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9 毫秒
1.
不同基因型玉米品种耐密性数学表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玉米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 ,玉米的种植密度越来越大 ,高产再高产给玉米品种的耐密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谓的品种耐密性就是指某个玉米品种在较大群体下具有的较高的单株生产力 ,且对不同群体密度反应的迟钝性。近年来 ,有关玉米耐密性的研究较多 ,但对如何将耐密性进行数学量化 ,以便对玉米品种的耐密性进行正确评价 ,目前尚研究不多 ,本文试图通过 4个不同基因型玉米品种的耐密性的量化研究 ,给玉米育种及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1 材料和方法1 .1 供试品种选择 4个不同基因型玉米品种 :东岳 2 1号、掖单 1 3号、掖单 4号、鲁单 50号…  相似文献   

2.
在吐哈盆地对10个陆地棉品种(系)开展区域试验,应用AMMI模型评价陆地棉品种(系)的稳定性和丰产性。结果表明:AMMI模型能够准确评价各参试品种(系)不同试点产量的稳定性和丰产性;在参试品种(系)中,6号丰产性和稳定性均较好,9号丰产性较好,稳定性一般,4号丰产性较差,稳定性较好,8号和10号的丰产性较好,稳定性较差,其他品种的稳定性和丰产性均表现较差。  相似文献   

3.
不同类型玉米饲用栽培物质生产特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试验于2001~2002年对三个不同类型5个玉米品种饲用栽培的物质生产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各类型品种干物质积累量表现为科青1号>中单9409>东陵白>科多8号>掖单13,由于含水率不同,鲜物质积累量表现为科青1号>科多8号>中单9409>东陵白>掖单13,子粒产量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中单94∞与普通玉米品种掖单13无显著差异,但均大于青贮专用型玉米品种.干物质分配青贮专用型玉米品种以茎鞘较多,而粮饲兼用型及普通型玉米品种以子粒较多.  相似文献   

4.
大麦新品种莆大麦9号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更全面详细地了解大麦新品种莆大麦9号的生产特性,以2004至2006年度福建省大麦区域试验结果为资料,通过产量、变异系数和回归系数分别对莆大麦9号和对照品种莆大麦5号的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进行比较、分析,以促进该品种在生产中的推广应用.结果表明:莆大麦9号的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优于对照种,是一个比较理想的高产大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5.
以2006~2007年度福建省春花生区域试验结果为材料,通过产量、变异系数和回归系数分别对花生品种莆花1号和泉花10号的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进行分析与比较,以促进该品种在生产上的推广应用。结果表明,莆花1号的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优于对照品种,是一个比较理想的高产花生新品种。  相似文献   

6.
以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资料为基础,对玉米品种陇单6号的高产稳产性、生产适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陇单6号是一个适应性较广、丰产性突出、稳产性好的晚熟玉米新杂交种。在甘肃晚熟区各点比对照都有不同程度的增产.推广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7.
对辽宁省5个主要玉米品种于2010-2011年不同地点试验产量结果进行分析,利用AMMI模型检验各品种的丰产性和稳定性。结果显示,先玉335的平均产量最高,丰产性和稳定性也最高;丹玉39丰产性较高,但稳定性却较差,沈玉21与之趋势相同;郑单958和辽单565丰产性均较差,但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根据1989~1990两年吉、黑两省玉米区试汇总材料进行稳定性分析,采用适应性参数和回归系数作为判断标准,对于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采用联合方差分析方法,结果四单19、本育9号、白单16、九单12等表现丰产,四单16、龙140较丰产,四单19、四单73、吉单141、龙131、龙141等稳定性好,四单19适应性广,可代替四单8号种植.  相似文献   

9.
不同株型玉米光能利用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美国LI-188B辐射量子照度仪,对掖单4号、掖单13和沈单7号3种不同株型玉米叶片及群体光能利用状况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3种玉米品种叶片辐射吸收系数存在一定差异:掖单4号为0.75,掖单13为0.73,沈单7号为0.71。利用三次样条函数模拟了玉米群体中太阳总辐射及反射辐射分布状况,给出了不同品种玉米群体中吸收辐射随高度分布特征,发现在玉米叶片光合能力最大的80~180cm处,掖单4号吸收辐射最大,因而从理论上证实了紧凑型玉米品种光能利用效率最高,与当前高产实践相一致,并为玉米高产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采用高稳系数法、Eberhart和Russell提出的稳定性分析模型Yij=μi+βiIj+δij对洛单6号玉米杂交种进行丰产稳产性分析,结果表明,该品种产量具有很好的丰产性和稳定性,其适合河南大部分地区,特别是对提高生产水平较低地区的粮食产量具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非参数统计法在玉米区试品种综合评判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秩次变量nij和n′ij;驴非参数统计量Pi、P′i、Si和Dj,对2000年毕节地区杂交玉米坡地组区试资料的基本特征进行描述,并对参试品种进行综合评判。结果表明,玉米区试品种问丰产性和稳定性存在显著差异,S219是丰产性最佳品种;稳定性较好的品种有赫单4号、毕玉3506、毕2001,以赫单4号最佳;丰产性和稳定性均优良的品种有毕玉3506、毕2001,全部试点均对品种差异具有较高鉴别力,其中鉴别力最高的是毕节市汾河试点,发现了80.6%的差数为显著。  相似文献   

12.
采用回归法和高稳系数法对2000年陕西省特种玉米区试中参试甜玉米组合进行稳定性、丰产性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品种间产量稳定性和丰产性存在明显差异,其中秦甜2号具有较好的丰产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为了充分发挥掖单号玉米品种的群体增产潜力,提高玉米生产的综合效益。我们于1991、1992连续两年在公主岭四棵树乡进行了掖单号玉米不同密度及施肥量试验,目的是探索掖单号玉米的最佳密度及施肥量,为丰产栽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水稻区域试验品种的丰产性和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宁夏2005年水稻晚熟组区域试验品种进行丰产性和稳定性分析,提出其分析方法。结果表明:2002WX-913高产。同时也是适应性较广的品种,花97和2003Y-266是丰产性较好的稳产品种;宁大143、泽丰4号、丰优2000-3和丰优518无论是在丰产性方面还是稳定性方面都是较差的。  相似文献   

15.
应用秩次变量nij和n′ij,非参数统计量Pi,P′i,Si 和Dj 描述 1999年四川省玉米品种区试资料的基本特征。研究结果表明 ,SAU97 1是丰产性最佳品种 ,产量稳定性最好的品种为川单 9号 ,2 738为丰产性与稳定性优良的品种 ;对品种差异具有较高分辨力的试点有 10个 ,分辨力最高的试点为沐川县种子公司 ,发现了 81%的差数为显著  相似文献   

16.
适定性参数评价甘薯新品种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采用适定性参数法对1998-1999年度北方甘薯区域试验产量结构进行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分析。结果表明,鲜薯产量:宁R97-5、徐54-1丰产性、稳定性较好,适应性广;烟93-251虽然产量高,但稳定性差,对环境反应敏感;其余品种丰产性较差,薯干产量:宁R97-5、徐54-1丰产性、稳定性好,适应性广;济89121、豫薯12号虽然产量高,但稳定性差;其余品种丰产性较差。  相似文献   

17.
何川  毛金雄 《杂粮作物》2000,20(4):41-43
应用秩次变量nij和n'ij,非参数统计量Pi,P'i,Si和Dj描述1999年四川省玉米品种区试资料的基本特征。研究结果表明,SAU97-1是丰产性最佳品种,产量稳定性最好的品种为川单9号,2738为丰产性与稳定性优良的品种;对品种差异具有较高分辨力的试点有10个,分辨力最高的试点为沐川县种子公司,发现了81%的差数为显著。  相似文献   

18.
王鼐  郭中校  刘洪欣 《杂粮作物》2005,25(4):232-233
运用适应性参数法对2003年参加吉林省中、晚熟高粱杂交种区域试验的14个杂交种进行了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鉴定分析.结果表明:YQ-8×0-56、四杂40、吉杂99和吉杂116四个品种的丰产性、稳定性较好,适应地区广;吉杂98、四杂43和吉杂115三个品种的丰产性较好,但稳定性较差,对环境反应较敏感.其余杂交种的丰产性较差.  相似文献   

19.
紧凑型与平展型玉米的最佳收获期   总被引:5,自引:6,他引:5  
李芳贤  高谷  王金林 《玉米科学》1996,4(3):035-036
本文根据紧凑型玉米具有假熟性的特点,简述了紧凑型与平展型玉米的最佳收获适期。试验证明,掖单12、掖单13和掖单20等品种,其适宜的收获时间,为果穗白皮后的7~9天为其最佳适期。此时收获,公顷产量最高,试验表明,一般比对照增产10.58%~13.27%。若在果穗白皮时收获,则往往会导致玉米减产,减产率为9.75%~13.64%。而平展型玉米,如沈单7号、鲁玉6号和丹玉13等品种,其适宜的收获时间为完熟期。  相似文献   

20.
以29个区域试验的水稻品种(系)为试材,研究了水稻的产量和产量的稳定性。结果表明,不同水稻品种的产量差异、不同地点的产量差异和品种与地点间的产量互作差异都达极显著水平。辽星1号、港育10号和东研7号具有较好的产量、丰产性和稳产性,适宜在丹东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