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破壳是巴旦木收获加工过程中所面临的重要技术难题之一。机械破壳是提高破壳效率,降低劳动强度以及生产成本的主要途径;对现有坚果类机械破壳方法、破壳原理以及工作特点进行介绍,系统阐述国内外巴旦木破壳机的研究发展现状以及工作原理。分析国内巴旦木破壳机存在问题,并对巴旦木破壳机未来发展提出建议,为以后我国巴旦木机械破壳装置的研制和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对巴旦木的外形尺寸和破壳间隙进行了测定,按巴旦木厚度级差1.5mm进行了分级和破壳,可将分级和破壳装置分成3级设计.通过巴旦木破壳试验,确定了选择最佳破壳间隙和破壳转速的方法,使破壳率和碎仁率能满足生产需求.  相似文献   

3.
新疆巴旦木种植面积均居世界第二位,巴旦木核加工采用人工或简易坚果加工设备,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卫生条件差,为了提高巴旦木破壳效率,采取巴旦木破壳前分级方式。文中论述了一种巴旦木破壳前分级机,对分级机的结构及主要部件进行了阐述。通过对巴旦木核的物理特性研究及两种机型的对比试验,分析了影响巴旦木核分级性能的主要因素,为设备的优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巴旦木收获及初加工装备与应用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旦木是新疆特色坚果,有着丰富的营养价值。但目前巴旦木采后收获及初加工技术普遍采用传统的手工方式,人工成本高,效率低,不能满足当前的市场需求和机械化要求,因此,相关的机械设备和应用技术亟待发展。文献资料显示,收获机、脱青皮机、破壳机等领域已经开展相关研究,但设备的研制和推广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结合巴旦木生理特征和形态特征,分析多种原理的巴旦木收获及初加工装备的实际情况,以期能够为提高巴旦木产品质量及采后效率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通过文献结合实际生产情况分析,巴旦木现目前能达到600 kg/h的破壳效率和95%的脱壳率,生产效率和质量得以大幅提高。结合多种原理的设备将成为巴旦木采后收获及初加工设备的技术突破点,开发更为节能、效率更高、效果更好的设备成为巴旦木采后收获及初加工与应用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6TB-400型巴旦木脱青皮机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决目前新疆巴旦木人工脱青皮劳动强度大、密集型工期等问题,研制了一种巴旦木脱青皮装置,在前期大量巴旦木脱青皮试验的基础上对机具的结构的进行了优化设计。6TB-400型巴旦木脱青皮机的整体结构采用双动力设计,既可使用电动机驱动,又可使用拖拉机驱动,且拆卸更换易损件方便,增加了活门设计用于清理拥堵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文中针对核桃破壳取仁的瓶颈技术环节展开研究,旨在研发破壳效率高、破壳效果好满足现实需求的同步式气动核桃破壳装置技术。促进新疆乃至全国核桃破壳加工产业的发展,提高核桃商品价值以及核桃产业加工转化能力。  相似文献   

7.
巴旦木是新疆重要的特色林果作物,文中通过对新疆主栽巴旦木品种晚丰、双果和米桑的物料特性进行测定研究,为巴旦木初加工机具的设计提供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求解基于V型双通道澳洲坚果破壳装置的工作最低转速,运用RecurDyn软件对破壳装置破壳过程模拟,分析不同工作转速下最低破壳剪切力大小及刀片、果壳破壳过程中应力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破壳装置刀盘轴转速为250 r/min时,刀片与澳洲坚果相互作用的剪切力为1 107.21 N,产生的应力大于果壳强度极限。试制澳洲坚果破壳装置样机并以刀盘轴转速为100~500 r/min进行破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刀盘轴转速为250~500 r/min时破壳装置破壳率为92.6%~96.74%,破壳装置破壳效果与仿真结果基本一致,能够有效完成澳洲坚果破壳作业。  相似文献   

9.
新疆巴旦木加工机械现状及解决的技术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旦木是世界四大著名干果之一,又称巴旦杏,学名扁桃(Amygdalus communis L.),为世界著名干果及木本油料树种。其主要分布在美国、地中海地区,自唐朝引入中国栽培以来,巴旦木在我国的分布十分有限,大面积巴旦木种植主要集中在中国新疆。为此,论述了巴旦木初加工机械机国内外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巴旦木生产中存在问题及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锥篮式核桃破壳装置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分析锥篮式核桃破壳装置的破壳机理及破壳性能,设计了基于挤压摩擦机理的破壳装置,在该装置上进行了不同核桃品种、尺寸(以棱长为标准)、含水率对核桃破壳效果影响的单因素试验,确定核桃破壳装置最适锥篮角度为6°,破壳装置最适核桃物性选择为:棱长大于等于28 mm,壳厚度小于等于2 mm,湿基含水率介于8%~10%之间.  相似文献   

11.
巴旦木脱青皮机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目前新疆巴旦木产地的人工去青皮作业劳动工期长、用工量大等问题,研制一种巴旦木脱青皮机,该机采用螺旋筛筒式可变间隙设计,可一次完成巴旦木的脱青皮与果皮分离作业。根据巴旦木外形特征及脱皮特性进行力学分析与结构设计,最终得出巴旦木脱青皮机合理可行的设计方案及参数。  相似文献   

12.
新疆的核桃种植业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南疆的阿克苏核桃远销全国各地,大量的核桃产出对核桃破壳机械的需求很是迫切,但是核桃深加工对核桃整仁的需求很大.而获取核桃整仁常用的方法是人工破壳取整仁,但这样核桃破壳取整仁的劳动量很大,不仅耗时效率低,质量要求也难以保证,而且增加了产品生产的人力成本,不利于核桃深加工产业的发展.要想促进核桃深加工产业的发展,对核桃破壳取整仁机械设备的研发制造很有必要,核桃破壳取整仁装置生产效率高,操作简便易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3.
针对当前油茶果机械化加工程度较低,以及现有油茶果机械破壳存在伤籽率和碎籽率较高、破壳后籽壳不易清选等问题,研究设计了一种油茶果划线破壳装置。该装置通过可垂直移动的弹簧刀片,使刀片在不损伤油茶籽的情况下对油茶果壳划线一周,再通过碾轮对划线后的油茶果进行碾压破壳。课题组主要论述了油茶果划线破壳装置整机及关键零部件的结构设计。该装置适用于多尺度油茶果的破壳,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相似文献   

14.
核桃破壳取仁工艺及关键设备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我国核桃栽培面积大,产量高,但是加工技术落后,没有成熟的核桃破壳机械。针对上述问题,确定了核桃破壳取仁工艺,介绍了常见核桃破壳取仁方法及核桃破壳装置,并设计开发了6PK-400核桃破壳机,对其结构和原理做了介绍。该机选用平板挤压破壳方法,采用了一对端面呈倾斜、上宽下窄的破壳板作为核桃破壳工作部件,可对核桃进行破壳取仁。通过对核桃破壳试验及影响核桃破壳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表明:该机具结构设计合理,为破壳装置的改进设计与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以国内外现有的几种核桃破壳装置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其优缺点,找出影响核桃破壳效果的关键因素,分析我国核桃破壳装置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核桃破壳装置的进一步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以国内外现有的几种核桃破壳装置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其优缺点,找出影响核桃破壳效果的关键因素,分析我国核桃破壳装置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核桃破壳装置的进一步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一种核桃破壳取仁设备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我国核桃栽培面积大、产量高,但是加工技术落后,核桃大部分以原料的形式出售,只有少量的靠人工砸取,生产率低下,而我国的核桃种植面积和产量每年逐渐增加等问题,确定了核桃破壳取仁工艺,介绍了常见核桃破壳取仁方法及核桃破壳装置,并设计研发了6PK-500型核桃破壳机,对其结构和原理做了介绍.该机选用锥篮式破壳装置,采用了一对同轴不同锥度的锥体作为核桃破壳工作部件,可对核桃进行破壳取仁.该机主要由破壳体、调距手柄、传动轴组成.通过核桃破壳试验及影响核桃破壳的主要因素分析,表明该机具结构设计合理,为破壳装置的改进设计与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凸轮摇杆双向挤压核桃破壳装置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核桃破壳装置自定位结构复杂,破壳行程无法控制,脱壳率低,核仁损伤率高的技术问题,通过对核桃失稳破壳、裂纹扩展临界条件及破壳位移分析,基于定间隙单果挤压破壳原理,设计了一种凸轮摇杆双向挤压核桃破壳装置.进行了双螺杆定量喂料、凸轮摇杆双向挤压破壳机构、挤压/落料U形块结构、凸轮机构运动角及位移、摇杆位移方程以及凸轮...  相似文献   

19.
影响气爆式核桃破壳取仁的因素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新疆3种核桃的几何尺寸、壳体厚度、内隔膜厚度等核桃的物理特性,分析在气爆式核桃破壳方式中影响破壳效果的重要因素。同时,通过实验对不同品种核桃在不同气压值下的破壳效果进行了研究,得出这3种物理特性对核桃破壳效果的影响规律,为后续研制气爆式核桃破壳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水压式沼气产生器的破壳装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沼气产生过程就是一个物质与能量多重循环利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水压式沼气产生器存在沼液结壳现象,影响产气效果.为此,在水压式沼气产生器的工作原理基础上,对破壳原理进行了研究,设计了风力机械搅拌自动破壳装置.试验结果表明,此破壳装置有较好的破壳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