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柿蒂虫又名柿举肢蛾、柿食心虫,是柿树上最常见的害虫,以幼虫钻食柿果危害,造成柿子早期发红、变软、脱落,严重时可造成柿子绝产. 1 发生规律柿蒂虫在遵化市一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树皮裂缝内或干基附近土中结茧越冬,4月中下旬幼虫化蛹,5月上旬成虫开始羽化,5月中旬为成虫羽化盛期,第1代幼虫5月下旬开始为害幼果,6月下旬~7月上旬幼虫老熟,第2代幼虫自8月上旬开始为害柿果,8月下旬以后幼虫陆续老熟越冬.  相似文献   

2.
正近几年果树种植越来越多,梨小食心虫的发生也越来越严重。梨小食心虫主要为害梨、苹果、桃、杏、李、大樱桃等果树。主要危害果树的嫩梢和果实,危害果树的种类多、危害性大。梨小食心虫在北方地区1年发生3~4代。以老熟幼虫在树干基部土块缝中或者树干翘皮缝内结茧越冬。越冬幼虫于第2年春季4月上旬开始化蛹,4月下旬至6月中旬越冬代成虫羽化,羽化盛期为5月下旬。5月下旬第1代幼虫开始孵化,  相似文献   

3.
<正> 板栗采收后桃蛀螟的发生为害,是影响栗果质量的主要问题,目前还有加重为害的趋势。桃蛀螟前期为害桃树,后期以板栗为主,同时对苹果、梨、杏、李、山楂以及玉米、向日葵等多种植物均有发生为害,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损失。一、生活习性桃蛀螟一年发生2—3代,1—2代多为害桃等水果,第3代开始为害板栗等,老熟幼虫在树皮下、树洞和贮果场所,或玉米杆、葵花盘等处越冬。5月下旬出现成虫,自天伏在叶背阴暗处,晚8—10时活动交尾产卵,卵散产在桃果上,一般一果产卵2—3粒,多者有10多粒,多在双果处和枝叶密茂的树上产卵。卵经一周孵化为幼虫,在果肩部或胴部蛀入果内,致使桃果流胶或染褐腐病,有的果内有虫1—2条,个别多的有虫7—9条,还可转果继续为害。经半个月后幼虫老熟,在果内或树枝杈上结茧化蛹。蛹一周后羽化成虫,主要为害桃果,7月下旬后出现2代成虫,开始在板栗、晚玉米和向日葵等作物上为害。9月下旬老熟幼虫爬出在树皮下,贮果场所等处结茧越冬。  相似文献   

4.
1)发生规律。吉丁虫又称串皮虫、板头虫,属鞘翅目吉丁虫科。在陕西洋县梨产区1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皮层内越冬,冬季剥开皮层可发现老熟幼虫已蛀入木质部。开春后随寄主萌芽,越冬幼虫继续为害,3月下旬开始化蛹,蛹期25—30天,4月下旬成虫羽化,但因气温低不出洞,5月上中旬为成虫羽化出洞盛期,  相似文献   

5.
1 发生规律 栗瘿蜂又名栗瘤蜂 ,主要为害板栗树。一年发生 1代 ,以初孵幼虫在芽内越冬 ,翌年栗芽萌动时幼虫开始活动为害。 5月上旬幼虫在虫瘿内老熟化蛹 ,6月上旬成虫开始羽化 ,成虫羽化后需在虫瘿内停留 10~ 15天 ,出瘿后行孤雌生殖。每头雌成虫产卵 2 0 0粒左右 ,卵产于芽内及第 2幼叶的主脉内。幼虫孵化后在芽内为害 ,形成较虫体稍大的虫室 ,但在年前芽外并不出现组织变形。第 2年 4月中旬寄主幼枝出现小虫瘿 ,4月下旬虫瘿形成。虫瘿多为椭圆形 ,表面光滑 ,绿色或红绿色。栗芽受害后枝条不能抽出 ,严重时全树布满虫瘿 ,不能开花结实…  相似文献   

6.
梨小食心虫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梨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梨小食心虫在我区一年发生3~4代,以老熟幼虫在树皮缝或根颈附近地面处结茧越冬。越冬幼虫在翌年3月下旬和4月上旬化蛹,4月中下旬出现第1代成虫,产卵在桃叶背面,4月下旬至5月初幼虫孵化,从新梢嫩尖部蛀入危害,当蛀食到新梢木质部较硬的部位时,转而危害另一新梢,被害新梢顶部枯死,每虫大约危害2~3个新梢。第1次害梢高峰大约在5月上中旬,第2次大约在6月中下旬,第3次在7月中下旬。第1代和第2代主要害梢,第3代主要危害果实。8月以后危害梨及苹果果实。9月中下旬梨小食心虫出现越冬幼虫,结茧于树皮缝中。  相似文献   

7.
1 发生及为害 柑桔尺蠖又名大尺蠖 ,油桐尺蠖。主要为害柑桔 ,同时为害李、梨等果树。一年发生 3代 ,暖春年份出现 4代。越冬代成虫于 4月中下旬出现。第一代幼虫为 5月中旬至 6月中旬 ,成虫出现于 7月初。第二代幼虫发生期为 7月中旬至 8月中旬 ,成虫出现于 8月下旬。第三代幼虫发生于 9月上旬至 10月下旬 ,10月中下旬入土化蛹越冬。暖春年份出现 4代 ,有世代重叠现象。每代幼虫发生时期正好与当年桔树抽发新梢期相吻合。低龄幼虫喜在树冠顶部叶尖直立 ,夜晚吐丝下垂悬吊在树冠外围 ,随风飘荡扩散及转株为害。 3龄后幼虫喜在树冠内 ,往往…  相似文献   

8.
平菇尖须夜蛾(Bleptina sp.)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菇尖须夜蛾在合肥地区对平菇生产危害很大,主要以幼虫取食子实体。该虫在合肥一年发生4—5代,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以老熟幼虫在茧内越冬,次年4月茧内幼虫化蛹,4月底或5月初羽化,5月上、中旬第一代幼虫取食春季平菇。成虫历期平均为6.25(3—14)天;卵:4.64(4—6)天;幼虫:11.92(10—15)天;蛹:13.83(11—18)天。  相似文献   

9.
柑橘大实蝇又名柑蛆、黄果蝇,是蛀食性害虫,属国际、国内重要检疫对象之一。始发于上世纪50年代,每年发生1代,成虫4月下旬~5月上、中旬羽化,6月上旬~7月中旬产卵,卵期1个月,7~9月为幼虫危害期,10月中旬~11月上旬,果园开始出现落果,11月下旬~12月上、中旬,幼虫入土化蛹越冬,该虫以少数发生较晚的幼虫和蛹随被害果、种、带土苗木传播。  相似文献   

10.
核桃举肢蛾属鳞翅目举肢蛾科,为山东省枣庄、临沂、菏泽及江苏省丰县等核桃产区的重要蛀果害虫。幼虫蛀入核桃果实青皮内危害,受害果逐渐变黑凹陷,影 响产量、质量.1989~1991年我们在山东省枣庄市和江苏省丰县对该虫进行了饲养观察和野外调查,现报告如 下。 1生活史和生活习性 核桃举肢蛾在山东省枣庄市和江苏省丰县每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土内、杂草、石缝、树干基部皮缝 中结茧越冬。翌年4月中旬开始化蛹(盛期为5月上旬 ~下旬),4月下旬开始羽化(盛期为5月中旬~6月上旬),越冬代成虫5月上旬开始产卵(盛期为5月中旬),幼虫5月中旬开始孵…  相似文献   

11.
<正> 林蒂虫是为害柿树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因其为害造成严重减产,如1990年我县29万株柿树减产500多万公斤,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今年柿蒂虫又普遍发生,数量大,来势猛;由于各级领导重视和积极防治,基本上控制了为害,全县柿果总产达到1000万公斤左右,同常年总产量持平。现将我们进行柿蒂虫防治技术介绍如下,供各地参考。一、发生规律和生活习性柿蒂虫,又叫柿实蛾,俗称柿烘虫,一年发生两代,以老熟幼虫在老树皮缝内、树冠下杂草、土石缝内或柿蒂上做茧越冬。翌年4月中旬化蛹,5月上旬成虫开始羽化,盛期在5月中旬,下旬第一代幼虫开始为害幼果。据多年观察,第一代幼虫为害盛期在  相似文献   

12.
<正> 猕猴桃准透翅蛾(Paranthrene actinidiae Yang et Wang)属透翅蛾科准透翅蛾属。是近年发现的严重为害猕猴桃的蛀干害虫。1984~1987年对该虫进行了研究。该虫在福建省一年发生一代。幼虫7龄,以3~4龄在枝条隧道中越冬。翌年2月下旬出蛰后转枝蛀害,盛期在寄主植株萌芽期(3月上中旬)。幼虫7月上旬开始化蛹,7月下旬为成虫羽化始期,8月下旬~9月上句为羽化盛期。第1代幼虫始见于8月上旬,为害盛期在9月上中旬,  相似文献   

13.
苹异银蛾是80年代初期在我国发现的苹果新害虫。据在陕西省凤县多年研究,该虫1年发生1代,以蛹在表土层越冬,翌年6月上中旬为成虫羽化盛期,7月上中旬为幼虫蛀果盛期,8月下旬至9月中旬为幼虫脱果入土结茧化蛹盛期。成虫喜18~20℃冷凉湿润环境。幼虫蛀食苹果种子。深翻埋茧蛹,6月初用辛硫磷处理树盘土壤,6~7月成虫羽化产卵期树冠喷溴氰菊酯药液2~3次,可控制为害。  相似文献   

14.
辛恒 《山西果树》2003,(4):46-46
1 梨小在樱桃园的发生与危害习性梨小在天水樱桃园每年发生 3代 ,越冬代成虫于 4月下旬至 6月下旬 ,第 1代成虫于 6月中旬至 8月上旬 ,第 2代成虫于 7月下旬至 8月下旬出现。以老熟幼虫在树冠下的表土 (占 70 % )、树皮翘缝、枝干的分杈处、剪锯口的翘皮中 (占 3 0 % )结茧越冬。成虫昼伏夜出 ,有趋光性和趋化性 ,对糖醋液和果汁有很强的趋性 ,趋化性在羽化初期尤为突出。其产卵也主要在晚上进行 ,卵多集中在嫩梢顶部向下第 3~ 7叶的背面 ,以 4~ 5叶最多。危害主要以幼虫蛀食新梢 ,有转梢危害的习性 ,当蛀食到木质部时开始转梢 ,一头幼虫…  相似文献   

15.
正1发生规律梨小食心虫简称梨小,俗称桃折梢虫。不仅为害梨树和核果类果树的果实,还为害核果类特别是桃树的嫩梢。我们经过多年多点多种方法的调查研究,初步认定梨小在营口南楼经济开发区每年发生三四代,多数在9月中下旬以老熟幼虫做茧越冬,翌年4月下旬化蛹,5月上旬开始羽化为成虫,延续到6月中旬结束,历时一个半月有余。它完成一个世代平均需要33.5d(为害桃梢)或35.5d(为害桃果),其中幼虫期14.5d或16.5d、蛹前期3.5d、蛹期8d、产卵前期2.5d、卵期5d。往  相似文献   

16.
桃蛀螟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发生规律 该虫在松原地区1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树皮缝、树洞及玉米、蓖麻等残株内和向日葵盘上结茧越冬。次年5月上旬化蛹,5月末陆续羽化。越冬代成虫羽化1周后开始产卵,卵期7~8d,6月上中旬始见幼虫。幼虫危害期30~40d,7月下旬化蛹,蛹期10d左右,7月下旬始见第1代成虫。  相似文献   

17.
1 枣粘虫的防治 该虫在枣树粗皮缝中作茧越冬。4月中旬至6月下旬陆续羽化成第一代成虫;5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又出现第二代成虫;5月下旬至9月中旬出现第三代幼虫,9  相似文献   

18.
《果农之友》2008,(7):57-57
绿尾大蚕峨又称水青蛾、长尾月蛾、绿翅天蚕蛾等,属鳞翅目。大蚕蛾科。在浙江丽水1年发生2代,以茧蛹在近土面的树枝或灌木枝干上越冬。翌年5月中旬羽化、交尾、产卵。卵期10余天。第1代幼虫于5月下旬至6月上旬发生,7月中旬化蛹,蛹期10~15天。7月下旬至8月上中旬为第1代成虫发生期。第2代幼虫8月中旬始发,危害至9月中下旬,陆续结茧化蛹越冬。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日落后开始活动,21~23时最活跃,飞翔力强。卵喜产在叶背或枝干上,有时雌蛾跌落树下.把卵产在土块或杂草上,常数粒或偶见数十粒产在一起,成堆或排开,每雌可产卵200~300粒。成虫寿命7-12天。  相似文献   

19.
1)受害症状。以幼虫蛀食幼果,受害果不但果核被全部食尽,果肉亦被食空,果内充满虫粪,虫果停止生长,提前脱落。 2)发生规律。在陕西眉县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土壤中结茧越夏和‘越冬,3月中旬李树萌芽时化蛹,3月下旬至4月上旬李开花期成虫羽化,羽化成虫在树冠上空1m以上高空处成群飞舞,或停留于花上产卵,  相似文献   

20.
黑绒金龟子近年来在临淄区发生较为普遍,以成虫食害嫩芽、新叶及花朵,尤其嗜食幼嫩的叶芽,且群集暴食,幼树受害最重,也可为害果实。 一、发生规律 黑绒金龟子在我区1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土中越冬。翌年成虫3月下旬出土活动,为害盛期为4月上旬到5月中旬,5月为产卵时期,5月中开始出现新1代幼虫。幼虫多取食植物的幼根,8月上旬到9月上旬3龄老熟幼虫迁入20~30cm处做土室化蛹,蛹期约10天,羽化出来的成虫则不在出土而进入越冬状态。 二、防治技术 1、人工刷除:于4月底前用硬尼龙毛刷或铁丝刷除去越冬的雌虫,并集中烧毁。 2、人工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