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棉籽和蓖麻籽的冷榨试验与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探讨棉籽和蓖麻籽植物油料的冷榨应力-应变关系、应力-压缩比关系以及加载速率对应力-应变关系和应力-压缩比关系的影响,探讨临界压榨压力选取问题。进行了棉籽和蓖麻籽冷榨试验,采用川北方程建立双曲线型应力-应变模型和压缩比的理论计算模型。研究表明,加载速率对油料破碎应力、应变以及应力-应变关系有影响,速率越大,破碎应力和应变越大;棉籽和蓖麻籽的模拟结果与实测值比较吻合。根据压缩比变化率及其斜率曲线近似确定出棉籽和蓖麻籽工程临界压榨压力分别为70 MPa和100 MPa。  相似文献   

2.
文章概述了尼龙11的性能,用途及生产工艺,尼龙11以其独特的优良性能,应用领域十分广泛,随着我国汽车工业迅猛发展,必将要求尼龙11有一个大的发展,我国具有生产尼龙11的主要原料-蓖麻籽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尽早开发引进尼龙11生产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文章着重介绍对取油后的蓖麻饼粕先分离成壳与粕,再分别加工利用,使壳与粕达到物尽其用。文中即介绍了膨爆法脱毒工艺,也简述了提毒工艺,将蓖麻籽中毒素提取出来为医药、农药生化部门进行深层开发研究提供了条件,可以预言,不久将来,蓖麻毒素必将造福于人类,变毒为宝,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无法估量的。  相似文献   

4.
大气苯酚在蓖麻蚕生态系统中的积累和迁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定量调查了间歇性大气苯酚在蓖麻蚕生态系统中的积累和迁移,大气苯酚通过气孔被蓖麻植物和蓖麻蚕吸收并积累,蓖麻植物又通过蓖麻叶把苯酚带入蚕体,也会带入蓖麻籽,并且通过植株残体把苯酚的苯酚通过植物进入下一轮循环;蚕粪作为动物饲料,则影响鱼和鸡等动物生产。污染蓖麻叶中的苯酚一部分进入蚕体组织,并在其中积累,但大部分通过粪便排出体外。大气中的苯酚直接进入蚕体后,很少通过粪便排出体外,而主要在血液等组织中积累  相似文献   

5.
应用同位素示踪方法,研究春小麦对Se的吸收以及不同施用方法对Se在植株中分配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方法对S4e在植株中的分配,尤其是Se在籽粒中的积累,有很大影响,土施方法与叶面喷施相比,能更好地提高春小麦籽粒中Se的含量。  相似文献   

6.
土壤污染治理决策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在简单介绍了各类土壤污染治理方法特点的基础上,讨论了污染物类型,污染程度,土壤条件等因素对确定土壤污染治理方法的影响,从环境经济角度,对土壤污染治理方法进行了效果费用分析。为进行土壤污染治理方法的优化选择,建立了一套土壤污染治理决策系统的计算机软件,并对其进行了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7.
系统分析了底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及养分资源状况,阐述了底土对植物根系生长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探讨了植物根系生长对底土性质的影响,明确了底土改良方法主要包括常规方法和生物学改良方法,讨论了植物根系的生物穿孔效应对底土的改良作用及其影响因素,指出利用植物对底土环境胁迫的适应性和抗逆能力,采用遗传工程技术选育抗性品种,是持续改良底土的有效方法。研究底土胁迫效应及植物的适应性对合理开发底土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潜力,发展可持续农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分别对玉米干法脱胚前水分调节的浸泡和润湿两种方法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水分变化规律,破糁性能及影响因素,提出了水分变化的计算方法,并对两种方法效果进行了比较,指出了浸泡方法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9.
底土胁迫效应与植物根系的适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分析了底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及养分资源状况,阐述了底土对植物根系生长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探讨了植物根系生长对底土性质的影响,明确了底土改良方法主要包括常规方法和生物学改良方法,讨论了植物根系的生物穿孔效应对底土的改良作用及其影响因素,指出利用植物对底土环境胁迫的的适应性和抗逆能力,采用遗工程技术选育抗性品种,是持续改良底土的有效方法.研究底土胁迫效应及植物的适应性对合理开发底土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潜力,发展可持续农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建立一种土地利用情景分析方法,该方法以土地利用转换系统最小变动为原则,对不同土地利用的情景设置,利用线性目标优化的Markov链方法生成逐年土地利用面积转换矩阵和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IPAT-S脚本语言实现了上述方法,并提供了上述方法与土地利用空间格局模拟进行耦合的接口。应用上述方法对海淀区2002~2015年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了多情景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土地利用情景设置对土地利用结构具有明显影响,城镇和工矿用地的集约度对耕地和园地面积的缩减速度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水稻田甲烷的减排方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通过多年对稻田甲烷排放量的野外实验观测和对稻田甲烷产生与排放因子的研究,总结出减少稻田烷排放的主要方法,分析了各种减排方法的效果和经济效益,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各种减排方法做了综合的评价。现有的稻田甲减排方法主要有其它肥料代替传统的有机肥,种植低甲排放的水稻品种、灌水管理等。适用中国国情的方法主要有杂交稻替代常规稻,沼渣肥替代纯有要肥,沼渣肥替代有机肥的减排效果较好,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明显优于杂交稻  相似文献   

12.
流域泥石流防治效益评估模型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该文对流域泥石流防治效益的评估方法作了系统的探讨。首先从影响防治效益的的诸多因素中筛选出主要因素。建立了具有层次结构的评估体系,并给出了有关指标的计算方法,最后讨论了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防治效益进行评估的方法和步骤,该文所提出的评估方法客观性强,简便易行,便于在实际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为了确定风速的Weibull分布,该文对风速的离散性和连续性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风速的Weibull分布做函数拟合,提出了基于最小偏差法的循环测试和梯度导向两种求风速Weibull分布中双参数的方法。然后以内蒙古新巴尔虎旗风速数据为例,利用Visual Basic语言编制程序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各有利弊,但梯度导向法更加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14.
全国棉花种植面积遥感监测抽样方法设计   总被引:19,自引:8,他引:19  
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准确、及时地提供棉花的播种面积,对政府部门及时掌握棉花生产情况、制定相关调控政策,对棉花加工企业与棉农预测市场情况有重要意义。由于中巴卫星的应用,对新疆农情的及时遥感监测成为可能,从而使遥感监测可以覆盖全国。但是,考虑到中国东、中、西部县级面积相差很大,必须设计不同的抽样方法。在新疆棉花监测的抽样设计中,采用了标准地形图幅作为分层抽样的抽样单元的方法。在黄淮海、长江中下游棉区采用县为单元的分层抽样的方法,抽样样本用遥感调查的方法获得。设计了满足生产应用的全国作物面积遥感监测抽样运行方法。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ARP攻击原理分析,定位ARP攻击源头和病毒机理,讨论了现有防御方法存在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种有效的防御方法及解决方案,并对交换网络中如何利用代理ARP实现嗅探和防火墙的透明接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气相色谱仪测定食用植物油中含硫总量的新方法,与已报道扔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简便,快速,经济及污染少等特点。本文对测定原理,催化剂的制备,操作程序,气谱条件以及定性定量方法等均做了较详细的说明。  相似文献   

17.
农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对农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及方法体系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农业建设项目的概念,分类和特点,论述了农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内容,步骤及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三种前处理法测定植株中铜锌铁锰钙镁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焱  罗安程 《土壤肥料》1997,(4):41-42,25
用干灰化,湿消化,HCl+Vc浸提这3种方法对大豆,水稻,梨树,梨树,桑叶,棉花,玉米,樟树7种植株进行前处理,通过对测定数据的分析,发现湿消化法和浸提法对7种植株都是适用,但湿消化法步骤烦,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浸提法方便易行,是一种快速测定的好方法。干灰化法对水稻,玉米不适用。  相似文献   

19.
拖拉机自动转向最优控制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该文讨论了拖拉机自动驾驶(自动转向)控制点的选择,并且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拖拉机跟踪直线行驶时的运动学与动力学模型,分别对基于这两种模型的拖拉机自动驾驶最优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参数选择对控制方法的影响。由于拖拉机是一个具有大延迟、高度非线性的复杂系统,为了减少试验确定参数时的试凑次数,提高其最优控制参数的整定精度,提出一种融合运动学与动力学模型各自特点的控制参数的确定方法,对拖拉机自动驾驶试验时控制参数的整定具有指导意义。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用于拖拉机自动驾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在现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非对称养分效应模型参数估计问题又作了进一步探讨,指出了现有文献给出的参数估计方法存在的局限性和不足。在此基础上,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参数估计方法——优化回归组合法,该方法不仅克服了现有文献给出的参数估计方法之不足,而且经示例计算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拟合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