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梁海申  张倩  王爽  陆宴辉 《新疆农业科学》2021,58(11):2056-2061
【目的】研究黄地老虎幼虫取食棉花根茎部,对植株上部叶片上截形叶螨Tetranychus truncates、土耳其斯坦叶螨Tetranychus turkestani和敦煌叶螨Tetranychus dunhuangensis种群适合度的影响。【方法】以中棉所49为供试棉花品种,在室内比较分析健康棉花植株和被黄地老虎幼虫取食为害棉株上3种优势棉叶螨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差异。【结果】黄地老虎幼虫取食棉花根茎部显著延长截形叶螨若螨发育历期,但对幼螨存活率、若螨存活率、幼螨发育历期、产卵前期、单雌有效产卵量和雌成螨寿命无明显影响。黄地老虎幼虫取食棉花植株显著降低土耳其斯坦叶螨的单雌有效产卵量,但对幼螨存活率、若螨存活率、幼螨发育历期、若螨发育历期、产卵前期和雌成螨寿命无明显影响。黄地老虎幼虫取食为害显著延长敦煌叶螨幼螨和若螨发育历期,但对幼螨存活率、若螨存活率、产卵前期、单雌有效产卵量和雌成螨寿命无明显影响。【结论】黄地老虎幼虫取食为害棉花根茎部对截形叶螨、土耳其斯坦叶螨和敦煌叶螨种群适合度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
人工饲料对大草蛉生长发育和繁殖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应用米蛾卵和以黄粉虫蛋白为主要成分的人工饲料对大草蛉的饲养效果。【方法】用米蛾卵饲喂大草蛉幼虫,用基于黄粉虫蛋白的人工饲料饲养成虫,记录相关生物学参数,以米蛾卵和大豆蚜分别饲喂大草蛉幼虫至成虫为对照。【结果】米蛾卵饲喂大草蛉效果良好,茧的大小、成虫体长、结茧率、羽化率、成虫获得率、卵孵化率、成虫寿命和总产卵量均和对照无显著差异,但幼虫发育历期、茧的发育历期和产卵前期延长,发育整齐度稍下降。以人工饲料饲养的大草蛉成虫寿命、成虫产卵前期和产卵天数明显延长,卵孵化率明显上升。但是成虫存活率,雌虫产卵率显著下降,总产卵量略有降低。【结论】米蛾卵可以作为实验室繁殖大草蛉的人工饲料,以黄粉虫为主要成分的大草蛉成虫人工饲料具有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3.
低温储存普通草蛉卵对其生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普通草蛉卵低温储存的有效时间。【方法】低温储存普通草蛉卵,分析比较不同储存时间对孵化率、幼虫历期、化蛹率、蛹期及羽化率的影响。【结果】普通草蛉卵在(6±1)℃、RH(60±5)%的环境下低温储存713 d,其孵化率、幼虫历期、化蛹率、蛹期、羽化率等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低温储存时间超过15 d,其孵化率、幼虫历期、化蛹率、羽化率出现显著差异。【结论】普通草蛉卵在(6±1)℃、RH(60±5)%的环境下,低温储存天数不宜超过13 d。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大草蛉对不同蚜虫猎物的适应性,于2011-2012年,采用室内饲喂法和田间调查的方法研究桃粉蚜(Hyaloptera amygdali Blanchard)、绣线菊蚜(Aphis citricola Van der Goot)和牛蒡长管蚜[Uroleucon gobonis (Matsumura)]对大草蛉(Chrysopa septempunctata Wesmael)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桃粉蚜饲喂大草蛉时,其幼虫存死亡率最低、发育历期最短、蛹质量较高,成虫寿命最长,单雌平均产卵量最高;以绣线菊蚜饲喂大草蛉时,其幼虫死亡率较低,成虫寿命较长,单雌平均产卵量也较高,但幼虫发育历期最长,蛹质量最低;以牛蒡长管蚜饲喂大草蛉时,其幼虫发育历期较短,蛹质量最高,但幼虫死亡率最高,成虫寿命最短,单雌平均产卵量最低;田间调查的结果表明,大草蛉最喜欢在桃粉蚜危害的桃树嫩梢上产卵。综合评价,3种蚜虫中,桃粉蚜最适合大草蛉生长发育和繁殖。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旋幽夜蛾对寄主植物的选择偏好和种群适合度,为旋幽夜蛾的生态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田间罩笼试验和室内饲养试验,调查产卵选择率、幼虫取食选择率、生长发育指标和种群参数。【结果】旋幽夜蛾成虫产卵选择率为灰藜>棉花>甜菜>白菜,幼虫取食选择性由高到低依次为甜菜>白菜>灰藜>棉花。参试4种寄主植物的幼虫历期由长到短为棉花>甜菜>白菜>灰藜,蛹历期为棉花>甜菜>灰藜>白菜。饲喂白菜、棉花比饲喂灰藜、甜菜的蛹质量稍重。饲喂4种寄主植物的孵化率为81.97%~87.26%,饲喂灰藜的幼虫存活率最高,为82.93%,饲喂棉花的幼虫存活率最低,为22.50%,饲喂棉花的蛹存活率最高,为100.00%,饲喂甜菜的蛹存活率最低,为82.36%,饲喂灰藜的羽化率最高,为91.36%,饲喂甜菜的羽化率最低,为71.38%。饲喂白菜的产卵量最高,为367.30粒/雌,饲喂棉花的产卵量最低,为274.70粒/雌。【结论】棉花、白菜、甜菜、灰藜均可作为旋幽夜蛾的寄主。灰藜、白菜、甜菜均为旋幽夜蛾的适宜寄主。灰藜是旋幽夜蛾最偏好选择产卵的寄主,甜菜、白菜是幼虫最偏好取食的寄主,旋幽夜蛾对寄主的产卵选择偏好与取食选择偏好存在差异。参试4种寄主饲喂旋幽夜蛾,各寄主间对卵历期、成虫历期和繁殖力、卵孵化率无显著影响,但对其幼虫历期、蛹历期、世代历期、幼虫存活率、蛹存活率、羽化率、蛹重存在显著影响,旋幽夜蛾对参试4种寄主植物的适合度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6.
描述新疆常见草蛉有 9种 ,其中普通草蛉 ,叶色草蛉和丽草蛉种群数量最大。用人工饲料在室内饲养条件下 ,光照 16~ 18h,温度 2 7℃ ,一年均可繁殖并无滞育现象。将刚羽化的成虫在大笼中集中饲养 4~ 6天 ,待草蛉性成熟交尾后移入产卵箱分笼饲养。卵变成灰黑色时均匀撒入有隔离物的饲养瓶内。据观察 ,三龄草蛉幼虫对棉铃虫卵和一龄幼虫有很强的捕食能力。二龄草蛉幼虫在 2 4h内可食蚜虫 81头 ,棉铃虫卵 2 2粒。三龄草蛉幼虫在 1h内可食棉铃虫卵60粒和一龄幼虫 2头。草蛉每头雌虫产卵量一般为 5 0 0~ 10 0 0粒 ,产卵期持续 2 0~ 40天。在田间释放草蛉防治棉蚜以卵为主 ,二龄幼虫和成虫为辅 ,1hm2 释放 75 0 0 0~ 90 0 0 0头 ,在害虫感发前一星期下午 6时释放为好。释放量分三次 ,第一次释放后百株草蛉卵量达 60 %以上 ;第二次为总释放量 40 % ;第三次释放量为 2 0 % ,每次间隔 5天左右。棉蚜和棉铃虫是草蛉的最佳食物 ,释放和保护利用草蛉防治棉花害虫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噻虫嗪与氯虫苯甲酰胺两种药剂,对非靶标害虫土耳其斯坦叶螨生长发育及种群参数的影响。【方法】 采用玻片浸渍法、叶碟法,研究土耳其斯坦叶螨对两种药剂的敏感性、生命参数变化。【结果】 经氯虫苯甲酰胺和噻虫嗪处理的土耳其斯坦叶螨成螨死亡率与对照均无明显差异;氯虫苯甲酰胺处理叶螨成螨后,次代除若Ⅱ期外,未成熟期的存活率均高于对照,而噻虫嗪处理时,次代若Ⅱ期的存活率高于对照,卵期、幼螨期和若Ⅰ期的存活率低于对照;经氯虫苯甲酰胺处理后,与对照和噻虫嗪处理相比,产卵前期明显缩短,世代显著延长,且日产卵量显著增多;氯虫苯甲酰胺处理的种群净增殖率R0 、内禀增长率rm 、周限增长率λ比对照和噻虫嗪处理增大,而施用噻虫嗪的叶螨平均世代历期T、种群加倍时间t比对照和施用氯虫苯甲酰胺延长。【结论】 氯虫苯甲酰胺有刺激土耳其斯坦叶螨增长的作用,而噻虫嗪无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Cry1Ac蛋白通过棉花、棉蚜的传递对普通草蛉酶活性及生长发育的影响,为转Bt基因棉花的安全性评价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Bt棉、取食Bt棉的棉蚜和捕食棉蚜普通草蛉体内Bt杀虫蛋白含量;通过酶活力测定普通草蛉幼虫取食Bt棉花上棉蚜后其体内的类胰蛋白酶、类胰凝乳蛋白酶和氨肽酶的酶活性;室内生物测定普通草蛉取食Bt棉花上的棉蚜后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Cry1Ac杀虫蛋白在棉叶中的表达量为788.76 ng/g,远高于棉蚜体内的2.35 ng/g,取食Bt棉花上棉蚜的普通草蛉3龄幼虫体内并未检测到Bt杀虫蛋白;通过三级营养传递的Cry1Ac蛋白对普通草蛉酶活力影响甚微。【结论】棉蚜取食Bt棉花后体内仅能累计微量Cry1Ac蛋白;普通草蛉取食Bt棉花上的棉蚜后,对其体内三种酶活性和生长发育均没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
胡瓜钝绥螨对香梨害螨控制作用的评价及其应用策略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评价胡瓜钝绥螨在新疆库尔勒香梨园控制害螨的作用。【方法】从不同温度条件下胡瓜钝绥螨(Amblyseius cucumeris Oudemans)和其猎物土耳其斯坦叶螨[Tetranychus turkestani (Ugarav et Nikolski)]的试验种群生命表参数结合在香梨园释放胡瓜钝绥螨控制害螨所取得防治效果。【结果】胡瓜钝绥螨能取食土耳其斯坦叶螨的各种螨态,世代存活率在19~31℃时为100%,33~34℃时仅为50%,总产卵量33~47粒/雌;19~34℃范围内土耳其斯坦叶螨产雌率为84.0~85.0%,胡瓜钝绥螨产雌率为56.1~58.3%,土耳其斯坦叶螨总卵量比胡瓜钝绥螨高出39.8~68.4%;在20、25和30℃的温度条件下,土耳其斯坦叶螨净增殖率(R0)分别比胡瓜钝绥螨高出103.1%、130.5%和120.3%;内禀增长率(rm)分别比胡瓜钝绥螨高出20.5%、33.7%和64.9%。【结论】因此根据香梨园中益害螨的生物学特性,同时结合果园环境,笔者提出了应用胡瓜钝绥螨控制害螨的策略。一般每年4月下旬~5月上旬,温度在15~30℃,每叶害螨少于2头(含卵)时,释放胡瓜钝绥螨才能达到预期的控制效果。生防园每年可减少农药使用次数6~7次,直至采果结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明确幼虫期短时高温对井上蛀果斑螟Assara inouei存活、生长发育及生殖的影响。【方法】将井上蛀果斑螟初孵幼虫和老熟幼虫在32、35、38、41和44℃条件下,分别处理1、2和4 h,测定其存活率;将井上蛀果斑螟初孵幼虫和老熟幼虫在35、38、41℃条件下,分别处理1、2和4 h后,研究其发育历期、化蛹率、羽化率、雌雄虫寿命、单雌产卵量及子代卵孵化率等。【结果】随着温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井上蛀果斑螟幼虫存活率逐渐减小。井上蛀果斑螟初孵幼虫在35℃处理下发育历期缩短,38和41℃处理下发育历期延长。老熟幼虫经短时高温处理后,随着温度的升高及处理时间的延长,化蛹率、蛹质量、蛹羽化率、产卵期、雌虫寿命及产卵量均逐渐减小,蛹历期逐渐延长。【结论】井上蛀果斑螟初孵幼虫对短时高温的适应性高于老熟幼虫,短时高温对井上蛀果斑螟老熟幼虫的存活、生长发育及生殖有显著影响。本研究揭示了井上蛀果斑螟幼虫对高温的适应性,可为井上蛀果斑螟种群动态的预测预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喂饲棉蚜对方斑瓢虫生长发育及捕食功能反应的影响。【方法】以非转基因棉花品种中棉所49号为材料,在室内研究方斑瓢虫Propylaea quatuordecimpunctata取食棉蚜Aphis gossypii的生长发育及捕食功能反应。【结果】方斑瓢虫1龄平均龄期为1.73 d,2龄平均龄期为2.04 d,3龄平均龄期为1.64 d,4龄平均龄期为1.92 d,蛹期为3.09 d。方斑瓢虫各龄幼虫和成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均属于Holling Ⅱ 型圆盘方程,在棉蚜密度相同下,4龄幼虫和成虫取食量远高于低龄幼虫;方斑瓢虫捕食量均随棉蚜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当棉蚜密度增加到一定水平,捕食量趋于稳定。方斑瓢虫各龄幼虫、成虫对棉蚜的寻找效应随猎物密度的增加而减少。【结论】方斑瓢虫取食棉蚜的发育历期室温下为7.3 d,蛹期为3.1 d。方斑瓢虫对棉蚜具有良好的控害潜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十一星瓢虫取食氟啶虫酰胺、吡蚜酮、吡虫啉3种农药不同亚致死剂量处理棉蚜对其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为合理使用杀虫剂和协同生物防治防控棉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3种不同农药对棉蚜的毒力测定结果,以供试药剂的LC25、LC50为处理浓度,采用浸叶法对棉蚜进行处理后,选取活体棉蚜作为十一星瓢虫的食物,分析对其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结果】取食3种农药亚致死浓度处理的棉蚜,十一星瓢虫生长发育和繁殖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取食吡虫啉LC25和LC50处理的棉蚜,十一星瓢虫幼虫发育历期较对照分别延长3.01和4.57 d;取食吡蚜酮和氟啶虫酰胺LC25和LC50处理的棉蚜,其幼虫发育历期分别较对照延长0.09、0.50 d和1.48、1.64 d。取食吡虫啉LC25和LC50处理的棉蚜,十一星瓢虫产卵期明显缩短,分别较对照缩短2.56和3.46 d,其单雌产卵量分别较对照下降22.40%、32.45%,孵化率较对照分别下降9.57%、17.02%;十一星瓢虫取食氟啶虫酰胺和吡蚜酮亚致死剂量处理的棉蚜,其产卵量、卵孵化率等下降不明显。【结论】取食3种杀虫剂不同亚致死浓度处理后的棉蚜(害虫),对十一星瓢虫(天敌)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吡虫啉较其他2种药剂影响更为明显,并且不同杀虫剂以及同一杀虫剂不同亚致死剂量对天敌的影响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转基因抗虫棉及转基因高产优质棉对棉蚜个体生长发育及繁殖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离体叶片上组建生命表方法,研究转基因棉对棉蚜个体生长发育及繁殖能力的影响。【结果】转基因抗虫棉和转基因高产优质棉花对棉蚜发育速度、成蚜寿命、4龄若蚜体重、成蚜繁殖力无明显影响。【结论】转基因抗虫棉和转基因高产优质棉花对棉蚜发育速度、成蚜寿命、4龄若蚜体重、成蚜繁殖力无明显影响。转基因棉花对棉蚜生长发育及繁殖力没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氟啶虫胺腈、噻虫啉和噻虫胺亚致死剂量对新疆阿拉尔棉区棉蚜和棉长管蚜生长与繁殖的影响。【方法】采用浸叶法,测定棉蚜和棉长管蚜成虫毒力,以3种药剂LC10和LC30处理F0代棉蚜和棉长管蚜,记录F0代及F1代蚜虫的寿命、产蚜量和发育历期等生命参数,建立种群生命表。【结果】氟啶虫胺腈、噻虫啉和噻虫胺亚致死剂量处理(LC30)显著抑制了棉蚜和棉长管蚜的寿命和产蚜量,寿命分别下降27.99%~40.09%和35.65%~50.79%、28.19%~37.67%和32.76%~40.27%,产蚜量分别下降45.01%~50.17%和50.25%~52.24%、21.54%~28.24%和44.57%~54.97%,且棉长管蚜的下降幅度大于棉蚜。经氟啶虫胺腈、噻虫啉和噻虫胺处理后,随各药剂亚致死剂量增加,棉蚜和棉长管蚜生命表参数净增殖率、平均世代历期和种群加倍时间降低或缩短,内禀增长率和周限增长率增高。【结论】氟啶虫胺腈、噻虫啉和噻虫胺亚致死剂量能够显著抑制F0及F1代蚜虫的寿命和繁殖力,且3种杀虫剂对棉长管蚜的抑制作用大于棉蚜。  相似文献   

15.
双尾新小绥螨对土耳其斯坦叶螨控制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双尾新小绥螨是一种新疆本地的捕食螨,研究其对土耳其斯坦叶螨三种螨态(卵、幼螨及若螨)捕食偏好性和田间控害效果。【方法】 采用室内试验及田间不同益害比释放双尾新小绥螨,评价该捕食螨对新疆棉田土耳其斯坦叶螨的控制效果。【结果】 双尾新小绥螨对土耳其斯坦叶螨三种螨态取食具有选择性,土耳其斯坦叶螨的幼若螨是双尾新小绥螨偏好虫态。在田间释放双尾新小绥螨,可有效抑制土耳其斯坦叶螨的卵、幼虫、若虫以及整个种群数量增长;不同益害比释放捕食螨时,1∶5和1∶10的控效较好,1∶20释放捕食螨效果较差。【结论】 双尾新小绥螨可作为一种优良新疆本地天敌,应用双尾新小绥螨在棉田对土耳其斯坦叶螨进行生物防治时,推荐最佳释放比例1∶10。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十一星瓢虫和龟纹瓢虫对[反]-β-法尼烯[(E)-β-farnesene](以下简称EβF)后的行为反应,为调控利用天敌治理棉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室内条件下,利用嗅觉仪测定不同浓度EβF对十一星瓢虫和龟纹瓢虫成虫和3龄幼虫的嗅觉行为选择,以及在棉花植株上释放不同浓度EβF对十一星瓢虫和龟纹瓢虫成虫和3龄幼虫对棉蚜取食选择的影响。【结果】EβF剂量为20和40 μL/mL时,可引起十一星瓢虫与龟纹瓢虫成虫和3龄幼虫明显的嗅觉选择行为反应;EβF处理剂量为10、20、40 μL/mL时,十一星瓢虫与龟纹瓢虫的成虫和3龄幼虫的取食选择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结论】适宜的EβF剂量可引起2种瓢虫成虫和3龄幼虫明显的选择行为,EβF对自然天敌具有良好的生态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添加人工饲料后不同食料饲养的双尾新小绥螨实验室种群对不同猎物的取食影响,分析人工饲料在双尾新小绥螨实验室种群扩繁和释放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小室法观察在有无人工饲料条件下,自然猎物、替代猎物和人工饲料饲养的双尾新小绥螨种群对目标猎物的捕食选择性和取食量差异,采用偏好性系数理论公式和影响系数,分析人工饲料与猎物共存时对双尾新小绥螨捕食作用的影响。【结果】人工饲料的添加导致双尾新小绥螨的自然猎物饲养种群和替代猎物饲养种群对替代猎物腐食酪螨的取食率降低;3个种群对自然猎物土耳其斯坦叶螨的选择及取食率无显著影响。自然猎物饲养种群对土耳其斯坦叶螨的取食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种饲养种群,无人工饲料时,自然猎物饲养种群对土耳其斯坦叶螨取食率最高可达83.33%,提供人工饲料时,自然猎物饲养种群对土耳其叶螨的取食率最高可达79.33%;替代猎物饲养种群对腐食酪螨的取食量显著高于自然猎物和人工饲料饲养种群,无人工饲料存在时,替代猎物饲养种群对腐食酪螨的取食率最高可达63.33%。【结论】人工饲料作为双尾新小绥螨的营养补充添加,并不会影响其对土耳其斯坦的防治效果,实验室饲养中作为营养补充添加,可以降低对替代猎物腐食酪螨的消耗。双尾新小绥螨前期的取食经历对其后期的猎物选择及取食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