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977年英国 Jenkiks 等报导,将成年绵羊和兔的跟腱从肌腱连接部到跟骨附着处切去,植入英国考陶尔公司制造的碳纤维,诱发出了新腱的形成。此后,Vaughan 等(1978)用植入碳纤维的方法治愈了狗和马的指屈肌腱断裂。Goodship 等(1978)和Littlewood(1979)分别用植入碳纤维治疗了马的指屈肌腱损伤,取得满意的结果。Goodship 等(1980)通过长期随访,再次评价了他们用此法治疗的40例马的指屈肌腱损伤的疗效,并与传统方法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2.
给家兔行断腱手术,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跟腱愈合与肥大细胞的关系,结果显示,跟腱愈合的早期,肥大细胞的出现是跟腱愈合的又一主要因素,断腱的远端的生长速度优于断腱的近端,主要原因是断腱远端的血管增生早,肥大细胞数量多,从而在远端造成了有利于胶原纤维的合成,分泌,重组的微环境。  相似文献   

3.
对12例实验山羊颈静脉进行移植手术,其中7例用人造高分子涤纶血管植入颈静脉,手术获得成功。用人造高分子涤纶血管植入山羊颈静脉,术后无炎性反应或免疫排斥反应。观察表明,山羊颈静脉与涤纶血管愈合良好,血流畅通;颈静脉的结缔组织(弹力纤维)及上皮组织沿着植入的涤纶血管内外环壁生长,在涤纶血管上重新构成,接通一条新的血液流通管道。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兔跟腱不同愈合时期的形态学研究证实了跟腱的愈合过程表现为断端远端的生长速度优先于断端的近端,这一不等速生长现象在修复的早期尤为突出。研究结果还表明跟腱愈合的主要原因是腱周组织的增生和肉芽组织的改建;腱组织本身有潜在的愈合能力。  相似文献   

5.
本文所描述的是对扭伤的马屈腱植入碳纤维的一种治疗技术,认为碳纤维穿上椎旁缝针,刺入腱的受伤部位,有利于碳纤维直接植入用手术切开的屈腱,八个病例治疗的结果,到此为止。人们如何处理简易,连同讨论这一治疗的形式如何能得以更进一步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通过检测苦马豆素抗血清治疗山羊甘肃棘豆中毒的血清学和免疫学指标,评价苦马豆素抗血清对山羊疯草中毒的治疗效果。将18只山羊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6只)、攻毒治疗组(B组,6只)和攻毒组(C组,6只),其中B、C组山羊于第1天拌精料饲喂甘肃棘豆草粉,开始攻毒剂量为10 g/(kg.d);C组山羊(第55天)出现死亡时停止攻毒。攻毒后第21天,B组山羊颈部肌肉注射苦马豆素抗血清,每只山羊每次0.25 mL/(kg.d),连续注射4 d。各组山羊于攻毒前进行第1次采血,以后每隔7 d采血1次,共采血8次。结果显示,攻毒后第7天,B、C组山羊AKP活性和AMA活性分别上升和下降,且均与A组差异极显著(P<0.01);第14天,B、C组山羊血清LDH活性明显高于A组(P<0.05);第21天,B、C组山羊的E-玫瑰花环率明显低于A组(P<0.05)。对B组山羊注射苦马豆素抗血清,治疗后(第28天)首次检测结果显示,B组山羊AKP、AMA和BUN活性较C组均表现为差异极显著(P<0.01);第35天(第2次检测),B组山羊血清中苦马豆素浓度明显低于C组(P<0.01),而E-玫瑰花环率明显高于C组(P<0.05);第42天,B组山羊LDH活性显著低于C组山羊(P<0.05)。研究证实,苦马豆素抗血清能够有效治疗甘肃棘豆对山羊肝脏、心脏和肾脏等组织器官造成的损伤,可用于治疗山羊疯草中毒。  相似文献   

7.
在初报中已描述了山羊同种异体肾移植的方法,并发现有四只移植肾在术后160天剖检时消失,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南京农学院学报1984年2期)。本试验利用电镜观察移植肾在排异过程中的超微变化。 选择非近亲健康的羊作供、受肾羊。手术前后不用任何抗排异药物和抗菌素。于术后第7、14、21、28天进行手术取样,作超薄切片。取正常肾以相同方法处理作为对照。两只移植肾的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8.
20只实验山羊每日按10 g/kg·w剂量通过永久性瘤胃瘘管投喂冰川棘豆,观察实验山羊临床症状.待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后,解剖实验山羊,并取实质性器官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研究冰川棘豆对实验山羊的毒性作用.结果表明,实验山羊在试验第15~18天出现轻度中毒症状,试验第33 ~39天出现重度中毒症状.肝脏、脾脏、大脑、小脑、肺脏、肾脏等实质性器官组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空泡变性,尤以小脑变化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自行研制的碳纤维增强的壳聚糖内固定棒的组织相容性。方法:将碳纤维增强的壳聚糖内固定棒和纯壳聚糖内固定棒分别埋植于家兔皮下、肌肉内、骨内。术后观察动物一般情况,分批定期处死动物,观察植入部位组织反应程度、植入物周围组织学变化。结果:动物手术后一般情况正常,伤口愈合良好,局部无感染、坏死及窦道形成等异常病变出现;组织学检查显示组织结构正常;材料植入初期各组动物可见有中性及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反应,以骨内植入组反应更明显。随植入时间延长,炎症反应明显减弱,但可见少量巨噬细胞。早期形成疏散的纤维包膜,12周以后逐渐经薄而致密,与膜下肌肉组织界限清楚。这些反应与纯壳聚糖内固定棒引起的反应基本上一致。结论:自行研制的碳纤维增强的壳聚糖内固定棒表现出良好组织生物相容性。有可能成为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新型骨折内固定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自行研制的碳纤维增强壳聚糖骨折内固定棒对小鼠骨髓和外周嗜多染红细胞(PCE)的致突变作用,评价其生物安全性.方法:碳纤维增强壳聚糖内固定棒不同时间浸提液给昆明小鼠一次性腹腔注射(ip)染毒24h后取样,以及72h浸提液的不同时间取样观察其对小鼠骨髓和外周血PCE微核率的诱发作用,并与空白对照比较.结果:所研制的碳纤维增强壳聚糖内固定棒浸提液并不诱发微核增加,PCE微核率与空白对照组的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碳纤维增强壳聚糖内固定棒不诱发骨髓和外周血PCE微核率增加,不具有致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11.
大家畜不同部位开放性腱断裂、骨折与蹄伤,是兽医临床上常见的外科损伤性疾病。对本病的治疗方法,各地都有许多经验。近年来,我们采取了石膏绷带配合离蹄环形铁支架的办法,共治疗病畜四十八头(马21头,骡17头,驴7头,牛3头),其中跟腱断裂26头,深浅屈腱断裂11头,屈腱末端断裂1头,伸腱末端断裂1头,四肢中下段骨折7头,球关节透创1头,部分蹄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以波尔山羊为实验动物,旨在观察钼镉联合胁迫对山羊肾脏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选用63头健康波尔山羊随机分成7组,每组3个重复,选用七钼酸铵([(NH4)6Mo7O24·4H2O])作为实验钼源,氯化镉(Cd Cl2)作为实验镉源,按每kg山羊体质量添加钼、镉对照组(Mo 0 mg/kg+Cd 0 mg/kg),低镉低钼组(Mo 15mg/kg+Cd 0.5 mg/kg),低镉中钼组(Mo 30 mg/kg+Cd 0.5 mg/kg),低镉高钼组(Mo 45 mg/kg+Cd 0.5 mg/kg),高镉低钼组(Mo 15 mg/kg+Cd 1.0 mg/kg),高镉中钼组(Mo 30 mg/kg+Cd 1.0 mg/kg),高镉高钼组(Mo 45 mg/kg+Cd1.0 mg/kg),实验期50 d。并于当天、第25、50天每组各剖杀3头山羊取肾组织进行相关实验,观察不同剂量钼、镉对山羊肾脏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等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在实验第25、50天时,实验组山羊肾脏bcl-2 mRNA表达量下降(P0.01),bax mRNA、caspase-3 mRNA和cytc mRNA表达量上升(P0.05或P0.01);山羊钼镉联合胁迫导致肾线粒体抗氧化功能降低、自由基含量升高,导致细胞促凋亡基因表达量上升,抗凋亡基因的表达量下降,提示钼镉联合胁迫对山羊肾脏有明显损伤。  相似文献   

13.
滚蹄病多发生于马属动物,除先天性屈肌腱挛缩外,主要由指(趾)深屈肌腱损和伤屈腱炎的瘢痕收缩引起,在保守疗法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常用切断深屈肌腱方法治疗,但操作复杂、愈合时间较长。根据民间经验与本人研究,用大宽针(图1)切腱法治疗较为理想,其理论依据与操作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4.
对饲喂棉饼诱发的山羊泌尿系统结石(“砂石淋“)的病例进行了静脉尿路造影X射线、B超、螺旋CT检查.结果显示:饲喂棉饼诱发的山羊泌尿系统结石呈砂石样,X射线腹部平片呈阴性,经泛影葡胺静脉尿路造影后可见膀胱内有密度不均匀的结石样颗粒分布;B超检查在泌尿道多处出现结石颗粒的强光点或光团并伴有声影;螺旋CT检查发现在泌尿系统的膀胱和尿道中有明确的结石影.因此B超、螺旋CT和X射线腹部平片(结合造影)不仅对饲喂棉饼诱发的山羊砂石样结石有明确的诊断,而且可以方便地观察到结石的位置、大小、形态,三者的结合有利于对山羊砂石淋的快速、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15.
在分别进行瘤胃切开术、右腹腔探查术、肠管切开术和剖腹产术的各供试山羊术部切口分3层装置尼龙布拉链,术后第1-20天观察试验的切口身状态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腹壁切口装置拉链对切口有轻度的局部刺激作用,对全身状况无明显影响;应用山羊拉链术开展慢性实验研究,最佳时间是在装置拉链后7-20天。  相似文献   

16.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添加半胱胺(CS)和海南霉素(HM)对山羊肌内共轭亚油酸(CLA)含量的影响.选取健康、体重一致[(15±1)kg]的3月龄育肥山羊90头,随机分成3组:组I饲喂基础日粮,组Ⅱ在基础日粮中添加900 mg/kgCS,组Ⅲ添加5 mg/kg HM.60 d后每组随机选10头宰杀,取背最长肌和半腱肌,采用索氏抽提法测定肌内脂肪含量,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分析法测定肌肉中CLA的含量.结果显示:对照组背最长肌肌内脂肪含量比半腱肌高62.3%(P<0.05),每100mg肌肉中CLA含量比半腱肌高41.9%(p<0.05);半胱胺和海南霉素对山羊肌内脂肪含量无显著影响,但半胱胺能够有效提高羊肉中CLA含量.半胱胺处理组半腱肌肌内脂肪中CL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增加26.5%(P<0.05);日粮添加海南霉素使背最长肌肌内脂肪中CLA含量提高10.1%,但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苦劳汤坐浴和利福平外敷在肛瘘患者术后创面护理中的效果。方法我科自2010年以来运用苦劳汤坐浴及利福平外敷的方法对肛瘘术后患者创面进行护理,将56例肛瘘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苦劳汤加利福平)和对照组(苦劳汤),比较两组患者治愈率和创口愈合时间。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为100%,对照组为82.14%,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创口愈合时间为(20.34±5.67)天,短于对照组(24.98±5.12)天(P<0.01)。结论苦劳汤坐浴联合利福平外敷可促进肛瘘患者术后创面愈合,疗效显著,优于单纯使用苦劳汤坐浴,不失为一种肛瘘术后护理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封闭负压引流联合胶原蛋白海绵对深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烧伤面积小于15%TBSA的深Ⅱ度烧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负压吸引组(V组)、胶原蛋白海绵组(CS组)和负压吸引联合胶原蛋白组(V-CS组)。C组创面采用常规换药治疗(生理盐水清洗、碘伏消毒、凡士林纱布包扎)。V组创面采用负压吸引治疗,第1疗程安置负压吸引7d,负压值约-120mmHg,如创面未愈合,采取常规换药1次,隔3天后重复上述治疗。CS组采用胶原蛋白海绵换药治疗,每3天更换一次胶原蛋白。V-CS组采用负压吸引联合胶原蛋白海绵治疗,将胶原蛋白海绵置于创面,同时行封闭负压引流治疗。观察各组患者创面愈合过程中第1、4、7、14、21天的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率、不同时相创面的愈合面积比率差异。结果:从治疗后第7天始,V、CS组及V-CS组的细菌培养阳性病例均低于对照组,且第10、14天时V-CS组细菌培养阳性率最低,V、CS组及V-CS组第10、14、21天的细菌培养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第10、14、21天,V-CS组的创面愈合比率均大于C、V组及CS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期,V组与CS组创面愈比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封闭负压引流和合胶原蛋白海绵都是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的有效手段,两种方法同时结合使用时,减少创面细菌阳性和促进创面快速愈合的作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19.
对饲喂棉饼诱发的山羊泌尿系统结石("砂石淋")的病例进行了静脉尿路造影X射线、B超、螺旋CT检查.结果显示:饲喂棉饼诱发的山羊泌尿系统结石呈砂石样,X射线腹部平片呈阴性,经泛影葡胺静脉尿路造影后可见膀胱内有密度不均匀的结石样颗粒分布;B超检查在泌尿道多处出现结石颗粒的强光点或光团并伴有声影;螺旋CT检查发现在泌尿系统的膀胱和尿道中有明确的结石影.因此B超、螺旋CT和X射线腹部平片(结合造影)不仅对饲喂棉饼诱发的山羊砂石样结石有明确的诊断,而且可以方便地观察到结石的位置、大小、形态,三者的结合有利于对山羊砂石淋的快速、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TLIF)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16例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以TLIF手术治疗,术中先行椎弓根钉内固定,通过椎弓根钉撑开间隙,切除患侧上下关节突和椎板,由健康组织进入复发椎间盘间隙,经椎间孔显露切除椎间盘组织并处理椎间隙,行软植骨后,45°植入PEEK材料融合器。结果手术平均时间90.2min,术中平均出血236.5mL。术后1例脑脊液漏,经俯卧位2d后愈合,无神经系统损伤、无大出血休克、无感染等并发症。全组病例JOA评分优良率为81.3%,术后症状及神经功能明显改善。结论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