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尿素和茶树落叶对荒地土壤元素迁移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石锦芹 《茶叶科学》1999,19(2):125-130
用亚热带茶区的3 种未垦荒地土壤进行土柱模拟, 研究重施尿素和表覆茶树落叶对土壤中Si、Al、K、Na、Ca、Mg 等6 种元素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 Si 的淋出量和Al+ K+ Na + Ca +Mg 的淋出总量均以黄棕壤> 红壤> 赤红壤。尿素和茶树落叶处理对硅淋出量的影响较小, 但可使各土壤主要的淋失元素, 包括赤红壤中的Ca 和Na, 红壤中的Ca 和Al 及黄棕壤中的Na、Ca和Mg 的淋失量明显增大, 从而使Al+ K+ Na+ Ca+ Mg 的淋出总量在3 种土壤中分别比对照柱增加163 % 和58% 、64 % 和57 % 、140 % 和84 % , 尿素的促进盐基和Al 淋失作用比茶树落叶更强,两者都可加速土壤的酸化。  相似文献   

2.
水稻生产中钾肥的营养与施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玉华 《中国稻米》2005,11(1):38-40
K(钾)是植物生长过程中必需的大量营养元素之一。在正常情况下,植物吸K量一般超过P而与N接近,而喜K作物需K量则高于N。K虽不是细胞内任何分子稳定结构的成分,但植物正常生育确需要大量的K,K对促进多种物质代谢,增进机体健康和改善品质的重要生理功能是不能为其他元素所代替的。由于N、P化肥用量的大幅度增加,耐肥矮秆高产品种(组合)的推广应用以及作物产量的明显提高,从土壤中带走的K也在增加。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导了对盆栽茶树根际土壤性质的研究结果。经外力抖落后仍粘在根系上的土壤作为根际土壤,其余土壤为非根际土壤。施氮显著降低土壤pH、交换性K、Ca、Mg含量和盐基饱和度,增加水溶性铝、有机交换态铝和吸附羟基态铝的含量。与非根际土壤相比,根际土壤pH、交换性Ca、Mg和盐基饱和度明显降低,而交换性K高于非根际土壤。根际土壤的水溶性铝、交换性铝、交换性铝饱和度和吸附羟基态铝的含量显著高于非根际土。上述结果说明茶树根际土壤明显酸化,增强了土壤铝有效度。铝在茶树根际微域环境中的这种变化,可能在茶树吸收铝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湖南省茶叶研究所从60年代开始研究N、P、K三要素在茶叶产量、品质和茶树生长上的作用,70年代研究茶园复合肥的选型及施用效果,80年代研究茶树营养配方,90年代研究茶园土壤养分的丰缺指标,开发茶树专用复混肥。长期以来对湖南省茶园进行土壤肥力的分析监测,推行茶园平衡施肥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茶园平衡施肥技术的研究茶树营养具有一般作物的共性,即土壤类型与肥力水平的差异,导致的茶树营养要求多样性;同时茶树营养还有显著的特性,即茶树是多年生作物需肥有连续性;茶树生长的季节性和节奏性使其需肥具有集中性和阶段性;收获对象是营…  相似文献   

5.
浦江复合增长素是由生物分泌物和植物三要素N,P,K和Zn,Fe,Ca,Mn,Mg,Cu,B等微量元素配制而成的。据报导,它具有促进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和生长,提高作物抗逆性。为了探讨该制剂对茶树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其合理的使用方法,笔者于1991年夏茶至1992年春茶进行了对比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调查了普洱市主要茶树景观所用的茶树品种.对普洱市4个典型茶树景观基地的土壤进行采样,测定这4个样地土壤的PH值、有机质、全N、全P、全K、速效K及有效P含量,运用模糊综合判断法对这4个样地土壤的肥力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到以下结果:普洱机场0.449,茶苑路0.554,帝泊洱0.589,茶树良种场0.509.结合普洱市...  相似文献   

7.
酸性土壤占世界可耕作土壤的30%~40%,且呈逐年上升趋势,铝毒是酸性土壤中作物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作为铝富集植物,茶树体内铝含量是其他植物的几十倍,且不表现出根尖生长受抑制及根冠表皮脱落等典型铝毒症状,适宜浓度的铝还能促进茶树的生长。本文主要对茶树铝富集特性、铝在茶树细胞内存在形态及亚细胞分布、茶树对铝的生理响应、茶树耐铝聚铝的可能机理等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后续研究思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全元复合肥料又称全元肥料,是由N、P、K、Ca、Mg、S和多种微量元素组成.是天津市全元复合肥厂剐刚研制成功的一种复合肥。能满足植物生长营养需要,激发植物体内酶的活化,促进作物吸收利用土壤中的有效成分。有促进作物早熟、增强抗病和改良土壤的作用。为了探索全元肥料在甘蔗生产上的实际效果,为面上推广使用提供科学依据,特进行本试验。  相似文献   

9.
茶树从周围环境中吸取所需的营养成分,贯穿于整个生命周期.气态营养以CO2形式进入树体提供碳素,主要从叶片气孔,皮孔进入,少量溶于水中的CO2也可由根系吸入.液态营养主要来自土壤,通过根系吸收,提供N、P、K、Ca、Mg、S、Fe、B、Zn等,少量亦可由叶面喷肥补充.茶树吸收营养元素后,同化利用这些矿质成分,壮大树体,更新枝叶和根系,进行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  相似文献   

10.
RH植物液肥在茶树上的施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H植物液肥是厦门金源恒贸易有限公司从马来西亚引进的。它含有腐殖酸及N、P、K、Ca、Mg、S、Mn、Zn等营养元素,N、P、K含量200g/L以上,腐殖酸40g/L以上。为验证该叶面肥在茶树上的施用效果,特设本试验。现将结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11.
修剪物与茶多酚对茶树矿质吸收及根系有机酸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究茶树修剪物水溶性成分及茶多酚对茶树生长的影响与作用机制。水培茶苗,于15、35、55、75、95 d收集根系分泌物,通过阴、阳离子树脂纯化、减压浓缩后,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分泌物中有机酸主要组成与含量。同时测定茶苗干物质量、茶多酚及矿质元素含量等指标。研究表明,茶多酚会抑制茶树对Ca、Mg、Fe、Mn、Zn的吸收,抑制生长,同时诱导茶树根系分泌苹果酸、柠檬酸;适量修剪物水溶物能够补充矿质营养,提高茶树K、Ca、Fe、Mn、Zn、Al的吸收,促进生长,但同时也会诱导草酸、苹果酸、柠檬酸和琥珀酸的分泌,降低收集液pH值,而收集液pH值变化与有机酸分泌量变化显著相关,结果提示茶树修剪物水溶性成分可能是导致土壤酸化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2.
对35年生兰竹荔枝结果树开花、结果和营养枝生长过程主要矿质营养需求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兰竹荔枝年产93.08 kg/株,全年在开花、结果和二次秋梢生长所需要的主要矿质营养分别为:N 1 821.55 g,P366.67 g,K 1 865.11 g,Ca 400.31 g,Mg 214.12 g。营养需求分二个阶段,第一是开花、结果阶段,以K和N为主,N、P、K、Ca、Mg比例为1:0.23:1.23:0.14:0.11;第二是采后营养枝生长阶段,以N为主,N、P、K、Ca、Mg比例为1:0.17:0.75:0.33:0.13。研究结果可为荔枝平衡施肥提供营养需求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元宝槭叶色变化与土壤元素含量之间的关系。[方法]分别选取同一批元宝槭扦插苗栽植在不同地点,第2年秋季选择健壮叶片测定花色素苷含量,同时选取土样测定相应元素含量,并作主成分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在元宝槭土壤性状主成分分析中,第一主成分主要受P元素和Ca元素影响;第2主成分主要受N元素和K元素影响;第3主成分主要受K元素的影响;土壤元素中影响元宝槭叶片花色素苷含量的主要是N、P、K、Ca元素含量,减少土壤中N、P元素含量,增加K、Ca元素含量,可以提高元宝槭叶片中花色素苷含量,从而使叶色变红,提高观赏性。[结论]研究结果为元宝槭在园林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外文摘译     
▲90.144 茶园施用石灰的初步研究[英]/John K WanyokO∥Tea Vol.10Num2 1989.12本研究主要目的是探讨pH低的茶园土壤石灰需要量以及调节土壤pH对幼龄茶树养分含量及茶树生长的影响。pH低的土壤取自Dimbolil等地茶园,全部土壤样品加入不同用量石灰后培养3周。盆栽试验:按风干土重的0.2%、0.4%和0.6%施用石灰,  相似文献   

15.
铝对茶树根系钙吸收及ATP水解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期以来,茶树一直被认为是嫌钙植物,对钙的过量比较敏感。这种看法主要有两点依据,其一,与生长于同一土壤上的柑桔、桑树等植物相比,茶树体内组织的含钙量较低;其二,茶树适生于酸性(pH4~6.5)土壤,这种土壤有效钙的含量较低,而茶树仍能生长良好。例如,测定表明,土壤有效钙含量低于3mmol/100g土且钙饱和度小于38%时,茶树的生长量和产量都较高,若钙含量过高,茶树反而生长不好。尽管如此,有人(Ranganathan,1982)仍然认为茶树并非是一种真正的嫌钙植物。事实上,茶树组织中的含钙量 (35~150μmol/g干重)比起  相似文献   

16.
铝磷对茶树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酸性土壤中含有较多的活性铝,对土壤理化性状及植物营养均有一定的影响。活性铝是土壤酸化的给源,能使土壤磷产生沉淀作用,降低磷的有效性,易对作物产生铝害。世界产茶国家茶园大多分布于富铝、有效磷低的酸性土壤上,我国茶园土壤多是砖红壤和红黄壤。小西茂毅等人水培茶树的研究认为,茶树是一种耐铝性的作物,铝有促进茶树生长的作用。随着茶园化肥施用量的提高,土壤更趋于酸化,磷的固定便是一个突出的问题。为提高鲜叶的产量和质量,从茶树营养生理方面,采用砂培法探讨铝、磷对茶树生长的相互效应,以及茶树吸收铝、磷的浓度比(Al/P)很有必要。1983和1984年进行了该项实验。  相似文献   

17.
与N素肥料一样,P、K肥料也是茶树营养的主要元素.尽管在田间试验中已经知道,施用P、K肥料的效果远不及施用N肥料的效果,但是如果茶园土壤一旦缺P、K,也会造成减产,因此,茶园P、K肥料也一直为有关研究人员所关注.一、有关磷素的研究1、茶树对磷的吸收与含量分布日本石垣幸三用P~(32)培养液和涂抹等方法研究了茶树根系和叶面对磷的吸收状况,结果表明,由茶树根系所吸收的P~(32)起初大部分都积累在根中,以后徐徐地向上部输送,培养液中P~(32)的含量越高.根系吸收的时间越长,p~(32)被输送到各器官的数量也越多.用P~(32)涂抹茶树叶片,表明了叶片对P~(32)的吸收量以涂抹在叶子背面的多.  相似文献   

18.
营养元素的缺乏与过量对马铃薯脱毒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以EM3-1营养液为基础研究了N、P、K、Ca、Mg、S、微量元素的缺乏、适量和过量三个水平对马铃薯脱毒苗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N、P、K、Ca、Mg和微量元素的缺乏导致薯苗均不能正常生长并完成其生活史,S在薯苗生长初期可以缺乏,但中期即开始表现症状,过量会对薯苗前期生长造成危害;相对EM3-1营养液,Ca需适量增加,而S和Mg需适量减少;薯苗到生长中期需及时补充或更换营养液,否则会造成营养元素的缺乏;在营养液中,微量元素是不可缺少的。  相似文献   

19.
民丰有机肥是以鸡粪为主要原料,其有机质≥4096,氮、磷、钾(N P2O5 K2O)≥8%,主要特点营养全面,能满足茶树对养分的需求,且肥效长久稳定和增强茶树抗逆性,提高根系吸收功能,促进茶树生长,增加产量,改善品质,提高经济效益,还能改良土壤理化性状,培肥地力.  相似文献   

20.
Morita  A 丁文 《福建热作科技》1990,(3):47-48,F003
在日本的大部分茶园,PH值低于5.0的酸性土壤,都能适应茶树生长.在酸性土壤中,铝被解离并具有一定的生理活性.因此,许多植物受到铝解离后的毒性影响.由于铝和磷形成化合物导致植物缺磷症是毒性影响之一.但茶树却未发现有铝中毒现象.如果它们之间有差异的话,这可能是铝的存在刺激了茶树生长和磷的吸收的原因(Kon-ishi et al.1985).茶树在水培试验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