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6 毫秒
1.
在乌鲁木齐近郊某养鸡场养殖拜城油鸡、良凤花鸡、油麻鸡各200只,饲养环境和条件相同,定期测量其体重,记录产蛋性能指标,120日龄时测量体尺性状、屠宰性能、肌肉品质,比较3个品种的生长性能、产蛋性能、体尺性状和屠宰性能。试验结果显示:120日龄时良凤花鸡公母鸡体重最重,但成活率较低,油麻鸡成活率和体重介于良凤花鸡和拜城油鸡之间;油麻鸡开产日龄、50%产蛋率周龄、高峰产蛋率、单产等产蛋性能均优于拜城油鸡和良凤花鸡;油麻鸡公、母鸡体斜长、龙骨长、胫长和胫围均优于拜城油鸡和良凤花鸡;油麻鸡屠宰性能比拜城油鸡高,比良凤花鸡略低。油麻鸡保留了拜城油鸡成活率高、抗逆性强、耐粗饲的特点,其屠宰性能、外貌特性、生长速度等又表现出优良的特性,兼顾了拜城油鸡和良凤花鸡2个品种的优势,适合在新疆地区饲养。  相似文献   

2.
贵州兴义矮脚鸡与矮脚黄鸡生产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对贵州兴义接脚鸡与矮脚黄鸡生产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兴义矮脚鸡0~45日龄时体重与矮脚黄鸡接近,而在45~90日龄显著高于矮脚黄鸡(P<0.05);胫长在0~75日龄时极显著低于矮脚黄鸡(P<0.01),而在75日龄后低于矮脚黄鸡,表明对兴义矮脚鸡的优势性能值得更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兴义矮脚鸡和矮脚黄鸡从初产至12月龄平均产蛋率为42.42%与52.38%,试验结果表明矮脚黄鸡产蛋率高于兴义矮脚鸡.  相似文献   

3.
1 尤溪麻鸡体征 1.1 外貌特征 头大小适中。70%为单冠,有5~7个冠齿,冠后部有3~5个开叉;30%为荔枝冠。冠及肉垂、耳垂鲜红色。上喙呈黑色,喙的前端呈肉色。胫、趾黑色。身长、体型近似“船型”。羽毛颜色可分三大类:黄麻色、全黑色和黄色。1.2 体重体尺 成鸡30周龄体重、体尺见表1。表1 尤溪麻鸡30周龄成鸡体重与体尺单位:g、cm项体  重体  尺目平均体重体重范围体斜长胸围胸深龙骨长胫长胫围宽爪长28502650~2950323318.5131057♀18501600~1900253115.5118462 生产性能 2.1 生长速度与耗料 本场采用自配饲料,0~29日龄用…  相似文献   

4.
矮脚鸡为鸡中的独特品种,脚胫比常规鸡脚胫短1/2~1/3。一般鸡的脚胫长在10em以上,而矮脚鸡仅5~7cm长。由于胫短而导致身矮,故矮脚鸡的特征特别显示脚短身矮,性情温驯而且耗料少,是笼养或规模化养殖的特选鸡种。如贵州大学选育的dw基因控制的矮脚黄鸡和兴义矮脚鸡均为该类型。矮脚鸡虽矮小,但体型匀称丰满、肉质细嫩有独特风味的特色。成年鸡体重仅1.5~2.0kg左右,特别适合小型家庭一次性消费,更兼脚短能作为进行生态安全养殖生产优质特色鸡品牌的特殊标识,因此矮脚鸡越来越受消费者所欢迎。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对90日龄黄杂鸡的体重和体尺进行了测定,并对所测指标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公鸡的体重、胸深、胸宽、胸骨长、胫长、胫围和背宽均极显著大于母鸡(P0.01),各体尺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在所有相关系数中,体重与胸宽的相关系数最大(r=0.809),胸深与胫围的相关系数最小(r=0.363)。本试验表明在肉用黄杂鸡的选种上,可以加强胸宽等指标的选育,提高肉用鸡体重。  相似文献   

6.
含dw基因矮脚黄鸡早期胫长生长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优质黄鸡中引入矮小型dw基因,培育成既有矮脚纯合型,又有快羽纯合型和不带有隐性白羽的纯系鸡群,可作育种测交和杂交制种,提供多功能的用途。探测N301矮脚优质黄鸡胫长的早期生长规律,从50日龄至100日龄,按家系翅号,每10d逐个测量统计,结果:60日龄胫长的平均相对生长率,小公鸡(15.25%)比小母鸡(8.39%)约快1倍左右,60日龄以后,呈波浪式地逐渐下降,至100日龄时,公鸡胫长5.60~6.20cm左右;母鸡胫长4.70~5.20cm左右。  相似文献   

7.
以3个批次的桂香鸡为研究对象,分析120日龄时桂香鸡的胫长、胫围以及体重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第3批桂香鸡的120日龄体重和胫围显著高于第1批(P〈0.05),第2批和第3批桂香鸡的120日龄胫长显著高于第1批(P〈0.05)。相关分析表明,第1批桂香鸡120日龄体重和胫长以及胫围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583和0.623;120日龄胫长和胫围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P〈0.01),相关系数为0.369。第2批和第3批数据合并分析表明,桂香鸡120日龄体重和胫长以及胫围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P〈0.01),相关系数分别0.605和0.726;120日龄胫长和胫围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P〈0.01),相关系数为0.463。研究结果为桂香鸡胫长、胫围与体重性状的选择,尤其是桂香鸡胫长、胫围与体重性状的综合选择提供了参照。  相似文献   

8.
隐性白羽鸡与清远麻鸡生长曲线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充分挖掘品种资源生长潜力,以清远麻鸡和国外引进的快大型品种隐性白羽鸡为研究对象,用Logistic模型、Gompertz模型和Von Bertalanffy模型对体重和胫长进行了生长曲线的拟合,并比较了3种模型拟合效果的优劣。结果表明,体重用Gompertz和Von Bertalanffy模型拟合效果较好,胫长用Logistci模型拟合效果较好。2周龄体重、3周龄胫长与3~14周龄体重极显著,r值为0.8。通过对早期体重和胫长的个体选择,可达到上市日龄较大体重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将含有dw基因的纯系黄鸡导入宁波市振宁牧业有限公司选育的地方品种鸡群(R系)内,培育出新的含有纯合dw基因品系K系。选育出的振宁矮小型黄鸡品系K系,体型外貌一致,胸肌丰满,鸡肉光滑,毛孔细小,胫短;公鸡胫长6.0 cm以下,母鸡胫长5.5 cm以下;公鸡16周龄体重在1.70 kg以上,母鸡在1.25 kg以上。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太平鸡早期生长发育规律,提高品种选育效果,采用Logistic、Von Bertalanffy、Gompertz三种非线性生长模型对其体重进行拟合,并对13周龄的体重与体尺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Gompertz模型对太平鸡0~15周龄体重的拟合效果最佳,拟合所得的太平公、母鸡的拐点周龄分别为7.08周、6.84周,拐点体重分别为572.24 g、482.74 g,成熟体重分别为1 555.34 g、1 312.09 g;13周龄太平鸡体重与体尺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公鸡的体重与体斜长、龙骨长、胫长、胫围、骨盆宽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母鸡的体重与龙骨长、胫长、胫围、胸围、骨盆宽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  相似文献   

11.
(一)做好育雏期工作,提高成活率育雏期除提高成活率外,还应注重前期高投入,确保在5周龄体重和胫长达标。(1)大体型麻鸡、黄鸡在雏鸡时喂配合饲料至少到42天,小体型黄鸡至少喂到60天,商品蛋鸡至少喂到8周龄。(2)减少密度,加强通风。(3)投资育雏设备,及时分群饲养。(二)抓好青年鸡的育成工作育成鸡饲养成功与否决定产蛋性能的高低。为此,首先做好称重管理,每周末务必称重,称重数量至少为60只。体重标准可参照各品种鸡管理指南。(1)根据称测体重大小选择育成料和决定日喂量。建议大体型麻鸡、黄鸡14周龄前使用前期育成料,15周龄后使用后期育成…  相似文献   

12.
山东省四个地方鸡种体尺及屠宰性状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汶上芦花鸡、莱芜黑鸡、济宁百日鸡和鲁西斗鸡的体型及产肉性能,随机选取相同营养和管理条件下170日龄的四个品种各20只(公母各半),测定其体尺和屠宰性状。结果显示:鲁西斗鸡体重最大,莱芜黑鸡和汶上芦花鸡次之;鲁西斗鸡的体斜长、龙骨长、胸宽、胸深、胫长、胫宽、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腿重、胸肌重、胸肌率等显著高于其他三个品种(P0.05),但其公鸡的腿肌率显著低于其他3个品种(P0.05);体斜长和龙骨长与宰前体重、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腿重、腿肌重、胸肌重均有强正相关(相关系数在0.575~0.701之间),胫长、胫宽和胸宽与上述绝对产肉性状间也有中等程度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在0.3~0.55之间)。由此可见,鲁西斗鸡的体型最大,产肉性能最好,其余三个品种在大多数屠宰性状上差异不明显,体尺可以作为绝对产肉性能的间接选育指标。  相似文献   

13.
萧山鸡的体尺性状、屠宰性状测定及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20日龄萧山鸡的体尺性状、屠宰性状、肉色进行测定,并对所有测定性状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萧山鸡平均活重、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胸肌重、腿肌重、肉色分别为1 646 g、1 469 g、1 227 g、1 030 g、247.12 g、168.82 g、0.78;萧山鸡的屠宰率89.25%;半净膛率74.54%;全净膛率62.58%;胸肌率24%;腿肌率16.39%;体尺指标(胸深、胸宽、骨盆宽、胫长、胫围、体斜长、龙骨长)间的相关系数为0.302~0.750;屠宰性状(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胸肌重、腿肌重)的各项指标间的相关系数为0.423~0.964。  相似文献   

14.
<正>2008~2015年农业部主导品种有:京星黄鸡,适宜海拔2000米以下的地区养殖;岭南黄鸡,适宜全国(西藏除外)饲养;粤禽皇鸡,适宜全国(西藏除外)饲养,尤其适合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消费市场;苏禽黄鸡2号,最适合长江中下游以北、大众消费水平不高省份推广的新鸡种;新兴矮脚黄鸡,适合华南、华东、华中等地区饲养;京海黄鸡,适宜全国推广,主推区域为江、浙、沪、皖等华东地区;三高青脚黄鸡3号,适宜全国,重点在华中地区推广养殖。2011~2014年肉鸡体系推荐品种有:北京油鸡、鲁禽3号麻鸡、Coobb500、拜城油鸡、皖江麻鸡、皖江黄鸡、优质型固始鸡1号、京海黄鸡、太行鸡,以及鲁禽1号麻鸡、大恒699肉鸡、金陵黄鸡、岭南黄鸡、潭  相似文献   

15.
以隐性白羽肉鸡、矮脚黄鸡和广西三黄鸡为育种素材,经过4个世代的专门化品系选育,根据生产需要和品系特征设计不同的杂交组合,开展配合力测定,培育成金陵黄鸡。商品代公鸡平均出栏日龄为63 d,体重1 834 g,饲料转化比为2.38∶1;母鸡平均出栏日龄为95 d,体重2 023 g,饲料转化比为3.25∶1。  相似文献   

16.
文昌鸡的屠宰性能及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唐辉  李奎  吴素琴  江俊  汪艳  朱煜 《中国家禽》2005,9(Z1):86-89
为了解海南省地方品种文昌鸡的肉用性能特点,对文昌鸡、仙居鸡、海兰褐蛋鸡、岭南黄肉鸡和艾维茵肉仔鸡在各自上市日龄进行了屠宰测定.文昌鸡的活重、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腿肌重与海兰褐相当,显著低于其它3个鸡种;屠宰率、半净膛率显著高于仙居鸡和海兰褐而低于艾维茵;胸肌率显著低于海兰褐和艾维茵;腿肌率显著高于岭南黄和艾维茵.文昌鸡的皮下脂肪厚、肌间脂肪宽和腹脂率在5个鸡种中最高;胫长、胸骨长最短.文昌鸡的胸骨长与活重、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胸肌重、腿肌重、翅重的相关系数在0.58~0.76之间;胫长与活重、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胸肌重、翅重的相关系数在0.49~0.68之间.  相似文献   

17.
分别用安卡麻公鸡、安卡红公鸡与南宁麻母鸡杂交,其子代红麻鸡及黄麻鸡同原品系黑麻子代性能比较,11周龄公母混合鸡平均体重红麻鸡为2.424kg、黄麻鸡为2.476kg、黑麻鸡为2.169kg;料肉比红麻鸡为2.36、黄麻鸡为2.31、黑麻鸡为2.63;平均成活率红麻鸡为97.3%、黄麻鸡为94.7%、黑麻鸡为96.7%。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矮小型溧阳鸡杂交后代的生长性能,对其进一步进行选育和综合评价提供理论参考,试验测定了4、8、12周龄矮小型溧阳鸡杂交后代的体重和体尺性状,并对体重与体尺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周龄时,公鸡的大多数体重、体尺性状均极显著或显著大于母鸡(P0.01或P0.05);体重与体斜长、胸深、龙骨长、胫长、胫围之间,体斜长与龙骨长、胫长、胫围之间,胸宽与胸深、髋宽之间,胸深与髋宽、胫围之间,龙骨长与胫长、胫围之间,胫长与胫围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体重与胸宽之间,胸宽与胫围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  相似文献   

19.
(一)做好育雏期工作.提高成活率育雏期除提高成话率外,还应注重前期高投入.确保在5周龄体重和胫长达标。(1)大体型麻鸡、黄鸡在雏鸡时喂配合饲料至少到42天,小体型黄鸡至少喂到60天,商品蛋鸡至少喂到8周龄。(2)减少密度,加强通风。(3)投资育雏设备,及时分群饲养。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不同品种肉鸽的种质特征,本实验以白卡奴鸽、泰深鸽、深王鸽、银王鸽及白王鸽为实验材料,测量每个品种30对种鸽体重及体尺,比较品种间的差异,并进行各指标间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白王鸽体型最大,其龙骨长、胫长、胫围及胸深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深王鸽体型中等,其母鸽体重、胸宽、骨盆宽均显著高于白卡奴鸽、泰深鸽和银王鸽;银王鸽和白卡奴鸽体型最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白卡奴鸽的体重与体斜长显著相关;白王鸽的体重与胫长显著相关;深王鸽体重与体斜长、龙骨长、胫围、胸宽及骨盆宽显著相关;泰深鸽体重与胫围、体斜长显著相关。综上,不同品种体型从大到小依次为白王鸽、深王鸽、泰深鸽、白卡奴鸽和银王鸽,且不同品种、不同性别的肉鸽体重与体尺指标相关性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