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应用随机整群抽样法对地处子午岭东西两侧的两个山羊品种3个层次共计42类标记特征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两品种在血液蛋白质及毛色位点的分化程度较低(7%以下),而在形态特征分化程度较高(18.84%),进一步综合聚类分析表明,两品种间遗传距离较近(D=0.016),确认两品种属同种异名  相似文献   

2.
浙江地方猪种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蛋白电泳和线粒体 DNA RFLP分析方法,研究了浙江七个地方品种猪及浙江野猪的遗传多样性状况⒚从分析的30 个遗传座位、99 个地方品种个体中发现 MDH,PEPB,6PGD,AK,ADA,PHI六个座位具有多态性,其中AK,MDH 多态座位在家猪中为首次发现⒚多态座位百分比和平均杂合度分别为P= 0200, H= 0043⒚用UPGMA 法对由基因频率所计算的标准遗传距离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浙江地方猪种的亲缘关系很近⒚在m tDNA RFLP水平,25 种限制性内切酶在27 个地方品种个体及3 个野猪个体中共检出30 种限制性态型,可归结成三种单倍型⒚各单倍型间平均遗传距离(P)为0005,群体平均多态度(π)为0000 8,处于遗传多样性贫乏范围⒚另外对金华Ⅲ系猪的研究表明金华Ⅲ系猪可能有两个母系起源⒚浙江省地方猪种遗传多样性贫乏,可能是由于起源于一个共同的野猪亚种祖先  相似文献   

3.
依据氨基酸生物配比(BFAA)的原理,可以通过向动物日粮中添加一些单项氨基酸来调配日粮中的BFAA(P1)成为人们理相的氨基酸配比形式(P1)。结果表明,第i种氨基酸的添加比例(yi)为yi=kpi-P‘i,其中k为常数;将k=p’i/pi由小到大的排列起来,ki的排序就是向日粮中逐个添加氨基酸的顺序。文章举例分析了我国肉用仔鸡氨基酸的需要及其日粮调配方法。1-21日龄肉仔鸡日粮中必需氨基酸Met  相似文献   

4.
长白落叶松天然群体遗传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利用同工酶分析技术对长白落叶松(LarixolgensisHenry)天然群体遗传结构进行了研究,用3种酶系统(GOT、MDH、EST)、7个位点对11个天然群体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长白落叶松具有较高的变异水平.所有位点的平均多态位点百分率为63.9%、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平均数为1.62、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206、且群体处于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状态;群体的分化程度较低.90.4%的变异来自于群体内.9.6%的变异存在于群体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0724:而表型性状的遗传变异中.73.8%的变异来自于群体内.26.2%的变异来自群体间。长白落叶松群体在酶位点和表型性状上的变异趋势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
粤黄鸡分化品系血液蛋白质多态性基因频率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采用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和聚丙烯酸胺凝胶电泳方法测定了粤黄鸡4个分化品系(群体)以及石歧杂鸡和杏花鸡的血液蛋白质多态性,观察了多态性血液蛋白质基因频率的变化,根据基因频率计算出6个群体相互之间的相似系数和标准遗传距离及各群的平均杂合度,分别以系统聚类分析和主分量分析方法对这种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4个粤黄鸡分化品系大多数多态性血液蛋白质基因频率相近,少数出现品系(群体)间差异,而相似系数和遗传距离说明品系(群体)间分化与选育目的相符;系统聚类分析显示4个粤黄鸡分化品系(群体)与石歧杂鸡间关系较为密切;与杏花鸡相对地较为疏远,主分量分析却清楚地表明了粤黄鸡从石岐杂鸡中的分化以及与杏花鸡的区别。这两种分析方法结果相互补充,而两者的不一致有待进一步研究。另外,平均杂合度似乎也表明了品系(群体)选育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油松天然群体遗传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运用同工酶电泳技术对油松大配子体的遗传结构进行了研究,分析材料为油松大配子体,共检测了4个群体4个酶系统(GOT、MDH、GDH、ALP)的10个基因位点。结果表明,油松群体在这几个酶系统上的遗传变异水平中等偏低,4个群体多态位点百分率平均为56.7%,等位基因平均数为1.76,平均期望杂合度0.159;群体内纯合体不足,杂合体过量,大都处于非平衡状态;群体间的分化程度较低,4个群体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011;同工酶测定的总变异中,只有1%来自群体间,其余的变异均来自群体内个体间  相似文献   

7.
多层次综合聚类在黄牛品种分类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陕西4个黄牛群体的6个血液蛋白位点、8个毛色位点及7项形态特征共21类遗传标记特征的分布频率进行综合模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取MR^4=0.974时,将陕西4个黄牛群体划分为南北2种类型。确认秦岭山脉是陕西不同类型黄牛群体在地理上的分界线。亦确认多层次综合聚类是目前黄牛品种类划分最适宜之方法。  相似文献   

8.
魔芋(Amorphophallus rivieri Durieu)叶面积测定方法的?…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叶面积仪实测的魔芋(Amorphophallus rivieri Durieu)叶面积为参照,分别获得了用叶片上各小裂片的长径(L)与短径(W)计算叶面积的校正值(K1=0.63)和用叶片上3个羽片的长度(D)与羽片的开张度(E)计算叶面积的校正值(K2=0.52);得到了用L和W计算的单株叶面积为0.63∑ni=1LiWi(n为小裂片总数),用D和E计算的单株叶面积为0.52∑i=1DiEi(  相似文献   

9.
西瓜遗传转化体系优化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农杆菌LBA4404/pBin19-Chi-Glu为介导,从不同苗龄的外植体、不同预培养时间、不同菌液浓度和侵染时间及对菌液进行不同的预处理等方面对西瓜的遗传转化体系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用0.1mM乙酰丁香酮和1mM脯氨酸共同预处理农杆菌菌液均可显著地提高KanR芽的分化频率。以西瓜子叶为材料,用苗龄2d,预培养2d,共培养4d,菌液浓度OD600=0.5,侵染10min的体系较佳,KanR芽的分化频率可达11.8%。  相似文献   

10.
肉牛群体遗传变异的微卫星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6个微卫星位点分析了8个肉牛杂交新本群体的遗传结构和遗传变异,结果表明:8个肉牛群体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和平均杂合度较高,其范围分别为0.57~0.71和0.59~0.73。以海伏特牛和利木赞牛与三个母牛种群(FN,ZH,FU)间遗传距离为最大。由邻结法绘制的系统聚类图能清晰、客观地反映8个肉牛群体的地理分布、遗传分化特点,以及亲缘关系远近程度。这些研究为肉牛的杂交改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以pH2.5、3.0、3.5、4.0的模拟酸雨处理水稻、小麦和油菜种子,研究了酸雨胁迫时间对3种植物种子萌发贮藏物质消耗率、贮藏物质运转率、根长抑制指数和芽长抑制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酸雨胁迫时间的延长,水稻、小麦贮藏物质消耗率降低,油菜则增加,贮藏物质运转率皆降低;3类种子根长和芽长抑制指数都随酸雨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达到差异显著性的胁迫时间是水稻>小麦>油菜。说明3类种子萌发耐酸雨胁迫能力存在明显差异,表现为水稻>小麦>油菜。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氮肥后移量对稻套麦产量的影响,探讨其适宜的氮肥施用方式。[方法]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共7个处理,其中稻套麦10月25日播种,拔节肥按不同尿素施用量分5个处理:A:150 kg/hm2;B:225 kg/hm2;C:300 kg/hm2;D:375 kg/hm2;CK1:0kg/hm2。收稻后旋耕撒播小麦(茬后种麦)分2个处理,分别为CK2:于11月5日播种;CK3:于11月15日播种。稻套麦大田用种量225kg/hm2,茬后种麦大田用种量150 kg/hm2。[结果]在基肥、壮蘖肥一致的前提下,施用拔节肥225 kg/hm2后其穗粒数、千粒重、理论产量、实际产量及经济系数均高于其他施氮处理以及不施氮处理CK1。但与稻茬后撒播小麦相比,在基肥、壮蘖肥一致的前提下,稻套麦产量要低于适期茬后种麦水平,高于迟播小麦。[结论]该研究可为稻套麦高产栽培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氨基酸螯合微肥对小麦和后作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江苏如皋高沙土麦稻轮作的大田生产条件下研究氨基酸螯合微量元素肥料对作物产量及品质的效应。结果表明,氨基酸螯合微肥能明显增加小麦穗数和每穗粒数等生物性状。5个施肥处理的小麦产量高低依次为:NPK 氨基酸螯合微肥(NPK AM)、NPK 无机微肥 氨基酸粉(NPK IM A)、NPK 氨基酸粉(NPK A)、NPK 无机微肥(NPK IM)、NPK。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小麦产量NPK AM处理与NPK处理达极显著差异(P<0.01),与其他3处理达显著性差异(P<0.05)。5个施肥处理的小麦蛋白质含量的高低依次为:NPK AM、NPK A、NPK IM A、NPK IM、NPK,统计结果显示,NPK AM与NPK IM之间的差异达显著水平,而NPK AM与NPK之间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结果还显示,氨基酸螯合微肥增加了土壤中的有效态锰、锌的含量,对后作水稻显示稳定的后效。  相似文献   

14.
为了认识节节麦5t+12t亚基品质表现突出的分子基础,利用SDS-PAGE分析研究了该亚基组合中12t亚基的电泳迁移率并克隆和测序了该亚基基因。结果表明,该12t亚基在SDS-PAGE上的电泳迁移率与普通小麦中的Dy12具有一致的电泳迁移率,但与Dy10的电泳迁移率差异明显。而氨基酸序列比较结果显示,12t亚基的分子序列与Dy10的相似程度非常高,二者仅存在4个氨基酸的替换,而它与Dy12的分子序列存在较大的差异,不但包括12个氨基酸的替换,同时包括2个六肽氨基酸和另外4个氨基酸部位的插入和缺失变化。本研究结果表明,节节麦高分子量谷蛋白Dx5t+Dy12t亚基赋予小麦优良加工品质的主要原因可能与12t亚基与小麦Dy10非常相似,导致这一亚基组合更倾向与Dx5+Dy10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5.
对节节麦的一种y类高分子量麦谷蛋白基因进行了序列测定和比较。结果显示,该亚基与小麦A、B和D和节节麦D染色体编码的y型亚基的全蛋白氨基酸残基数目均不一致。6个y型基因的信号肽、N-端和C-端氨基酸残基数目均一致,但有个别氨基酸的替换。而重复区氨基酸残基数目均不一致,主要由于重复单元六肽和九肽的数目不等。在目前已知的D基因组编码的y型亚基中,Dy13t的重复区是最短的,它比Dy10少4个九肽,比Dy12少4个九肽,2个六肽,比Dy12t少4个九肽。由N-Calign序列所作的聚类分析将这6个y型亚基分为3支,A、B和D基因组编码的亚基各占一支。来源于D基因组的4个基因的一支,又可将来源于节节麦和小麦D基因组的2个基因分别聚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6.
摘 要:用赖氨酸、苏氨酸两种氨基酸单因子胁迫和两因子协同胁迫不同蛋白质含量小麦品种种子的发芽幼苗,发现5 mmol/l浓度可严重抑制根系生长,但对叶生长抑制较轻;两种氨基酸具有协同抑制作用。相比较,高蛋白含量基因型品种比低蛋白含量基因型品种可忍耐较高浓度氨基酸胁迫。HPLC方法测定胁迫植株体内游离氨基酸含量,发现胁迫氨基酸有比对照高3~10倍积累,同族氨基酸有比对照高2~3倍积累,相关氨基酸也有1~2倍积累。  相似文献   

17.
种子人工陈化处理时有机自由基与种子活力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水稻、小麦和芝麻种子在人工加速陈化的条件下,其有机自由基含量、α-醛在种子吸涨期间的释放量与种子活力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种子内稳定自由基含量与种子活力无关,而α-醛在种子吸涨期的释放量随陈化天数的增加而增加,种子活力随之下降,二者间的相关系数r=一0.8735。  相似文献   

18.
酸雨对不同抗性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采用人工模拟酸雨及室内培养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的模拟酸雨对水稻和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与小麦种子在pH2.0时不发芽,pH2.5时只有异状发芽,ph≥3.0时,水稻和小麦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都随pH值的上升而增大,异状发芽率则降低;吸水值、呼吸速率、贮藏物质消耗率、贮藏物质运转效率也随pH值的上升而增大,芽长和根长的抑制指数则随pH值的增大而降低。酸雨胁迫下,水稻种子各项指标变幅低于小麦的事实表明,水稻抗酸雨胁迫能力强于小麦。  相似文献   

19.
 选择3头回—直肠吻合术猪测定麦麸、米糠饲料原料的氨基酸消化率。结果为:麦麸的表观氨基酸消化率平均值为77.0%,平均真消化率为83.0%;米糠平均氨基酸表观消化率为69.6%,平均真消化率为82.5%。麦麸、米糠氨基酸真消化率分别比表观消化率高6%和12%。研究表明,以可消化氨基酸为基础配制猪饲粮,有必要测定麦麸、米糠氨基酸真消化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猪肌肉干细胞在三维水凝胶中的分化效果,为体外诱导肌肉干细胞分化成为肌肉组织提供方法指导。【方法】 将一定数目的猪肌肉干细胞分别在二维和三维条件下诱导分化(二维条件指在培养皿中培养细胞,三维条件指在水凝胶中培养细胞),分别收取增殖阶段、预分化阶段、分化初期、分化成熟、分化末期的二维培养细胞的RNA和蛋白样品,以及分化7和14 d的三维培养细胞的RNA和蛋白样品。利用RT-qPCR技术检测细胞在两种条件下分化至不同阶段时成肌相关基因MYOGCAV-3MyHC-slowMyHC-2a的表达水平;利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细胞在两种条件下分化至不同阶段时MYOG、MyHC蛋白的表达水平;利用免疫荧光染色技术观察猪肌肉干细胞在二维和三维条件下融合形成的肌管;使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检测分化14 d培养肌肉组织的氨基酸含量及组成。【结果】 二维培养的猪肌肉干细胞在分化第3天时开始发生肌融合,在分化第7天形成成熟肌管,随后进入分化末期,肌管开始脱落。三维培养的猪肌肉干细胞在分化第7天时还未完全伸展,细胞的MYOGCAV-3表达水平低;分化第14天时水凝胶内已形成多核肌管,MYOGCAV-3表达达到二维分化水平。三维分化有利于终末分化基因MyHC-slowMyHC-2a的表达,分化14 d时MyHC-slow的表达量是二维分化7 d的12倍,MyHC-2a的表达量是二维分化7 d的4倍,但是MyHC蛋白的表达量仅为二维分化7 d时的1/6。氨基酸分析结果表明体外培养肌肉组织中17种水解氨基酸含量均低于猪肉,且必需氨基酸在总氨基酸的占比也低于猪肉,但是呈味氨基酸的占比相较猪肉更高。【结论】 猪肌肉干细胞可以在三维胶原水凝胶中分化形成肌管,且三维条件有利于成肌分化相关基因表达,但要实现MyHC蛋白的高表达还需进一步研究,按此方法体外培养的肌肉组织有较高的呈味氨基酸含量,可能会有较好的风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