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低温储粮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及实用价值的科学储粮方法。将太阳能制冷应用于低温储粮能有效节约常规能源。本文根据太阳能制冷系统的特点及仓内粮温分布规律,提出了采用太阳能制冷系统进行仓内空气隔离层(仓内粮堆上部空间)环流通风的储粮技术,并在中央储备粮扬州直属库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仓内空气隔离层环流通风冷却方式可有效地抑制高温季节仓内上层粮温的升高。在仓内上层平均粮温回升到15~20℃前将太阳能制冷系统适时地投入运行,能够实现准低温储粮。  相似文献   

2.
针对中温高湿储粮区平房仓夏季储粮过程中上层粮温升高较中下层快、表层粮温控制难等问题,充分利用我库的仓房设施及储存条件,通过在仓房粮面空间安装温控机,在高温季节进行机械制冷,实现上层粮温可控,确保整仓粮食达到准低温储粮的目的,避免粮温快速变化,影响储粮品质,实现绿色储粮。  相似文献   

3.
在高大平房仓上层空间安装负压风机,在夏季高温季节进行负压通风,快速有效排除积热,降低上层粮温,保证夏季存粮安全。在此基础上,通过持续的仓内内环流运行,利用粮堆"冷心"冷源注入粮堆上部空间,有效地降低上层粮温,达到均温控温目的,实现准低温储粮。负压通风是实现安全储粮的前提,内环流控温是准低温储粮的保证,两种技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4.
针对高大平房仓夏季储粮过程中上层粮温升高较中下层快,表层粮温难以控制等问题,我库充分利用当地储粮气候条件,增添了膜下环流通风系统。在夏季高温季节进行仓内膜下环流通风,使粮堆内部形成向上运动的气流,从而实现上层粮温可控性和实现全仓粮温的相对均衡。该技术的应用可有效隔绝仓房空间与粮堆的湿热传递,减少仓温对粮温尤其是粮堆表层温度的影响。结合我库所处区域位置特点,主要是利用冬季机械通风降低粮温,待夏季高温时利用环流风机进行仓内环流,将粮堆中央"冷心"的冷源带到粮堆表层和四周,使粮堆表层和四周的粮温降低,通过环流调节粮堆内温度因子,使储粮处于低温或准低温状态,可以有效抑制高温季节仓内上层粮温上升,实现低温储藏。该技术确保了整仓粮食达到低温或准低温储藏条件,避免储粮夏季生虫和使用化学药剂防治储粮害虫,真正实现了绿色、环保储粮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推广低温储粮技术 实现绿色储粮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谷物冷却机低温储藏的方法储藏粮食,既能快速有效降低储粮温度,延缓品质劣变,又可弥补机械通风的不足,有效解决在夏秋高温季节降低粮温的问题,并可根据要求降低储粮水分,真正实现绿色储粮。  相似文献   

6.
平房仓储藏大豆,在低温季节利用机械通风技术降低豆堆温度后及时将粮面密闭使其维持在低温状态,高温季节利用空调器制冷循环给粮面冷气囊补充冷气,可将豆堆温度控制在20℃以下,克服了简易平房仓屋面和墙体的隔热保温性能差及上层粮温升温较高的弊端,减少了外界环境对粮堆的影响,有效控制了虫霉危害,符合推广绿色储粮的技术要求,达到了使大豆安全过夏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为了改善粮食在高温季节的储藏环境,缓解外界热源对仓温和粮温的影响,积极开展空调控温储粮技术,通过空调控温下玉米压盖与非压盖对比试验,在高温季节既可实现准低温储粮,又可节省费用。  相似文献   

8.
广东珠三角地区全年高温高湿时间长,持续低温时间较短,采用机械通风降低粮温的机遇甚少,给较长时间安全储粮带来莫大的影响。适时开启空调制冷,适当降温降湿,创造一个长时间内比较偏低的仓温仓湿环境,十分有利于安全储粮,确保储粮品质稳定,不至于因大量降湿而造成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9.
在楼房仓中用谷物冷却机于夏秋高温季节适时对储粮进行保持水分冷却通风,可以较为经济地将全年粮温控制在20℃以下,实现准低温储粮,延缓储粮品质陈化。  相似文献   

10.
在楼房仓中用谷物冷却机于夏秋高温季节适时对储粮进行保持水分冷却通风,可以较为经济地将粮温全年都控制在20℃以下,实现准低温储粮延缓储粮品质陈化。  相似文献   

11.
赵锦杰  江刘苗  韩东 《粮食储藏》2012,41(4):8-11,33
针对不同的粮库内部太阳能制冷机组空调分布形式,利用CFD计算软件,采用标准k-e模型对粮库内部的大空间气流组织的非稳定特性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分别比较了集中辐射式分布和沿四壁周向式分布两种形式的粮食表面附近的截平面的速度和温度分布,模拟结果显示:采用集中辐射式分布的模型流场扰动范围大,换热效果好,温度场分布均匀,整体降温效果好.由此可以看出流体计算技术在研究空调换热空间速度场和温度场分布的巨大作用,为空调的设计运行参数提供了重要依据,从而可以选用换热效果更好的空调分布形式.  相似文献   

12.
冰点温度的准确测定是确定食品适宜贮藏温度的关键。针对当前冰点测定方法和设备存在着测定周期长、成本较高以及设备移动不便等缺陷,本研究优化设计出一种新型的半导体制冷测定装置。该制冷装置利用半导体制冷快速降温,通过记录仪中的样品降温曲线可以清楚看到被测定样品的降温过程和相应的过冷点、冰点及整个相变过程。采用该装置对猪肉、苹果、牛奶葡萄、黄瓜、牛奶多种典型食品的过冷点和冰点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与现有过冷点、冰点测定技术和装置相比,该测定装置具有小巧灵活,操作便利,精确度高,测定周期短、成本低的优势,而且测定过程中噪音极小,适于在冰温贮藏领域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3.
结合试验仓地质及生态条件,利用浅层地能低温,建造了基于地埋管式浅层地能采集方式的低温储粮系统,研究了运行过程中单位能耗和通风前后水分的变化,并与使用谷物冷却机的能耗情况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浅层地能在制冷方面具有显著的节能优势,能有效保证粮食品质,降低储粮成本,是一种适合大规模推广应用的廉价冷源,符合绿色储粮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玉米耐储性较差,特别是在高温高湿地区,储藏度夏期间异常粮情时有发生,品质变化快,水分减量大。根据华南惠州地区的储粮生态特点和本库的设施设备条件,综合应用冬季缓速通风降温、春季压盖隔热、夏季空调控温与氮气气调等多项技术优化组合,通过多技术协同效应,经济、有效地控制了仓温和粮温,延缓了玉米品质变化速度,减少了水分损耗,科技保粮优质创效明显。  相似文献   

15.
乙二醇蓄冷库的设计和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乙二醇作为蓄冷剂的蓄冷库用于果蔬贮藏保鲜的可行性,研究人员设计了包含制冷循环系统、蓄冷剂循环系统和保鲜库制冷系统三个循环的乙二醇蓄冷库。按照国家标准冷库热工性能试验方法对研制的蓄冷库的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冷风机制冷量、耗电量和库内温度波动等冷库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制的乙二醇蓄冷库,围护结构传热系数为0.20 W/(m2·℃),冷风机制冷量5.4 kW,耗电量35.48 kW·h·d-1,库内温度不均匀性2.8℃,平均温度波动±1.0℃,达到了果蔬贮藏保鲜设施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究蓄冷板对冷库融霜温度波动的影响,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对带有蓄冷板冷库的融霜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用试验验证了融霜模型的可靠性,得到了冷库在融霜过程中的温度变化云图.同时对采用两台并联冷风机连续融霜的小型冷库,在冷风机结霜时有、无蓄冷板和冷风机不结霜时有、无蓄冷板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融霜过程中,通过对不同高度截面温度场进行温度测试发现:带蓄冷板的冷库温度均低于无蓄冷板的冷库温度;融霜风机融霜期间,制冷风机有霜时,蓄冷板使冷库温度波动下降了47.20%;制冷风机无霜时,蓄冷板使冷库温度波动下降了58.95%.  相似文献   

17.
采用不同风机和不同的通风方式,对包装稻谷在高大平房仓进行储粮通风降温的尝试,选择适合本地区较为合理的风机和通风方式,能取得较为理想的降温、控水、调质的效果,为安全储粮、节省费用开支做了初步尝试。  相似文献   

18.
结合粮库控制系统的设计及应用,概述全集成自动化技术在粮库中的应用,并对其关键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文所设计控制系统实现了对粮食进仓、发放过程的自动监控、数据采集、故障诊断报警等功能。步进式提示防止误操作,减少人为失误;同时优化控制策略,减少设备停机次数,实现节能增效。实际运行效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较强稳定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9.
根据本地区生态区域特点和储粮实际情况,中央储备粮安陆直属库在试验仓内开展节能保水降温通风、仓房隔热、粮面压盖、自控排热换气、仓顶喷淋降温等多项绿色储粮技术措施,有效地控制了粮温,减少了储粮水分丢失,延缓了储粮品质陈化,抑制了虫霉的生长繁殖、达到绿色储粮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