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1997年和 1 998年 ,我县从浙江引进一批布朗李品种进行试种。通过几年来对布朗李的观察和栽培技术的摸索 ,笔者认为 ,布朗李要早结丰产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品种选择和搭配我县引进的布朗李品种有黑宝石、黑琥珀、拉罗达、红美丽、圣玫瑰、蜜思、凯思曼 7个品种。其中黑琥珀、红美丽、圣玫瑰、蜜思4个品种表现良好 ,在好的栽培管理条件下 ,可以 2年开花试果 ,3年投产 ,4年丰收 ,是值得推广的品种。其余品种中 ,黑宝石病害严重 ,拉罗达在 5月份出现不正常黄化落叶现象 ,凯思曼营养生长旺盛 ,花量少且开花较其它品种早 ,没有合适的授粉品种…  相似文献   

2.
果炭疽病、蒂腐病是四川省攀枝花市果最严重的采后病害,它们在果实采前潜伏侵染,于果实采后成熟过程中发病,损失一般达10%~20%,严重发病的损失达50%以上,极大地限制了果鲜果远销和上市时间。为此,我们开展了两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1材料与方法供试果品种为1999年高接换种的海顿  相似文献   

3.
《西南园艺》2004,32(5):52-52
重庆市果树研究所李隆华研究员对高接换种技术进行改进与创新,系统研究了橘橙7号品种的区域适应必提出因树制宜低位(中位)适头嫁接及早结丰产技术,并首次探明该项品种果实生长发育规律,最佳中果比、保  相似文献   

4.
野生榛子高接换种技术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文珍 《福建果树》1995,(1):32-32,45
野生榛子高接换种技术探索泰宁县经作局高文珍利用高接技术,改造锥栗劣质品种,近年来已在我省西北地区得到应用。如邵武市大布岗镇,1993年春利用野生榛子高接黄榛、乌壳长芒等大果锥栗10500株,1994年部份开花结果,收获果实750kg。为了进一步探索野...  相似文献   

5.
沙田柚果形大,果实生长期较长,存在着表皮粗糙、着色不均以及溃疡病、日灼病和锈壁虱等病虫危害率高等现象,果面常附有农药污染斑痕,易产生机械损伤,对果实外观和品质影响较大。为提高沙田柚的外观和品质,笔于2003年做了沙田柚果实套袋试验。现将初步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1吐德拉:西班牙早熟品种。植株生长势强、高大、较紧凑,茎叶粗壮,浅绿光亮,繁殖能力强。花序多为单枝抽生,平于叶面。果实长圆锥或长楔形,有棱沟、深红色、有光泽,果肉橙红色,果味酸甜,硬度较好,种子黄色,凹入果面。第一级序果平均单果重38克,最大98克,果实大小较整齐,不同序级间果大小差别较小。果实硬度大,耐贮运。休眠期短,5℃以下低温30~40小时即可打破休眠,适于保护地栽培。日光温室栽培同等条件下,比弗杰尼亚早熟10~15天。适应性广,在我国南北方均可栽培。2达思罗:法国中早熟品种。植株生长健壮…  相似文献   

7.
杨雷  杨莉  李莉  郝保春 《落叶果树》2005,37(6):33-33
草莓畸形果表现为果形不正、颜色不正、果实白化以及果实过于肥大或过于瘦小等。据统计,露地栽培条件下草莓畸形果率一般为20%左右;保护地促成栽培畸果率超过30%,严重者超过40%。发生畸形果的主要原因:①品种选择。不同品种草莓的花粉发芽率高低不一,发芽率高的品种,如丰香,畸形果率较低。高级次花序结的果实畸形果率较高。抗病性弱的品种在花期感病后,亦会加重畸形果发生。有些品种的部分花雄蕊菊、  相似文献   

8.
猕猴桃改接换种技术我所1989~1995年底累计发展猕猴桃2hm2共2942株,有秦美、79-2、华光、贵长、海沃德、贵露、贵丰、7-10等品种。由于品种较杂,个别园区雌雄株比例不当,加之贵露、贵丰、7-10等品种果实小,平均单果重50g以下,最大果...  相似文献   

9.
近十几年来 ,广东省果栽培面积已具一定规模。但从种植区域看 ,由于 2 0世纪 80年代中后期的盲目引种 ,导致目前有的地区尚有大面积老化、品种不良的果园 ,这些果园存在品种混杂 ,果实品质差和经济效益低等一系列问题。近年来 ,通过试验 ,我们认为品种混杂、效益差的果园 ,经高接换种改造后 ,经济效益可提高 3~ 6倍。1 高接换种对象1 1 衰老园和低产园 这类果园生产投入大于生产产出 ,品种退化较明显 ,果园产量和果实商品价值低 ,应考虑更换优新品种。1 2 品种单一的果园 目前生产上主栽的果品种是紫花 ,属迟熟品种 ,果实呈S…  相似文献   

10.
白星金龟子成虫喜食成熟的果实,常群集啃食果肉。近年汶上县该虫为害有加重趋势,笔1999—2000年有针对性地进行了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1.
1成熟与采收 确定适宜采收成熟度是贮藏杏果的关键.可根据果实发育天数、果实色泽变化、果皮和果肉质地、香味以及果实着生的牢固性等因素来临时决定成熟度。用于贮藏的杏果应在果实达到品种固有的大小、果面由绿色转为黄色、向阳面呈现品种固有色泽,果肉仍坚硬,营养物质已积累充分.略带品种风味,大致八成熟时采收。产地贮藏或远销的果实于此时采收.可以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包装处理。  相似文献   

12.
1果实采收 1.1成熟度的确定 果面着色情况是确定果实成熟度的主要依据。黄色品种底色褪绿变黄、阳面开始着红色晕时,红色或紫色品种果面着全面红色时,即表明进入成熟期。另外,果实的大小、风味及果实发育期等,都可作为确定成熟度的标准。  相似文献   

13.
郑平 《花卉》2008,(4):14-14
一、梨树盆景素材的选择:华中地区可在秋末冬初进行,选择较为粗大、具备传统盆景条件的野生棠梨及其他梨树砧木桩头进行嫁接,简便易行。也可以选择具备盆景条件的梨树桩头,直接制作或进行嫁接换种;从中熟或晚熟品种中,选择节间短密、叶片细小、果实中大,端正美观,观果期长,适应性极强的盆栽品种进行小苗培养。一般培植2~3年后就可果满枝头。  相似文献   

14.
不同果袋对梨果实重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7种不同类型的果袋对5个梨品种(系)果实进行套袋处理,研究了套袋对果实重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能改变梨果实重量。对于八月红、93-6-50和苹果梨3个品种(系),一部分果袋套袋使其果实重量增加,另一部分果袋使其果实重量减少;而对于93-5-89和新西兰红梨2个品种(系),7种果袋使前者果实重量减少,使后者果实重量增加。在7种果袋类型中,编号为D-5、D-6和D-7果袋处理能够增加果实重量。  相似文献   

15.
高接换种是实现良种化、区域化、更新品种、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快捷有效途径。我省已有柑桔面积 2 0余万hm2 ,年产量 70万t,但优质果率较低 ,进行品种结构调整、提高和改良果品品质的任务很重。从 1 998年以来 ,每年以 0 6~ 1万hm2 的速度进行高接换种 ,我省的柑桔品质改良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为了使这一技术更为广泛地普及和推广 ,现就笔者数年的实践出发 ,谈几点体会。1 高接换种的对象和高接品种1 .1 高接换种对象被改换的植株应该是不适宜当地气候条件或缺乏市场竞争力的柑桔品种 (品系 )、柑桔实生树、劣质低产树以及密…  相似文献   

16.
套袋对葡萄果实品质影响的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几种葡萄专用果袋在黑奥林和巨峰两个葡萄品种上进行套袋对果实品质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几种果袋在两个葡萄品种上均可有效减少葡萄病害的发生,提高葡萄果面光洁度,减少裂果和果面机械损伤一套袋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没有明显影响,但含糖量增加,酸含量减少,糖酸比增大,果实农药残留量降低。套袋果实着色率均有所下降,以套黄褐色纸袋的影响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
套袋对梨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膜袋、膜袋加双层纸袋、带膜纸袋、双层纸袋和蜡袋,对黄金梨等5个品种进行套袋试验。结果表明,套袋能显著减少果锈的发生,明显改善果实外观,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下降,品质有所降低。对极易发生果锈的黄金、翠冠等绿皮梨品种,宜选用膜袋加双层纸袋或用带膜纸袋,以减少果锈,提高其商品性;对果锈少的圆黄、华山、爱甘水等褐皮梨品种,宜选用双层纸袋或蜡袋,避免果实品质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8.
针对我国李品种果个偏小、产量低、品质差,引进品种虽果个较大、肉质硬、耐运输,但果皮厚、果皮酸涩,大多呈黑色或蓝色等问题,笔者开展了欧洲李品种的引进、筛选工作。1988年从意大利一商业种植园引进接穗,品种名称不详,1989年高接换头,1991年定植苗木,1993年结果。经过3年的观察和果实性状鉴定,1995年初选优系,1996年分别在陕西关中地区以黑宝石和大石早生为对照进行区试,经过对果实经济性状、适应性和抗逆性等的系统观察,2001年复选出新品系,2005年12月通过陕西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品种认定,命名为红喜梅。  相似文献   

19.
2009年秋季浙江省浦江县引入短枝1号、红灯、早大果等15个甜樱桃品种进行避雨起垄试栽,2010年春季结果,部分品种坐果良好,果实品质优良。  相似文献   

20.
河北省中南部地区栽培的晚熟桃品种以燕红为主,该品种虽果个较大,风味较甜,但果实着色较暗,易裂果,果实硬度小,影响其商品价值。为筛选适合河北省中南部地区发展的晚熟桃优良品种,我们开展了晚熟桃品种的引进和筛选研究,1999年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果树研究所引进通过大久保实生选种培育出的晚熟桃新品种秦王。经6年试栽、观察研究,秦王在河北省中南部表现出果个大、着色鲜艳、外观美、品质极佳、不裂果、栽培管理容易,是一个优良、晚熟、耐贮运鲜食桃品种,适合在当地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