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引言安徽省郎溪县在全国率先进行了家庭农场系列化探索,不仅开展适度规模生产和产业化经营,而且在融资机制、登记注册、农场协会与合作社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实践。另外,郎溪县家庭农场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覆盖面广,并且由真正职业农民担任农场主、从事真正的农业生产,而不是所谓的工商资本在农村地区的"世外桃源"式私人农场。郎溪县家庭农场10余年的发  相似文献   

2.
目前家庭农场面临的问题也很多,主要表现在经营主体地位和权利不能被普遍确认、农业基础设施较差、土地流转不规范、与耕地相关的利益分配机制不合理、融资渠道不畅、生产经营管理粗放以及农业保险范围太小等。最近,带着对家庭农场的兴趣与困惑,笔者调查了在全国率先进行家庭农场系列化探索的安徽省郎溪县。郎溪县位于南京、芜湖、马鞍山等城市交叉辐射之地,随着农民的大量进城,田地闲置现象严重。因此,长期以来,当地政府十分重视发展家庭农场,以"农"富农,以解决谁来种田、如何种好田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目前家庭农场面临的问题也很多,主要表现在经营主体地位和权利不能被普遍确认、农业基础设施较差、土地流转不规范、与耕地相关的利益分配机制不合理、融资渠道不畅、生产经营管理粗放以及农业保险范围太小等。最近,带着对家庭农场的兴趣与困惑,笔者调查了在全国率先进行家庭农场系列化探索的安徽省郎溪县。郎溪县位于南京、芜湖、马鞍山等城市交叉辐射之地,随着农民的大量进城,田地闲置现象严重。因此,长期以来,当地政府十分重视发展家庭农场,以"农"富农,以解决谁来种田、如何种好田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4.
宗在飞  周华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5):20-20,60
概述了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并针对郎溪县实际,从发展绿色农业、家庭农场和休闲农业等方面,阐述了郎溪县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发展现代农业的建设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1 扶持家庭农场发展政策 在2015年开展了家庭农场登记制度的探索工作基础之上,2016年,国家有关部门继续引导家庭农场健康稳定发展,主要包括:建立农业部门认定家庭农场名录,探索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生产经营信息直连直报.继续开展家庭农场全面统计和典型监测工作.鼓励开展各级示范家庭农场创建,推动落实涉农建设项目、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信贷支持、抵押担保、农业保险、设施用地等相关政策.加大对家庭农场经营者的培训力度,鼓励中高等学校特别是农业职业院校毕业生、新型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务工经商返乡人员等兴办家庭农场.  相似文献   

6.
梳理了家庭农场的概念,分析了江苏省苏南地区联合型、设施租赁型、雇工型、循环型和粮油型5种类型的家庭农场在科技和政策方面的发展需求,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家庭农场的扶持政策必须先界定范围和规模,建立工商资本下乡从事农业生产的准入制度,防止工商资本下乡圈地从事其他行业或以家庭农场的名义骗取农业补贴,让国家有关的优惠政策真正惠及真正需要补贴的经营主体;同时,发展家庭农场必须建立土地规范流转的新机制,建立家庭农场发展的保障体系,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广政府建设生产设施移交给农民经营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7.
对扬中市新兴的家庭农场进行调研发现,存在农场资源浪费严重、管理效率低下、从业人员缺乏培训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等问题。本文就小型家庭农场农业生产标准化、环境保护制度、农产品质量追溯和财务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以期为家庭农场健康发展和农产品安全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为掌握家庭农场的运行质态,了解家庭农场发展的真正需求,探索扶持发展家庭农场的路径,调研组对2013年以来泰州市家庭农场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走访。一、现状及主要特点自去年2月全市启动家庭农场认定管理和工商注册登记工作以来,全市家庭农场认定注册登记速度呈现上升态势,截至2013年底,全市共有具有家庭农场性质的经营者5054家,已经认定注册的家庭农场有974家,其中工商注册登记的家庭农场728家。  相似文献   

9.
梳理了家庭农场的概念,分析了江苏省苏南地区联合型、设施租赁型、雇工型、循环型和粮油型5种类型的家庭农场在科技和政策方面的发展需求,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家庭农场的扶持政策必须先界定范围和规模,建立工商资本下乡从事农业生产的准入制度,防止工商资本下乡圈地从事其他行业或以家庭农场的名义骗取农业补贴,让国家有关的优惠政策真正惠及真正需要补贴的经营主体;同时,发展家庭农场必须建立土地规范流转的新机制,建立家庭农场发展的保障体系,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广政府建设生产设施移交给农民经营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
沈琼  李家家 《南方农业学报》2018,49(9):1894-1900
[目的]分析土地流转对家庭农场扩大规模意愿和经营绩效的影响,为促进我国家庭农场科学稳定发展提供对策建议.[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和入户访谈的形式,以湖北省武汉市和安徽省郎溪县的563户家庭农场调查材料为依据,分析土地的流转面积、流转年限、流转合同和流转租金对家庭农场扩大经营规模意愿的影响,以及经营规模对家庭农场经营绩效的影响.[结果]农场主的意愿经营规模与实际经营规模有一定差距,实际经营规模为21.78 ha,意愿经营规模为24.57 ha,调查表明60.75%农场主都愿意扩大经营规模.土地流转面积对家庭农场扩大经营规模意愿有显著影响(P<0.05);对粮食种植类家庭农场来说,经营规模的增加能有效提高农场的经营性净收益,但并未提高单位面积效益.[建议]引导土地有序向家庭农场流转,做好对土地流转的指导和服务,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以促进家庭农场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1.
用液相阻断的方法检测郎溪县某家庭农场羊群经O型口蹄疫灭活疫苗免疫的湖羊血清214份,经过检测抗体阳性血清208份,抗体保护率为97.2%。  相似文献   

12.
农业机械化主要经历了半机械化阶段、基本机械化阶段、综合机械化阶段,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现在正向自动化阶段迈进。家庭农场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都取得广泛成功的生产模式,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家庭农场的发展离不开农业机械化的支撑。该文就农业机械化在家庭农场中的应用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3.
2007年秋,上海市松江区在全国率先探索粮食生产家庭农场规模经营模式,经过6年的发展,松江家庭农场实现了"生产发展、农民增收、生态友好"的良性循环,走上了科学、高效、生态、可持续的都市现代农业发展之路。通过介绍松江家庭农场的发展现状,综述了服务家庭农场的松江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提出了新形势下进一步完善农技推广体系的建议。以期为松江家庭农场发展创造更好条件,进一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打造松江家庭农场升级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4.
<正>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作为农村改革的一项新生事物,是生产关系不断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具体表现,是促进农民职业化、破解现代农业发展瓶颈的有效手段。2013年中央1号文件首次提出家庭农场的概念,鼓励支持家庭农场发展。省、市先后出台政策进行扶持。温县高度重视家庭农场的发展,制定相关政策,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追溯法,就家庭农场现状进行了客观调查,主要针对家庭农场的制约因素和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土地流转困难、农业科技应用过少、资金短缺、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低是制约家庭农场集约化、规模化和商品化生产经营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针对制约因素提出相应的建议举措.  相似文献   

16.
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生产经营模式为主体,家庭成员为农业生产服务对象,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经济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经营主体,同时依托国家政策、新型科技、信贷扶持和农业机械化作业为一体的家庭农业生产经营场所的统称.文章就近几年来彭阳县家庭农场发展现状的调研情况,找出了家庭农场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初步提出了推进家庭农场发展的思路及举措.  相似文献   

17.
《农家致富》2015,(1):53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读者孔某来电:我是种粮大户,今年准备注册一个家庭农场。请问:国家对家庭农场有何扶持政策?答:《农业部关于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探索建立家庭农场管理服务制度。县级农业部门要建立家庭农场档案。引导承包土地向家庭农场流转。落实对家庭农场的相关扶持政策。重点支持家庭农场稳定经营规模、改善生产条件、提高技  相似文献   

18.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处于农业产业振兴核心地位的家庭农场,对区域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带动作用越来越突显,因而家庭农场生产经营以及从业人员的培养尤为重要和紧迫。北京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昌平分校开展了大量积极的实践研究,探索出专业课程“生产化”、课程标准“动态化”、教材讲义“活页化”、教学实践“柔性化”、评价反馈“个性化”的“五化”家庭农场生产经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解决了以往农村成人学历教育中的诸多问题,对昌平区家庭农场生产经营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家庭农场的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家庭农场"的概念,鼓励大力发展家庭农场以来,家庭农场已成为农业现代化的一大特色。家庭农场最早起源于国外,在国内起源于浙江、江苏等东部发达省份,这一高效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逐渐在全国推广开来,但是在推广过程中遇到了照搬照抄,脱离实际的问题。贵州的城郊家庭农场发展相对滞后,缺乏切合实际的发展模式,惠水县又是贵州的省会贵阳的重要城郊小县城,很好的扮演了贵阳城郊的角色,以惠水县为例来探索城郊家庭农场发展模式是极具现实意义的。探索出一条符合贵州特色的城郊家庭农场发展模式,更好地服务贵州三农问题的,助力脱贫攻坚,实现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20.
<正>石门县现有家庭农场31家,他们在生态立体种养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他们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农业资源优势从事种植、养殖等立体复合生产经营,探索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之路。湖南省第一个家庭农场——丰瑞乐家庭农场,现有正式流转经营土地近40公顷,水果玉米、美国竹柳、紫稻、黑稻、紫薯等特色作物占了"半壁江山",田边还间作了黄豆、黄秋葵等经济作物,水田套养青蛙、泥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