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液化石油气计量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桂琴 《油气储运》1994,13(6):39-47,51
鉴于目前国内没有统一的液化石油气数量的计算标准,又缺乏计算的基础数据,为此引用了国外有关标准中的基础数据,提供了液化石油气计量的参数和计算公式。同其它油品的计量一样,液化石油气数量的计算必须把真空中的质量换算在大气中的质量,由于液化石油气是储存在压力容器中,呈气液平衡状态,所以它在储罐内的质量应是其液体质量和饱和蒸气质量的总和。着重介绍了根据油罐测量资料进行液化石油气质量的计算方法,分别算出液相和  相似文献   

2.
分层对液化石油气储罐升压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液化石油气储罐受热压力上升而导致爆炸的问题,建立了液化气均相模型和分层模型,并对这两个模型的升压过程进行了比较。计算结果分析表明,液化石油气中分层区的存在加快了储罐的升压过程,另外,还分析了热流密度等对液化石油气储罐升压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液化石油气储罐火灾事故的危害及其连锁反应过程,对液化石油气罐区的安全防护方式进行了分析,并对各种防护方式的特点进行了比较,提出了液化石油气储罐设计时选择安全防护方法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4.
乔国发  李玉星  张孔明  李多金 《油气储运》2005,24(4):29-31,i003
介绍了液化天然气(LNG)升压后的自冷热力学特性,指出了LNG的储存方式及存在的问题.根据LNG的热力学特性,提出了利用高压储罐和常压储罐相结合的方法储存LNG.该方法需要的设备少、工艺简单、易于操作、投资少、适用范围广,是一种新型、有效的LNG储存方法,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日本是一个无自产能源的国家,在液化石油气(LPG)、液化天然气(LNG)储罐的设计、建造方面均有丰富和成熟的经验。目前,日本已可以在较为恶劣的地基上建设大型高安全性的储罐。主要介绍了日本地上LPG、LNG低温储罐的结构、基础的型式、储罐设计的基本思想、施工时选用的焊接材料以及与储罐的安全性、大型化相适应的设计、施工和检验等技术。  相似文献   

6.
世界LNG贸易和基本负荷型天然气液化装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然气液化是实现天然气远洋贸易的惟一手段,液化天然气因在远洋运输、储存及调峰方面具有独特的优越性,近年来发展迅猛。概述了目前世界液化天然气的贸易、已有和拟建的基本负荷型天然气液化装置及其液化能力,以及印度尼西亚、阿尔及利亚和马来西亚等几个主要液化天然气出口国的液化气生产状况。  相似文献   

7.
液化石油气的低温常压储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何友梅 《油气储运》1998,17(4):11-13
概述了液化石油气低温储技术在我国的发展趋势,对液化石油气的常温压力储存,低温常压储存和降浊国压力储存等方案进行了分析对比。  相似文献   

8.
李建华  黄郑华 《油气储运》2006,25(11):47-49,60
分析了液化石油气储罐泄漏的原因,探讨了液化石油气储罐泄漏的危害特性,从储罐质量设计、储罐合理设置、隔热防火设计和安全检测装置等方面探索了预防和控制液化石油气储罐泄漏的消防安全设计.  相似文献   

9.
基于液化石油气(LPG)闪点低、燃烧值高、爆炸速度快、膨胀系数高的特点,综合当前针对LPG储存采取的常规安全措施和LPG压力储存系统的设计现状,总结了LPG储罐和配套工艺管网在设计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涉及人孔、排污口、紧急切断阀的设置,转输泵、储罐第一道阀门、仪表设备的选用,流量计旁通管道和仪表控制系统的功能要求等。  相似文献   

10.
通过宏观检查、超声波检测、硬度测试、金相检查等方式,对一台200m^3液化石油气球罐内壁鼓泡的成因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在用储罐和新建储罐提出了鼓泡防治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
徐宏斌 《油气储运》1999,18(9):7-10
结合冷冻液化石油气(LPG)的储运特性及全制冷式液化石油气船舶货物装卸系统的特点,介绍了冷冻LPG码头软接设施、冷冻LPG的低温维护措施和冷冻LPG装卸管道管材的选择,在卸船流程、扫线流程以及循环冷却流程方面对冷冻LPG装卸工艺流程进行了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12.
为了优化液化乙烷船远洋运输能力,根据液化气船液罐装载极限的基本要求和液化乙烷的货品属性,从提高基准温度下货物的对应密度和充装极限两个方面研究了提高液化乙烷船液罐装载极限的方法。将理论计算与液化乙烷船实际数据相结合,分析了BOG的不同回收利用方式对控制乙烷密度的影响;为了使主罐体充装极限达到99.5%,在液罐顶部设置气室,并将液罐压力释放阀安装于气室顶部;同时,对液位测量、温度测量、再液化设备启动压力设定、应急切断响应周期、液罐尺寸等修正裕量系数开展了研究,得出了在满足约束条件下提高装载极限的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使得液化乙烷在基准温度下的对应密度、充装极限分别提高6.67%~8.89%、1.5%,可在其他液化乙烷船储运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夏季,液化气储罐外表面需采用喷淋水降温,该方法不仅消耗大量的工业水和电能,而且使罐体表面防腐层和金属本体腐蚀严重。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在10座100m^3卧式液化气储罐上试用了上海大通研究所生产的DT-22型凉凉隔热胶,该产品可直接涂覆于储罐的外表面,从而达到隔热降温的效果。凉凉隔热胶与红丹防锈漆相比,其抗化学性能好、防锈性能极佳、耐磨性好、附着力强,涂覆在液化气储罐上,取消了夏季的喷淋水降温,省去  相似文献   

14.
刘雯 《油气储运》1998,17(4):14-18
液化石油气在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已被广泛地用于民用,汽车,金属的切割焊接,火力发电,建材,化工等行业和领域,而我国的液化石油气主要用民用燃料,与国外差距较大。  相似文献   

15.
液化天然气作为低温燃料,在汽化时放出大量的冷量,这部分冷量可以被其它工艺过程有效的利用.介绍了液化天然气的汽化工艺流程、汽化站储存总容积的确定及汽化器传热面积的确定,通过对LNG冷量火用分析数学模型和LNG冷量火用特性进行热力学分析,总结了发电、空分、干冰制取、低温粉碎、蓄冷装置等各种工艺过程中LNG冷量的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16.
利用有限元法分析计算了某LNG储罐气相管装料及卸料时的热应力,发现最大应力在气相管与内容器连接部位,其与气相管实际断裂位置吻合。分析结果表明:虽然装料与卸料会导致一定的压力与温度循环,但造成的交变应力强度幅很小,可以忽略其引起的疲劳损伤。造成结构破坏的原因为过大热应力导致的结构安定性失效。当内容器轴向收缩受限时,气相管应具有足够大的柔性,才能有效降低热应力,满足结构的安定性要求。从约束及热变形补偿入手,对消除及缓解LNG储罐气相管热应力的措施进行了探讨。(图5,参6)  相似文献   

17.
吴志平  付立武  敖镇海  王仓  苗松 《油气储运》2013,(10):1084-1088
地上大型储罐罐底板的阴极保护是决定储罐运行寿命的关键技术.介绍了储罐罐底板的各种阴极保护技术、阳极的埋设方式和保护电流的流动特点,指出采用柔性阳极的阴极保护技术是新建储罐阴极保护设计及旧罐底板阴极保护更新的首选方案.当前,影响罐底板阴极保护系统维护的主要因素是参比电极的稳定性、精度及位置排布.基于某直径45 m大型储罐阴极保护设计更新实践,指出对于大型裸罐底,可以通过阴极保护的高水平设计,大幅降低储罐罐底板阴极保护成本.  相似文献   

18.
采用深冷(-60℃)速冻保鲜技术,以舟山杨梅为研究对象,在无太阳光照的条件下自然解冻,研究不同冷藏时间对杨梅果实的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酸含量、呼吸强度、果实硬度、腐败率及感观评定等理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60℃的冷藏条件下,保藏6个月的杨梅的失重率较新鲜杨梅减少3.35%,较冷藏3个月后杨梅的呼吸强度降低51.5%,果实硬度降低7.1%,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降低2%,总酸的含量降低0.19%,腐烂率增加5%。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深冷(-60℃)速冻保鲜技术保藏的杨梅,在3-6个月其营养品质变化较小。该研究将为杨梅的精深加工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大型LNG 储罐一旦发生泄漏,将会对周边人员和财产构成重大威胁。基于充分调研,分别从理论、试验及数值模拟3 个方面论述了国内外关于LNG 泄漏扩散的研究进展,尤其是近年来国内外在数值模拟方面的突破性研究成果。大型LNG 储罐泄漏后的气体扩散理论模型主要有高斯模型、唯象模型、箱及相似模型、浅层模型;通过LNG 泄漏试验获取了大量基础数据,主要包括气象条件参数、气云、液池燃烧的相关数据;在数值模拟方面,对LNG 泄漏气云扩散开展了大量研究,尤其是针对不同影响因素耦合作用下LNG 的泄漏扩散演变过程、气云变化形态、影响区域、爆炸范围等进行了模拟分析。通过对比分析发现,数值模拟方法具有成本低、精度高、可操性强等优点,既能有效拓展理论和试验研究成果,又能开展复杂工况下LNG 泄漏扩散的研究。对3 种方法的研究趋势进行了预测,提出大型LNG 储罐泄漏扩散的研究还需与接收站实际情况相结合,指出在今后的研究中应以数值模拟研究为主、试验与理论研究为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