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 毫秒
1.
中华鳖富含人体必须的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1],是名贵的水产养殖品种.我国中华鳖养殖产业经历了二十余年的发展历史,中华鳖产业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进入了稳定发展的时期,中华鳖商品价格有所降低,养殖利润减少[2].但是只要提高养殖技术,降低成本,中华鳖仍然是一个非常好的养殖品种.稚鳖苗种成本占养殖成本中很大的比例,稚鳖一般指当年孵化的,体重在50g以下的小鳖.在中华鳖的整个养殖过程中,稚鳖阶段的死亡率是最高的,一般在20%以上,是影响养殖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在养殖过程中总结了一些适合于北方地区提高稚鳖成活率的经验,希望能对中华鳖的养殖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正中华鳖,又名甲鱼、水鱼、团鱼,是我国常见的淡水养殖品种。自上世纪80年代末,汕头市便开始了鳖的养殖。由于刚开始是引进泰国鳖进行养殖,该鳖种生长快,喜高温,但肉质差,且早熟,它最适合在温室内控温直接养成成鳖上市,不适合在温差较大的野外多年养殖,导致养殖效益不佳甚至亏损,影响了鳖养殖户的积极性和产业的健康发展。为发展汕头市中华鳖养殖产业,我们认为必须在中华鳖新品种保种技术、良种培育技术、新品种良种良法技术、杂交育种技术  相似文献   

3.
我国目前主要养殖鳖种类有中华鳖和台湾鳖,而中华鳖又又细分为湖南鳖、江西鳖、黄河鳖、黄沙鳖、日本品系中华鳖等。主要养殖区域为江浙一带,以及广东珠三角地区。养殖品种方面,据介绍,浙江温棚养殖多以台湾鳖为主,外塘则以日本品系中华鳖为主;广东中山、顺德等地以台湾  相似文献   

4.
1玉田县中华鳖生产情况中华鳖是一种营养价值、经济价值较高的水产品。中华鳖繁养在玉田县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养殖技术上率先攻克了中华鳖人工繁殖、加温喂养及人工配合饵料三大技术难关,将商品鳖的养殖周期由4~5年缩短至18个月,在养殖规模上已经跻身华北地区养殖大县行列。截止2006年10月,该县中华鳖规模养殖场40余个,养殖面积达到37.3hm2(560亩),养殖温室60多万平方米,存塘优质种鳖10000多只,年可向社会提供商品鳖100多t,种蛋及稚鳖30万只。2无公害中华鳖发展情况为了实现玉田县中华鳖健康可持续发展,控制药物毒素残留,提高中华鳖产品质量、开发无公害养殖和生态养殖成了县中华鳖养殖业又一新的研究课题,先后在利用水生植物和微生物净化水质、无公害水产物品的研发与推广上取得了很大成绩。2005年,一个中华鳖养殖专业村和一个较大规模的中华鳖养殖场通过了无公害水产品基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无公害养殖面积达到了100%。通过实施无公害中华鳖的养殖,玉田县的中华鳖产业有了很快发展。一是养殖规模不断扩大,2004年底全县养殖面积仅为13.3hm2,这两年增加近2倍;二是产品质量不断提升,价格不断增长,...  相似文献   

5.
中华鳖是国产优质鳖,也是世界上最优良的鳖类品种。本文对我国目前国产中华鳖原种的退化、种苗盲目生产及存在的多国鳖种(中华鳖、台湾鳖、越南鳖、缅甸鳖、泰国鳖、美国鳖等)现状进行了分析,剖析了存在和潜在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今后要调整好种苗生产与商品鳖之间的平衡利益关系,严格限制外国鳖种的引进、制定中华鳖种质标准及检测技术,建立我国纯正、优良中华鳖原良种繁育基地,满足社会对中华鳖的需求,才能使我国养鳖业朝健康、稳定、持续、快速的方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华鳖是我国名特优养殖品种之一,本文作者全面概述中华鳖的人工加温养殖操作规程,以飨全国各养鳖生产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7.
中华鳖(俗称鳖、甲鱼等)营养价值高,具有药食兼用的功效,是一种传统的营养滋补佳品,其产于我国各地,尤以湖北荆北地区、湖南汉寿、江苏扬州和镇江等地人工养殖较为兴盛。但随着工厂化养鳖技术的兴起与推广,中华鳖养殖产量迅速提高,但中华鳖的风味和品质却有所下降,因此除了需要进一步提高养殖技术降低养殖成本外,更重要的是要生产出高品质的中华鳖。笔者认为,中华鳖生态健康养殖过程中的饵料投喂技术非常关键,只有选  相似文献   

8.
中华鳖(Trionyx sinensis)属爬行纲,龟鳖目。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都很高,是目前颇有养殖潜力的经济淡水养殖品种之一。近几年来,国内外广泛开展鳖的人工繁殖和人工养殖技术的研究。为进一步提高人工育苗技术,解决养殖业鳖苗供应不足问题,本文就笔者进行的中华鳖人工繁殖技术和稚鳖培育管理技术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中华鳖俗称甲鱼、团鱼、水鱼、脚鱼等。目前中华鳖养殖业已形成了大规模、有影响的特种水产养殖产业,其野生鳖市价仍达300元/千克以上,养殖鳖也在80~120元/千克。中华鳖在湖南省的养殖历史悠久,已成为湖南省水产养殖优势品种之一。为探索中华鳖不同养殖模式的效益,笔者采用藕池、稻田和大池三种模式进行中华鳖养殖效益对比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一、品种概况1.培育背景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俗称团鱼、甲鱼、王八,在分类上隶属于爬行纲(Reptlia)、龟鳖目(Testudinata)、鳖科(Tironychidae),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高,历来被视为滋补的营养保健品。中华鳖养殖业起自上于世纪90年代,经过20余年的发展,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水产养殖品种,2014年全国中华鳖养殖产量约34万吨。中华鳖养殖业的发展中存在着一些问题,种的问题最为突出。一直以来中华鳖  相似文献   

11.
目前,在广西人工养殖鳖的品种有黄沙鳖、杂交鳖、中华鳖、山瑞鳖、台湾鳖和从美国进口的佛罗里达鳖,主要养殖品种为黄沙鳖、杂交鳖和山瑞鳖。鳖的养殖方式多种多样,从10m^2的水池至1hm^2的池塘均可养殖。家庭小水体饲养鳖,具有占地面积小,设备简单,管理方便,饲料来源广,成本低,收益大等优点。在城乡农民的房前屋后,田间地头及零星的小块土地,都宜建池饲养,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一项致富产业。  相似文献   

12.
中华鳖人工繁殖及生态养殖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中华鳖人工养殖已基本形成一套成熟的技术,特别是工厂化养鳖的快速发展,使养殖产量得到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3.
中华鳖养殖成为全国水产热门产业,全国各地养殖中华鳖迅猛发展,其发展趋势方兴未艾。作者全面扼要地概述中华鳖养殖业的发展、养鳖的经济分析、面临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中华鳖Trionyx sinensis(Wiegmann)俗称甲鱼,它是我国发展名、特、优水产品养殖的主要种类。最近几年来。我国各地兴起养鳖热,目前正方兴未艾。据台湾1990年出版的《Aquaculture in Taiwan》一书记载,台湾省养殖中华鳖早于19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已开始。养殖甲鱼历史悠久,经验丰富。现将台湾养殖甲鱼的技术作扼要介绍。  相似文献   

15.
甲鱼属爬行纲、龟鳖目、鳖科,鳖属。我国有三种:中华鳖、北鳖和山瑞鳖,其中分布最广的是中华鳖,也是目前人工养殖的主要品种。甲鱼肉味鲜美、且具有滋补健身的特殊功能,深加工后的系列产品更是国际市场的畅销货。近年来,甲鱼人工养殖如雨后春笋迅速发展,成为目前方兴未艾的产业。甲鱼饲料动物蛋白目前以进口白鱼粉为主,价格昂贵,我所发现生化制药的下脚料猪肝渣,营养价值丰富,并且价格低廉。在畜禽饲料中添加报告已有多篇,但在甲鱼饲料中使用尚未见报道。为此,我所用猪肝渣替代白鱼粉,对稚鳖进行了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中华鳖养殖成为全国水产热门产业,全国各地养殖中华鳖迅猛发展,其发展趋势方兴未艾。作者全面扼要地概述中华鳖养殖业的发展、养鳖的经济分析、面临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正中华鳖是我国主要淡水养殖名优品种之一,随着中华鳖养殖规模的扩大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鳖病暴发流行,阻碍了养鳖业的进一步发展。细菌性疾病的高发引起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造成病原菌耐药性的增强,根据以往经验采取的治疗方案往往很难达到预期效果,甚至完全失效,同时因耽误病情而造成蔓延,往往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掌握中华鳖源主要病原菌的药物敏感性基础数据,2017年我们定点采集了3处中华鳖养殖场4-10月的常见病鳖,分离获得了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水产》2012,(1):43-43
2011年,广东以中华鳖为主要品种的鳖类市场迎来了一个极为罕见的牛市行情,鳖业从业者获利颇丰。商品鳖类价格全年一路走高,到年底,普通规格中华鳖市场价格上涨到30元/500克以上,而普通规格中华鳖养殖生产成本只有15元/500克。该行情是由诸多因素造成的:一是生产萎缩,由于长时间全行业亏损导致种鳖苗繁育、投苗量和商品鳖养殖规模急剧减少,  相似文献   

19.
中华鳖不但可以搞高投入的大型工厂化和室外池塘生态精养,也可以搞小投入的小微型庭院养殖。据估算,如果养殖顺利,一个养成期(5个月)一只鳖可纯获利40—50元,而且养殖可利用业余时间。一般只要满足鳖生长的基本条件,我国广大城乡居民都可利用房前屋后,地头园旁,甚至楼顶阳台的空地改造养鳖。为了便于养殖户掌握基本的养殖技术,本文通俗介绍中华鳖庭院养殖技术,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佛罗里达鳖又名珍珠鳖,原产于美国佛罗里达州,其种群数量有限,是我国近几年才引进的名贵龟鳖品种,该鳖外型优美,是目前所有鳖类中最为靓丽的品种之一,生长速度特快,同等养殖条件下,比中华鳖快80%以上,适应性强,病害少;成鳖肉多味美、营养丰富,无论作为养殖鳖还是观赏鳖均有显著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