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古典园林是世界园林之母,对空间的处理是中国古典园林造景的精髓。本文分析了中国古典园林空间的构成要素、类型以及结构,阐述了对中国古典园林空间的认识以及对现代园林的展望。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古典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从园林的生成期介绍了爱情与园林的渊源,同时从皇家园林、寺观园林、私家园林分别选取典型事例阐述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一大特征——爱情是亘古不变的主题。  相似文献   

3.
江南园林以其高超的造园手法、经典的理论著作、大量的园林建设成为中国三大园林地方风格中造诣最高的园林类别。江南园林的造园思想内涵丰富,也最能代表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思想。新中式园林是当代园林中最能继承发扬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通过对江南园林造园思想和手法的总结,赋予其新的时代背景。以乌镇互联网会展中心、苏州博物馆新馆为例,探究江南园林造园手法中的叠山、理水、植物配置与园林空间等手法,以期对新中式园林的发展和设计更好地体现中国古典园林的特色发挥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陈鸿虹  丁朕 《花卉》2019,(20):69-70
中国古典园林在全球的园林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称作世界园林之母。日本的枯山水园林艺术,是日本古典园林精华的体现。中国古典园林与日本枯山水,二者虽然同属于一个园林体系,因地理、历史、以及人文的关系有着一定的联系和不同。探讨中国古典园林与日本枯山水之间的不同,提炼二者的精华并学习对于中国的园林艺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陈志元 《现代园艺》2014,(8):143-144
历史上,中国古典园林曾无比辉煌,东方园林乃至世界园林都曾经受到中国园林的深远影响,也曾掀起过一股"中国热"。任何事物都逃脱不了发展的必然规律:萌芽——发展——繁荣——稳定——衰落,中国园林也同样如此。如今能看到的尚且保存完好的古典园林作品大都是晚清以后兴建。随着封建社会的解体,社会急剧变革,新旧文化激烈碰撞,中国古典园林因其封闭、服务少数人、工艺繁琐、造价昂贵等特征显得越发不适应这个时代。如何从古典园林中提炼出造园之精髓,并符合现代大众的审美和需求是我们中国当代景观设计师亟需探讨的问题。本文通过借鉴日本园林,通过一些案例探讨当代新中式园林的基本营造手法,挖掘古典园林营造的内在规律,探索出一条适应于当代的中国园林之路。  相似文献   

6.
在总结中国古典园林意境表达方式的基础上,以探寻中国现代园林中中国古典意境的表达方式为目的,对国内3个具有代表性的现代作品进行分析,从整体布局、空间形式、园林要素、尺度引入、色质抽取5个方面总结中国古典园林意境在现代园林作品中的表现手法,给予现代园林在继承和发展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问题上以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典园林闻名于世,讲究的是取于自然又高于自然,在世界园林体系中属于自然山水式园林,中国园林在各国得到传播发扬。18世纪以后产生了以自然为基础设计的英国园林,与中国自然山水园林不同,它属于自然风景园林,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对于欧洲影响很广,成为了园林主流派。浅析中国自然山水式园林与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异同,以供相关人士参考与交流。  相似文献   

8.
中国园林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她历史悠久,形成个性鲜明的园林体系,独领风骚,对世界园林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不得不提的是,在中国园林发展的过程中,伴之产生并指导着人们对园林营造的中国古典园林美学,影响人们的审美文化及心理、园林美的追求。至今,她还影响着现代园林的发展,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园林。  相似文献   

9.
苏婷婷 《现代园艺》2011,(11):75-76
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远的影响,美不胜收、气象万千、景色各异的园林意境无不依赖着作者的精心构思和艺术创造,但是昔日辉煌的历史不能掩盖当今我国园林建造的缺憾。通过对中国古典园林的解析,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就现如今我国园林景观营建的现状加以分析和评价,提出当今中国园林特色的缺失,引发同行深思。  相似文献   

10.
水作为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一种重要景观要素,在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其在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设计一直受到园林设计师的广泛关注。从技术手段、水景形式以及植物造景等方面分析了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水体设计,以期为现代园林的水体设计提供借鉴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典园林作为古典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它的漫长发展历程中不仅影响着亚洲汉文化圈内的朝鲜、日本等地,甚至远播欧洲。中国古典园林指的是世界园林发展第二阶段上的中国园林体系。它由中国的农耕经济、集权政治、封建文化培育成长,比起同一阶段上的其他园林体系,历史最久、持续时间最长、分布范围最广,这是一个博大精深而又源远流长的风景式园林体系。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造景手法和园林艺术,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私家花园逐渐成为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从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在私家花园设计中的应用角度出发,采用文献分析法,对中国古典园林造景手法在私家花园设计中的应用进行相关研究。首先,分析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的地方特色,其次概述中国古典园林造景艺术表现要素及主要造景手法;最后,阐述中国古典园林造景手法在私家花园中的应用,深入探讨中国传统园林与现代私家花园的融合之美。通过借鉴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景观要素、现代工艺和地域文化的地方特色,赋予私家花园更多的文化内涵和美学价值,不仅可以提升私家花园的价值和观赏性,还将有助于传承和推广中国园林文化。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是具有博大艺术内涵和特点的艺术综合体。跟当时的人文环境,文化艺术水平息息相关。中国传统园林在世界园林艺术史上可谓独树一帜,与西方园林、伊斯兰园林一道,并称为世界3大造园体系。然而由于社会发展和环境变迁,使得中国传统园林与现代人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之间,出现了巨大的时空落差。在传统文化继承上的缺失和西方强势文化的影响,使中国现代风景园林迅速发展的同时,在继承传统园林的基础上又受到了西方园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园林设计中现代化元素越来越多,但中国园林却在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转化上有着强烈冲突,为避免它们之间断层加深,必须正视中国园林设计中存在的严峻问题。本文通过详尽地分析中国风景园林的发展现状,讨论中国园林应选择的发展趋势,传承中国古典文化中"天、地、人"合一的思想,为中国园林发展提供一条可选择的发展路线。  相似文献   

15.
张丹  陈晓媛  田大方 《北方园艺》2012,(12):100-102
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化,传统园林就是其中艺术成就较高的一个门类。山、水、建筑、植物是中国传统园林的基本语言,从以上四方面探析中国传统园林的造景手法,挖掘传统园林的和谐之美、意境之美、布局之美、以及色彩与装饰之美,提出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广远启示和借鉴意义。希望人们能充分认识到中国传统园林具有的不可估量的价值,能更加重视中国传统园林文化,并保护和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园林是一种具有高度艺术成就和独特风格的园林艺术体系,无论从其物质内容到精神功能,都孕育着丰富的中国园林美学思想和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当园林成为美学的一种物化形式,利用现代美学语言去理解中国传统园林的形式美,就能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园林的审美特征和创作手法。本文通过列举中国传统园林中形式美规律的典型法则与美学特征,结合具体的审美活动,将对称、均衡、比例、节奏等要素进行浅析,最终展现出中国传统园林中的美之所在。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园林如同一个迷幻的世界,带给人们奇特的感觉和无限的遐想。游览古代中国园林,外行游者看到的是不可思议,而对于内行人来说却是无边的探索。古典园林思想,在中国园林史中经过行家们的不断实践和探索有了很大的发展和印证。张家骥先生《中国造园论》对总共古典园林中园林特有的往复无尽,小中见大的空间处理手法、园林设计和中国古典文化的巧妙结合做出了深刻的诠释。  相似文献   

18.
中国园林与欧洲园林、阿拉伯园林并称世界三大风格的园林。中国园林历史悠久,深受佛教接近自然的影响,注重假山、池水、楼台亭阁的象征意义,文人士大夫追求的园林美不只是单纯的物质空间形态的创造,更重要的是注重由景观引发的情思神韵。特别是园林中的“水”,以小,虿流动的水流表现幽深、空灵的审美意趣,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特点在世界园林艺术史上是一颗闪耀着东方神韵的明珠,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本文通过对园林美及园林美的表现形式详细介绍,引导人们创造园林美、鉴赏园林美、管理园林美,提出采取正确的态度对园林美学继承和发展,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园林美学,从而对中国园林的未来发展指引了较为精准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孙维华 《现代园艺》2014,(18):163-163
在中国园林的发展史上,根据不同的时代特征、自然环境,以及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人类创造的中国园林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赋予了中国园林特有的时代标志性、地域性和文化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