅游业有其独特的优势.笔现就省直林区建设森林公园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前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正逐步实施 ,采取不同方式对天然林资源实施有效保护 ,势在必行。通过对克一河森林公园建设规划的论证 ,旨在探索一条保护森林资源 ,合理利用森林景观资源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森林康养是依托森林生态资源,开展森林游憩、度假、疗养、保健、养老等功能的一种健康养生方式。五感理论是通过刺激人体五感(视觉、嗅觉、触觉、听觉和味觉)来治愈人体健康,是发挥康养要素的一种重要理论。通过分析五感理论运用方式与森林公园景观改造设计研究,总结了基于五感理论下森林康养景观改造设计方法,并对昆明市呼马山森林公园进行了改造设计。基于五感理论并充分考虑呼马山森林公园现状,开展了景观入口、道路周边、老旧广场等景观改造设计,在提升森林公园整体景观效果的同时强化五感康养体验,为基于五感理论下的森林公园康养景观改造设计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概括论述了黑龙江省森工国有林区森林公园建设现状,对黑龙江省森工国有林区森林景观资源进行分类归纳,通过对现有森工国有林区森林景观资源进行定性评价,进而提出森工国有林区森林公园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对内蒙古乌尔旗汉国家级森林公园地文景观、水文景观、生物景观、人文资源进行阐述,按着《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评定,对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进行分析评价,以期为森林公园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