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垦五十八号是一个水稻高产良种,1964年我市由江苏省江宁县引进试种,全市共种植二千一百多亩,一般亩产在七百至八百斤左右,比本地单季晚稻麻壳秈增产20—50%,高的亩产达一千斤以上。如卜塘公社黄庄生产队试种的三点四亩,平均亩产八百零一斤,比四点五亩麻壳秈亩产五百八十七点三斤,增产36.4%;上庄生产队共种十八亩,平均亩产八百二十九斤,其中青年试验田一点四亩,平均亩产九百六十四点三斤。合罗公社楊桥三队试种十点三二亩,平均亩产九百五十九点四斤,比历年单季晚稻最高亩产六百斤增产60%,其中一块样板田四点六五亩,平均亩产达一千零六十六点二斤;此外,卜塘公社宋庄生产队作双季连作晚稻栽培的一点五亩,两季平均亩产一千一百六十六点六斤,其中农垦五十八号亩产五百六十六点六斤,在相同的条件下,比小红稻亩产四百四十四斤,增产25.6%。1964年,我们对这个品种的栽培技术作了调查,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麦收后正是搶种季节,劳力比較紧张,特别在丘陵地区往往因肥料不足,麦茬施肥很感困难。如果在麦收前套种短期綠肥,夏种前随犁掩青,每亩能收到千斤以上鮮草,就可基本解决夏种基肥問題。套种檉麻是否可以收到千斤以上鮮草?套种后对麦子生育有什么影响?有人認为檉麻根系大、吸肥力强,套种期間是否会过多消耗土壤营养(主要是氮素)?1962年,我們进行了試驗,初步明确了上述間题。試驗选择元麦繁殖地四亩,于乳熟期(4月28日)每亩撒播檉麻种子十五斤,随即中耕盖土,5月3日齐苗。元麦于5月20日成熟收获,6月10日掩青檉麻。掩青时測定檉麻生育性状与产量,株高三十八点五厘米、茎粗二点四毫米、单株叶片数十七点八个、可見主根长六点一厘米、单株根瘤数十八点六个、叶色浓綠、生长势健壮,亩产鮮草一千五百六十斤,生长好的亩产鮮草达二千四百斤。同  相似文献   

3.
油果花生是江苏省射阳县高产优質的农家品种。1965年春,我县引种五百余斤,在全县十处进行了試种,計十三点七六亩,平均亩产二百五十五斤,較当地品种把子花生七点九亩,平均亩产九十八点九斤,增产158.2%。黄口基点播种的一点零八亩,亩产三百五十斤,較对比田二点九亩,平均亩产六十六点二斤,增产四倍多。通过一年的实践,油果花生表現出下列特点。1.具有丰产株型,适于密植。油果花生分枝直立丛生,株型紧凑,茎粗叶壮,結莢多集中在第一分枝上。据龙城农技站观察,单株第一分枝为四点三五个,結果二十一点九个,第二分枝一点三个,結果零点二七个,莢果在土壤中的分布范围直径一般只有十四至十七厘米,最大范围不超过二十五厘米,因此,宜于密植,一般每亩六千穴以上,能够充分利用地力和光能,增产潜力大。  相似文献   

4.
1977年我县沙尖子、五里甸子公社引入美国“韦恩”大豆品种,共6000斤。1978年在两个公社进行试种,种植面积6200多亩,平均亩产350-400斤,比当地四粒黄品种增产30%。产量最高的五里甸子公社夹皮沟大队二队,80亩韦恩大豆平均亩产490斤。经过两年试种,韦恩大豆粒小、浅黑脐,生育期120-130天,株高130厘米左右,秆硬、抗风力较强。分枝较多,结荚多,最多一株结荚140个,三粒荚多,结荚较均匀。出油  相似文献   

5.
徽杂一号(母本滿蒲金,父本金皇后)和徽杂二号(母本祁門一二○天黃,父本金皇后)通过1959——1962年四年来的鑑定試驗,証明是个丰产、抗逆性强、适于麦茬种植的优良杂交种。徽杂一号幼苗浓綠色,株高二百三十六点六厘米,茎粗二点一厘米,每株十二点五片叶,雄花黄色,花絲白色,穗生叶次七点三,穗位高度一百厘米,穗呈长园錐形,穗长十八点三厘米,穗粗四点九厘米,果穗禿頂度一点五厘米,每穗十四行,一穗四百九十八点二粒,千粒重三百二十五点四克,籽粒属馬齿型。这一品种抗倒伏,較抗旱,抗病虫害,生育期九十八天,比当地种九十天黄迟熟四天。四年来平均亩产六百三十五斤,較九十天黄增产29.1%。  相似文献   

6.
怀远县城北公社邵圩大队,1965年第一次試种的一百七十亩黄麻,获得了亩产八百二十斤的好收成。为了提高产量和品質,浙江黄麻輔导員陈水根同志和干部群众一起,在总結漚洗(艹冏)麻經驗的基础上,結合黄麻发酵特点,摸索出“半整株漚洗法”漚洗黄麻成功。所謂“半整株漚洗法”,就是先将鮮麻秆放在水中漚浸到一定程度,捞出剝下麻皮,然后再把麻皮放在水中浸漚。一、主要优点1.适时收麻,提高产量和質量。采用半整株漚洗法,砍下的麻株不需要随时剝皮,能在收获适期集中力量加快收获,避免成熟过度,降低产量和品質。2.节省劳力,降低成本。半整株漚洗法每人每天剝干熟麻皮六十斤,整株漚洗法每人每天剝干熟麻皮三十斤,鮮皮漚洗法每人每天剝干熟麻皮二十五斤。半整株漚洗法不需要竹竿、繩索和木桩,減少了生产投資。  相似文献   

7.
我们于一九七三年开始在孟家大队第四生产队试种了罗马尼亚向日葵十二亩,总产三千八百四十斤,亩产三百二十斤。一九七四年全社种植六百五十亩,总产达十四万二千斤,平均亩产二百二十斤,其中开原大队第四生产队种了三亩,亩产四百斤。播种前,用温水浸种一、二天,实行垵种,每亩施三千斤农家肥做口肥,行距一尺七、八寸,株距一尺至一尺五寸,亩保苗二千三百株至三千三百株。四月三日开始播种,四月末结束,一次定苗,铲趟两遍,人工辅助授粉一次,八月二十五日前后成熟。油用向日葵是一种抗旱耐瘠薄,适应性较强的油料作物。在瘠薄轻碱地以及风砂干旱地区都能正常生长,亩产可达百斤以上。该品种  相似文献   

8.
我县常年棉花铺地面积十万亩左右,是江苏省中等产棉县,过去棉花产量,一直低而不稳。七十年代平均亩产皮棉62.67斤,其中1979年只有40.3斤,从1980年以后,由于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植棉政策,实行科学植棉,大搞育苗移栽。四年来,棉花产量持续上升,1980年亩产皮棉85.8斤,1981年亩产皮棉111.5斤,1982年亩产皮棉129.4斤,1983年亩产皮棉145.3斤,四年平均递增19.19%。在1983年增产中,其中有5985担皮棉,是通过改制钵子的直径而取得的。就是将原来钵子直径5.5厘米,高9厘米的小营养钵,改成直径为7.5厘米,高12厘米的大营养钵,因此,改制后棉花在生理生态上,具有五大特点:一是钵子体积大适应苗龄长,叶片多,根系发育好;二是改小苗(2叶一心)为大苗(4—5叶)移栽;三是大苗移栽,抗植伤能力强,成活率高;四是大钵苗利于加快生育进程,缓苗期短,生长快;五是花芽分化已在  相似文献   

9.
义县九道岭公社,1980年种油脂向日葵4000多亩,有2000多亩是草复葵,大部分种在山坡薄地上,普遍长势良好,一般亩产150斤左右,高的可达200多斤。其中石佛寺大队365亩草木樨复种向日葵,平均亩产葵花籽152斤,增加收入2.6万多元;第二生产队种40亩,没施农肥,平均亩产达到225斤,花盘直径平均18.6厘米,大的直径30多厘米,90%以上花盘下垂。而对照田,亩施农肥5000斤,亩产125斤,花盘直径平均14厘米,花盘大部是直立的;第一生产队种80亩,平均亩产接近200斤,增加收入7440元,全队144口人,平均每人增加收入53元。他们采用三种复种形式:1.春播草木樨(也有冬播的)夏季翻压  相似文献   

10.
张继山 《新农村》2007,(9):16-16
雪山5号属大穗型小麦,具备超级小麦的特征:一是高产,它分孽力强,最多有68个分蘖,麦脚清爽,落黄好,长方形大穗,穗长15~18厘米,单穗结籽60~90粒,最大能有162粒,千粒重59克,大田种植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产750千克,丰产地块高产潜力可达900千克。二是不倒伏,株高75厘米,秆粗韧性强,坚挺不倒伏,高抗干热风。三是抗寒性好,2006年全国各地试种点,均没有发现冻害。四是优质,为高强筋硬质小麦,适用于做高档食品。五是连续留种多年不退化。栽培技术要点:雪山5号小麦,适宜在高肥水地块种植,播期10月1~15日,亩播种量9千克。一般亩施氮、磷、钾含量≥4…  相似文献   

11.
高产大豆--世纪二号株高1.2米,有效分枝12~20个,串结式花蕾,连续挂荚,结荚密密麻麻,单株一般结荚380多个,最多可结520个。三到四粒荚比较多,籽粒金黄富有光泽,出油率高。品质优,生育期110天,年需有效积温2200℃,该品种育成后先后与早丰大豆、密丰大豆、巨丰大豆、王中王、89-9等大豆试种对比,其丰产性,抗病性,适应性,早熟性均比对试品种高30%左右。亩用种8斤,平均亩产700斤,最高亩产900斤。一般农民看到本品种长势后均会争相订购。每市斤售价8元。100斤以上批发每市斤6元。巨穗一号玉米杂交品种,株高2.6米,穗长28~30厘米,单穗重1.3~1.6斤…  相似文献   

12.
一九七五年我们前茬一亩油菜,实收二百五十二斤,下茬复种一亩向日葵实收二百二十五斤,两茬合计四百七十七斤。一九七六年我们油菜复种向日葵是五亩,油菜亩产四百一十五点六斤,向日葵亩产三百七十七斤,两茬合计七百八十三点四斤。其中移栽向日葵一亩,  相似文献   

13.
一、早粳农垦二十号。系北方耐冷性品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于1959年引进,1961年起参加試驗,至1963年統計,据全省五个試点八次試驗,产量居首位三次,第二位四次,第四位一次,平均亩产八百一十五点一斤,比有芒早粳、北京粳、宁丰等增产11.8——30.1%,平均增产19.6%。我院自1960年至1964年連續五年試驗,产量居首值二次,第二位三次,平均亩产八百四十三点二斤,比有芒早粳、北京粳增产11.8—28%,平均增产21.6%。1965年参加大田生产,計种植五点四九宙,因栽插过稀,前期灌水较深,蘖肥延迟施用,影响分蘖和穗數,但平均亩  相似文献   

14.
我省1965年在各级党委的重視和領导下,有計划、有組織地大面积推广了农垦五十八,証明这个品种非但适宜于作单季晚稻栽培,也适宜于作为双季晚稻,并且还可以取得較高的产量。据初步統計,全省双季晚稻共种植农垦五十八有七十万一千亩,平均亩产五百斤上下,一般比当地原有小紅稻、小麻稻、白壳籼等品种,增产两成到一倍以上。在大面积、大幅度增产的同时,涌現了不少“赶早稻”、“超早稻”的公社和大队。在沿江圩区,如蕪湖县的易太公社种植的四千二百亩,平均亩产四百五十斤,其中四点二亩丰产田,亩产高达八百六十六斤;当涂湖阳公社,种植了三千零八十亩,平均  相似文献   

15.
我場青山大队六中队,1963年在一块面积八亩,栽培技术及耕作管理相同的小粉土稻田(即粉砂粘壤质田)里,一边(三亩)系边耙边栽的浑水田,另一边(五亩)系耙后二天栽的清水田,品种大叶早,对比試驗表明:渾水栽的秧苗二至三天內发出新根,亩产五百六十七斤;清水栽的秧則五至七天才发新根,亩产五百四十斤。1964年推广全場后,也获得了显著的增产效益。近年釆的实践証明,渾水栽秧对缺乏有机質(一般含量0.7—1.0%)和无机胶粒(粘粒含量  相似文献   

16.
1965年我省扩大推广单季晚粳农垦五十八共八十二万亩。在各級党政的正确領导下,广大干部群众高举毛泽东思想紅旗,积极努力,普遍获得了大幅度增产,一般亩产七、八百斤,比当地品种增产三、五成,高的成倍增产。各地还出現了不少大面积的高产典型。例如,圩畈地区的蕪湖县保丰公社四千多亩,平均亩产八百斤左右。巢县环城公社岗岭大队六百八十五亩,平均亩产九百五十斤,其中三百三十亩亩产超千斤。江淮丘陵地区滁县滁东公社買郢大队六百三十七亩,平均亩产八百五十斤。寿县保义公社塘郢大队七百二十亩,平均亩产七百五十斤。皖南山区黟县际联公社中街生产队二十六点四亩,平均亩产八百一十四斤。泾县百元公社叶村生产队二十八亩,平均亩产九百一十二斤;淮北平原地区的凤台县示范繁殖农場二十五亩,平均亩产八百二十斤。丰产喜訊頻传,到处人心振奋,大大开闊了人們的眼界,解放了思想,原来对推广农垦五十八有“三怕”:一怕产量不高,二怕耗肥太多,三伯难掼难打。現在变成“三信”:一信农垦五十八确实高产,二信只要狠下功夫,低产能变高产,三信有了打稻机,脫粒并不难。称它是“增产稻”,是晚稻的“挂帅品种”,把扩大种植农垦五十八列为重要的增产措施。  相似文献   

17.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我市广大干部和群众,遵照毛主席关于“人民公社一定要把小麦种好,把油菜种好”的教导,1974年对油菜进行了大面积试种,获得成功。全市试种的三万六千九百一十七亩油菜,在大面积间套种的情况下,混算平均亩产油菜籽五十三斤,并出现许多高产典型。旅顺口区海鹰公社科研小组一亩三分地油菜,平均亩产三百四十斤。金县友谊公社光明六队五亩五分地,平均亩产三百二十七斤。复县示范场二亩四分地,平均亩产三百二十五斤。庄河县小孤山公社农场大队四十五亩三分地,亩产二百七十六斤。新金县泡子公社谷泡子大队后袁西队五亩五分地,亩产二百三十八斤。金县董家沟公社城南大队一百六十亩油菜,平均亩产一百四十斤。  相似文献   

18.
《新农村》2000,(3)
湘两优糯粱一号系再生杂交糯高粱,1999年引进少量杂交一代种子在余姚市黄家埠镇试种,种植面积共25.5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分14个种植户。试种结果,第一茬产量平均每亩356千克,最高达到446千克;第二茬单产与第一茬相仿,两茬合计平均亩产710千克。该品种,出酒率高,平均达52%(45度),且具有醇、香、稠等口感特点。“湘两优糯粱一号”秆矮抗倒,第一茬平均株高130厘米,第二茬平均株高170厘米,且再生能力强,第一茬割秆后第三天萌芽长即达到5厘米以上。此外,该品种糯性较好,还可加  相似文献   

19.
试验于1978年开始,在抚顺市郊区上砖大队果园进行,用二年生嫁接苗,栽两亩地密植园,最终株行距为3米×4米。开始栽植时分为两种密度:1.株行距1.5米×2米,用地为1.47亩,共栽330株。从1979~1981年三年产量,每年折合亩产相应为159.0斤,427.4斤,1,038.2斤。2.株行距0.5米×2米,用地0.53亩,共栽296株。1979~1981年三年产量,每年折合亩产相应为396.2斤,863.6斤,976.8斤。  相似文献   

20.
正山区旱地因浇水条件差而不能取得好的收益,下面两种种植模式在邹平县推广多年,均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一、马铃薯、扁豆该模式一般亩产马铃薯800千克左右,扁豆亩产3000千克以上,亩纯总收入2400元以上,比纯作粮食增收1800元以上。1.田间配置方式每1.6米为一种植带,采用高低畦种植,高畦70厘米,种两行土豆,调角种植,间距40厘米,株距30厘米;低畦宽90厘米,种两行扁豆,间距60厘米,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