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2年以来,湖南气候与历年相比,温度偏低,日照减少,阴雨天气增加。为了减轻低温阴雨天气的不利影响,促进油菜健康生长,夺取高产丰收,同时为早稻丰收争取季节主动,必须切实抓好油菜生产的后期培管。1.加强清沟排渍及时清理油菜田块的“三沟”(厢沟、腰沟和围沟),对“三沟”较浅、排水不畅的田块,要增加“三沟”的深度,确保沟沟畅通,防止田间积水,降低田间湿度,提高土壤通透性,减轻水渍对油菜的危害。2.普施叶面肥为促进植株生长发育,增加植株角果粒数和千粒重,要在油菜抽薹期至始花期普施硼肥、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对已经表现缺硼症状的油菜,要加大硼肥的用量和喷施次数。  相似文献   

2.
正据中国气象局预计,未来10天,南方大部地区仍将持续较大范围日最高气温在35~39℃的高温天气,局地超过40℃,高温日数5~8天。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对农作物生长发育易造成不利影响,特别是对处于抽穗扬花期的水稻和抽雄吐丝期的玉米造成热害。为此,农业部紧急部署高温热害防范工作。一是广泛动员战高温。二是及  相似文献   

3.
正当前,南方早稻陆续进入抽穗扬花和灌浆结实期,正是防灾减灾关键时期。据中国气象局预计,6月19日起,江南、华南地区将出现大范围持续性高温晴热天气,大部地区日最高气温将在35~39℃之间,局部可达40~41℃;高温天气将持续10天以上。持续高温天气,可能使处于抽穗扬花和灌浆结实期的早稻遭受高温热害。对此,农业部高度重视,紧急部署高温热害防范工作,要求各级农业部门要  相似文献   

4.
正当前,南方早稻陆续进入抽穗扬花和灌浆结实期,正是防灾减灾关键时期。据中国气象局预计,6月19日起,江南、华南地区将出现大范围持续性高温晴热天气,大部地区日最高气温将在35-39℃之间,局部可达40~41℃;高温天气将持续10d以上。持续高温天气,可能使处于抽穗扬花和灌浆结实期的早稻遭受高温热害。对此,农业部高度重视,紧急部署高温热害防范工作,要求各级农业部门要及早  相似文献   

5.
在炎热的夏季,作物一旦遇上异常高温,植株正常的生长发育就会受到抑制,引起所谓的"高温热害". 1.应以水降温.夏秋高温季节,适时灌水可以改善田间小气候条件,使气温降低1~3℃,从而减轻高温对作物花器和光合器官的直接损害;在早稻灌浆期遇到35℃左右的高温天气时,应及时向田问灌水,夜间排出,可避免或减轻"高温逼熟";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气候不断变暖,异常高温天气给玉米生产带来严重的危害,受害田块玉米一般减产20%左右,严重地块达50%,适当晚播可以躲避玉米抽雄授粉期遭遇高温热害天气造成的玉米授粉不良。推迟5 d、10 d的晚播处理,前期生育阶段的天数无明显差异,后期生育时期天数随着播期的推迟而相应延长。2019年在豫北地区进行玉米耐抗高温热害高产试验表明,为避免玉米遭受影响,在豫北地区玉米播种期以6月10~20日为宜。  相似文献   

7.
叶面肥是营养元素施于农作物叶片表面,通过叶片的吸收而发挥其功能的一种肥料类型,一般可以分为大量元素叶面肥、微量元素叶面肥、氨基酸类型叶面肥,喷施叶面肥的目的是为作物提供各种营养元素,防治农作物的生理病害,增强作物的抗逆性,调控作物的生长发育,从而达到改善产品品质,增加了作物的产量。由于操作上的失误,如叶面肥的浓度过高,或者施药时是在高温期的中午前后这样更容易造成作物的叶面肥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喷施药剂对高温天气下常规粳稻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徐稻8号、盐粳10号和桐粳3号3个常规粳稻为材料,以磷酸二氢钾和水杨酸为试验药剂,在田间水浆管理正常情况下开展药剂缓解高温热害试验。[结果]常规粳稻在孕穗—抽穗阶段遇上高温时,叶面喷施0.02%浓度水杨酸水溶液会影响单位面积总颖花量和结实率,造成产量下降,差异不显著;叶面喷施0.4%浓度磷酸二氢钾水溶液在高温刚开始时使用有利于缓解高温热害,但高温持续一段时间后使用会减少单位面积有效穗,降低每穗总粒数和产量,尤其是抽穗期使用可减产显著;叶面同时喷施0.02%浓度水杨酸水溶液与0.4%浓度磷酸二氢钾水溶液会严重降低单位面积颖花量而减产。常规粳稻高温热害会减少结实率和降低单位面积颖花量。[结论]该研究为常规粳稻在敏感期内遇高温时减轻热害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气象灾害对早稻生长发育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象灾害是影响早稻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以长沙地区(2012~2014年)为例,结合田间试验和气象站观测数据探讨气象灾害对早稻生长发育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时段发生的气象灾害有春季返青拔节时的阴雨寡照天气;夏季抽穗—成熟阶段的高温热害和干热风。受返青拔节期阴雨寡照影响,早稻植株密度和叶面积指数都降低。抽穗—成熟期的高温热害和干热风减缓了作物灌浆速度,降低了千粒重,但这些气象灾害对植株高度没有显著影响。长沙早稻种植应特别注意营养阶段的阴雨寡照和生殖阶段的高温热害,尤其是前者对最终产量影响更明显。  相似文献   

10.
范正旺  陈小龙  孙令木 《农技服务》2011,28(6):781+783-781,783
开展了萘乙酸在小麦生育中后期抗逆栽培中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20~40 mg/kg的萘乙酸结合防病药剂和叶面肥(如尿素、磷酸二氢钾),在小麦处于抽穗扬花期和灌浆期叶面2次喷施,能够促进小麦新陈代谢和光合作用,加速生长发育及增强抗病性和抗倒性,能增强抵御干热风的侵害,从而增加千粒重,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1.
珍讚有机叶面肥在水稻上的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稻生育期间,进行叶面喷施珍讚有机叶面肥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与同时喷施等量清水对照相比,喷施珍讚有机叶面肥处理水稻植株生长健壮,抗倒、抗病性增强,产量、效益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2.
《农家顾问》2012,(6):34
近期连续阴雨天气容易引发棉花苗期病害,要注意加强棉花苗床管理:①做好苗床清沟排渍,确保沟内无堵塞、雨停沟内无积水。②齐苗后晴好天气及时揭膜防止高温伤苗,夜间覆膜。③抓紧晴好天气晒床以降低田间湿度。④及时施药。出苗  相似文献   

13.
2013年马鞍山市遭遇严重的水稻高温热害,损失较大.通过调查分析,了解了高温热害发生的损失,阐述了其形成的主要成因是持续异常高温天气、部分品种抗(耐)热性较弱、播种期对温度敏感期与异常高温天气吻合程度的影响、田管措施不够到位.最后提出了选用抗(耐)热性强的品种(组合)、大力引导发展粳稻生产、安排合理安全播种期、强化田管措施落实和及时推广补救措施等防控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农化市场十日讯》2019,(11):37-37,39
夏季天气温度高,经常出现干旱少雨或阴雨连绵的情况,而水稻在夏季大多处于生长发育的中后期,是稻米产量、质量形成时期,那么夏季水稻种植如何防控高温热害?在夏季,水稻高温热害还是比较明显的。如何防控高温热害,是农民种植水稻过程之中遇到的比较棘手的问题,也是影响水稻产量和质量的关键性问题。水稻在开花和抽穗结实期遭遇高温危害,是出现授粉不良、灌浆停止、秕粒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陈鹏 《乡村科技》2024,(1):81-83
玉米是河南省南阳市第二大粮食作物和第一大秋粮作物。在夏玉米生长过程中,高温热害是制约其生长的主要因素之一,会影响玉米光合作用,并对雌、雄穗造成伤害。为减小高温热害给夏玉米生产带来的减产降质等不利影响,对夏玉米品种的高温适应性及栽培技术进行研究和创新。基于此,采用多因素、单重复试验设计,研究南阳市不同玉米品种对高温热害的抗耐性,以及在玉米适宜生育期采用喷洒植物生长调节剂、喷施微肥等栽培技术对提高其防御高温热害能力的效用。试验结果表明:中农大678、隆平638、豪玉16、内秀10、豫单9966等玉米品种可作为抗耐高温热害品种在南阳市进行推广种植,在玉米小喇叭口始期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芸薹素及叶面喷施漯丰王微肥+磷酸二氢钾是投入相对少、可提高产量的高温热害防御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正当前,南方早稻陆续进入抽穗扬花和灌浆结实期。据气象局预报,6月19日起江南、华南地区将出现大范围持续高温晴热天气,日最高气温达35℃-39℃,并持续10天以上。持续高温不利于早稻授粉和灌浆,影响结实率和千粒重。针对当前早稻长势和气象条件,农业部提出加强后期田间管理、避免和减轻高温热害的指导意见。以水调温,加强水分管理。在抽穗扬花期,出现持续35℃以上的高温天气,要及时灌深水,使田间保持水层4-5厘米,有效降低穗层温度,有条件的地方可采取日灌夜排的方式,调节群体小气候,提高结实率。在灌浆结  相似文献   

17.
程向红  程林  查旭光  韩正英 《农技服务》2009,26(8):58-58,60
高温对作物的生长发育以及产量造成的危害,称为高温热害。高温热害的气象指标是日最高气温连续3 d以上≥35℃,敏感期在水稻盛花期。实践表明,在水稻开花期,35℃以上高温持续1 h就会引起颖花的严重不育,正开放的花朵受害尤重。2006年8月中旬,桐城市经历了一段高温天气,部分单季稻遭遇高温热害。通过与农业部门的合作,调查了热害损失情况,分析了热害产生原因。并时该市单季稻热害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对有效避免农业气象灾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1.以水调温,降低冠层温度。当早稻灌浆结实期出现持续35℃以上高温天气时,田间可灌深水,保持5~6厘米水层,增加田间湿度,改善稻田"小气候";也可日灌夜排,加快水稻叶片蒸腾,降低冠层温度。切忌后期断水过早,防止出现高温逼熟。2.追施粒肥,促进恢复生长。高温天气过后,对于受害较轻田块,要加强  相似文献   

19.
总体分析,2019年度通化市气温偏高,降水略少,日照略多。作物生育期间(4-9月份)积温偏多,降水略少,日照正常。水稻插秧期间出现阶段性低温,影响水稻的生长发育,出现大缓苗;6月中旬前后出现明显低温寡照时段,使大部分地块作物生长发育缓慢,水稻分蘖数少于常年;6月下旬至7月下旬降水明显偏少,加之7月份持续高温,土壤墒情不足,作物生物重和株高均少于常年;8月中旬至9月上旬出现灾害性天气,作物发生倒伏和过水。2019年不利的气象条件主要体现在作物生育期前期阶段性低温,后期高温少雨,加之灾害性天气。但在全市人民抗灾减灾的共同努力下,进行水改旱等抗灾措施,粮食产量获得了较好的收成。  相似文献   

20.
1.注意合理选用叶面肥一般认为,在基肥不足或根系差的情况下,可以选用氮、磷、钾为主的叶面肥,若叶面发黄可喷施含锌、含铁的微量元素叶肥。若想确保作物得到及时均衡的营养,避免残留,增强作物免疫力,提高抗病、抗逆能力可喷施有机水溶液肥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