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13-2014年在设施大棚条件下,以玉云苦瓜为对照,对新翠、翠玉、雅秀、春晓1号、翡玉5个苦瓜品种进行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新翠苦瓜早熟、商品性优、生长势强,产量达5 394.3 kg/667 m2,综合性状优于其他5个品种,是平和地区早春设施大棚大面积种植的首选品种。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出耐低温、耐弱光、早熟性好、优质、高产,适合福州地区早春大棚种植的优良苦瓜品种,以玉银2号为对照,对6个杂交组合的生育期、农艺性状、果实商品性、抗病性、产量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1302、1303表现出早熟、生长势强、雌花率高、果色绿、果实商品性好、抗病性较强等特点,每667 m 2产量分别为3 728.8 kg、3 853.6 kg,分别比对照增产11.18%、14.91%,适宜福州地区早春大棚栽培。  相似文献   

3.
白玉苦瓜品质优、产量高、早熟性好,利用嫁接技术和大棚设施进行白玉苦瓜早春栽培,成本低且管理方便。嫁接白玉苦瓜于4月下旬~7月中旬采收,产量达3 500 kg/667 m2,产值1.4万元/667 m2,净收益1.1万元/667 m2,经济效益显著。该文从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介绍了嫁接白玉苦瓜早春设施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摘要:为筛选适合黄冈地区城郊采摘的哈密 瓜品种,于2021年首次引进了3个新品种,开展 早春大棚栽培哈密瓜品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 明:瑞香蜜2号和耀珑25号表现出生育期适宜、 田间长势好、综合抗病性强、商品性状优等特 点,667 m2 产量分别为5 882.52 kg和4 470.98 kg, 667 m2 纯收益分别为6.74万、4.93万元,适合在黄 冈城郊蔬菜大棚吊蔓栽培并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5.
郭曼霞 《长江蔬菜》2021,(20):51-54
为筛选出适宜龙岩中高海拔地区秋延后栽培的苦瓜品种,以本地主栽苦瓜品种大明为对照,引进7个苦瓜新品种,考察各品种物候期、植株性状、果实性状、产量、抗逆性和抗白粉病.试验结果表明,玉翠苦瓜综合性状表现优良,折合每667 m2产量为3737.3 kg,比对照大明苦瓜(3347.8 kg/667 m2)增产11.6%,而且商品瓜颜色及条瘤等外观符合本地种植和消费习惯,适宜在龙岩中高海拔地区秋延后栽培和推广.  相似文献   

6.
以博杰605为对照,比较了9个黄瓜品种的生育期、果实商品性状、抗病性、抗逆性以及产量.试验结果表明,博杰100早熟、产量高,折合667 m2产量4 549.89 kg,适宜豫北地区早春大棚栽培;东方优秀熟性、商品性和产量较好,可作为补充品种种植.  相似文献   

7.
水果型黄瓜春季大棚栽培优质高产品种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内外8个小黄瓜品种进行了春季大棚栽培比较试验,从熟性、植株生物学性状、果实商品性状、产量和品质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MK171、Ubonka品种表现最好,667m2产量在8000kg以上,Picobello品种表现较好,667m2产量在7500kg以上,可用于春季大棚高产栽培,其中以MK171综合性状最好。  相似文献   

8.
陈强  王学海  赵增建  张燕  王教义 《蔬菜》2020,(11):71-75
为筛选适宜鲁中地区早春日光温室栽培的水果黄瓜品种,从国外引进14个水果黄瓜品种进行品比试验。结果表明:从生育期、植物学性状、果实性状、产量、食用口感、抗病性等综合因素考虑,黄瓜品种美笛和维纳斯表现最好,二者长势强,早熟,第1雌花出现在首节,单节结瓜性好,且采收期长,均为69 d,667 m2产量分别高达12 538.0 kg和12 296.0 kg,是鲁中地区早春日光温室栽培的理想品种。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荔浦芋新品种桂芋2号在张家港地区的大棚栽培引种技术,结果表明,桂芋2号适合在张家港地区种植,667 m2产量可达2 044 kg,667 m2效益在7 000~8 000元。  相似文献   

10.
正赣苦瓜四号是江西省农科院蔬菜花卉所育成。该品种植株长势强,早熟性好,主蔓第1雌花节位8~10节,早期果实发育快,前期产量高,且连续结果能力强,丰产稳产;果实长棒形,绿白色,上下粗细均匀,果长30~35cm,单瓜质量400g,光泽度好,商品性极佳。在高安市多年示范推广表现良好,早春大棚早熟栽培一般667m2产3000kg以上,高的达到5000kg,产值达到1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出适合湘南中高海拔地区春季露地栽培的苦瓜品种,以本地主栽苦瓜品种蓝山苦瓜为对照,引进17个苦瓜新品种,调查各品种物候期、植株性状、商品果实性状、产量、抗热性、枯萎病和白粉病抗性。试验结果表明,粒条相间瘤类型品种中,闽研6号苦瓜生长势最强,抗热性好,田间表现抗白粉病,枯萎病抗性较好,折合每667 m^(2)产量2800.0 kg,比对照蓝山苦瓜(1427.0 kg/667 m^(2))增产96.2%,商品瓜颜色及果型等外观性状符合本地种植和消费习惯;条状瘤类型品种中,碧绿三号苦瓜折合每667 m^(2)产量2522.0 kg,比对照蓝山苦瓜(1427.0 kg/667 m^(2))增产76.7%,条状瘤苦瓜在湘南地区有部分消费市场,同时可作为外向型蔬菜供应粤港澳大湾区。闽研6号和碧绿三号苦瓜适合在湘南中高海拔地区春露地栽培和推广。  相似文献   

12.
杭椒12号是浙江省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育成的杂交一代杭椒品种,具有果形顺直、皮薄肉嫩、丰产性和商品性好等特点。连续3年的示范推广种植表明,杭椒12号的平均产量达2 150 kg/667 m~2、产值达1.4万元/667 m~2,目前已成为浙江建德地区辣椒的主推品种。针对大棚早春嫁接苦瓜-杭椒轮作模式,作者从闷棚整地、育苗、定植、田间管理、采收等方面总结了杭椒12号秋季大棚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为了筛选出适合浙南地区生产上应用的串番茄品种,通过对3个串收番茄品种进行早春大棚栽培品比试验,从植株性状、果实性状、产量、抗病性等方面进行了综合比较。结果表明:曼西娜早熟性好、生长势强;早疫病发病率仅3.33%,抗病性好;果实整齐度和商品性优;667m~2产量高达3 201.6 kg,综合表现突出,适宜作为浙南地区早春大棚栽培用串番茄品种。  相似文献   

14.
为促进苦瓜品种更新换代,增强菜农对苦瓜品种的可选择性,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育出苦瓜新品种闽研6号,该品种植株生长旺盛,分枝能力强,坐瓜多,节成性好,肉质脆嫩微苦,品质好,单瓜质量约500 g,一般667 m2产量为3000 kg左右,高产时可达5000 kg.闽研6号可在福建省各地周年栽培生产,各栽培茬口667...  相似文献   

15.
张忠武 《中国蔬菜》2005,1(6):54-54
丰产王是从常德市优良地方品种的变异株中经多年系统选育而成的豇豆新品种。2003年在常德地区春季大棚栽培试验,每667m2产量1830kg。2004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以市场上7个主要长豇豆品种为对照,丰产王每667m2产量2327kg,在参试品种中排名第一。2003~2004年,该品种在湖南、湖北、安徽、浙江、四川、江西等地试种,面积150hm2,每667m2产量2032.8kg,综合性状良好。  相似文献   

16.
张家港地区夏季大棚水蕹菜栽培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夏季高温季节大棚栽培下不同品种的水蕹菜的产量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水蕹菜夏季大棚栽培可以充分利用大棚内春季蔬菜和秋季蔬菜之间的空茬;3个品种的水蕹菜产量都高于5 500 kg/667 m2,其中水上竹叶菜产量最高,为6 020 kg/667 m2。  相似文献   

17.
延庆大棚圆茄越夏长季节栽培品种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兴明  刘慧  张亮  屈广琪 《蔬菜》2016,(5):18-20
为筛选适宜大棚生长的圆茄品种,从不同品种生育周期、植株性状、抗病性和产量等方面考查6个引进圆茄品种的大棚生长适应性和表现。结果表明:京茄6号667 m~2产量9 152 kg,较对照增产20.2%;京茄1号667 m~2产量8 844 kg,较对照增产16.2%;京茄黑骏667 m~2产量8 712 kg,较对照增产14.5%,且三者综合性状优良,在延庆地区大棚生产中表现良好,适合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8.
冠春4号是以自交系333为母本、自交系11为父本杂交而成的苦瓜一代杂种。植株生长势强,早熟,分枝性强,主、侧蔓均可结果,主蔓第1雌花着生于第9~11节。瓜粗、长棒形,果绿白色,果实纵径26~32 cm,横径5~7 cm,瓜肉厚1.0~1.1 cm,单瓜质量400~600 g。早春大棚栽培产量3 200~3 500 kg/667 m2,田间对白粉病、疫病和枯萎病的抗性强于对照盛田华秀,适宜在四川、湖南、江西种植。  相似文献   

19.
正早熟苦瓜秀玉3号适宜进行早春和越冬设施栽培,早春栽培从出苗到现第1雌花约30 d(天),果实长棒形,果瘤密,点、条瘤相间,果皮浅绿色;果长40 cm左右,横径6~8 cm,单果质量450 g,平均每667 m2早期产量1 244.0 kg,总产量2 875.3 kg。随着设施保护地栽培面积的增加,生产上对苦瓜品种的早熟性、连续坐果能力及耐低温能力要求越来越高。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针对生产需求,以提早苦瓜上市期、增加产量、提高耐低温能力及提高苦瓜的生产效益为目标,选育出了适合长江中下游种植的早熟、高产、优质苦瓜一代杂种  相似文献   

20.
《中国蔬菜》2012,1(13):36-37
早白1号苦瓜 早白1号属早熟品种,主蔓长3.5 ~ 4.0 m,节间长7 ~ 10 cm,生长势较强,分枝性强.叶片绿色、掌状浅裂;第1雌花节位为第9节,从定植到采收60 d(天)左右;商品瓜白色,表面条瘤与粒瘤相间,长圆柱形,瓜长约35 cm,单瓜质量250 g;果实口味清香、微苦,粗纤维少,口感细腻,品质优,商品性好.种子褐色;结瓜性好,每667 m2前期产量850 kg左右,总产量2 000 kg左右;适宜长江流域春季露地或早春大棚种植,每667 m2定植1 800 ~2 200株,可适当密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