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县域经济是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结合部,又是工业经济和农业经济的交汇点。发展县域经济,必须科学发展,但是县域经济发展也存在可持续的问题,劳动力、资金、技术、环境等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的问题,都会导致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性。具体的说,发展县域经济有这么几个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依据中国农村经济问题专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锡文的理解,县域经济的本意是指一个县(市)地域范围内的经济:既有城镇和乡村的经济,又有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经济;既有公有制经济,也有非公有制经济;既有政府的经济(财税),也有老百姓的经济(就业和收入)。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处于一个开放的经济体系中。我国经济工作的重点从保增长正式转为稳增长、调结构和防范通胀,复杂的经济形势使北方农村经济的发展更加艰难。一、经济发展现状1、农村经济成份与产业结构逐渐转向多元和复合经济体制在不断的改革下,农村经济原有的自给经济逐渐转变为商品经济,农村经济原有的单一经济形式已逐渐转变为多种经济形式,单一的经济结构也变成了一体化经营的复合经济结构,以公有制为主导、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新格局逐渐形成。  相似文献   

4.
县域经济在发展国民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要使县域经济从计划经济时代的封闭型、综合型经济向开放型、独特型经济发展,必须对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制度经济、区域经济、产业经济、知识经济等几种经济因素加以分析,并制定出相应的对策,只有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因县施策,大力调整经济内部结构,突出各自的资源优势和产业主题,县域经济发展才能取得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吉林省生态经济城市建设的标准和实施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在分析生态经济城市内涵的基础上,以吉林省为例,总结了生态经济城市总体布局和基本特征,提出了吉林省生态经济城市的建设标准和生态经济城市建设的实施途径。确定以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为主线、控制生态经济城市人口规模、完善城市功能区划、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生产力合理布局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6.
中国林下经济研究现状与可持续发展策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林下经济作为一种崭新的林业生产方式和经济现象,生产与科学内涵丰富。发展林下经济已成为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促进绿色增长的迫切需要。本研究从林下经济的概念和特征出发,分析与评价了中国林下经济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发展林下经济的重要意义,并从产业规划、服务体系,政府投入、人才队伍、基地建设和质量监管等几方面提出进一步发展的对策措施,以期为实现中国林下经济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村科技》2008,(7):80-80
自2001年7月13日北京取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以来,如何抓住奥运机遇,大力发展经济就成为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的问题。奥运经济已经成为最近30年世界经济发展中一种独特的经济现象,奥运经济所蕴含的巨大商机成为众所关注的焦点。从以往举办城市的历史实践看,奥运经济是注意力经济、是品牌经济、是借势经济。奥运经济因其特有的聚合、裂变和辐射效应,而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潜力。  相似文献   

8.
县域经济是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基础的区域经济。农村信用社作为最基层的农村金融机构,在促进农民致富、发展农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宁海农村信用社近年来始终秉承”深耕农村、拓展城区、城乡联动”的市场定位,通过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从经济联系度理论出发,运用引力模型、经济中心城市等级划分、经济联系强度、经济联系隶属度和区位商等方法对襄阳市及其下属县市的经济辐射强度和范围进行测度,分析得出襄阳市城市空间应向宜城市、谷城县和枣阳市等三个方向扩展。  相似文献   

10.
传统农区县域经济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农区以农村经济为主,但发展县域经济不能理解和等同于发展农村经济、区域经济,县域经济是特色经济,以农为主的县必须“围绕工业办农业,办好工业促农业”,必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县域经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德育是人的终身教育,课堂中的德育话语交际效果对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有着不同的影响,数学教学涉及更多的逻辑思维训练,但缺乏德育的意识形态,需要加强德育的话语渗透,帮助学生提高政治和道德的分析能力。本文分析了数学教学过程中德育渗透的必要性,建立数学课堂中德育话语的功能分析理论框架,从德育话语的内涵、教师的形象以及师生的关系、教师的德育话语表达技巧和组织能力三个方面探讨数学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在高校,数学学习普遍被学生认为单调、枯燥,缺乏学习兴趣。因此,为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研究和探讨了多种教学方法。探究性的教学方法是数学教学中较为实用且受到学生普遍欢迎的一种方法,其中创设问题情境教学,是较为重要的一项内容。本文对创设问题情境教学意义和原则进行了阐述,证明了此方法在数学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大学数学教学中注重对数学建模思想的渗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各种综合能力,已成为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主要阐述了数学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如何将数学建模思想渗透到数学教学中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高职数学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基础学科,是后续专业课学习的基础,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高职数学教学陷入进退维谷的低效境地,教师职业倦怠,学生认知、情绪和行为产生不适。从学生的视角出发,以问题为导向,透过数学教学中教与学存在的问题,用心理学观点分析其产生的根源,从而提出解决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述了对文科学生进行高等数学教育的重要性,同时分析了当前我校文科高等数学教学现状并对如何针对文科生进行高等数学教学提出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6.
关于高等数学分层教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数学作为各级各类综合院校大学一年级的必修课程,由于其内容抽象,思维方式较以往思维方式的跨度较大等特征,使其成为很多刚刚步入大学校门学子学习的瓶颈。随着大学精英式教育向大众式教育的转化,高等数学的分层教学模式越来越多的为各级各类高校所接受。本文主要从高等数学教学的现状,分层教学的目标和意义以及注意的问题几个方面,阐述对高等数学分层教学模式的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7.
通过我院高职学生的数学教学实践,深感学生的意志品质对数学教学的影响,以及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重要性,进而探讨在教学中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对不同类型的学生产生的影响与对策。  相似文献   

18.
数学建模不仅能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而且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为大学数学教学改革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在创新教育的背景下,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中融入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不仅意义深远,而且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9.
多元函数的条件极值是高等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一般教材上介绍的主要方法是拉格朗日乘数法,但拉格朗日乘数法计算量往往很大.针对目前高职学生数学基础差的特点,在教学中我们还可以选择解决条件极值问题的一些简单的、利于学生理解接受的解法,结合工程、经济等方面的例子介绍了三种特殊的条件极值问题的初等解法:...  相似文献   

20.
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通过分析和研究数学的抽象能力、概括能力、语言的应用能力、推理能力和直觉能力等5种学生的数学特殊能力的构成和培养方法,论述了增强教学工作的针对性,提高数学教学效果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