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不同扦插基质、不同生根剂及其浓度与浸泡时间对滨梅嫩枝扦插生根效果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复合基质对滨梅扦插的效果优于单一基质,3种生根剂对滨梅插条生根率的影响顺序是ABT1>IBA>NAA,插条在生根剂中的浸泡时间对生根效果有显著影响。试验筛选出滨梅嫩枝扦插的最佳方案是:珍珠岩∶进口泥炭=1∶2的复合基质,用1 000 mg·L-1 ABT1浸泡插条基部8 min,扦插40 d后的生根率平均达到89.1%。  相似文献   

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天师栗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天师栗的扦插繁殖情况。[方法]以天师栗根和茎为试材,分别用200mg/kgABT1号生根粉、双吉尔(ABT6号生根粉)、IBA、NAA和KMnO4迅速处理天师栗硬枝。待扦插硬枝产生愈伤组织后,用双吉尔促进其产生新根。用ABT1号生根粉和双吉尔处理天师栗硬枝和根,比较硬枝和根扦插繁殖的存活率。[结果]双吉尔对生根的促进效果最好,平均生根率为54.0%;其次为ABT1号,平均生根率为32.0%;最差的是IBA,平均生根率为10.0%。以根为插穗的生根率最高,平均超过50.0%;老茎的生根率高于嫩茎。双吉尔对根和老茎愈伤组织生根的促进效果比ABT1号生根粉好,平均高出17.5%。[结论]在天师栗扦插育苗过程中,ABT1号生根粉和双吉尔是较好的促根剂。  相似文献   

3.
千层金组培苗瓶外生根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曲芬霞  刘玉清 《安徽农业科学》2010,(25):13711-13712,13716
[目的]对千层金瓶外生根技术进行研究。[方法]以千层金健壮试管苗为材料,使用不同浓度生根促进剂NAA、IBA、ABT1、ABT2处理穗条,再测定各处理的扦插生根率。[结果]用浓度100mg/L的ABT1浸泡穗条60min后扦插,生根率为79.3%,再用该药液把滑石粉稀释至糊状,随蘸随插,生根率上升到93.0%,其中,以复合基质A(河沙:珍珠岩:蛭石:泥炭土=1:2:2:5)处理效果最佳,发根时间早,8d后长出新根,平均不定根数量最多,根长最长,分别为4.5条和3.6cm/株。[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建立和完善千层金离体再生技术工厂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不同因素对辣木扦插生根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不同因素对辣木扦插的影响,以半木质化枝条作插穗,探索不同扦插基质、不同生根剂及其浓度与浸泡时间、不同扦插时间4种因子对辣木半木质化枝条扦插生根效果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4种因子对辣木扦插生根率、根数及根长均有显著影响。选用半木质化的辣木枝条,体积比河沙∶腐质土∶刨木花为1∶2∶1的扦插复合基质,生根剂ABT2浓度200 mg/L,浸泡时间10 min,扦插90 d后平均生根率、生根数量、生根长度分别为89.77%、12.7条和10.83 cm。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并优化"阿诺红"忍冬(Lonicera tatarica‘Arnold red’)快速繁殖技术。[方法]以嫩枝穗条为试材,经过不同生根剂及扦插基质处理,在全光照喷雾条件下扦插。[结果]生根剂处理可以显著提高"阿诺红"忍冬扦插生根质量,不同基质对插穗生根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差异。插穗经200 mg/L ABT2#生根粉浸泡2 h处理,于蛭石上扦插可获得最佳的生根效果,生根率为100%。[结论]"阿诺红"忍冬经优化的生根剂及基质处理,可以获得理想的嫩枝扦插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出适宜惠明白茶种苗扦插繁育的促生根剂种类及其浓度,研究了6种不同的生根剂对惠明白茶扦插苗生根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生根剂在适宜浓度条件下对惠明白茶扦插苗均具有促生效果,其中惠明白茶扦插苗在ABT1号浓度为800 mg·L-1时伤口愈合率、结瘤率、生根率、成活率、生根数、平均根长和平均根重均最大,其成活率达89.5%。而扦插苗在IBA+NAA(2:1)400 mg·L-1浓度下新梢生长最长,为253 cm。试验发现,IBA与NAA混合液比单独使用IBA,NAA促生效果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不同扦插基质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白木香扦插生根的影响。[方法]以当年生健壮的白木香半木质化枝条为材料,分析不同处理对白木香扦插生根率、平均根数和平均根长的影响。[结果]以蛭石为扦插基质时,白木香的生根率、平均根数和平均根长最高,分别为78.3%、3.3条和3.6 cm;以清水处理为对照,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同的种类和浓度处理时,以100 mg/L IBA的处理效果最佳,白木香的生根率、平均根数和平均根长分别为75.0%、6.2条和3.3 cm。[结论]白木香扦插繁殖以蛭石为扦插基质,用100mg/L IBA浸泡插穗2 h,可以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蓝莓绿枝扦插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研究了不同基质、不同生根剂和不同扦插时期处理对蓝丰蓝莓绿枝扦插成活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基质对蓝莓绿枝扦插生根的影响很大,其中1∶1的珍珠岩∶粉碎苔藓混合基质生根成活率和综合生根质量最高,分别为86.5%和46.5%,其次是2∶1的珍珠岩∶木粉。NAA和IBA生根剂处理都明显地促进生根,NAA 200 mg/kg+IBA 200 mg/kg效果最好,生根率达到71.6%。不同时期绿枝扦插生根率存在明显差异,以9月份扦插成活率最高,其次是5月份,分别为93.0%和71.6%。  相似文献   

9.
[目的]找出榆叶梅硬枝扦插快速生根的最佳方案。[方法]研究不同基质及生根剂浓度对榆叶梅硬枝扦插快速生根的影响。[结果]未经激素处理的插穗生根情况较差,经过生长素处理的插穗以不同方式扦插不同扦插基质上生根情况有很大差别。[结论]榆叶梅插穗生根以90μg/ml NAA处理效果好于以IBA+NAA处理的生根;以90μg/ml NAA处理插穗生根时又以扦插在壤土+蛭石中的生根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生根剂和移栽基质对杏李嫩枝扦插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艳丽 《农技服务》2010,27(2):252-252,274
为探索杂交杏李嫩技扦插成本低的快速繁育技术,采用生根剂国繁2号、ABT1号和ABT6号及不同基质配方,对引进的杂交杏李恐龙蛋嫩枝扦插生根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国繁2号1200~2400mg/L处理0.5~90min效果最好,平均生根率为98.8%,ABT1号生根剂1800mg/L处理30min,1200mg/L处理60min,600mg/L处理90min生根效果较好,平均生根率为72.4%~80.3%。小苗移栽营养钵的基质以田土∶砂∶珍珠岩∶菇基=4∶1∶1∶4较好,去钵不散,移栽成活率为98.3%,幼苗当年生长量达80~100cm。  相似文献   

11.
以短序鹅掌柴的枝条为扦插材料,以珍珠岩和泥炭为基质,分别用200 mg/L的IBA和200 mg/L ABT2号生根粉溶液处理插条后扦插,研究IBA和ABT2号对短序鹅掌柴扦插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处理均能促进短序鹅掌柴插条形成大量愈伤组织,还可进一步促进插条不定根的形成,但对新梢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以IBA处理的生根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长蕊万寿竹的大规模生产和进一步研究提供技术支持和参考依据。[方法]以长蕊万寿竹茎段为外植体,灭菌后将带芽茎段剪成1~2 cm的小段,接种于培养基中。研究外源激素的种类与配比对诱导生根和丛生芽的影响。[结果]启动培养时,外源激素为6-BA 1.0 mg/L+2,4-D 0.01 mg/L+NAA 0.1 mg/L+IBA 1.0 mg/L的培养基的效果最好,启动率达到85.20%。1/2 MS添加外源激素NAA 1.0 mg/L+AC 5 g/L的培养基的生根效果极显著地高于其它处理,生根率达到96.13%。适合丛生芽诱导的培养基是6-BA 0.5mg/L+KT 1.5 mg/L+NAA 0.2 mg/L+蔗糖30 g/L,丛芽增殖系数达到6.1。[结论]建立了以长蕊万寿竹茎段为外植体的组织培养技术体系,可有效地启动培养,诱导生根和丛生芽。  相似文献   

13.
秋水仙素诱导紫珠多倍体育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童俊  陈法志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0):2049-2053
试验采用秋水仙素处理紫珠的种子和幼苗茎尖生长点以诱导四倍体紫珠植株,并对秋水仙素的诱导时间和浓度进行了探讨,对诱导对象采用流式细胞分析仪鉴定和形态观察等方法进行了倍性鉴定.结果表明,秋水仙素成功地诱导出了四倍体紫珠植株,其中以6 mg/mL的秋水仙素对幼苗茎尖生长点处理48 h的效果较好,其形态变异率最高可达40.83%.四倍体紫珠植株较二倍体紫珠植株的形态有一定差异,表现为叶片普遍变大,气孔器保卫细胞较二倍体明显增大,叶绿体数目明显增多.同时,花径和果径平均增大37.26%和33.11%,观赏效果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14.
[目的]全面了解凤尾茶的挥发油成分,更好地开发利用这一重要药用植物资源。[方法]以采自云南大理的凤尾茶为试材,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凤尾茶中的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凤尾茶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化合物的相对含量。[结果]GC-MS分析表明,从凤尾茶挥发油中鉴定出了41个化学成分,占挥发油峰面积的62.368%。化合物类型包括单萜(43.138%)、倍半萜(5.553%)、芳香族(11.447%)和脂肪族(1.781%)。主要成分为台薷酮(38.945%),其次为茴香苯甲醇(8.994%)、臭樟脑(2.324%)和β-渡旁老鹳草烯(2.313%)等,其中萜类化合物的含量最高,占挥发油总量的48.691%。[结论]该研究为凤尾茶资源在药用和香料等方面的进一步综合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对牙刷草挥发油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云南大理、牟定两地产牙刷草中挥发油,应用GC/MS联用技术对所得挥发油的含量、成分进行分析。[结果]两产地挥发油得率分别为2.31%和3.28%,分别鉴定出44和45种化学成分,其中共有组分37种。其结构类型包括单萜、倍半萜、芳香族和脂肪族,其中萜类化合物的含量最高,主要成分为台薷酮。[结论]牙刷草挥发油含量、化学成分与产地有关。  相似文献   

16.
水分胁迫对掌叶木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了阐明水分胁迫条件下植物对水分环境因子变化的适应能力。[方法]通过盆栽控水试验,研究5种(田间持水量为100%、80%、60%、50%、40%)处理对掌叶木1年生幼苗生长量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处理⑤不能提供幼苗生长所需的水分,幼苗全部干枯死亡;处理①、②幼苗生长表现正常;处理③叶片大量变黄枯萎;处理④叶片大量枯萎脱落且在控水40 d后其存活率只有30%。随土壤含水量的降低,其苗高、地径、叶片数的增长量总体呈减小的趋势,根冠比有不同程度的增大,其中以叶片数的减少量最大;不同处理下各器官生物量分配均为:根>叶>茎。[结论]在水分亏缺条件下,植物幼苗地下部分生长得更好。  相似文献   

17.
茂兰自然保护区掌叶木种群分布格局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掌叶木(Handeliodendron bodinieri)种群的分布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掌叶木种群呈集群分布和随机分布,人为干扰条件下克隆萌生分株种群呈集群分布.在缺水少土、岩石裸露率极高的喀斯特地貌生境中,在石面、石沟、石缝这些严酷生境中也有较多的掌叶木分布,表明掌叶木在石漠化喀斯特区的植被自然恢复中具有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18.
宋园园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2):6780-6780,6849
在阐述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掌叶木生物学特性、生态习性、分布及用途的基础上,剖析了该树种保育中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加强保育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于2012~2014年采用样带法对22条样带开展掌叶木资源调查。结果表明,茂兰保护区野生掌叶木现存量为37 809~66 917株之间的估计值,平均3.703 2株/hm2,最大胸径57 cm,最高16 m;分布海拔上限906 m;野生种群生长良好,受危害因子主要是村民生产活动带来的少量薪柴及家具用材;掌叶木为林区优势建群种,分布格局从次生林到原始森林均有分布,以次生林多见。另外,掌叶木野生种群幼苗严重不足,种群呈衰退趋势,并多处出现克隆繁殖现象。  相似文献   

20.
以贵州人工栽培的猴樟纯林和3种类型的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采用Hegyi单木竞争指数模型对其种内、种间及全林分竞争强度进行定量研究,分析了不同混交组成树种的生态位宽度、生态相似系数和生态位重叠并测定了林分的冠层结构参数。结果表明:猴樟纯林的竞争最强,猴樟×杜英×楠木混交林是一个生态相似性较大、生态位重叠较高的混交组合,但目前竞争最小;猴樟×广玉兰×女贞混交林则是一个生态相似性小、生态位重叠较低且竞争比较强的混交组合,需要进行结构调整。研究结果反映出了不同混交组合中物种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和种间竞争关系的复杂性。混交林的冠层结构参数因树种组成、混交比例不同而异,总体上混交林的冠层参数空间异质性大于纯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