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选用良种马铃薯:选用费乌瑞它、鄂马铃薯10号、鄂马铃薯5号、东农303等优良品种。玉米:选用湘玉10号、福单2号、鄂玉26、正大999、吉玉3号等。红薯:选用86-21、豫薯7号、SL-19、美SL-9、豫薯868、南薯88。2.规格种植马铃薯播种时按1.5~1.7米开厢,套种紧凑型玉米按1.5米开厢,套种平展型玉米按1.7米开厢。马铃薯高垄双行种植,垄高25~30厘米、宽40~45厘米,小行距35~40厘米,株距23~25厘米,每667平方米  相似文献   

2.
一般坡地远离水源,易受旱,以下几种设施可有助于抗旱,大家不妨一试. 1、等高横坡聚土深壕垄作技术. 根据不同坡度,选择厢的宽度进行挖沟起垄,一般厢宽2~3米、垄高0.5米,在垄上种植南方早熟梨等水果,行间空地种植绿肥,进行保水保墒.通过起垄提高土层厚度0.5米,可减少地表径流20%,提高土壤蓄水能力60%,延长抗旱天数7~10天.  相似文献   

3.
一、规范开沟作厢 收稻时齐泥割稻,浅留稻茬。水稻收割后不犁田,立即在田中依排水方向拉线开沟作厢,让其炕田待播小麦(或移栽油菜)。开厢规格,沟槽下湿田,按一沟一厢宽2.25米开沟作厢,其中厢面宽2米;排水性较好的稻茬田,按一沟一厢宽4.25米开沟作厢,其中厢面宽4米。  相似文献   

4.
宜选用耕性好肥沃的沙质壤土,且要求排灌方便不渍不涝地,整地先翻晒白,播种前才整碎起厢,开沟宽35.40厘米的环田沟,起厢按1.7米规格宽度整成厢宽1.1~1.2米、沟宽0.5—0.6米的合格苗床。[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现代农业》2006,(3):15-15
1.施足底肥。亩产300~400千克的花生田,底肥一般掌握在每亩施土杂肥2000千克,碳酸氢铵20~3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氯化钾或硫酸钾15千克左右,整地前均匀撒施,翻入耕作层。2.平整土地。整地质量要求高于露地花生田。要求做到厢面平整,无杂草根蔸和粗大土块等可能刺破地膜的杂物。按地膜宽度开厢,一般按80厘米起垄,垄高25厘米,垄面宽150厘米,播种2行花生,行距25~30厘米,用80厘米宽幅地膜覆盖,也可按200厘米开厢,厢面宽180厘米,播种6~7行花生。整地开厢时注意开好排水沟,厢面不能积水。3.精选良种。宜选用早中熟、大果型、产量潜力高、品质…  相似文献   

6.
一、定植及田间管理技术 1.定植前准备 (1)定植地块整理①深翻晒地。定植前15天深翻田土,翻耕深度25—30cm。②定植前3~5天起垄。按厢包沟1.2m宽起垄,起垄质量要求较高。  相似文献   

7.
<正>一、油菜标准化育苗(一)、苗床地选择:选择土质疏松、肥沃、向阳、地势平坦、水源方便、便于管理,近2年~3年内没有种植十字花科作物的土壤作苗床。(二)、育苗播期:根据不同品种、不同海拔高度、积温确定,适宜播期为9月1~10日。海拔较高地区控制在9月5日前完成,海拔较低地区应在在9月15日前完成育苗。(三)、"三精":1、精细整地苗床整地开厢及施肥:播前10天整地2~3次,按厢宽1.8米、高10~13厘米开厢,净厢面宽1.5米,沟宽0.3米。力求厢面  相似文献   

8.
一、播前准备 犁地前667米2均匀撒施腐熟农家肥2.5吨、二铵25千克。用大拖拉机犁地或起垄,垄面宽40厘米,沟下底宽30厘米,沟上口宽80厘米,垄高40~50厘米,沟距为3.5米。犁地起垄后,垄面盖地膜,垄上用长度2.5米树杆起好小拱,拱与拱距离1.5米,拱高80厘米。小拱上面用3米宽薄膜盖严,两面用土压好。  相似文献   

9.
1高垄栽植 株行距为3米×1.5米.定植坑要求80厘米见方,60厘米深.用砂质土壤与腐熟好的有机肥及表层土充分混合填入下层.定植时让苗木根颈高出地面10厘米,封土堆时按行起垄,垄高20厘米、宽1米.另外在果园周围及田间路旁挖排水沟,沟宽50厘米、深80厘米.  相似文献   

10.
种植青蒿宜选用耕性好、肥沃且排灌方便、不渍不涝的沙质土壤进行育苗。整地时先犁翻晒白,开宽35~40厘米的环田沟;播种前整碎起厢,整成畦宽1.1~1.2米、沟宽0.5~0.6米的苗床。  相似文献   

11.
<正>一、玉米套种魔芋1.种植带的划分。旱地深翻、耙碎、整平,按宽度2.67米开厢,种魔芋的厢面宽2.27米,种玉米的厢沟宽、深为40和20厘米。2.播种。①魔芋: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所用的魔芋种应选择均重为200克左右的。播前在种植带上按窝距50厘米打窝4行,每亩约2000个窝,每窝施农家肥0.75千  相似文献   

12.
<正>油菜厢边间作草莓,行间套种芥菜油菜移栽田按1.6米宽整厢,厢两边各留20厘米栽1~2行草莓,厢中栽4行油菜。油菜行间套种宽叶型芥菜,芥菜播种40天后可陆续上市,草莓可在次年4月下旬上市。一菜一果可使每667平方米油菜田增收1500~2000元。油菜套种菠菜、茼蒿、白菜油菜移栽田按2米宽  相似文献   

13.
曹孙纪 《农家科技》1999,(10):12-12
<正> 我站在水田地区推行“大麦—西瓜—荸荠”一年三熟高产高效模式:每667米~2产大麦150千克,收入150元;产西瓜4050千克,收入2430元;产荸荠1500千克,收入1800元。3季合计收入4300多元,扣除种子、肥料、农药等开支,每667米~2获纯收入3000元,比传统“麦—稻”一年两熟栽培多收2510元。栽培要点于下: 茬口衔接:土地按3米宽开厢带植,每厢1米宽种大麦,2米宽种西瓜,西瓜收后种荸荠。  相似文献   

14.
<正>1.油菜厢边间作草莓,行间套种芥菜。油菜移栽田按1.6米宽整厢,厢两边各留20厘米栽1~2行草莓,厢中栽4行油菜。油菜行间套种宽叶型芥菜,芥菜播种40天后可陆续上市,草莓可在次年4月下旬上市。2.油菜套种菠菜、茼蒿、白菜。油菜移栽田按2米宽整厢。按株距40厘米、行距15厘米移栽6行油菜,在行间撒播已催好芽的菠菜或茼蒿、白菜。利用油菜分枝、开花、结实前的这段时  相似文献   

15.
【目的】针对长江中下游冬播油菜种植区降雨量充沛,机械直播作业厢面宽而不平易导致厢面积水发生渍害,影响油菜生长,为提高油菜直播成苗率并增加油菜生长透气透水透光,提出了油菜机械直播垄作的耕整方案,设计了一种油菜垄作精量联合直播机起垄装置,通过起垄作业减少厢面宽度,增加畦沟数量利于雨水及时排出.【方法】根据油菜种植开沟起垄、平土整形要求,确定了起垄犁的收土曲面、整形挡板及平整拖板的关键结构参数.【结果】基于EDEM仿真试验得出了机组作业速度、旋耕深度、整形挡板倾角对起垄装置作业的影响规律,确定了较优参数范围为:机具作业速度0.55~0.75 m/s,旋耕深度90~110 mm,整形挡板倾斜角44°.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两种作业工况下,油菜垄作精量联合直播机起垄装置均能形成符合要求的稳定畦沟和垄型,平均垄宽544.2~587.3 mm,平均垄高203.3~212.7 mm,平均垄面平整度12.5~18.3 mm,畦沟沟宽302.3~338.9 mm,表明油菜垄作精量联合直播机起垄装置在起垄犁和平整拖板配合作业下,实现了开沟起垄、平土整形功能,且功耗测试表明,起垄装置作业功耗消耗较小,油菜直播机作业时增加起垄装置,未明显增加整机作业功耗.【结论】该研究为油菜垄作起垄装置设计和农机农艺结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1选地、整地与施肥选择pH值5.5~6.8,富含有机质的沙壤土栽培为宜。茼蒿为速生、浅根系植物,不必深耕,一般翻10~15cm即可。每公顷施腐熟农家肥30t,按65cm宽起垄或按1.0~1.2m宽做畦。2播种露地种植或保护地种植均可。露地种植5月上旬播种,采取垄上直播,在垄台上开一平沟,尽量增大  相似文献   

17.
<正>4.聚垄分厢套作技术对旱耕地实行聚垄分厢套作能有效地遏制土壤逐年下移,土层变浅变薄,无法耕种,以至抛荒的结果。本技术适合于0度~20度的坡耕旱地,操作步骤如下。①确定垄厢形式。在坡度15度以上时,多采取垄沟相间形式,其中垄宽40厘米~60厘米,沟宽为30厘米左右,沟深为20厘米;坡度15度以下可采用垄沟相间形式或沟厢形式,后  相似文献   

18.
1品种选择选用圣女红果、千红1号、日本金豆等生长势强、结果期长、采用高架栽培的中晚熟品种。按宽行1米、窄行0.60米的规格起垄栽培,每亩栽300株左右。  相似文献   

19.
柑橘深沟高厢聚土起垄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过去在柑橘大面积生产上,大多推行开挖定植穴的方式,直接栽植建果园。近年来,在南充市嘉陵区试验推广深沟宽厢聚土起垄栽培建园模式。尤其是在水田或地势低洼的地方建果园,早结丰产效果好,实现了头年栽树,第二年试花,第三年丰产(亩产达1000kg以上)的目标。柑橘深沟高厢聚土起垄栽培技术要点如下:一、建园要点1.株行距新建果园立地条件若是水田,坝土时,株行距按3m×5m或4m×5m定植,南北走向,坡地果园株  相似文献   

20.
一、播前准备 1.秧盘冬水田亩(1亩=1/15公顷,下同)用60厘米×33厘米(盘孔561个)规格塑料软盘30~35个. 2.苗床选择背风向阳、地势平坦、肥沃、排水方便的冬水田作苗床,按1.8米开厢,做成净厢面1.4米,沟宽40厘米、沟深20厘米的地上式苗床,厢沟相通,沟内无渍水.每亩本田需用湿润秧田15平方米.用1挑猪粪水,对碳铵、磷肥各1公斤施在厢面上,拌入泥浆,平整厢面,"紧皮"后放置秧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