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彦 《农业展望》2010,6(11):14-15
2010年东北地区大豆播种推迟,面积下降,但后期长势较好,仍有望丰收。10月下旬,东北地区大豆收获基本结束,部分地区已陆续上市。东北大豆生产和收购市场形势备受各方关注,后期价格走势对市场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
正一、招防渍害、炕芽,力争全苗夏季若遇天气干旱无法播种时,要及时浇水造墒,使土壤墒情适宜再整地播种;播种后,要及时开好田间排水沟,使沟渠相通,排灌顺畅,降雨畦面无积水,防止烂种;若天气持续干旱播后仍需浇水适期出苗,防止豆芽脱水造成炕芽。抗旱灌水时,切忌大水漫灌,影响耕种出苗。二、招防夏大豆倒伏大豆生育后期的倒伏,影响大豆产量、品质,并不利于收获。1.倒伏的原因。1品种不对路。有的大豆品种植株较  相似文献   

3.
杜飞 《农民致富之友》2014,(22):185-185
<正>一、招防渍害、炕芽,力争全苗夏季若遇天气干旱无法播种时,要及时浇水造墒,使土壤墒情适宜再整地播种;播种后,要及时开好田间排水沟,使沟渠相通,排灌顺畅,降雨畦面无积水,防止烂种;若天气持续干旱播后仍需浇水适期出苗,防止豆芽脱水造成炕芽。抗旱灌水时,切忌大水漫灌,影响耕种出苗。二、招防夏大豆倒伏大豆生育后期的倒伏,影响大豆产量、品质,并不利于收获。1.倒伏的原因。1品种不对路。有的大豆品种植株较高,茎秆  相似文献   

4.
唐庆春  杜宇 《农业展望》2013,9(7):13-15
受春季降水多、积雪厚、回暖晚的不利气象条件影响,2013年黑龙江省大豆播种延后1周以上。由于种植效益低,农民种豆积极性低,黑龙江省北部地区大豆面积继续保持下降趋势。在大豆市场方面,黑龙江省农民忙于春耕生产,加工企业多数停产,大豆市场购销停滞,大豆价格平稳回落。展望后市,进口大豆将供给充足,后期国内大豆价格震荡回落;国际大豆价格将呈现震荡走低格局。  相似文献   

5.
陈康 《农业展望》2014,10(5):13-16
2013/14年度以来,国际大豆市场初步摆脱2012/13年度的持续低迷态势。南美作物生产因不利天气出现波折,美国大豆出口进度重新加快,推动大豆价格在低位震荡数月之后,2月开始连续走高。目前美国大豆播种和生长形势成为市场关注焦点。展望后市,需求因素仍然充满不确定性,后期大豆价格走势更多时候还将体现为供给因素的作用,预计2013/14年度后期将震荡回落。  相似文献   

6.
<正>当下,南美大豆播种已经收尾,而天气较为正常,丰收预期强烈。虽然目前国际豆类市场仍处于美国出口销售为主导的影响之下,但全球大豆供应充裕,中国进口大豆增加,春节后养殖行业对饲料原料的需求进入低谷期,这些因素均将继续压制中国国内豆粕价格,使其疲弱运行。全球大豆产量突破新高美国农业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2015年度全球大豆产量预计3.1437亿吨左右。这是全球大  相似文献   

7.
供求判断:国内供求:预计2002/03年度大豆总供给增长3%左右,总消费量增加6%左右,除损耗持平外,其余消费均呈增长态势。预计2002/03年度大豆总供给量略大于总消费量,市场供求基本平衡,但期末库存将有所下降;由于豆粕需求不旺,预计2002/03年度国内豆粕市场供大于求矛盾仍较突出,豆粕出口将会增加。国际供求:据有关方面资料分析,预计2002/03年度全球大豆产量比上年增长4.7%。作为世界大豆最大生产国的美国,由于天气干旱,大豆总产比上年减少了438万吨。但巴西和阿根廷大豆产量比上年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南美在世界大豆产销格局中所占份额超过美国,…  相似文献   

8.
刘涵 《农业展望》2009,5(9):9-13
2008/09年度,国内外棉花市场整体需求不旺,棉价前期快速下跌,后期逐步企稳。展望2009/10年度.国内经济复苏将提振棉花需求,国内棉价长期走势趋涨;而国际棉花市场复苏仍有待时日。  相似文献   

9.
2009年棉花市场形势分析及2010年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国内棉花受金融危机影响,产量大幅下降;棉花价格呈现前期平稳后期快速稳步上升的态势。受多种因素影响,国际棉价也稳步回升。展望2010年,国内经济复苏信号增强,未来棉花需求上升.棉花价格上涨的趋势仍将延续;国际棉花市场复苏步伐慢于国内,但长期来看国际棉价也将保持上涨趋势。  相似文献   

10.
由于大豆供应和压榨状况,加之国内豆油本身需求状况。对于大豆本身的生产和供应状况,世界大豆总体的供需至少在本年度之内保持偏多的格局,目前的价格仅仅是对种植面积作出了反映,而对后期的天气则没有体现,因为大豆和玉米处在相同的天气背景之下,天气对价格的影响应当是同步的。  相似文献   

11.
受国家稻谷最低收购价提高和市场需求恢复等共同作用,2010年春节后国内稻米市场继续呈现稳中上涨走势。其中粳稻因市场需求增长较快,生产不足,各地价格不断创出新高;而西南地区因受旱灾影响,米价也出现了短期快速拔高。虽然目前稻米市场涨幅有所减小,但影响稻米市场的不确定因素仍较多,后期稻米价格波动在所难免,预计新稻上市前继续保持强势格局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12.
张树滨  唐庆春 《农业展望》2011,7(8):9-10,24
7月,黑龙江省天气状况良好,大豆生长明显较快。在央行加息、食用油限价令及拍卖临储大豆等政策调控下,黑龙江省大豆价格保持稳定。油脂消费进入淡季,豆粕需求增长缓慢,市场购销持续低迷。预计,在国内外通胀压力不减、大豆供应趋紧推动下,后期大豆价格有望上行。大豆产区天气变化情况仍是影响2011年黑龙江省大豆生产及市场走势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3.
中国大豆市场分析与未来10年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4年国内大豆种植面积较上年下降,单产增加估计使总产量达到1 220万t,较上年增加;大豆进口同比增加12.7%;市场价格总体稳定。展望未来10年,2015年大豆面积将下降,后期会小幅增加;需求将稳步增长,消费仍将依赖进口,但进口增速趋缓;国内大豆价格与国际市场的联系将更加紧密。  相似文献   

14.
<正>7月国内大豆到港逐步兑现,但美豆价格偏强,大猪存栏比例偏低,后期饲料需求潜力较大,下游库存逐步重建支撑大豆压榨。7~8月美国天气仍是市场重点关注内容,此外,新作上市容易形成运力紧缺的炒作,配合天气造成的美国水路河道拥堵及国内采购量偏少容易形成炒作行情,美豆在产量形势未明朗前难出现暴跌,预计逐步震荡缓慢下行为主,笔者将回顾过去一个月的重要事实及事件,并作相关分析,后对国内油粕的影响做综合判断。一、到港疑云渐消,美豆供应增加压力有所释放6月国内大豆到港疑云逐步消散,最  相似文献   

15.
2012年第一季度国内小麦市场回顾及后期走势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以来,国内小麦市场整体呈现前弱后强走势,价格稳中略有波动。随着新麦上市期的临近,市场多空因素云集,其中受经济环境向好缓慢、终端需求不旺影响,市场主体利润空间被压缩;同时,小麦库存成本增加、临池品种强势带动、最低收购价水平提高等也对其价格构成支撑。预计后期国内小麦市场仍将呈现总体平稳、局部区间震荡态势,大幅涨跌的可能性都不大。另外,2011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没有启动,小麦市场流通格局发生变化,随着市场粮源的逐渐消耗,产区供需结构不均衡格局显现,并可能导致小麦价格出现阶段性、区域性行情。  相似文献   

16.
2009年,国际市场主要农产品价格总体上延续着2008年下半年以来的下跌趋势,谷物、大豆、食用油、棉花价格明显低于 2008年水平;食糖价格大幅上涨。2010年一季度,除棉花和食用油价格上涨之外,其他多数农产品价格仍有所下跌。农产品价格继续下跌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受金融危机影响,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停滞且失业率高企;二是主要农产品供求偏紧的格局有所缓解;三是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下跌,美元汇率处于近两年较高水平。展望后市,预计2010年全球经济复苏向好,加之原油价格走高, 将推动农产品价格止跌回涨。  相似文献   

17.
主编速递     
《农业展望》2013,(5):3-3
当前,我国农业生产形势较好,相关农产品稳定增长。《2013年前4个月小麦市场回顾与后期展望》结合新季小麦作物状况及产区气象条件分析指出,各产区之间“高价低库存”和“低价高库存”的结构性矛盾是影响2013年小麦托市收购政策执行情况的主要因素,预计后期小麦价格温和上涨的可能性较大。《近期国内外大豆市场分析与展望》预计后期国际大豆价格将继续回落,但幅度不会太大,且北半球大豆种植面积和天气是影响国际大豆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国内大豆价格小幅回落,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影响大豆产量因子和不同因子水平对大豆生长指标影响等试验,结果表明:播期、密度、施肥对高蛋白大豆产量影响起主要作用[1],是主要因子,水分、收获期对高蛋白大豆产量有影响,但作用不如前三者明显,是次要因子[2]。提早播种(6月12日以前)促进大豆高蛋白高产;鼓粒期,特别鼓粒后期适当干旱有利于蛋白质积累。  相似文献   

19.
2006年,我省遭遇罕见干旱天气,导致多种农作物损失严重。但据调查,由于冬大豆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播种,遭遇干旱主要在苗期,而大豆苗期耐旱性强、需水较少(仅占总耗水量的13%),开花后是需水高峰期,则又恰是四川降雨量大幅度增加的时期,因此,冬大豆的需水规律与四川季节性干旱区降水一致,确保了在大灾之年仍喜获丰收。  相似文献   

20.
7月国内大豆到港逐步兑现,但美豆价格偏强,大猪存栏比例偏低,后期饲料需求潜力较大,下游库存逐步重建支撑大豆压榨。7~8月美国天气仍是市场重点关注内容,此外,新作上市容易形成运力紧缺的炒作,配合天气造成的美国水路河道拥堵及国内采购量偏少容易形成炒作行情,美豆在产量形势未明朗前难出现暴跌,预计逐步震荡缓慢下行为主,笔者将回顾过去一个月的重要事实及事件,并作相关分析,后对国内油粕的影响做综合判断。一、到港疑云渐消,美豆供应增加压力有所释放6月国内大豆到港疑云逐步消散,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