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低温快速烘干系统加热箱设计过程中出现的功耗大、出口温度不均匀等问题,从加热结构、加热元件的选用、导流结构的设计、风机选择等方面进行了探讨,试验结果表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国内外育苗播种机供种方式的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气吹式供种的新方案,并对种箱气室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包括种箱气室内部流场数学模型研究。同时,设计了3种结构形状的气室,运用Fluent软件平台,分别在不同高度,不同宽度、不同入口速度情况下进行正交数值模拟实验,找出各因素对种箱气室出口流场均匀性和出口速度的影响规律及结果,显示种箱气室的入口速度和气室宽度对实验结果有显著性影响,种箱气室结构形状是气室出口速度的大小及流场均匀性为主要影响因素。仿真实验结果为后期样机的制作及其试验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花生传统自然晾晒干燥存在干燥周期长、晾晒场资源需求巨大、易受污染等问题,设计一种以太阳能为主要能源、电能为辅助能源的太阳能干燥花生装置,并对其工作原理、装置结构、干燥室及集热器进行相关的研究。利用TRNSYS软件对太阳能干燥花生装置集热系统的集热性能进行仿真,仿真结果分别显示太阳能集热器倾斜面日总辐射量、太阳能集热器出口温度、电辅助加热率和水箱不同层温度随时间的变化。通过试验对比分析太阳能集热器出口温度与仿真结果之间的关系,分析太阳能干燥花生系统集热系统的集热性能。  相似文献   

4.
磁吸板式排种器充种性能离散元仿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论述了一种磁吸板式精密排种器结构及工作原理。以单列排种元件为研究对象,采用颗粒离散元法建立排种器仿真模型,分析了种箱移动速度、永磁体磁吸端面磁场强度和充种位置角对排种器充种性能的影响,得到各因素的最佳组合。仿真结果表明,影响排种器充种性能的主要因素是磁体端面磁场强度,其次是种箱移动速度。仿真及样机性能试验均表明,在永磁体端面磁场强度为150 mT、种箱移动速度为0.08 m/s、充种位置角为110°条件下,排种器均具有较好的充种性能,其单播率仿真值为89.57%,实际试验值达87.93%,仿真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证明离散元法仿真分析磁吸板式排种器的可行性,同时也表明磁吸板式精密排种器可用于小颗粒蔬菜种子的精密播种。  相似文献   

5.
研发了一款人工智能植物生长箱,为获得更合理的箱内气流组织方式,给箱内的植物创造更加均匀稳定的生长环境,提出了8种气流组织设计方案。应用CFD的专业软件,对不同的设计方案下的植物生长箱工作室内温度场进行数值模拟,并对不同的设计方案下的不同的气流组织方式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得出方案六、七为最佳的气流组织方案。研究发现,对于提高箱内的温度均匀性,上进下出的进风方式优于下进上出的进风方式,下移灯条优于顶壁灯板的设计,在水平90°进风的基础上角度上调20°或下调20°均优于水平进风。  相似文献   

6.
针对连作障碍严重制约三七种植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设计一种针式水蒸气输出装置,对消毒针的结构参数进行优化,并通过土槽试验进行验证。通过Fluent软件对消毒针内部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消毒针出口流速、压力增大,出口温度无明显变化。土壤热传导试验表明,在5 min内即可将土壤加热到90℃,土壤加热基本规律为下层土壤加热效率较低、上层土壤加热效率高。为了探究消毒针不同结构参数对土壤升温效果的影响,选取单侧孔口数量、孔口直径和水蒸气出射角作为试验因素,选取土壤升温到90℃所需时间作为试验指标,进行了正交试验,确定消毒针最优结构参数组合为:消毒针单侧孔口数量为4个、孔口直径为2 mm、水蒸气出射角为45°,此时土壤升温到90℃时间最短,为116 s。通过Fluent多孔介质传热仿真得出,消毒针的最佳排布方式为6×6,最佳数量为36根,间距为250 mm。对消毒后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及pH值进行检测,表明消毒后土壤环境符合三七生长的环境要求。  相似文献   

7.
由于电动汽车行驶工况的复杂性,电池箱的受力也复杂多变,往往需要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抗振性等。基于某汽车主机厂的纯电动汽车电池结构项目,以HyperMesh为仿真工具,进行静力学分析和随机振动仿真,结构均未发生失效,并对比扫频试验得到的实际模态与仿真计算得到的模态,验证仿真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粮食分选系统中筛选机工作可靠性差、寿命低等问题,进行了直线筛选机筛箱系统的动态模拟仿真设计,建立了筛箱的有限元仿真模型,得出了筛箱系统的各阶固有频率及振型.同时,通过模拟仿真分析结果来检验筛箱刚度,找出导致结构快速破坏的共振频率,确定筛箱结构改进的方案,为提高筛选机寿命及优化筛箱结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磁吸滚筒式排种器种箱振动供种仿真与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颗粒离散元法,以番茄磁粉包衣种子为对象,采用Hertz-Mindlin接触模型,建立了种子和排种器仿真分析模型,研究了种箱振动频率、振幅对种群运动规律及种箱供种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在振动频率40 Hz、振幅0.50 mm和0.75 mm时,种群堆积高度稳定,可以达到稳定供种。为了验证仿真模型的可靠性,采用高速摄像拍摄了在种箱振动频率为40 Hz、振幅为0.75 mm条件下的供种情况,种子实际供种情况与仿真结果吻合。以种箱振动频率、振幅为试验因素,在磁吸滚筒式排种器上进行排种性能试验,得出种箱在振动频率40 Hz,振幅为0.50 mm和0.75 mm时,单粒率达92%,漏播率低于3%;在振动频率20 Hz和60 Hz时,不同振幅下的单粒率均小于80%。  相似文献   

10.
动力电池系统是电动车辆的动力源和核心部件,其动力特性直接关系到整车的性能,特别是在低温工况下,如何科学有效地提高电池内部材料的活性,减少低温对电池包充电、放电性能和放电容量的影响。以某种锂电池为对象,通过CFD模拟分析、电池包热场仿真分析、研究及PTC加热过程的跟踪试验,形成了电池箱及热管理控制方案,通过阶段性温度均衡,改善了电池箱内部温度场的一致性,满足了整车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