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香菇液体菌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香菇液体菌种的研究,确定了香菇液体菌种生产的工艺流程、培养基配方及接种量。香菇液体菌种表现出分散性好、萌发快、菌丝生长旺盛、菌龄一致、短时间内生产出大量菌液的特点,能较好地解决以往固体菌种培养中存在的发菌周期长、污染率高的难题。  相似文献   

2.
陈文杰 《食用菌》2020,(3):29-30,55
食用菌菌种从形态可以分为液体菌种和固体菌种。试验从4个常用液体菌种发酵培养基配方中筛选出原料易得且发酵效果良好的配方,并得出转接固体(木屑)培养基的液体菌种适宜培养时间为144 h。试验对香菇液体菌种生产及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香菇液体菌种影响因子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选择香菇Cr0 4 -DZ菌种为实验对象,利用正交设计试验方法,研究香菇液体菌种发酵关键技术,对两个母种培养基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香菇培养废料的浸出液对香菇母种菌丝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香菇菌丝通过木屑-原种培养基培养,解决了菌球在液体培养基中,大小不均匀的问题,Cr0 4 -DZ表现较佳的木屑-原种培养基为Ba - 3。通过摇瓶培养条件的试验,香菇液体菌种培养的最佳物理条件:温度( 2 5±1 )℃、振荡频率1 2 5r/min、三角瓶装料系数2 0 %~30 %、菌种接种量为1 0 %~1 5 %、琼脂含量为0 .0 5 %~0 .1 %、pH值6.0~6.5。  相似文献   

4.
以金福菇为试材,采用液体摇瓶培养法,以菌丝生物量为主要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实验对金福菇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适宜的培养基配方为马铃薯2.0%、葡萄糖3.0%、麸皮2.5%、酵母膏0.3%、KH2PO40.1%、MgSO4·7H2O 0.1%。  相似文献   

5.
金针菇液体菌种培养条件的筛选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柴慈桐  祁勇 《食用菌》2010,(6):13-14
以菌丝生物量为主要指标,通过对金针菇液体菌种培养条件的研究,适宜的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22℃,培养基初始pH6.5,接种量10%;通过发酵罐内菌种培养,确定了金针菇液体菌种培养的生长曲线,培养84~96h菌丝生物量最大,发酵罐液体菌种的培养终点为96h;通过应用试验,确定液体菌种的最佳菌龄为84h;通过用液体菌种接种与用固体菌种接种的栽培生产性能比较试验,用液体菌种接种比用固体菌种接种的栽培,菌丝长满期提前12d满袋,头潮菇采摘期提前10d,第二潮菇采摘期提前9d,生物学效率提高5.8%。  相似文献   

6.
香菇液体发酵培养基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香菇为试材,在26℃、120r/min的恒温摇床中震荡培养,以菌丝生物量为检测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实验,研究了供试菌株液体发酵最佳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最佳配方为麦麸100%,玉米粉2%、磷酸二氢钾0.10%、硫酸镁0.20%。  相似文献   

7.
目的:在香菇液体菌种培养基筛选、50 L培养罐及500 L培养罐工艺试验的基础上,探索10 m3培养罐培养工艺。试验结果:培养液3 h溶氧开始下降,4 h p H开始降低,102 h菌丝球固形物体积达67.7%。结论:运用500 L培养罐作为种子罐,可显著缩短香菇菌丝在培养罐中的适应时间;香菇液体菌种深层培养在24℃,溶氧90%~98%,搅拌速率120 rpm条件下比较适宜;最佳接种时间为80~130 h,接种量为每个接种孔10 m L。  相似文献   

8.
以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品种黑15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不同液体培养基、pH和温度对黑木耳菌丝生长的影响,筛选出最佳黑木耳液体菌种培养基和最适培养条件。结果表明,黑木耳液体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为配方1,最适宜pH为7.0,最佳培养温度为25℃。  相似文献   

9.
白灵菇液体菌种制备及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白灵菇液体培养基配方、培养条件、菌丝体生物量等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白灵菇1号、天山2号供试菌株可以在多种液体培养基中生长,其中A9、A14和A16配方比较适合于两个供试菌株的生长。27℃下液体培养的菌球数量、菌球直径及菌丝生物量干重比较理想。液体培养中菌丝体生物量的大小,不仅与液体培养基配方、培养温度有关,而且与盛液量、转速和培养液黏滞度也有一定关系。250mL的三角瓶装液量为140~170mL,转速150r/min较为适宜。用琼脂提高培养液的黏滞度可以提高菌球的数量,琼脂添加量在1.25~2.0g/L。用液体菌种栽培试验表明,B1、B2、B7和B8栽培料配方的生物学产量高,白灵菇品质好。  相似文献   

10.
对香菇液体菌种培养基的碳源、氮源和硫酸盐及其用量分别进行对比试验,对培养条件进行正交试验,研究培养基主要营养物质、摇床转速、装液量、接种量与静置时间对香菇菌丝球生长的影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较优的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蛋白胨,硫酸盐为硫酸镁;配制1 000 ml的培养基,葡萄糖最佳用量为20 g,蛋白胨用量为1 g,最佳硫酸盐用量为1 g。正交试验结果表明:香菇液体菌种适宜培养条件为:摇床转速为140 r/min,250 ml锥形瓶装液量为100 ml,接种量为4粒(0.5×0.5 cm~2)斜面菌种,摇前静置时间为42 h。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黑木耳液体菌种最佳培养基配方及最佳培养条件,以黑木耳品种"黑山"为材料开展研究.采用单因素和L9(34)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不同碳源、氮源、无机盐以及不同培养温度、培养天数和摇床转速对黑木耳液体菌种菌丝体生物量的影响.结果显示,黑木耳液体菌种最佳培养基配方为玉米粉2.5 g·L-1、豆粕2 g·L-1、磷酸二氢钾0...  相似文献   

12.
利用分离大豆蛋白废水深层培养香菇菌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测定了香菇菌丝在分离大豆蛋白废水液体培养基中生长时,分离大豆蛋白废水培养液主要化学成分和香菇菌丝体生物量的变化。结果表明,CODcr去除率为80.3%,BOD5去除率为71.4%,总有机物的去除率为76%,分离大豆蛋白废水中的香菇菌丝生物量第7天最高,达13.07g/100mL(湿重)。同时,还研究了香菇菌丝培养过程中淀粉酶和纤维素酶活力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香菇是我国生产规模及产量最大的食用菌。pH值是反应菌棒质量及培养条件的重要指标之一,不同种类的食用菌其菌丝生长要求的pH值不同。作者对适宜香菇菌丝生长的pH值范围开展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高温灭菌不仅能有效杀死培养基质中的杂菌,降低菌种接种后的污染率,而且还能引发基质内部养分含量、pH值等的变化;不同的酸性物质对香菇菌丝生长的影响有一定的差异;香菇液体菌丝可在营养液pH值5.0~5.9的范围内生长,最适pH值为5.6,营养液pH值为5.0时菌丝生物量显著降低;用草酸和柠檬酸调节营养液初始pH值时,香菇菌丝生长的适宜pH值范围较广,为5.6~5.9;用酒石酸及磷酸调节营养液初始pH值时,最适pH值为5.6。  相似文献   

14.
对吉林长岭地区采集的一个野生油蘑标本进行组织分离,比较其试管菌种在不同配方的固体和液体培养基上的菌丝生长情况。结果表明,PDA+玉米粉配方的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为最适合油蘑菌丝生长的培养基。  相似文献   

15.
李超  李红  张敏 《北方园艺》2017,(16):170-173
以"辽黑木耳1号"为试材,采用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优化实验,研究了不同碳源氮源和接种量对黑木耳菌丝生物量的影响,以期筛选出最佳黑木耳菌丝液体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黑木耳液体培养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2.0%,酵母膏1.0%,磷酸二氢钾0.3%,硫酸镁0.15%,最佳接种量为10%,该条件下菌丝生物量可达12.3g·L~(-1)。  相似文献   

16.
淀粉废液发酵香菇菌丝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以淀粉废液为主要碳源,运用正交试验,采用摇瓶发酵筛选香菇液体发酵培养基。结果显示,在以淀粉废液为主要碳源的培养基中,每升含玉米浆10g,甲基纤维素10g,碳酸镁8.8mg和硫酸亚铁5mg最适宜于香菇菌丝生长发育。在诸因素中,甲基纤维素最重要。提示香菇液体发酵菌丝球的数量与大小,除与菌种、营养成分有关外,还与培养基的粘度(Viscosity)相关。添加适量的甲基纤维素能使香菇菌丝球变小,均匀而菌丝量增加。  相似文献   

17.
对杏鲍菇液体培养基的碳氮源进行筛选,表明杏鲍菇科杏2号菌株最适碳、氮源均为麦麸皮.采用单因素试验对杏鲍菇液体菌种的摇床培养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100/250 mL装液量,10%接种量,30℃下180 rpm转速培养6 d,菌丝生物量最大.采用该液体菌种栽培杏鲍菇,菌丝满袋时间缩短12 d.  相似文献   

18.
以猴头菇为研究对象,采用金针菇菌糠、滤泥等廉价培养基质,通过优化液体菌种和栽培培养基配方、栽培方式等建立猴头菇高效栽培技术体系。结果表明,猴头菇液体菌种的培养基配方为H3,培养到第4天时活力最强;猴头菇栽培培养基配方W2;栽培方式以小口径、不需要搔菌为好;比较菌糠培养基与纯玉米芯培养基栽培获得的子实体,金针菇菌糠培养基培养的猴头菇菌丝生长速度更快,菌丝满袋时间和现蕾时间更短,子实体重量提高44%,并且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9.
以香菇"南山1号"菌种为试材,采用L9(34)正交实验筛选富硒香菇的优化液体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香菇菌种在固体和液体培养基中Na2SeO3的最适浓度均为60mg/L,富硒香菇菌种的最适液体培养基配方为:玉米粉30.0g/L、黄豆粉6.0g/L、KH2PO41.5g/L、MgSO4·7H2O 0.5g/L、H2O 1 000mL、pH自然。  相似文献   

20.
赖淑芳 《北方园艺》2024,(3):119-126
以廉价原料大豆糖蜜(soybean molasses, Sm)为试材,采用生理生化指标(生物量、菌球形态、糖代谢速度、胞外酶活力、走菌速度和出菇产量)测定比较法,研究了Sm不同添加量对斑玉蕈液体菌种质量的影响,以期为高值化利用廉价原料Sm制备斑玉蕈液体菌种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Sm的适宜添加量为1%,液体培养基中添加1%Sm可以促进斑玉蕈的糖代谢速度,菌丝生长加快,培养至6 d即可达到稳定期,获得的液体菌种生物量更高,且菌球大小均一、无毛刺,菌种表观质量明显提高;液体菌种生理生化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添加Sm可以促进胞外蛋白质的分泌,培养基中木聚糖酶、纤维素酶和漆酶活力提高,尤其是漆酶,酶活力是对照的30.4倍,从而加快对Sm中酚酸类物质的降解,培养基pH快速升高,获得的斑玉蕈Sm液体菌种菌球回接后菌丝萌发快、菌丝平均生长速度比对照提高了5.3%;出菇试验表明,斑玉蕈Sm液体菌种相比对照菌丝满袋时间提早4~9 d,去头出菇产量提高6.9%。试验结果表明培养基中添加1%Sm可以缩短斑玉蕈液体菌种制种时间,且有效提高液体菌种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