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芒果营养特性及平衡施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年试验结果得出,当芒果产量为18668kg/hm^2,果实养分吸收量为22.4kg/hm^2,P2O59.0kg/hm^2,K2O44.7kg/hm^2,Ca3.2kg/hm^2,Mg3.0kg/hm^2,S2.3kg/hm^2,养分吸收比例为:1:0.40:2.00:0.14:0.13:0.10。芒果适量配施氮、磷、钾、镁和硫肥能获得较高效益;适宜施肥量为N342kg/hm^2,P2O5107  相似文献   

2.
陕西榆林地区12个县,均为黄河流域水域流失重点是和贫困县,建国以来修水地,坝地,梯田37.8万hm^2,占粮田总面积60%,该文采用回归分析方法,求出大田面积与大田作物单产的回归系数为43.9,即每修1万hm^2“三田”的增产效益要当于粮田总面积每1hm^2,增产43.9kg,35a来“三田”总增产为726.6万,其相关系数为0.9955,为极显著正相关,1996年农民人均占有粮444kg,比19  相似文献   

3.
施氮对潮土土壤及地下水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黄绍敏  宝德俊 《农业环境保护》2000,19(4):228-229,241
采用3年田间小区肥料定位试验,研究了氮量对1m土体硝态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每汞施氮量小于225kg/hm^2时,1m土层中各测定时期硝态氮含量变化不大,在11.4~41.3kg/hm^@之间,当施氮量增加到375kg/hm^2时,1m土层的硝态氮含量增加1.5~7.4掊;0~20cm、80~100cm土层硝态氮在每季施氮量大于225kg/hm^2时急剧啬地地下水产生污染。  相似文献   

4.
珠江口红树林硫的累积和循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主要研究了珠江口红树林硫的累积和循环特点,并探讨其对土壤中硫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珠江口五个红树群落硫的贮存量平均为170.42kg/hm^2,在群落硫元素的生物循环中,年存留量平均为17.601kg/hm^2,年归还量平均为35.603kg/hm^2,年吸收量平均为53.204kg/hm^2,周转期为3-8a,富集率均大于1。  相似文献   

5.
水稻施钾技术及其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高沙土农业区土壤速效钾低于60mg/kg的土壤上施用钾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水稻以其施或早期追增产效果好,其最佳钾用为K2O139.1kg/hm^2,最佳施用时产量为7648.3kg/hm^2,投入产出比为1:5.2。  相似文献   

6.
四川省云阳县粮食低产坡耕的综合治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张朝元  唐治诚 《山地研究》1996,14(4):272-276
县内土地面积36.49万hm^2,坡耕地面积3.44万hm^2,坡耕地粮食年产4500-6500kg/km^2,低产原因是土层瘠薄,缺土水肥。采取的综合治理措施有:建设农田基础设施,实行生物-工程措施,推行分带轮作三熟制等。由此粮食年产达11000-125000kg/hm^2。  相似文献   

7.
长武王东沟试验区通过10多年系统田间试验,采用不同降水年型粮食作物丰产抗旱技术,在降水趋于正常的1993年,小麦产量为4944kg/hm^2,玉米产量为9478.5kg/hm^2,粮食单产6256.5kg/hm^2,处历史最高水平,在世界旱作上也是罕见记录。自1929年以来灾情最为严重的1995年,年降水量272.2mm,占常年降水46.6%,粮食产量仍取得1504.5kg/hm^2的较好收成,与  相似文献   

8.
北疆棉花高产高效施肥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盛建东  王玉亮 《土壤肥料》1999,(6):24-26,29
利用二元二次效应函数进行北疆棉花高产高效施肥模型的研究。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1.肥料对棉花的产量效应与对棉花的生理生化效应具有较高的一致性;2.在北疆土壤气候条件下,磷肥的肥效要高于氮肥的肥效;3.棉花生产的氮磷配合的最佳用量为:尿素477.1~485.0kg/hm^2,重过磷酸钙230.1~231.2kg/hm^2,N:P2O5=2:1,此时可获得籽棉最佳产量4652.3~5442.5kg/hm  相似文献   

9.
1997年吕梁地区遭受百年不遇的旱灾且有冰雹和病虫危害。据调查,绝大部分山旱地大秋作物基本绝收,好的常规耕作块产量仅300kg/hm^2 ̄600kg/hm^2,而集流节水改土蓄水聚肥田地出苗全,苗壮,长势良好,获得了较好的收成,粮食作物均产达4027.5kg/hm^2 ̄11302.5kg/hm^2,棉花均产达757.5kg/hm^2,各种蔬菜等产值也达到25530元/hm^2 ̄91575元/hm^  相似文献   

10.
小麦—玉米轮作制度下潮土硝态氮的分布及合理施氮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利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小麦-玉米轮作中在不同施氮量和不同时期潮土1m土层中硝态氮的分布状况。结果表明:3年不施氮肥的土壤仍有6~16kg/hm^2的硝态氮,其中0-20cm支占20%~34%,80%~100cm土层占10%~18%;每季施氮量小于225kg/hm^2时,1m土层中各时期硝态氮含量变化不大,在11.4~41.3kg/hm^2之间;当施氮量增加到375kg/hm^2时,1m土层的硝态氮  相似文献   

11.
研究表明,采用覆土造轩铜矿尾矿库进行开发利用,经济效益显著。在粗放耕作下,种植单茬冬小麦单产可达1300kg/hm^2 ̄1600kg/hm^2,冬小麦复播大豆单产可达1800kg/hm^2以上,春玉米单产可达4800kg/hm^2。在精耕细作下,种植露地蔬菜,年纯收入可达2400元/hm^2以上,产投比17.4:1,建日光温室种菜,年纯收益可达57000余元/hm^2。尾矿床复垦的覆土厚度标准,产  相似文献   

12.
端正沟梁村综合治理试验基点为辽宁省“一二三工程”第三期工程基点。几年来栽植水土保持林100.3hm2,种草33.3hm2,加上原有林地面积597.1hm2,现在林草面积占宜林宜草面积的80.2%。新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46.2hm2, 加上原有治理面积643.8hm2,现在治理程度达80%。据调查该村1990年人均收入450元,1995年猛增到1200元/人,提高 了166.7%,人均占有粮食由1990年的 263kg增加到1995年的500kg,提高了90.1%.经过5年综合治理,使流域内人均收入每年以 33.3%的速度递增,人均占有粮食每年以18%的速度递增。小流域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基本控制了水土流失,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13.
灌漠土棉田氮磷化肥最佳用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在速效磷〉7mg/k的中肥力土壤上种植棉花,霜前皮棉产量与氮磷化肥用量的效应方程为:y=105.55+22.425N+36.66P+0.39NP=0.3n62-2.235p^2,由此模拟出的最佳经济效益施量为:尿素621kg/hm^2,重过磷酸钙168kg/hm^2,N:P2O5为1:0.27,其霜前皮棉经济合理产量为1770kg/hm^2。  相似文献   

14.
不同类型优质花生新品种需肥特点及优化施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优质中熟大果品种8130和优质早熟小果品种鲁花13号在产量潜力、肥料生产率方面存在一定差异,8130高于旬花13号,但氮、磷、钾三元素适宜配比两品种相近、约为1:1~1.2:1.3;8130最高产量可达6752kg/hm^2,相应的公顷施肥量为:N132.8kg、P2O5 155.8kg、K2O174.0kg,鲁花13号最高产量可达5748kg/hm^2,相应的公顷施肥量为:N127.8kg、P2  相似文献   

15.
氮硫单施及配施对大蒜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系统研究了氮硫肥对大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河南省潮土区大蒜施硫以60kg/hm^2为宜;施肥基施的综合效应优于追施和底施加追施处理,大蒜施用氮肥,一般蒜头增产16.4%~30.2%,蒜苔增产8.3%~28.4%,大蒜经济合理施肥量范围为193.2~328.65kg/hm^2,此时大蒜产量在17740.2kg/hm^2以上,氮硫配施比对照平均增产38.7%,呈显著的正交互作用,3个试验点的  相似文献   

16.
在美国南部大平原地区,由于周期性强烈降雨及大面积的易侵蚀土壤的存在,引起了强烈的沟蚀。在俄克拉荷马州的LittlewashitaRiver流域选取了两个毗邻的普遍发生沟蚀(4级侵蚀)并长有当地草类的小流域,坡度均为5%,面积分别为3.8、5.7hm2,同时对径流中的土壤沉积物、氨、磷的流失量进行了长达13年的测试研究(1980~1992),1983年,对试验流域的冲沟进行了治理,种植了米德兰狗牙根,并修建了1个蓄水池。治理前,沉积物、氮和磷的流失量远大于对照流域的流失量。治理后,年土壤流失量只有4900kg/hm2,氮、磷流失量分别为3,1kg/hm2、1.6kg/hm2,而对照小流域年土壤流失量为27500kg/hm2,氮、磷流失h量分别为7.1kg/hm2、4.6kg/hm2。根据径流与土壤相互作用的主要层次的土壤特性,利用动力学与丰度法。预测出治理区和对照区径流中氨、磷的流失量。根据心土层特性预测出对照区径流中氮、磷的释放量及迁移量:在治理区,也作出同样精确的预测。此后10年效益结果为:用在冲沟治理上的每投入1美元可减少土壤流失量210kg,减少氮、磷流失量为5g、3g。关键词  相似文献   

17.
二元覆盖技术在玉米高产栽培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二元覆盖是针对玉米生产上单纯地膜覆盖消耗地力过重和单纯整秆覆盖又导致地温下降的新问题而提出的一项综合配套栽培新技术。1992年至1996年经验试验研究,肯定了二元单覆盖分别比整秆覆盖和对照增产1503kg/hm^2和2739kg/hm^2,增产15.6%和32.6%;二元双覆盖分别比地膜覆盖和对照增产1120.5kg/hm^2和3430.5kg/hm^2,增产14%和60.2%。  相似文献   

18.
小麦是吕梁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建国50年来,全区小麦生产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单产由建国初期的525kg/km^2增长到3600kg/hm^2,总产达2.11亿kg,是建国初期的3.1倍,但在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种植面积连年下降,生产水平较低,年际产量减幅较大,总量不足、品种更新换代速度慢等问题。为了在短期内大幅度提高小麦产量,力争到2005年实现全区供需基本平衡,应从充分挖掘小麦增产潜力,加快中低  相似文献   

19.
黄土高原粮食供求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多年的研究积因,在分析黄土高原土地资源与质量的基础上,对粮食生产的现状与力,以及粮食生产人口增长趋势等几方面问题进行了论述。到2000和2010年人均可保有粮口0.17hm^2和0.15hm^2,粮食生产力至少可分别达到2520kg/hm^2和3470kg/hm^2,人口自然增长率可控制到《中国计划生育纲要》规定的目标,人均粮在两个时段将分别达到400kg和500kg以上。  相似文献   

20.
钙镁磷肥和硅肥对水稻产量及镉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水稻小区和大区对比试验表明,钙鲜磷肥和硅肥混合施用可以极显著地提高水稻植株的经济性状和产量,增强抗逆和抗病虫害能力,且能有效地降低糙米镉含量,在本试验条件下,硅肥300kg/hm^2和钙镁磷肥1800kg/hm^2混合施用,水稻增产率33.3%-36.2%,稻瘟病发病率下降51.3-54.1%,病虫害指数下降0.12-0.15,糙米镉含量相对下降72.1-84.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