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食用菌液体菌种的制作与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秀云 《食用菌》1992,(1):10-11
在食用菌生产中,将母种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通过摇瓶或深层通气发酵的方法培养而成的菌种称为液体菌种.与固体菌种相比,液体菌种具有以下优点:①培养时间短.培养一瓶固体菌种,一般需25~40天,而制备液体菌种只需2~7天;用液体菌种作原种和栽培种,可缩短生产周期30~50天.②发菌时间短,菌龄整齐.液体菌种中含有许多小的菌丝球和菌丝碎片,可随培养液渗入到固体培养料的深部,形成许多生长中心,菌丝可多点同步增殖,因而菌龄较整齐,生长旺盛,与固体种相比,发菌期可缩短10~20天.③使用液体菌种可通过拌料等多种形式接种,接种均匀,快  相似文献   

2.
金针菇液体菌种培养条件的筛选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柴慈桐  祁勇 《食用菌》2010,(6):13-14
以菌丝生物量为主要指标,通过对金针菇液体菌种培养条件的研究,适宜的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22℃,培养基初始pH6.5,接种量10%;通过发酵罐内菌种培养,确定了金针菇液体菌种培养的生长曲线,培养84~96h菌丝生物量最大,发酵罐液体菌种的培养终点为96h;通过应用试验,确定液体菌种的最佳菌龄为84h;通过用液体菌种接种与用固体菌种接种的栽培生产性能比较试验,用液体菌种接种比用固体菌种接种的栽培,菌丝长满期提前12d满袋,头潮菇采摘期提前10d,第二潮菇采摘期提前9d,生物学效率提高5.8%。  相似文献   

3.
白平菇液体菌种发菌特点及栽培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白平菇的液体菌种和固体菌种的发菌特点及栽培方式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白平菇的液体菌种萌发时间为48h(小时)、菌丝生长速度为6mm/d(毫米/天)、平均满袋天数为32d(天),污染率为5%,明显优于固体菌种;栽培方式以立埋覆土法最好。  相似文献   

4.
王玲  李含毅 《食用菌》2012,(1):26-26
选用平菇新8菌株,通过液体菌种生产技术,并将液体菌种应用平菇生产,结果液体菌种较固体菌种出菇提前10d,生物效率较固体菌种提高8%。  相似文献   

5.
平菇液体菌种制作技术及栽培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祖荫 《食用菌》1995,17(1):9-10
平菇栽培中,采用液体菌种有以下优点:菌丝生长快、长势旺盛,菌龄整齐,省工节能,接种方便,提早出菇,产量较高。现将我们的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一、液体菌种的制备 (一)材料和方法①供试菌种:平菇P10,由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菌种厂提供。②固体培养基:PDA培养基。③液体培养基,玉米粉2%,葡萄糖1%,磷酸二氢钾0.2%。酵母片少量。pH6.2,1.5kg/cm~2高压灭菌30分钟。④制备方法:试管母种接种后,在28℃±1℃  相似文献   

6.
平菇菌种生产,目前主要采用固体菌种接种法和液体发酵种接种法。实践证明,前者菌丝生长速度慢,后者菌丝生长虽然较快,但要求一定的发酵设备和技术条件,一般单位难易做到。为了克服这两种方法的不足之处,作者于1986年试用菌悬液接平菇栽培种,收到了较好效果,现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7.
采用摇瓶培养方法对毛木耳液体菌种的碳源和氮源进行筛选。结果表明,玉米淀粉和蛋白胨分别为较优的碳源和氮源;通过测定液体培养时菌丝生物量、菌丝球数量的变化以及回管萌发试验确定最适发酵时间为5 d;采用以上条件制备的液体菌种栽培毛木耳,菌丝满袋时间较固体菌种减少6 d,生物学效率与固体接种相近。  相似文献   

8.
胡玉庆 《食用菌》2000,22(1):16-16
食用菌常规制生产母种,一般都用琼脂试管斜面。有时会因一时筹措不到琼脂,就必然影响生产。笔者在进行液体菌种研究试验中发现,液体培养基在静止条件下,接入斜面母种,培养仍可萌发,7~8天可长满液面形成约0.8cm的菌苔。而将此菌苔,移入液体、固体、琼脂培养基内,菌种萌发生长情况与一般PDA琼脂种无异。因而从1990年开始,每年都用这种菌种生产原种和栽培种。针对平菇、金针菇、木耳、香菇、猴头、灵芝、鸡腿蘑等进行实验,发现菌种萌发快,生长速度快,菌丝浓密整齐,不论使用固体或液体的培养基质,效果都很好。现将…  相似文献   

9.
香菇液体菌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香菇液体菌种的研究,确定了香菇液体菌种生产的工艺流程、培养基配方及接种量。香菇液体菌种表现出分散性好、萌发快、菌丝生长旺盛、菌龄一致、短时间内生产出大量菌液的特点,能较好地解决以往固体菌种培养中存在的发菌周期长、污染率高的难题。  相似文献   

10.
液体摇瓶培养平菇菌种的生理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温海祥  张景文 《食用菌》1998,20(1):20-21
采用正交设计考察了液体摇瓶培养平菇菌种过程中,培养基C/N、pH、摇床振荡频率、光照强度等理化因子对菌丝生长量的影响,建立有参考价值的液体摇瓶培养平菇菌种的培养条件指标:摇床振荡频率90r/min(往复式摇床),培养基碳氮比50~70:1,pH5~7,黑暗条件。对液体摇瓶过程中糖的作用及培养液pH的变化进行了研究。通过液体菌种和固体菌种应用的对比试验,建议菌种厂推广液体摇瓶培养技术生产菌种,并将液体菌种和固体菌种结合应用,发挥液体菌种菌龄一致、生活力强和固体菌种保存期长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平菇液体菌种的生产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玉米渣、马铃薯等为原料生产平菇液体菌种。用搅拌器进一步将菌丝打断,使单位体积中产生更多菌丝片段,充分发挥液体菌种优点。建立了液体菌种保藏和新接种方法。实践证明,平菇液体菌种有推广前途。  相似文献   

12.
黑木耳接种固体菌种从接种到菌丝长满需45~55天,而接种液体菌种只需25~30天,液体菌种应用于工厂化规模生产,不仅缩短生产周期,而且可降低生产成本。根据技术集成试验结果提出安全高效的黑木耳液体菌种制备工艺,包括液体专用母种制作、摇瓶种制作、发酵罐液体菌种生产等,提出菌种质量检测与分析评价标准,并分析优势与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3.
水葫芦在平菇菌种培养中的应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超  彭帅  高兆银 《食用菌》2010,32(2):34-35
用鲜水葫芦的叶、叶柄、根部分代替培养基中的马铃薯培养平菇菌种,结果表明:固体培养基中添加水葫芦根的效果最好,均促进了菌丝的生长。在液体培养状态下,添加2/3水葫芦根的效果最好。在液体培养基与固体培养基中,在对照(CK)配方的基础上添加了水葫芦不同部位的材料,均能促进平菇菌丝生长。  相似文献   

14.
金针菇液体与固体菌种制作及栽培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金针菇液体菌种与固体种菌种制作及瓶栽对比试验,是为液体菌种的大规模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应用液体菌种,菌丝萌发时间明显缩短,提高了生产效率、缩短了生产周期,金针菇出菇整齐且产量高。1材料与方法1.1材料金针菇菌种为"众兴1号",菌盖纯白,稍内卷,不易开伞。菌柄细长,粗细均匀。菌丝生长快,出菇早且产量高,栽培周期短,抗病力强,此品种是适合液体和固体  相似文献   

15.
郑少玲 《食药用菌》2020,28(2):130-132
液体菌种替代固体菌种是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发展趋势。海鲜菇液体菌种应用于工厂化袋式栽培,接种后12 h菌丝萌发,24 h菌丝封面,菌包发菌培养时间比使用固体菌种提早10天左右,出菇整齐,品质优,产量高。重点介绍海鲜菇液体菌种的培养基配方与配制、接种与培养关键技术,提出液体菌种质量检测方法,给出定性定量指标。  相似文献   

16.
食用菌液体菌种的制作及应用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胡贵权 《食用菌》1998,20(1):17-18
随着食用菌生产的发展,食用菌制种方法在传统固体制作的基础上在不断的改进和提高,其中液体菌种的制作便是其中之一。我所自1986年以来,一直采用液体菌种生产各种食用菌的原种、栽培种,已为广大菇农所接受,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我所液体菌种的制作方法和应用情况报告如下: 1 食用菌液体菌种的特点 1.1 菌丝生长快,生产周期短 由于菌种采用液体培养,其菌丝生长在比较适宜的环境中,能不断地进行空气交换,其呼吸作用产生的废气能及时排出,因此其代谢旺盛,菌丝生长迅速,在6~10天内可生产几升至几百升,甚至更多的菌种。由于生长周期短,其菌龄较固体菌种要一致,便于生产中使用及栽培后的管理。 1.2 液体菌种接于固体料上定植快,成品率高 液体菌种具有流动性、易分散的特点,因此当接入固体培养基中后,分布于整个培养基表面,由于菌丝活力强,萌  相似文献   

17.
正食用菌制种主要有液体和固体两种制种方式。液体制种是目前国际上通用的、先进的方法。液体菌种具有生产周期短、用工成本低、菌丝活力强、接种后萌发吃料快、菌种在培养基中的流动性和分散性好、菌龄一致、出菇整齐、可缩短栽培时间等优点~([1])。郭静利等~([2])在对液体制种与固体制种经济效益分析比较中指出,液体菌种发育时间可以减少24 d,接栽培袋菌丝满菌时间缩短约10 d,污染率可以降低1.5%,  相似文献   

18.
食用菌通气液体菌种生产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周劲松 《食用菌》1996,18(5):8-8
自美国H·Humfeld(1948)首次成功对食用菌进行深层发酵研究后,在近50年中食用菌液体菌种研究发展速度很快。实践证明,液体菌种具有制种简便、生产周期短、菌龄整齐、菌丝生长旺盛等优点,是固体菌种难以比拟的。但传统的食用菌液体菌种制作要求设备庞大,工艺复杂,对其应用推广受到一定限制。本文介绍一种简便、设备小的食用菌液体菌种制作方法,并对其液体与固体菌种生产进行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9.
周建树  孟庆国  赵洁  韩冰  陈超 《食用菌》2009,31(5):42-44
食用菌液体菌种接种发酵料鲜有报道。试验目的在于充分利用液体菌种生产条件,探索在规模化食用菌生产中,解决降低大量培养料灭菌成本、缩短灭菌时问、减轻劳动强度等问题。将发酵料的发酵试验接种液体菌种。试验表明,平菇液体菌种、鸡腿菇液体菌种均能在以玉米芯、棉子壳、木屑为主要原料的发酵料上生长,但在玉米芯发酵料上生长最佳。液体菌种在平均发酵温度40~55℃,发酵时间72~120h,pH7~10的条件下均能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20.
为缩短白灵菇生产周期、提高生物转化率,通过感官观察、显微镜镜检、平板回接、菌液pH变化、可溶性蛋白、还原糖、漆酶活力、出菇试验等指标的分析鉴定来考察白灵菇液体发酵菌种的培养终点。结果表明:感官观察、显微镜镜检菌丝锁状联合数量及平板回接萌发时间均显示发酵培养至第5天时,菌种活力较好;随发酵时间变化菌液pH、可溶性蛋白含量、还原糖含量、漆酶活性均表明发酵第4天、第5天时菌丝处于对数生长期;采用液体发酵第5天的液体菌种进行栽培试验表明,液体菌种生长周期比固体菌种缩短15 d,平均生物转化率为100%,子实体纵径、横径,液体菌种比固体菌种好。结论:经过对白灵菇液体发酵菌种定性、定量及栽培试验,综合判定出白灵菇液体发酵菌种最佳培养时间为发酵第5天,此时期接种可有效缩短栽培周期并提高生物转化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