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针对影响二甲戊灵药效的主要因素,初步探讨了土壤质地对二甲戊灵药效的影响,从而为大田生产中进一步提高二甲戊灵的药效提供参考。采用室内盆栽法测定不同土壤质地下二甲戊灵对稗草防效、株高、根长和鲜重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土壤质地下,二甲戊灵药效随着药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不同土壤质地下,对沙土地稗草的防效优于壤土地的防效。在防除稗草且达到Ic90时,二甲戊灵SC的使用量为1 784 g a.i./hm~2,二甲戊灵EC的使用量为1 093 g a.i./hm~2。  相似文献   

2.
氟咯草酮及其混剂对棉田杂草防除效果及安全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明确氟咯草酮分别与二甲戊灵、乙草胺混用在棉田的除草效果及安全性,采用土壤喷雾法测定比较了各单剂及相应混剂对杂草的田间防效,并对棉花的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氟咯草酮分别与二甲戊灵、乙草胺混用时对反枝苋、铁苋菜、醴肠、马齿苋、牛筋草均具有较好的防效。根据室内及田间试验观察,并综合防效、成本等因素,在实际生产应用中,推荐以下2种药剂混用组合在棉花田播后苗前进行推广应用:氟咯草酮450.0 g a.i./hm2 二甲戊灵495.0 g a.i./hm2;氟咯草酮450.0 g a.i./hm2 乙草胺750.0 g a.i./hm2。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27%二甲戊灵·砜吡草唑乳油土壤封闭处理对棉花田一年生杂草的防效及对棉花的安全性,采用随机区组的试验方法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7%二甲戊灵·砜吡草唑乳油对棉花田主要杂草马唐、牛筋草、马齿苋、反枝苋均有较好的防除效果,在有效成分用量为607.5、810、1012.5、1620 g a.i./hm2条件下,药后40天总鲜种防效为86.1%、91.7%、96.7%、99.3%,防治效果较好,棉花的增产率为26.04%~28.87%。因此,27%二甲戊灵·砜吡草唑乳油可采用土壤喷雾防除棉田杂草,对棉花安全,推荐剂量为607.5~1012.5 g a.i./hm2。  相似文献   

4.
450 g/L二甲戊灵微囊悬浮剂对直播水稻的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450 g/L二甲戊灵微囊悬浮剂在直播水稻田的应用潜力,采用室内生物活性测定的方法,对450 g/L二甲戊灵微囊悬浮剂对直播水稻的生物安全性以及对稗草和鳢肠的防效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水稻播后苗前,当450 g/L二甲戊灵微囊悬浮剂用量为1085~1294 g(a.i)/hm2时,能够有效的防除稗草和鳢肠,而对水稻的出苗率、叶色、株高和地上部鲜重等无明显影响;施药处理后,不能直接灌水,应采用底部渗水的方式保持苗床湿润,则450 g/L二甲戊灵微囊悬浮剂对水稻的安全性明显好于用同样方法使用的50%丁草胺乳油。为450 g/L二甲戊灵微囊悬浮剂在直播稻田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防治刺萼龙葵的安全、高效的土壤处理除草剂,采用温室盆栽法对5种土壤处理除草剂进行了室内生物测定。结果表明,乙草胺对刺萼龙葵活性最高,ED90为41.43 g a.i./hm2;二甲戊灵最低,ED90为748.56 g a.i./hm2。5种除草剂ED90由高到低的顺序为乙草胺>异噁草松>甲草胺>精异丙甲草胺>二甲戊灵。综合考虑药剂活性及其推荐剂量,乙草胺、异噁草松、甲草胺、精异丙甲草胺和二甲戊灵均可在低于推荐剂量下用于防除刺萼龙葵。  相似文献   

6.
正针对旱直播稻田用二甲戊灵、丁草胺、苄嘧磺隆封闭除草时,能否混用异噁草松防除自生麦苗的问题,专家给出如下建议。二甲戊灵、丁草胺、苄嘧磺隆是旱直播稻田常用封闭药,旱直播稻播后芽前用这些药封闭除草时可以加用异噁草松,有利于防除自生麦苗,并提高对千金子、马唐、稗草等杂草的防效。目前有多个含异噁草松的产品登  相似文献   

7.
正为明确氟咯草酮分别与二甲戊灵、乙草胺混用在棉田的除草效果及安全性,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研究人员采用土壤喷雾法测定比较了各单剂及相应混剂对杂草的田间防效,并对棉花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氟咯草酮分别与二甲戊灵、乙草胺混用时对反枝苋、铁苋菜、醴肠、马齿苋、牛筋草等棉田主要杂草均具有较好的防效。氟咯草酮与二甲戊灵、乙草胺混用处理,低剂量处理组棉花基本无药害现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出有效防治大豆田野黍的茎叶处理除草剂并探索适宜施药时期,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稀禾啶、烯草酮、高效氟吡甲禾灵、精吡氟禾草灵、精喹禾灵、喹禾糠酯对不同叶龄期野黍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防治一叶期至二叶一心期野黍可施用12.5%稀禾啶机油乳油131.25ga.i./hm2、240g/L烯草酮乳油90.00g a.i./hm2、10.8%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64.80g a.i./hm2、15%精吡氟禾草灵乳油135.00g a.i./hm2、5%精喹禾灵乳油71.25g a.i./hm2、40g/L喹禾糠酯乳油36.00g a.i./hm2,防治三叶期至三叶一心期野黍可施用12.5%稀禾啶机油乳油168.75g a.i./hm2、10.8%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97.20g a.i./hm2,仅12.5%稀禾啶机油乳油能有效防治四叶期以上野黍,施药量至少187.50g a.i./hm2.上述处理在施药后30d对野黍的株防效都超过90%.防治野黍的最佳时期为三叶期前,越晚施药,可供选择的除草剂种类越少,且需提高施药量.  相似文献   

9.
70%吡虫啉WDG防治杭白菊蚜虫应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有效控制杭白菊上蚜虫危害,进行安全性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来优化70%吡虫啉WDG防治蚜虫的应用技术。结果表明,70%吡虫啉WDG对不同品种杭白菊(‘金菊2号’、‘小黄菊’、‘早小洋菊’、‘异种大白菊’、‘麻城福田白菊’)具有很好的安全性。浙江和湖北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70%吡虫啉WDG对菊花上的棉蚜、桃蚜、菊小管蚜等蚜虫具有很好速效性和持效性的防治效果;使用量为52.5ga.i./hm2时,喷雾1天后的校正防效即可达70%以上,喷雾3天后的防效达85%以上,喷雾7天后的防效达90%以上,喷雾14天后的防效仍维持在80%以上,且没有观察到对杭白菊和非靶标生物的不利影响。70%吡虫啉WDG适宜在杭白菊上登记防治蚜虫,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正>为了筛选出对马铃薯田阔叶杂草防效较高的药剂,甘肃省农科院植保所研究人员选择7种目前常用的除草剂进行大田试验。结果表明,播后苗前土壤处理除草剂50%乙草胺EC、33%二甲戊灵EC、50%利谷隆WP和33%二甲戊灵EC+50%乙草胺EC,在3.75L/hm~2、4.5L/hm~2、4.5kg/hm~2和2.25 L/hm~2+1.875L/hm~2剂量下,对马铃薯安全,且  相似文献   

11.
正为了探讨旱薄地甘薯除草剂与地膜覆盖配套栽培效应,河南省商丘市农林科学院研究人员选用33%二甲戊灵乳油、96%精异丙甲草胺乳油、50%乙草胺乳油3种除草剂,结合地膜覆盖栽培进行了旱薄地甘薯杂草防除和增产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化学除草剂与覆膜栽培法的6个处理平均鲜薯产量和薯干产量分别较对照增加3.79倍和3.88倍,平均茎叶产量较对照增加0.9倍,其中,以透明膜+33%二甲戊灵4500ml/hm~2处理最为理想,30天、45天杂草株防效分别为87.33%、85.33%,45天、收获期草鲜重防效为88.1%、93.98%,  相似文献   

12.
80%双草醚可湿性粉剂防除水稻直播田杂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2013年采用大田药效试验的方法,研究了80%双草醚可湿性粉剂对于华南地区早稻和晚稻田杂草的防除效果、最佳使用剂量及其安全性。结果表明:该药剂在水稻田稗草2~3叶期进行茎叶喷雾处理,使用推荐剂量37.5~45.0ga.i./hm2,能有效防除稗草等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及异型莎草、碎米莎草、水虱草等莎草科杂草和尖瓣花等阔叶杂草,在推荐使用剂量内对水稻安全,高浓度处理没有药害发生。  相似文献   

13.
乙草胺与二甲戊灵混用防除棉田杂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田间试验,明确了乙草胺和二甲戊灵混用能有效防除棉田龙葵、灰藜、稗草等主要杂草,施药后第41天,对杂草的防效在90%以上,但遇到高温、强降雨天气容易导致棉苗形成僵苗,天气过程越长蹲苗的时间也越长。不建议大面积施用。  相似文献   

14.
<正>问:二甲戊灵对棉田的苦菜防效如何?怎样使用?答:苦菜属于多年生草本,二甲戊灵一般只对一年生杂草防效比较好,像苦菜这种多年生的杂草,使用二甲戊灵后当时可能会有一定的作用,但过一段时间后就会返青。目前苗前封闭处理的药剂,基本上对多年生杂草的防效都不是太好,建议苗前使用一次封闭处理剂,苗后再进行一次茎叶处理为好,相结合能控制住田间杂草密度,对棉花影响减  相似文献   

15.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根据推荐剂量在水稻播种前10 d喷施4种土壤处理除草剂,即二甲戊灵、仲丁灵、乙氧氟草醚、五氟磺草胺,通过调查杂草数量和水稻的株高、鲜重、须根数等指标以筛选出控制杂草效果较好对滴灌水稻安全的的土壤处理除草剂。结果表明,二甲戊灵(1.2 kg/hm~2)+乙氧氟草醚(0.9 kg/hm~2);仲丁灵(1.6 kg/hm~2)+乙氧氟草醚(0.9 kg/hm~2)2个处理控制杂草效果最好,对杂草控制效果达到75%~80%;控草期持续时间可以达到28 d左右;对水稻的生长发育没有显著影响。二甲戊灵(1.2 kg/hm~2)+乙氧氟草醚(0.9 kg/hm~2)或者仲丁灵(1.6 kg/hm~2)+乙氧氟草醚(0.9 kg/hm~2)可以作为膜下滴灌水稻土壤封闭处理的推荐方案,但必须在播种前10天施用。  相似文献   

16.
<正>有读者问二甲戊灵、乙草胺能否用在直播油菜田封闭除草?二甲戊灵杀草谱广,对多种一年生杂草有良好的防除效果,对禾本科杂草的防效优于阔叶杂草,对多年生杂草效果差。施药后通常很快被表层土壤吸附,形成封闭药土层,处于药土层中的杂草种子萌发后,接触药物即被杀死;处于药土层下的杂草种子,萌发后穿过药土层时吸收药物易被杀死。直播油菜对二甲戊灵相对敏感,目前还没有二甲  相似文献   

17.
<正>2015~2016年,上海市农科院生态环境保护所、长江大学农学院研究人员开展了1.4%甲磺草胺·五氟磺草胺·异噁草松颗粒剂对水直播稻田杂草防除效果、水稻生长安全性和后茬作物影响的田间试验。施药后56天,1.4%甲磺·五氟·异噁颗粒剂231.0~588.0g a.i./hm~2对水直播稻田稗、千金子异型莎草、水苋菜属和鳢肠等杂草的株数防除效果分别  相似文献   

18.
不同除草剂施用量和施用时间对水稻产量及株高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盆栽试验,探讨了噁草酮、丁草胺和乙氧氟草醚施药剂量、施药时期等因素对水稻株高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2.5%噁草酮乳油749.63g a.i./hm~2处理对水稻株高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明显高于449.78和599.70g a.i./hm~2处理;60%丁草胺乳油1 619.19g a.i./hm~2处理对水稻株高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明显高于809.60和1 079.46g a.i./hm~2处理;24%乙氧氟草醚乳油71.96和107.95g a.i./hm~2处理对水稻株高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明显高于35.98g a.i./hm~2处理。移栽前3d和移栽后5d施用12.5%噁草酮乳油和60%丁草胺乳油比移栽前1d和移栽后3d施用对水稻的安全性高,而移栽前施用24%乙氧氟草醚乳油比移栽后施用对水稻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9.
通过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和田间小区试验,明确氰氟草酯对谷子的安全性和杂草的敏感性,为氰氟草酯在谷田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室内生物测定试验结果表明,谷田恶性杂草牛筋草和谷莠子对氰氟草酯分别为高度敏感(GR90 45.02g a.i./hm2)和一般敏感(GR90 124.13g a.i./hm2)。氰氟草酯对冀谷39和杂草的选择性指数大于2,且为不敏感(GR10 284.05g a.i./hm2),对豫谷18和杂草的选择性指数小于1,且为高度敏感(GR10 13.70g a.i./hm2)。冀谷39的抗药性指数为9.65。田间试验结果进一步表明,氰氟草酯能有效防除抗除草剂谷子品种冀谷39田间的禾本科杂草,对牛筋草和马唐的防效高,氰氟草酯在110g a.i./hm2剂量下对牛筋草和马唐的鲜重防效和株数防效均高于96%;氰氟草酯对谷莠子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110g a.i./hm2剂量对谷莠子的鲜重防效大于80%,对冀谷39的株高和鲜重没有影响。结果揭示了抗除草剂谷子品种冀谷39对氰氟草酯有较强的耐药性,普通谷子品种豫谷18对氰氟草酯没有耐药性,合理使用氰氟草酯能够有效防除冀谷39田间的多种禾本科杂草。  相似文献   

20.
土壤湿度对几种除草剂药效的影响及其数学模型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二次正交施转组合设计,以对稗草抑制率为目标函数,以除草剂用量、土壤湿度为决策变量,建立目标性状与除草剂用量及土壤湿度之间的数学模型。通过模拟寻优,得到在不同土壤湿度影响下丁草胺、乙草胺、农得时、甲磺隆4种除草剂掏抑制稗草的优化方案。模型解析结果表明,当其他条件一致时,除草剂的用量是除草效果的关键,土壤湿度对除草剂的药效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通过调节土壤湿度可使土壤处理降草剂药效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