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工业化和城镇化产业集群的同步增长,导致了农村"空心村化"发展态势的不断加剧,为了解决渭北台塬丘陵区空心村土地利用低、人地矛盾紧张等问题,本文以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尧头镇浴子河村空心村整治项目为例,对废弃宅基地、废弃砖厂进行综合整治,有效增加了土地面积3. 864hm~2,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渭北台塬丘陵区空心村整治技术措施及相关规范,为渭北台塬丘陵区空心村整治项目的开展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8):171-172
21世纪以来,在加入世贸组织和深化改革的推动下,我国的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城市化作为是当前中国社会变迁的主旋律,加大了城乡的人口流动,平衡了城乡发展的节奏,同时也带来了"空心村"这样的农村社会问题,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丘陵区的空心村问题尤为突出。本文以近年来国内外空心村问题研究进展为背景,结合中国山地丘陵区的特殊社会、经济等条件,探究我国山地丘陵区空心村的发展趋势,以期为山地丘陵区空心村的整治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山地丘陵区空心村土地整治过程中,水资源是制约山地丘陵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而粉煤灰和有机肥常作为主要还田材料来改善土体质量。为探明粉煤灰和有机肥对土壤温度和作物生长发育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在陕西富平中试基地开展了施用粉煤灰和有机肥的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还田材料的施用显著影响土壤温度的提升,具体表现为粉煤灰与有机肥(TFC)粉煤灰(TC)有机肥(TF)对照T0;不同试验处理显著影响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且具有相同规律,具体表现为TFC TF TC T0。从提升地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方面综合比较,建议在山地丘陵区空心村土地整治的过程中可将粉煤灰和有机肥混合使用,增产的同时提升土壤温度和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4.
胡雅  程杰 《乡村科技》2019,(8):108-109
本文针对山地丘陵区空心村整治工程中人居环境存在的问题,阐述人居环境需要改造的内容,提出村庄道路重建和维护技术、水系利用与保护技术、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及生活垃圾收集与处理技术四个方面的人居环境重建技术,为空心村整治工程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5.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1):234-237
通过问卷调查及实地踏勘陕西省澄城县现有空心村的废弃面积、留守人数、人均收入、交通状况、环境状况、拆迁意向等信息,采用层次分析法合德尔菲法对调查所在各村基本情况做具体分析。结果表明:(1)通过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评价得出蔡袋村和浴子河村是较为理想的山地丘陵区空心村项目选址地点;(2)利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得出澄城县空心村所调查的指标权重分别为废弃面积0.38,留守人数0.16,人均收入0.07,交通状况0.10,环境状况0.04,配合指数0.25。其中废弃面积是空心村整治的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因素,农民的配合指数也是决定能否整治的关键因素;(3)通过调查得出澄城县山地丘陵区空心村废弃面积较大,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4)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可以用做空心村项目选址研究,指标选择合理,筛选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安徽农业科学》2019,(18):262-264
以收集资料及调研结果为基础,多角度对陕西省空心村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分析,根据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通过分析陕西农村生命周期规律,提出合理整治空心村土地的方案。以蓝田县为例,研究认为,蓝田地区农村生命周期进入空心化低谷阶段,影响空心村土地整治效果的原因在于农村经济体系滞后,政府与农村工作不协调,以及生产要素匮乏的问题。采用中心地理论,建立中心村、集中自然村、宅基地易地、恢复耕地质量等方式,加强政府与农村工作协调,有利于空心村的整治。  相似文献   

7.
基于土地整治的山地丘陵区耕地质量潜力测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准确地识别土地整治改良因素和科学地测算耕地质量潜力对耕地质量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我国现有的耕地质量评价体系,分析土地整治工程措施对山地丘陵区耕地质量的影响,提出了一套服务于山地丘陵区土地整治的耕地质量提升潜力测算方法;并通过准确识别土地整治改良因素,确定提升方案,测算了重庆市綦江区耕地质量提升潜力.结果显示:1)研究区现状国家利用等指数区间为648.02~1 659.33,整治后国家利用等指数区间为761.81~1 783.04,耕地质量平均可提高0.79个利用等;2)得到的现状耕地利用等指数与折算为基准作物的实际产量的相关性(R~2=0.895 0)大于农用地分等成果(R~2=0.797 4);3)高潜力分等单元主要分布在地势较为平坦、水源较为充足的丘陵地带,整治重点是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低潜力分等单元主要分布在陡坡中山地带和有石灰岩分布的喀斯特丘陵区,整治重点为防止水土流失与保护生态环境.本研究提供的潜力测算方法适应了差别化土地整治需求,保证了测算结果的真实性和潜力实现的可行性,可为山地丘陵区土地整治耕地质量潜力测算提供参考.不同的地质地貌类型,耕地质量提升的核心因子有所差异,土地整治的工程措施应有侧重点.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转变成了的空心村,不仅造成土地资源的严重破坏和浪费,也使农村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受到了严重影响,空心村立地整治亟待解决。我国黄土丘陵沟壑区,山高坡陡,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空心村问题突出。文章根据该区域特点,提出田、水、路、林、村多方面综合的立地整治模式,包括土地平整工程、灌溉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以及地质灾害防治工程5个方面,并在详细调查该区域内的陕西省澄城县尧头镇浴子河村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状况、土地利用现状的基础上,在该村开展一个空心村立地整治模式应用示范项目,有针对性地利用所提出的立地整治模式进行整治示范,以期为该区大面积空心村立地整治做铺垫。  相似文献   

9.
车亮亮  韩雪 《安徽农业科学》2012,(12):7253-7255
从土地空心、基础设施空心、人口空心、产业空心方面解析了空心村的形成,分析了空心村的危害。总结了空心村生态旅游整治模式区域适宜性因素,根据影响空心村生态旅游整治模式的限制因素,以及可操作性、科学性、通用可比原则,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在建立层次结构的基础上,构造判断矩阵,进而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并对指标进行分级量化,最后确定了空心村生态旅游整治模式区域适宜性分级标准。  相似文献   

10.
空心村整治是解决城乡发展转型进程中乡村地区土地资源闲置、空废及低效利用等问题的重要手段。构建符合平原农区地域功能特点的空心村整治潜力测算模型是实施平原农区空心村整治工作的基础与依据。本文以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法为基础,基于平原农区的地域特色及优质耕地保育与现代商品粮基地建设重大战略需求建立了涵盖整治迫切性、自然适宜性及经济社会可行性等影响平原农区农村居民点整治理论潜力释放的评价指标体系,据此构建了空心村整治潜力测算模型,并以山东省禹城市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禹城市的整治迫切性、自然适宜性及整治可行性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各乡镇的整治迫切性修正系数处于0.18~0.96之间,自然适宜性修正系数处于0.69~0.84之间,整治可行性修正系数处于0.11~0.77之间;(2)禹城市空心村整治的理论潜力及现实潜力分别为3 517.86 hm2和1 853.18 hm2,新增耕地系数达16.89%。近期空心村整治需重点挖掘市中街道、十里望镇和房寺镇的整治潜力,远期需加强其他乡镇村庄整治;(3)市中街道周围的农村居民点自然适宜性较低,可考虑将该区空心村整治后复垦为建设用地,其他乡镇空心村整治后复垦为耕地,提高综合用地效益。  相似文献   

11.
选取太行山山麓平原区的顺平县高于铺镇、腰山镇土地整治项目区为案例,应用数学分析法、实地调研法、抽样调查法,在分析项目区新增耕地来源的基础上,对项目区土地平整工程、农田水利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及村庄整治工程进行规划设计,以期对太行山山麓平原区的土地整治工程设计提供经验借鉴和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12.
张迅  司泽宽  彭熙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5):6926-6927,6995
贵州地表起伏度大,山高坡陡,沟壑纵横,耕地紧张,村庄整治是解决农村居民点用地浪费、居住环境差和增加耕地面积的重要措施,土地整治潜力分析与影响因素研究是土地合理利用的必要前提。该研究通过预测贵州农业人口的变化规律及理论建设面积,结合现状村庄面积,得出新增耕地的潜力,并揭示各影响因素影响力的大小。结果表明:自2003年以来贵州各个地区农业人口一直表现为逐渐减少的趋势,且具有明显的线性关系;在未来10年,农业人口将会继续减少,农村耕地整治潜力在20万hm2左右,人均新增耕地面积将达到0.018~0.022 hm2;高起伏地表条件下耕地整治潜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建设用地指标缺口、地方年财政收入和土层厚度。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适度规模经营与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的关系,指出原有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并不能很好地满足适度规模经营需求。分析了江苏省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重骨干、轻田间、模式单一、投资单一、建设模式粗放、后期管理缺失等问题,指出调整和优化现有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思路能够为适度规模化经营提供保障,同时适度规模化经营也有助于破除原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土地制度障碍,两者相互促进。以土地综合整治作为江苏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的平台,把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与整治规划、村庄规划、土地规划、农业产业规划相结合,可以有效提高建设效率。  相似文献   

14.
李文波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5):167-168,211
依据国家对生态土地整治的要求,将生态理念融入到土地平整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村庄整治工程五大工程的设计。同时,分析了生态土地整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四大问题:生态整治项目生态景观规划设计费规定欠缺,生态整治项目后期维护费规定欠缺,生态整治项目生态景观工程设计规定欠缺,生态整治项目相关费用调整无依据。最后,提出了土地整治要综合考虑生态环境问题,实现农村土地整治数量、质量和生态"三位一体"。  相似文献   

15.
黄艳华  曹月娥  周颖  李小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3,(22):9443-9444,9458
分析了我国农村土地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一是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二是农村土地规划体系存在问题,三是农村集体土地利用率低.结合优先进行农业耕作使用、节约土地、因地制宜的原则,分区域地提出了我国农村土地规划管理改革的具体措施:在沿海发达地区,可采取“迁村并点”、整村搬迁、旧村改造、城镇社区化等措施;在中部地区,要重视农田改造和农田产品发展;在生态薄弱地区,农村土地规划管理要注重特色农业发展和生态保护.  相似文献   

16.
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乡村治理作为空间规划的实施手段,需重新认识其作为优化配置资源的基本单元、多方利益磋商和协调三农问题的平台等作用,本研究以西部某地区实用性村庄规划为例,提出建立镇村布局和村庄规划的规划体系,明确村庄分类及用地布局,同时以农村“三块地”改革和国土空间整治修复等政策推动实施,为乡村空间治理和编制乡村地区国土空间规划、实用性村庄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参照参与性农村评估法,对北涝沟村进行了多次实地考察,获取了可靠的土地利用变化的研究资料,应用转移矩阵和生态分析等研究方法对远离城镇的北涝沟村的土地利用变化及未来趋势和生态价值做了分析。结果表明:水田已经成为该村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由旱地向水田的转化是其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特点。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提高了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和价值,并继续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这为远离城镇小尺度的农田土地利用以及生态变化的人为调控和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抓好空心村治理推进新农居建设——以灵寿县北洼村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住房状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同时一些地区却出现了"空心村"现象."空心村"问题不仅造成了有限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还影响了农村面貌的改善,成为农村科学发展和新农居建设的"绊脚石".对灵寿县北洼村"空心村"状况进行了详细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对形成"空心村"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剖析,并提出了"空心村"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19.
“空心村”治理措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冯薇  杨丛山 《河北农业科学》2010,14(3):144-145,164
随着农村新建住房不断增加,在我国农村地区普遍出现了"空心村"现象。"空心村"造成土地浪费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在分析"空心村"问题的类型和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治理"空心村"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工业化、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居民点内部土地利用演变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分析工业化、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居民点用地演变规律,以河北省东马营村为例,采用参与式农村评估、ArcGIS矢量化等方法,分析其工业化发展历程,并选取扩展强度指数、容积率、吉布斯-马丁多样化指数等指标,在微观尺度上对农村居民点内部土地利用动态演变及其驱动过程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1)1985—2015年,东马营村箱包工业的发展导致当地经济非农化、农户从业结构非农化,当地纯农型农户所占比例不足1%,其显然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村;2)东马营村农村居民点的用地规模、扩展强度、多样性、建设面积与建筑面积等持续增长,其动态演变是与工业化发展历程相适应的。研究认为,未来应借助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工作,通过农村土地整理、复垦等缓解快速工业化农村地区的建设用地供需矛盾,同时应做好耕地流转,提高耕地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