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杭椒12号是浙江省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育成的杂交一代杭椒品种,具有果形顺直、皮薄肉嫩、丰产性和商品性好等特点。连续3年的示范推广种植表明,杭椒12号的平均产量达2 150 kg/667 m~2、产值达1.4万元/667 m~2,目前已成为浙江建德地区辣椒的主推品种。针对大棚早春嫁接苦瓜-杭椒轮作模式,作者从闷棚整地、育苗、定植、田间管理、采收等方面总结了杭椒12号秋季大棚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白玉苦瓜是由闽南沿海内陆山区平和县山格镇的传统地方品种提纯复壮而成的苦瓜优良品种,味甘苦,丰产性好,产品畅销福州、厦门、杭州、武汉、南昌等大城市,一般667m^2产量2200-2600kg,高产可达到3500kg,产值5000~6000元,扣除工本后,667m。纯收入3000~4000元。主产区山格镇2007年承担实施福建省级农业(种植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建设项目,415.3hm^2白玉苦瓜示范园,平均每667m。产量2250kg,产值5400元,纯收入3450元,累计创收529.6万元。现将闽南沿海内陆山区蔬菜白玉苦瓜标准化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中国瓜菜》2015,(1):58-59
<正>为了更好地推广设施嫁接西瓜长季节避雨高产新技术,开展了利用设施嫁接西瓜采收后的秋延后辣椒配套生产技术研究。该技术可以将西瓜生产设施进行全年利用,设施嫁接西瓜6月上旬开始上市,8月中下旬结束,667 m2产量4 000 kg左右,一般可收入8 000元;辣椒10月初开始上市,12月下旬结束,667 m2产量1 200 kg,一般可收入4 000元。667 m2合计产值12 000元,去除成本6 000元,  相似文献   

4.
白菜—苦瓜—甘蓝套作模式在湄潭已实施3年,该种植模式充分利用了时间和空间,提高了单位面积的综合产值,3年示范平均每年每667 m2可产早春白菜3705 kg、产值2964元;667 m2产苦瓜4920 kg、产值9840元;667 m2产秋冬甘蓝4116 kg、产值3292.8元,667 m2综合产值达到16096.8元.该模式适宜在海拔800~1000m的地方进行示范和推广,但应从低海拔区购进优良嫁接苦瓜种苗,以解决该区域冬春育苗成本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1茬口安排与效益近年来,在高效设施农业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当地农技推广部门与农民摸索出多种蔬菜周年间套复种栽培模式,其中以扬州市江都区吴桥镇高扬村的早春大棚西葫芦-香丝瓜-秋冬莴苣效益最佳。西葫芦一般在1月中旬定植,3月上旬开始采收,5月底清茬,667m2产量6000kg左右,667m2产值1.3万元左右;香丝瓜3月中旬套栽,5月中旬始收,10月中旬清茬,667m2产量5500kg左右,667m2产值1.2万  相似文献   

6.
2013-2014年在设施大棚条件下,以玉云苦瓜为对照,对新翠、翠玉、雅秀、春晓1号、翡玉5个苦瓜品种进行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新翠苦瓜早熟、商品性优、生长势强,产量达5 394.3 kg/667 m2,综合性状优于其他5个品种,是平和地区早春设施大棚大面积种植的首选品种。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蔬菜生产设施的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通过近几年的生产实践,我们总结出一套日光温室秋延后辣椒-早春茬冬瓜-夏白菜的高产高效栽培模式,按667 m2计:秋延后辣椒产量2 200kg,产值6 500元,纯收入5 000元;早春茬冬瓜产量1万kg,产值1.4万元,纯收入1.12万元;夏白菜产量3 000kg,产值3 000元,纯收入2 500元.全年667 m2总产值23 500元,纯收入18 700元.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保护地早春种植番茄,收完番茄定植秋辣椒,再种植一茬越冬莴苣,一年三收,错开上市高峰期,经济效益显著。早春番茄4月下旬至5月上市,667m2产量4500kg,产值1万元;秋辣椒7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上市,667m2产量3500kg,产值7000元;大棚越冬莴苣元月上中旬上市,667m2产量3000kg,产值5000元。全年三季667m2产值2.2万元,除去生产成本4000元,每667m2纯收入达1.8万元,这种高效模式深受农民欢迎。  相似文献   

9.
正前期利用新型拱架棚+小拱棚+地膜多层覆盖保温、重施有机肥、增大播种量等技术进行早春苋菜栽培,并套种苦瓜,缓解了连作障碍;后期在新型拱架上覆盖瓜棚网,苦瓜藤蔓上架,立体高效栽培,设施时空利用率高。该栽培模式每667 m2总产值可达1.48万元  相似文献   

10.
正利用黄瓜和苦瓜对温度的不同需求,在早春大棚黄瓜的棚内两侧错时套种苦瓜,黄瓜3月下旬开始采收,5月下旬采收结束;苦瓜5月上旬开始采收,8月下旬采收结束,实现了黄瓜和苦瓜连续采摘、无缝对接上市,每667 m~2总收益达2.2万元左右。四川成都平原1~3月平均气温8.6℃,平均日照时数58.3 h(小时),该地区利用大棚进行早春蔬菜错季栽培,经济效益优于常规栽培茬口。苦瓜属短日照不耐阴作物,喜温,开花结果期要求较强光照。黄瓜为典型的喜温性蔬菜,较耐弱光。笔  相似文献   

11.
曼谷青皮苦瓜系江苏正大种子有限公司(中泰合资)生产的杂交一代苦瓜新品种,,具有耐热、耐湿、早熟丰产、抗病力和结瓜力强的特点,适宜我县春秋两季栽培.2001年上半年,在庐丰乡上坊村县现代农业示范区利用塑料大棚示范栽培0.5 hm2,采收苦瓜2.46万kg,平均667 m2产量达3 200kg,667 m2产值4 000多元,下半年临城镇璜岗村、上登村示范栽培5 hm2,平均667 m2产量达2 300kg,667 m2产值达2 500多元.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适合浙江龙游地区大棚早春栽培的苦瓜品种,作者对7个苦瓜品种开展了生育期、植株性状、果实性状、产量等方面的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鑫秀和桂农科8号的产量较高,分别为5 390 kg/667 m2和4 880 kg/667 m2,且具有早熟、长势旺盛、分枝性强、第1雌花节位低、节间短、结果性好等特点。鑫秀和桂农科8号苦瓜可作为龙游地区大棚早春栽培的首选品种。  相似文献   

13.
苦瓜素有药用蔬菜之称,为我国南方传统夏季消暑保健蔬菜,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改变,人们对苦瓜需求量不断增加。近年来,金华市在早春利用大棚设施栽培苦瓜,产量高、效益好,单季667m2产值都在万元以上,菜农种植积极性很高。  相似文献   

14.
正大樱桃设施栽培成熟上市早、经济效益好,据估计,2011年全国甜樱桃设施栽培面积约有3 000hm2,主要集中在山东、辽宁等地。设施栽培樱桃可比露地提早60d上市,地头价格为80~400元/kg,高者可达500元/kg。塑料大棚造价3万~4万元/667m2。大棚生产的产量约为500~750kg/667m2,每667m2收入可达3万~5万元甚至更高[1]。在适宜的地区推广设施栽培甜樱桃对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潼南县桂林菜农普遍利用早春气温回升快的特点,采用大棚辣椒套种苦瓜、苦瓜收获后种植花菜的"一年三熟"无公害高效种植模式,每667 m2年产值1万元左右(其中辣椒3 500元,苦瓜4 000元,花菜2 500元).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早春苦瓜稀植多蔓全程调控栽培技术,是指苦瓜定植至收获期间,对叶、蔓、花、果等采取一系列的农艺栽培管护措施,实施科学的肥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技术,从而实现投资小、产量高、产品品质好、收益高的栽培方法.示范试验结果表明,采取早春苦瓜稀植多蔓全程调控栽培技术,每667 m2定植450 株,比常规栽培方法(每667 m2定植1000~2000株)少,节省种苗122%~334%,大大减少了种苗投资,降低了生产和管理成本,但667 m2产量比常规栽培方法(667 m2产量约2000 kg)提高近2200 kg,增产110%左右,显著提高了产量和产值.采取该种植技术生产的苦瓜商品性佳,皮亮、肉厚、口感好,增强了市场竞争力,经济效益大大提高.现将早春苦瓜稀植多蔓全程调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利用塑料大棚或小拱棚加盖草苫等保护设施进行冬季反季节生产青韭,于春节前后收割,一般采收2~3茬,每667 m2产量5000 kg以上,收入0.6万~1万元.  相似文献   

18.
崔丽利  黄国新 《蔬菜》2014,(3):55-57
紫光茄子为杂交一代品种,早熟、丰产、抗性强,早春设施栽培于11月上旬定植,3月底可采收第一批果,6月底7月初采收结束,667 m2产量可达5 000 kg,让菜农获得较高的收益。  相似文献   

19.
桐城地区螺丝椒早春设施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螺丝椒系一代杂交皱皮辣椒品种,优质高产,抗病性好,皮薄肉脆,辣味浓郁,市场前景广阔.安徽桐城地区自2016年开始种植螺丝椒,产值超过2万元/667m2,经济效益显著,栽培面积不断扩大.该文从培育壮苗、整地施肥、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介绍了螺丝椒早春设施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早春茬日光温室小型西瓜,在榆林地区非常受欢迎,发展初具规模,667 m2收入为5万8万元,经济效益非常显著。现将日光温室西瓜早春茬栽培技术要点归纳如下:1品种选择早春茬西瓜应选择耐低温、弱光,早熟、品质好,生长势和抗病性强的品种。目前榆林生产中主要有‘早春红玉’、‘玲珑王’、‘安琪儿’等品种。嫁接应选择适宜西瓜嫁接专用的瓢葫芦、白籽南瓜砧木品种。2嫁接育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