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树型金银花染色体制片优化及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树型金银花茎尖为材料,比较材料的不同采集时间、预处理方法、解离时间和染色方法对树形金银花茎尖染色体制片的影响。结果表明,取材时间为上午10:00-11:00、预处理方式为饱和对二氯苯处理3~4 h、解离采用1mol/L HCl在60℃下13min、染色液以改良石碳酸品红染色10min染色体制片效果最佳。核型分析结果表明: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18=8m+8sm+2st,其中第9对染色体具随体,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18=4L+8M2+4M1+2S,属于"2B"型,核型不对称指数为64.47%,属于由对称向不对称演化的过渡型,表明树型金银花是较野生型金银花进化类型。  相似文献   

2.
2种续断属植物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金佛山川续断和日本续断染色体进行核型分析,初步探索川续断和日本续断的起源进化与遗传亲缘关系。以川续断和日本续断根尖为材料,采用染色体常规制片方法,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表明,川续断的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18=10M1+8M2,核型公式为2n=18=2st+4sm+12m,染色体基数x=9;日本续断的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18=2S+6M1+10M2,染色体基数x=9,核型公式为2n=18=10m+4sm+4st。川续断和日本续断两者不对称系数分别为61.32%和64.34%,均属于"2A"型。表明川续断和日本续断均属于较原始的物种,日本续断比川续断进化程度要高一些,两者核型相似表明亲缘关系比较近,可能两者基因交流比较频繁。  相似文献   

3.
为揭示野生种与栽培种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 Thunb.)遗传亲缘关系及进化程度,以野生种和栽培种金银花的茎尖为材料,采用常规压片法对两者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野生种金银花的染色体数目为2n=2x=18条,相对长度组成为2n=18=6L+6M2+4M1+2S,核型公式为K(2n...  相似文献   

4.
抱子甘蓝和羽衣甘蓝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抱子甘蓝和羽衣甘蓝为材料,采用常规压片法进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抱子甘蓝的核型公式为2n=2x=18=10+8sm(2SAT),其中第3、4、5、6、8对为中着丝粒染色体,第1、2、7、9对为近中着丝粒染色体,第7对染色体具有随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2L+6M2+10M1;核型分类为2A型,属于基本对称型。羽衣甘蓝的核型公式为,2n=2x=18=10m+8sm,其中第3、4、6、7、8对为中着丝粒染色体,第1、2、5、9对为近中着丝粒染色体,未观察到随体染色体;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8M2+10M1;核型分类为2A型,属于基本对称型。  相似文献   

5.
李益锋  皮俊  朱敏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6):1139-1141
采用染色体常规压片方法对龙牙百合根尖细胞进行了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表明,龙牙百合的染色体数目为2n=24,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 =2x =24 =4m (SAT) +2sm+ 10st (2SAT) +8t,核型分类属于3B类型,核型不对称系数As.K为76.80%,染色体相对长度系数I.R.L=6L+4M2+10M1+4S.  相似文献   

6.
采用染色体常规制片方法,对三峡紫皮大蒜和百合大蒜进行染色体核型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三峡紫皮大蒜染色体数目为2n=2x=16,染色体基数x=8,染色体核型公式为K(2n)=16=12m+4sm,主要由中部和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组成,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16=2L+6M2+6M1+2S,属于"2A"型,核型不对称性为60.04%;百合大蒜的染色体数目为2n=2x=16,染色体基数x=8,染色体核型公式K(2n)=16=14m+2sm,主要由中部和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组成;染色体的相对长度组成为2n=2L+6M1+6M2+2S,属于"2B"型。核型不对称性为60.88%。通过这2种植物核型分析比较,表明三峡紫皮大蒜和百合大蒜在进化中属于比较原始的物种,百合大蒜的进化程度稍高于三峡紫皮大蒜,两者核型相似表明亲缘关系比较近,可能两者基因交流比较频繁。  相似文献   

7.
采用常规压片法对鲁棉研15号杂交2代染色体数目和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染色体数目为2n=26。核型公式为:k(2n)=26=10m+12sm+4st,属于"2B"类型。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26=8M1+10M2+4L+4S。在系统演化上属于较进化的种类。  相似文献   

8.
采用压片法,对长白山地区野生皱叶酸模体细胞染色体计数,对其进行核形态学研究。结果表明:皱叶酸模的染色体数目为2n=60,其中第3对染色体具随体,核型公式为K(2n)=2X=2m(2SAT)+48m+10sm,属"2B"类型,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9.86%,染色体相对长度系数IRL=1L+9M2+19M1+1S。基于观察结果分析了皱叶酸模染色体对称程度、类型及染色体组成,在进化类型上属于原始类型。  相似文献   

9.
海南卷萼兜兰的染色体核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常规压片法,对海南野生兰卷萼兜兰[Paphiopedilum appletonianum(Cower)Rolfe]进行了染色体数目和核型研究.结果表明.卷萼兜兰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36.染色体相对长度系数(IRL)=6L+4M2+18M1+8S,核型公式为2n=32m+4sm,染色体类型主要由中着丝点染色体和亚中着丝点染色体组成,未见随体结构.卷萼兜兰的核型属1B型,核不对称系数为57.01%,从染色体水平证明卷萼兜兰在系统演化上属于较原始的进化种类.  相似文献   

10.
【目的】光叶紫花苕(Vicia villosa Roth var. glabrescens)是南方种植较为广泛的豆科绿肥作物。对光叶紫花苕的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从细胞水平上研究其染色体特征,为揭示野豌豆属的染色体进化规律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方法】采用根尖染色体制片法,对供试材料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进行核型分析和比较。【结果】光叶紫花苕的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14=4L+4M2+2M1+4S,数目为2n=2x=14,核型公式为2n=14=14m,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5.9%,染色体类型为"1B"型。【结论】光叶紫花苕臂比指数主要集中在中部着丝粒m,属于进化上较为原始的种类。  相似文献   

11.
为了准确了解中国沙棘雌雄株染色体核型特征,对中国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subsp.sinesis)雌雄株的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沙棘第4、5、7号染色体在雌株中属于M型染色体,在雄株中属于m型染色体,第1、39、号染色体在雌株中属于m型染色体,在雄株中属于M型染色体;雌雄株均有24条染色体,染色体均属于正中部着丝粒染色体(M)和中部着丝粒染色体(m)2种,染色体核型公式同为:2n=24=14M+10m;染色体核型属于1B型,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4%,在进化上属于较原始种类。  相似文献   

12.
对铃兰体细胞染色体计数,并对其核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铃兰的染色体数目为2n=38;核型公式为2n=2X=38=24m 6sm 4st 4st(SAT),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38=4L 8M2 14M1 12S,属于“3B”型。核型不对称系数为64.31%。  相似文献   

13.
以根尖为材料采用酶解去壁低渗法,对河南铁棍山药(Dioscorea opposita Thunb.)染色体进行制片、计数,并进行了核型分析。结果表明,河南铁棍山药的染色体数目为120;核型公式为2 n=120=96 m(6 SAT)+18 sm(4 SAT)+4 st+2 T,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16 L+26M2+60M1+18 S。染色体的绝对长度范围0.688~2.628μm,为微小型染色体或小型染色体。相对长度范围为0.869%~3.319%。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8.13%。最长染色体长度是最短染色体长度的3.819倍,臂比大于2∶1的比例为11.67%,核型类别属于2B型,系统演化上属于较原始的植物。  相似文献   

14.
采用8-羟基喹啉和冰水混合物,按不同时间对广义菊属内7个野生种质根尖进行预处理,设置解离时间梯度,获得每种野生种最优解离时间。结果表明:广义菊属内7个野生种质经过冰水混合物24 h预处理,可得到分散良好,形态正常,便于统计的高质量染色体制片;最适宜的解离时间为:灌木亚菊为12.5 min,甘菊和太行菊为12 min,神农香菊、野菊和小红菊为11 min,毛华菊为14 min;得到了7个野生种的核型公式。灌木亚菊(Ajania fruticulosa)核型公式为2n=2x=18=16m+2sm,1B,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7.26%;甘菊(Chrysanthemum lavandulifolium)核型公式为2n=2x=18=17m+M,1A,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3.71%;太行菊(Opisthopappus taihangensis)核型公式为2n=2x=17=14m+2M+sm,1A,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4.95%;神农香菊(Chrysanthemum indicum var.aromaticum)核型公式为2n=2x=18=15m+2sm+M,2A,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6.86%;野菊(Chrysanthemum indicum)核型公式为4n=4x=36=31m+3sm+2M,2B,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6.28%;小红菊(Chrysanthemum chanetii)核型公式为4n=4x=36=25m+8sm+2T+M,2B,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8.95%;毛华菊(Chrysanthemum vestitum)核型公式为6n=6x=54=36m+11sm+4T+2M+1 st,2B,核型不对称系数为60.33%。  相似文献   

15.
采用常规染色体标本制片技术,研究了紫毛兜兰(Paphiopedilumvillosum)的染色体核型。结果表明,紫毛兜兰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26,染色体相对长度系数(IRL)=4L+4M2+12M1+6S,核型公式为2n=2x=26=24m+2sm,由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和近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组成,未见随体结构;其核型属于Stebbins核型的1B型,核不对称系数为53.59%,从染色体水平证明紫毛兜兰在系统演化上属于较原始的特化种类。  相似文献   

16.
半枝莲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观察及核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压片法对药用植物半枝莲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和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半枝莲绝大多数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正常,终变期可形成13个二价体,其减数分裂为同时型;花粉粒育性为98.4%;半支莲的染色体数目为2n=2x=26,核型公式为K(2n)=2x=26=20m+4sm+2st,染色体长度范围为1.49~4.24 μm,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8S+8M1+4M2+6L,其核型为"2B"型,从染色体水平证明半枝莲在系统演化上属于较进化的种类.  相似文献   

17.
利用改良的去壁低渗法对我国广泛栽培的豫黄瓜2号的染色体进行了核型分析,结果表明:其染色体数目为2n=14,核型公式为2n=2x=14=14m,染色体的相对长度组成为2n=14=6M2+8M1,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4.85,为对称型核型,染色体的核型类型为"1A"。  相似文献   

18.
采用常规压片法对鲁棉研15号及其父本——转基因抗虫棉选系613、母本——常规陆地棉选系R55染色体数目和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鲁棉研15号及其父母本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26。鲁棉研15号的核型公式为:k(2n)=26=10m+12sm+4st,属于"2B"类型,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26=8M1+10M2+4L+4S。其父本的核型公式为:k(2n)=26=6m+2sm(SAT)+16sm+2st,属于"3B"类型,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26=8M1+8M2+4L+6S。其母本的核型公式为:k(2n)=26=20m+6sm,属于"2A"类型,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26=6M1+18M2+2S。通过比较发现,鲁棉研15号倾向于父本,三者中属母本最原始。  相似文献   

19.
珍稀植物蒙古莸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常规压片法,首次研究了蒙古莸(Caryopteris mongolica Bunge)根尖染色体的数目、核型.结果表明:蒙古莸染色体为二倍体,数目2n=26,基数x=13;相对长度组成I.R.L.= 6L+6M2+8M1+6S,即具3对长染色体,3对中长染色体,4对中短染色体和3对短染色体;臂比值变化范围是1.02~2.18,核型公式为2n=2x=26=22m+4sm,中期染色体具11对中部着丝点染色体和2对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属于"2B"型,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8.48%,未观察到次缢痕和随体.  相似文献   

20.
为狼尾草属种质资源的多样性保护、利用及遗传育种研究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常规压片法对杂交狼尾草和桂牧1号杂交象草的染色体数目及核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种牧草的染色体基数为x=7,均为3倍体,染色体数目为2n=21条。杂交狼尾草的核型公式2n=3x=21=18m(6SAT)+3sm,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I.R.L=6S+3M1+6M2+6L,第1组和第5组染色体含有随体;桂牧1号杂交象草核型公式2n=3x=21=3m+18sm,染色体相对长组成I.R.L=6S+6M1+3M2+6L,未发现随体。杂交狼尾草和桂牧1号杂交象草核型不对称系数分别为60.79%和65.06%,分别属于1B型和2B型,桂牧1号杂交象草的进化程度高于杂交狼尾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