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开顶式熏气装置对11种2年生园林绿化苗木进行3种不同浓度的SO2胁迫,并对其根系TTC还原力和根系吸收面积进行了测定,研究了参试树种根系对SO2胁迫的反应。结果表明:在SO2胁迫条件下,大多数树种的根系TTC还原力、根系体积、根系活跃吸收面积、比吸收面积和根系活跃比表面积等指标均出现下降趋势,下降幅度因树种和SO2浓度不同而有较大差异;树种的抗污指数分别与根系TTC还原力、比吸收面积、根系活跃比表面积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大规格苗木移植时使大量根系受到伤害,导致树木根系吸收的水分与地上部蒸腾失水之间的平衡被打破。因此,大树迅速生长出新的吸收根,快速恢复树木体内水分平衡,对提高大树移植成活率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北京地区城市绿化中常用的36个树种移植后树木根系再生情况进行了调查,根据断根处能否生出新的根系和新生根系的数量来划分根系再生能力。调查结果表明,国槐、栾树、暴马丁香等树种的根系再生能力较强,雪松、玉兰等树种的根系再生能力一般,而银杏、小叶朴等树种根系再生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3.
石灰岩区主要水保灌木根系分布特征与根抗拉力研究初报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对8个水土保持树种根系分布特征及根抗拉力的测定分析表明,根系主要分布在0-40cm,主要吸收层在0-20cm;根的抗拉力随着根径的增加而迅速增大且二者呈幂函数相关,不同树种根抗拉力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东北地区10种主要造林树种幼龄期各组分生物量分配特征,建立并筛选单树种和全树种最优生长模型,为该地区森林生物量尤其是幼龄林生物量估算提供模型参考。【方法】在吉林省舒兰市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控制试验样地内,2021年7―8月份选取长势良好的植株进行全株取样,每个树种选取15~21株个体,共计200株。测量根系、茎干、叶片各器官生物量及其分配比例,并计算地上部分以及整株生物量。以基径和树高为自变量,以根系、茎干、叶片各器官和地上部分及整株生物量为因变量,建立一元线性、多元线性、幂函数等形式的回归方程,构建单树种和全树种生物量模型,并通过决定系数、参数显著性以及赤池信息标准(AIC)等指标筛选最优模型。【结果】1)10个树种的生物量总体呈现出茎干生物量占比最高(45%)、根系生物量次之(35.5%)、叶片生物量最低(19.5%)的分配格局。随着基径增长,茎干生物量占比呈上升趋势,叶片生物量占比呈下降趋势,根系生物量占比变化不明显。2)10个树种的生物量最优模型均以幂函数形式为主,单树种生物量模型以Y=a(D2H)b和Y=aD  相似文献   

5.
梭梭的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梭梭是我国西北和内蒙古干旱荒漠地区治沙造林的主要树种之一,梭梭喜光性极强,根系发达,垂直根系可达地下5m以下,其侧根也非常发达。叶退化,靠绿色嫩枝进行光合作用,并具有二次休眠的特性,耐高温、干旱、耐盐,抗风蚀和沙埋能力极强,造林技术简单,生长快,寿命长,是防风固沙的先锋树种。  相似文献   

6.
油松是我国特有树种,也是西北、东北、华北地区主要造林树种。它高大美观,根系发达,生长较快,适应性强,耐旱、耐寒、耐瘠薄,是荒山造林、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的先锋树种。  相似文献   

7.
燕山北部山地典型造林树种幼树根系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燕山北部山地4个乔木造林树种的根系空间分布特征的差异,对立地条件相近的7a生油松、樟子松、蒙古栎及华北落叶松的根系空间结构特征(水平分布、垂直分布、不同径级根系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樟子松、油松的根系水平分布范围及所占土体体积高于其他2个树种,且根长密度及根面积密度较低;华北落叶松根系与其他树种相比分布的土层更浅,所占土体体积较小,但根长密度及根面积密度明显高于其他3个树种,华北落叶松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更为密集;各树种根系的水平分布范围都远超地上的冠幅,樟子松与蒙古栎的根幅与冠幅比较大,分别达到了3.82和3.09;各树种根系的生物量、根系长度和根系的表面积都随与主干的距离以及深度的增加而下降,但比根长则相反。由于采用的是裸根苗造林,蒙古栎的根幅、生物量、比根长及比根面积等参数明显低于其它3个树种,蒙古栎建议采用直播造林或容器苗造林。从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特征来看,油松、樟子松更能适应瘠薄、干旱的土壤,而华北落叶松的根系分布较浅,且更为集中,易受到土壤干旱胁迫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粉煤灰复田立地上杨,柳,榆,刺槐根系的分布和生长特点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针对粉煤灰复田立地(利用电厂粉煤灰填充采煤塌陷区,在其上再覆30cm土壤)营造人工林的可行性和造林树种选择等问题,调查了该立地上生长的4—5年生欧美杨、旱柳、白榆和刺槐人工林根系的分布及生长特点。结果表明:四树种根系分布深达180cm以下,水平延伸达8m。在粉煤灰层中,各树种根系均能正常生长,其中根系长度和根系重量分别占总量的68%和87%以上。在30cm厚表层土壤中,根系长度和重量分别低于总量的30%和13%。欧美杨、旱柳、白榆和刺槐的根系总长度和总重量分别为每株49.24、29.45、25.42、68.08km和7.45、7.54、10.05、13.37kg。  相似文献   

9.
四倍体刺槐耐干旱、耐盐碱、耐瘠簿、耐烟,根系可以固氮,因而可以作为荒山造林的先锋树种、水土保持树种和四旁绿化的优良树种。四倍体刺槐引进乌兰察布市后,在凉城县永兴镇兰麻天行政村经过多点试验观察,各项指标均已达到预期水平。  相似文献   

10.
秃杉根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云南滇西龙陵秃杉人工林中选择样地,对平均木的根系、生物量进行调查,并作树干解析计算材积,通过调查研究秃杉根系为半深性疏散型树种,9年以后根系开始连生,一般3-4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