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通过分析我国食用菌的物流现状,并结合食用菌的特性进行研究后发现,致使我国食用菌产品供应链物流发展水平较低的原因主要在于物流网络的流通过程不通畅,在当前信息化技术日益发展的当下,将物联网理念充分应用于食用菌供应链物流网络的智能化建设与管理中,可促进食用菌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食用菌养殖地区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
黄继磊  王慧 《中国食用菌》2019,(5):86-91,96
当前食用菌供应链物流管理存在物流信息反馈与处理不及时,供应链物流管理经济差的问题。基于RFID技术的标签数据自动识别和采集原理,构建基于RFID技术的食用菌供应链物流管理系统。系统的客户管理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和企业资源计划共同完成食用菌生产周期的全部物流信息追踪和管理;通过在食用菌供应链物流管理中嵌入RFID电子标签进行食用菌物流信息采集,提升食用菌物流信息处理速率。通过基于RFID的食用菌配送流程和基于RFID的食用菌供应链物流信息查询与监管流程,实现食用菌供应链物流管理的实时跟踪和监控。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在处理食用菌供应链物流管理信息方面效率较高,分拣和配送食用菌质量高,可提升食用菌供应链物流管理经济效益,具有较强的经济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消费也在朝着更加快捷的方向发展。企业要想得到发展必须要在兼顾成本的基础上应用高适应性的供应链,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市场竞争之中立于不败之地。根据相关的供应链管理理论,基于集配中心下的供应链物流网络系统能够有效地降低物流成本,也能够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分析了基于集配中心的食用菌供应链物流网络运作模式的优势,基于集配中心的食用菌供应链物流网络路径优化措施。希望在食用菌供应过程中能够在不同的物流阶段制定出最优质的路径方案,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刘柳 《中国食用菌》2020,(3):159-161
为了提升基于物联网平台的食用菌供应链绩效。在介绍食用菌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概念的基础上,对食用菌供应链的物流运输、分装包装、装卸搬运、物流信息和物联网监管理等环节提出了优化策略。这些策略有助于提高食用菌供应链的整体绩效。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推动食用菌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建立电商环境下的现代化物流体系。在讨论食用菌冷链物流体系设计原则的基础上,从第三方仓储公司的选择和冷链仓储管理的角度,对食用菌冷链物流体系的仓储子系统进行了设计。该设计方案可以有效提升食用菌冷链物流的仓储效率,促进了电商环境下食用菌冷链物流行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6.
水果蔬菜1年损耗800亿元,冷链产业蕴藏巨大商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农产品冷链保鲜产业是产后农业重要一环,进一步延伸现代农业产业链,是农产品从产地收购之后,在产品加工、贮藏、运输、分销和零售直到消费者手中,其各个环节始终处于产品所必需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安全,减少损耗,防止污染的特殊供应链系统,对促进农民大幅增收具有重要意义。但我国果蔬产后保鲜、冷链物流产业应用范围狭窄、发展滞后,每年果菜损失浪费率十分惊人。有关专家建议,有关部门应从加强对果蔬保鲜业的扶持、完善果蔬保鲜物流体系、  相似文献   

7.
邓莉 《中国食用菌》2020,(2):142-144
欲对电子商务网购模式下食用菌物流能力进行评价综合,采用了层次分析法,按照整个物流供应链的各个环节,设计了物流综合业务能力、运输配送能力、物流设备、物流节点数量和节点分布等5个评价指标,使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评价,能够更为全面准确地对食用菌物流能力进行科学评价。  相似文献   

8.
依照食用菌产业链关系,有效反映以价值转让和食用菌产品生产为主线的企业联系,并体现企业彼此间在市场供需关系基础上建立的内在关联。发展食用菌产业具备成本低、周期短、市场潜力大以及产生经济效益高等积极效应,利用食用菌产品投入产出比值方法,计算投入产出数值,衡量经济效益水平高低,有效评价食用菌产业经济效益。依据食用菌产业发展趋势,提出增加科研及技术投入,推动产业链发展、以及加强食用菌产业规划两点策略,以促进食用菌产业经济效益提升。  相似文献   

9.
针对我国目前食用菌产业已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如何增强产业链条上各个环节之间的密切衔接与相互合作是食用菌产业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建议根据参与主体的贡献程度,实现价值的科学衡量与利益的平等分配,构建便捷的冷链物流体系,实现产业链的科学布局和灵活调度。与此同时,食用菌资源的产业链发展,可以促进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对于推动国内循环经济的发展必然大有助益,是未来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0.
郑飞 《中国食用菌》2019,(9):120-122,126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消费者对食用菌需求的提高,食用菌供应链独立、分散、小规模的特点已经不能满足食用菌行业发展的现状,菌农作为食用菌供应链中的参与主体,在供应链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菌农主动参与供应链垂直协作的意愿较为强烈,但影响菌农参与供应链链条的因素很多,这与食用菌生产经营、消费特征、交易收入分不开。在供应链视角下,加快将菌农纳入食用菌行业供应链环节,建设高效的食用菌供应体系,提高菌农组织化程度,对加强食用菌供应链建设,优化食用菌供应模式,提高供应链运作效率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李青 《中国食用菌》2020,(1):140-142,146
食用菌作为一类新鲜食品,采后如果得不到合理的处理,不仅营养成分会有所流失,其自身也容易发生腐败,合理的食用菌采后物流保鲜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食用菌品质质量和保鲜期,详尽地研究并介绍了食用菌采后冷链物流保鲜技术,希望可以促进国内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12.
为了促进食用菌行业的转型升级,从冷链物流工程的角度分析了食用菌企业成本管控的问题。提出了冷链物流下食用菌企业在采购、冷藏、冷链运输和配送等4个方面的应对策略,以及一些成本管控的具体措施。以期为食用菌行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基于现有研究成果,提出一种食用菌冷链物流中杂菌交叉污染风险控制措施。研究乡村产地构建微型冷库,分析预冷后的食用菌储藏模式,构建由订货系统与配送系统构成的食用菌冷链信息系统,通过该系统实现食用菌冷链的产品即时配送,缩短配送时间,降低杂菌交叉污染风险。集成无线传输、电子地图、温度检测、GPS技术,形成开放式食用菌运输定位监控平台,对食用菌冷藏车资源实施定位跟踪管理;在食用菌的冷链物流中,结合使用多种保鲜技术并对该食用菌冷链物流中杂菌交叉污染风险控制措施进行分析,比较实施措施后与实施措施前猴头菇冷链物流的杂菌交叉污染几率,试验结果证明实施食用菌冷链物流中杂菌交叉污染风险控制措施能够有效控制食用菌冷链物流中杂菌交叉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