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基于聚乙烯袋水培法研究甜瓜不同品种对列当的抗性鉴定方法,为甜瓜抗列当品种选育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利用聚乙烯袋水培法,研究不同甜瓜品种根系分泌物对埃及列当种子萌发诱导活性及寄生的影响,评价甜瓜品种抗性。【结果】聚乙烯袋水培9个接种埃及列当种子的甜瓜品种,其根系分泌物都可刺激列当种子发芽,但瘤状茎数量差异显著。用瘤状茎数量评价9个甜瓜品种对埃及列当的抗性,结果表明,参试甜瓜品种对列当寄生的抗感性存在差异,k2-2、k2-7及CEZ这3个品种抗性优于其他品种。【结论】聚乙烯袋水培法可作为有效的甜瓜列当抗性室内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2.
采用温室盆栽评价和大田种植评价两种方法,以寄生列当数量、列当生物量及甜瓜生物量指标为依据,对19份栽培甜瓜和9份野生甜瓜进行抗瓜列当寄生能力鉴定。结果表明,在大田种植试验中,28份甜瓜种质中有2个高抗列当寄生材料,14个抗性材料。将大田种植初筛出的抗性较好的14个甜瓜材料进行盆栽试验,其中‘Sekine’‘PI 614391’和‘安农2号’具有减缓瓜列当生长发育抗性,有96.70%的瓜列当在‘Sekine’上停滞于结节生长阶段,成功生长至幼苗及出土阶段的瓜列当仅占总寄生数量的3.30%;94.42%瓜列当在‘PI 614391’上停滞于结节生长阶段,成功生长至幼苗及出土阶段的仅占总寄生瓜列当的5.58%;87.88%瓜列当在‘安农2号’上停滞于结节生长阶段,成功生长至幼苗及出土阶段的列当占总寄生瓜列当的12.10%。通过测定瓜列当寄生后对甜瓜植株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瓜列当寄生对‘PI 614391’和‘Sekine’的地上干质量、根干质量、株高和茎粗无显著影响。在28份甜瓜种质中,野生甜瓜‘PI 614391’和栽培甜瓜‘Sekine’对瓜列当有较强的耐寄生性。  相似文献   

3.
新疆甜瓜(Cucumis melo L.)白粉病抗性育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选育具有白粉病抗性的新疆甜瓜育种材料。【方法】以1个肉质松脆、高感白粉病的新疆甜瓜品种与高抗白粉病的美国Cantaloupe类型甜瓜品种为原始亲本进行杂交,采用植株田间自然抗性筛选结合果实品质鉴定的方法,经回交和自交,转育肉质松脆、高抗白粉病的新疆甜瓜育种材料。【结果】选育出个3高抗白粉病新疆甜瓜类型纯系材料。【结论】利用引进抗性资源进行新疆甜瓜白粉病抗性转育是必要且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甜瓜列当为寄生性杂草,也叫瓜列当、埃及列当,在新疆以东疆、南疆、伊犁地区发生较为严重,寄生率一般为30%~40%,严重时达到100%。瓜列当根形成吸器侵入寄主根内,吸取寄主作物体内养分和水分,阻断寄主作物生长,使产量降低。甜瓜常因列当导致植株萎蔫,含糖量下降,产量、品质危害极大。一、危害症状瓜列当属于根寄生,按寄生程度分属于全寄生。列当对作物危害,主要表现为吸收寄主水分和养分,  相似文献   

5.
张明 《吉林农业科学》2021,46(1):20-22,61
向日葵列当是一种寄生在向日葵根部的恶性杂草,对向日葵的生长造成极大的影响,开展向日葵抗列当资源筛选和抗列当育种对向日葵产业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采用室外盆栽鉴定的方法,利用高致病力的列当F-生理小种,对42份向日葵资源进行抗性鉴定,鉴定出2份免疫资源、2份高抗资源、3份抗性资源、18份易感资源和17份高感资源.从国外引进的油用向日葵材料整体对列当的抗性较好,而食用向日葵材料包括食用自交系材料和食用型向日葵品种整体对列当的抗性较差,除了ZJ105和GSK18,其余都是易感和高感列当材料.利用本试验筛选出来的抗性材料,为今后选育抗列当向日葵品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抗砧系列砧木抗葡萄根瘤蚜特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室内离体根和田间盆栽接种鉴定法对新选育的4份葡萄砧木品种进行葡萄根瘤蚜抗性鉴定。结果表明,抗砧3号、抗砧5号抗性与SO4、5BB相近,表现为高抗,接种后根瘤蚜迅速死亡或停滞在1龄阶段,盆栽鉴定未发现有根瘤及蚜虫存在;抗砧1号在盆栽鉴定中未受蚜虫侵染,但室内鉴定中种群增殖2.4倍,侵染率达46.0%,抗性等级为2级,表现为低抗;抗砧6号室内鉴定中受害程度超过易感品种巨峰,盆栽鉴定中与巨峰相当,表现为易感。  相似文献   

7.
向日葵不同品种间对列当抗性差异很大,有的品种完全不感染或感染很轻,因此选用抗列当品种是防除列当最经济有效的措施之一。2015年,临河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继续进行抗列当向日葵品种筛选试验,试验采用田间自然鉴定法,不进行人工接种。在向日葵生育期内调查对列当寄生率、寄生强度和寄生程度进行了调查,为抗列当向日葵品种的推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瓜列当在新疆加工番茄、西葫芦和打瓜上的寄生规律及主栽品种对瓜列当的抗性情况,为新疆加工番茄、西葫芦和打瓜田瓜列当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及田间随机调查方法。【结果】瓜列当在加工番茄、西葫芦和打瓜播种34~37 d可建立寄生关系,寄生打瓜上的瓜列当在建立寄生关系5 d后即出土,而寄生于西葫芦和加工番茄上的瓜列当在建立寄生关系18和21 d后才出土;6月21~22日,加工番茄田瓜列当发生率为42.86%,打瓜田为7.14%,西葫芦田无瓜列当;6月28~29日,加工番茄田瓜列当发生率为45.45%,打瓜田为27.27%,西葫芦田为25%;7月5~14日,加工番茄田瓜列当发生率为80%,打瓜田为71.43%,西葫芦田为86.96%;加工番茄品种BVS32瓜列当寄生量最少,加工番茄全生育期瓜列当鲜重和干重分别为20.97和4.26 g/盆;品种金丰八号在西葫芦全生育期中瓜列当寄生量最少,瓜列当鲜重和干重分别为25.65和5.92 g/盆;打瓜品种中黑中片瓜列当寄生量最少,瓜列当鲜重和干重分别为5.38和0.78 g/盆。【结论】加工番茄、西葫芦和打瓜适宜防治瓜列当时间...  相似文献   

9.
新疆棉花主栽品种对2种棉花苗期病害抗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研究新疆当前棉花主栽品种对红腐病和立枯病的抗性,为病害的高效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选用拟轮枝镰孢霉和立枯丝核菌新疆菌株,通过人工接菌条件下的室内盆栽鉴定和田间小区试验,分析新疆20个棉花主栽品种对红腐病和立枯病的单一抗性水平和兼抗水平。【结果】大多数棉花品种对2种病害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抗性差异;供试品种中没有表现为免疫或高抗的品种,多数品种对2种病害表现为感病或高感,仅有少数品种对红腐病或立枯病表现为抗病或中抗;对红腐病表现为抗病的有中棉72号和新陆早53号,表现中抗的有中棉50号、新陆早57号和新陆早61号等5个品种;对立枯病表现为中抗的有新陆早53号、中棉72号和中棉50号等6个品种;对2种病害的兼抗性表现为中抗的有新陆早53号、中棉72号和中棉50号等6个品种。【结论】当前新疆棉花主栽品种中,对红腐病和立枯病均存在显著的抗性差异,缺乏对红腐病和立枯病高度抗病品种;对2种病害的抗性存在一定程度的关联,对立枯病表现为中抗的品种多数兼具对红腐病的抗性。  相似文献   

10.
向日葵列当( Orobanche Cumana Wallr.) 是一种寄生性杂草,给向日葵生产造成严重威胁。为鉴定向日葵抗列当品种并为抗列当育种工作提供优异的种质资源,利用田间盆栽接种法鉴定向日葵新杂交组合以及恢复系、不育系对向日葵列当的抗性。于2019年对112个向日葵新品种(系),2020年对168个向日葵新品种(系)分别进行列当抗性鉴定。结果显示:2019年筛选出16个免疫,5个高抗的杂交组合;24个免疫、2个高抗的恢复系;7个免疫、2个高抗的不育系。2020年筛选出35个免疫、9个高抗的杂交组合;38个免疫,25个高抗的恢复系。2020年向日葵材料鉴定结果以免疫、高抗、中抗等抗性型为主,且均未发现高感材料,主要由于无论是杂交组合或恢复系,其亲本均来自之前几年鉴定得到抗性较好的种质资源。本单位经多年盆栽接种鉴定及自然发生列当的大田抗性验证,已获得若干抗性稳定的向日葵食葵、油葵品种(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筛选对加工番茄列当具有强致病力的菌株,丰富加工番茄列当生物防治菌株资源。【方法】采集新疆加工番茄田间自然发病列当,组织分离获得菌株。采用滤纸平板法,测试菌株发酵液和粗毒素提取液对列当种子萌发抑制效果;针刺、涂抹和喷雾接种法,测试菌株对列当植株致病性;盆栽实验测试菌株孢子悬浮液对列当出土抑制效果;用形态学并辅以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菌株。【结果】22个菌株中14个菌株粗毒素提取液母液对列当种子萌芽抑制效果在90%以上,其中7个在PDA培养基上产孢量大菌株孢子悬浮液均对列当植株具有致病性,菌株2016-42 、2016-36和2017-6孢子悬浮液在3种接种方式下均可致病。盆栽实验中菌株2017-6孢子悬浮液对列当出土抑制效果最高,为94.65%,其他两个菌株对列当出土抑制效果较低。形态学观察辅以分子生物方法鉴定菌株2017-6为尖孢镰孢Fusarium oxysporum【结论】筛选的菌株2017-6粗毒素提取液对加工番茄田列当种子萌芽具有抑制作用、其孢子悬浮液对列当植株具有强致病性,对列当出土具有较好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12.
遮荫弱光对甜瓜产量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遮荫弱光对甜瓜光合特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分析遮荫弱光影响甜瓜的生理机制过程。【方法】以新疆当地3个甜瓜品种为材料,设置适度遮荫、轻度遮荫和不遮荫3个处理,测定光合指标、SPAO值和果实产量与品质,数据运用SPSS 19.0软件分析。【结果】与正常光照相比,遮荫弱光造成甜瓜叶片SPAD值、气孔导度(Gs) 、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迅速降低,胞间CO2浓度(Ci)上升,甜瓜果肉中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折光糖和VC含量均下降。卡拉库塞的相关指标变化幅度较其力甘和比谢克沁小。【结论】不同甜瓜品种对遮荫弱光胁迫的适应性亦不同。甜瓜在轻度遮荫和重度遮荫环境下,其光合性能下降,光合产物累积能力及输出能力受阻,最终甜瓜产量和品质亦随遮荫程度加深而显著降低(P<0.05)。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新疆北疆地区玉米品种密植条件下的株高、穗位高、穗长、穗粒数、穗粒重、脱粒含水量等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变化,找出该地区密植条件下玉米产量的主要因子,为筛选出适宜新疆北疆地区种植的耐密高产优质的玉米品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北疆18个中熟玉米品种为材料,在10.5×104株/hm2密度下,分析各参试玉米品种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结果】在密植条件下各参试品种产量差异极显著;产量与行粒数(r=0.565*)、百粒重(r=0.485*)呈显著正相关;18个玉米品种的9个农艺性状可以解释85.6%的产量变异;优化后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16.391+0.469X6+0.33X8。【结论】新疆北疆博州地区密植条件下选择玉米品种时,选择穗长稍长、穗粒重较大、百粒重较重且脱水快的品种,华西704,登海1707和华西917可作为新疆博州地区中熟春播地膜玉米栽培选择品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新疆棉田僵铃和裂铃发生原因,为新疆棉田僵铃和裂铃有效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调查田间症状,研究花蓟马和棉蚜为害情况,比较其发生与以往烂铃病害的区别。采用尼龙纱网罩接虫法,观察花蓟马和棉蚜的危害症状;在新疆南北疆棉区分别采集僵铃与裂铃病样,对病原进行分离、纯化和鉴定;调查分析棉蚜危害和僵铃与裂铃发生的关系。【结果】 棉铃表面产生锈褐色斑纹主要是花蓟马危害造成;单纯棉蚜为害并不直接产生僵铃和裂铃症状,但其所产生的伤口和分泌物会诱发一些弱寄生菌如枝孢属真菌(Cladosporium spp.)和链格孢菌(Alternaria spp.)等的感染,是造成黑色和黑褐色或橄榄绿色僵铃和裂铃的主要原因。【结论】 花蓟马是造成新疆棉田铃面产生锈色斑纹主要原因;棉蚜的单纯为害虽不直接形成黑色僵铃和裂铃,但其为害及其所产生的伤口和分泌物可明显诱发一些弱寄生菌:如链格孢菌(Arternaria spp.)和枝孢菌(Cladosporium spp.)的侵染和繁殖,导致发生僵铃和裂铃。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条锈病抗性基因Yr 9、Yr 26、Yr Tp1在新疆153份冬小麦品种中的分布,为新疆小麦抗病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利用SSR分子标记,采用PCR扩增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检测供试材料中是否含有小麦条锈病抗性基因Yr 9、Yr 26和Yr Tp1。【结果】 在123份冬小麦地方品种和30份冬小麦育成品种中,Yr 9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78.86%和63.33%,Yr 26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95.12%和73.33%,Yr Tp1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88.62%和60%。在123份冬小麦地方品种中,有87份供试材料能同时检测出3个条锈病抗病基因,占比70.73%;28份供试材料能同时检测出2个条锈病抗性基因(Yr 9+Yr 26、Yr 9+Yr Tp1、Yr 26+Yr Tp1),占比22.76%;1份供试材料只能检测出Yr 9基因;5份供试材料只能检测出Yr 26基因。在30份冬小麦育成品种中,15份供试材料可以同时检测出3个条锈病抗性基因,占比50%;7份供试材料可以同时检测到2个抗性基因(Yr 9+Yr 26、Yr 26+Yr Tp1)的材料,占比23.33%。【结论】 携带Yr 9、Yr 26、Yr Tp1小麦条锈病抗性基因的新疆冬小麦种质资源丰富,可以作为抗病育种的中间材料。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不同小麦品种(系)抗病性状功能基因的分布状态,分析小麦品种(系)的抗病功能基因,为小麦抗病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KASP技术通过1个抗白粉病分子标记(Pm21)、1个抗条锈病分子标记(Yr15)和2个抗叶锈病分子标记(Lr14、Lr68),检测458份小麦品种(系).[结果]筛选出携带Pm21标记材...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优化苗期抗病性鉴定方法及评价,研究陆地棉种质资源对枯萎病尖孢镰刀菌萎蔫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Momordicae)7号生理小种的抗病性,为棉花抗病育种提供基础抗源。【方法】以265份陆地棉为材料,利用伤根灌菌液法于室内进行棉花苗期枯萎病抗性鉴定,以新疆材料军棉1号为感病对照品种,调查记录病级,以相对病情指数作为评价抗性类型指标。【结果】无免疫(I)枯萎病的品种(系),具有高抗(HR)特性的品种(系)5份,抗病(R)特性的品种(系)78份、耐病(T)特性的品种(系)130份、感病(S)特性的品种(系)材料52份,占枯萎病抗性鉴定品种(系)总数的百分比分别为1.9%、29.4%、49.1%和19.6%。【结论】耐枯萎病的品种(系)最多,具抗病性品种(系)次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新疆小麦品种(系)过氧化物酶活性高低并分析相关基因变异类型和分布,为新疆小麦育种和品质的遗传改良奠定基础。【方法】 分别利用TaPod-A1TaPod-D1基因位点的显性互补功能标记TaPod-3A1/TaPod-3A2和TaPod-7D1/TaPod-7D6对113份新疆小麦品种(系)进行分子标记检测,结合新疆小麦材料POD活性的测定结果,分析POD活性相关基因不同等位变异对小麦籽粒POD活性的影响,验证TaPod-A1TaPod-D1基因位点功能标记有效性的同时,对新疆小麦材料POD相关基因的等位变异分布频率进行分析。【结果】 新疆小麦品种(系)中,在TaPod-A1位点,具有TaPod-A1b基因型的小麦品种(系)POD活性(2 595.3 U/(g·min))极显著(P<0.01)高于具有TaPod-A1a基因型的材料(2 346.0 U/(g·min)),2种基因型的分布频率分别为36.3%和63.7%;在TaPod-D1位点,具有TaPod-D1b基因型的小麦品种(系)POD活性(2 503.9 U/(g·min))显著(P<0.05)高于具有TaPod-D1a基因型的材料(2 376.9 U/(g·min)),2种基因型的分布频率分别为46.9%和53.1%。在113份新疆小麦材料中,共检测到TaPod-A1a/TaPod-D1aTaPod-A1a/TaPod-D1bTaPod-A1b/TaPod-D1aTaPod-A1b/TaPod-D1b 4种变异组合类型,在新疆小麦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31.9%、31.9%、21.2%和15.0%。TaPod-A1b/TaPod-D1b(2 706.2 U/(g·min))类型的POD活性显著(P<0.05)高于TaPod-A1a/TaPod-D1a(2 283.6 U/(g·min))。【结论】 新疆小麦品种(系)以TaPod-A1a(低POD活性)和TaPod-D1a(低POD活性)等位变异类型为主;TaPod-A1TaPod-D1的功能标记均能较好的区分小麦籽粒POD活性的高低,将2个位点特异性标记结合起来使用,有效地筛选出高POD活性的材料,提高新疆小麦品种(系)优异等位变异的频率,促进新疆小麦品质的遗传改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