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2 毫秒
1.
目前,沼气池普遍存在池内发酵料液表面结壳和发酵料液搅拌困难的问题.一般是人工或机械搅拌,水泵循环搅拌,费时费力费能源.  相似文献   

2.
新型实用破壳沼气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陈俊 《中国沼气》1997,15(2):21-21
新型实用破壳沼气池陈俊(广西苍梧县林业局能源办公室543100)近年来大力推广普及沼气池和发展沼气的综合利用取得了可喜成绩。在推广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如料液结壳、出料难、活动盖密封不好、产气率低等。这些问题不同程度影响了沼气及沼气综合利用的...  相似文献   

3.
农村家用水压式沼气池,常因浮料结壳影响产气,甚至停止产气。如不及时处理,述容易涨裂池体。过去,用木棍或竹竿从进、出料口搅动,或是从出料口提取料液倒入进料口反复冲动,只能起到中、下层料液的搅拌作用,都不能打破发酵液表面的结壳.必须把主池盖揭开,用木棍捅,甚至使铁钎扎,才能打破结壳。这样,不仅不方便,而且影响使用。  相似文献   

4.
农村家用沼气池由于没有搅拌装置,池内料液混合不匀,液面结壳,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厌氧消化及其产气受到严重影响。笔者通过多年的观察和摸索,采用了一种利用沼气池(水压式)本身水压力的破壳装置,如图所示。  相似文献   

5.
农村家用沼气池的管理,采用“料液循环出稠留稀”的管理方法是行之有效的,能达到长期用气的目的,深受群众欢迎。所谓“料液循环,出稠留稀”,就是将出料间的料液取出后,经循环沟(在出料口旁砌一暗沟通向进料口或厕所粪坑内),流入主池,利用主池与出料间的压差和水位不同,将稠料压入出料间内,再用出渣器具取出稠料,留存稀料。其作法是:在池内没有浮渣和结壳的情况下,每隔1—2天,用粪舀子或粪桶,从出料间取出料液,直至出现稠料为止,一般取5—10桶(依浓度大小而定),再用出渣器具捞取稠料,其数量按同时进料数为准,保持合  相似文献   

6.
两步发酵多功能沼气池及其发酵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邱凌 《中国沼气》1993,11(1):31-33
现阶段我国普遍推广的常规水压式沼气池存在着表面结壳,底部沉淀,料液和菌种在池内呈静止状态,分布不均且存在死角,因而原料消化率低,并由此而带来出料难,管理难等缺点。如用秸秆作为发酵原料,往往产生秸秆漂浮结壳,阻止产气和用气,发挥不了秸秆原料应有的作用。因此,急需研  相似文献   

7.
沼气池的结壳及破壳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沼气池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部分发酵原料在浮力的作用下不断上浮至沼液面上形成浮渣,随着浮渣的不断增加和脱水硬化,进而形成连片的结壳现象。沼气池的结壳导致沼气池内原料利用率和产气率降低,阻碍了农村户用沼气池的正常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村沼气的推广。为此,设计了一种液壳破碎搅拌器,既可以对沼气池日常使用中出现的浮渣结壳进行破碎,也可以进行初次投料启动阶段的搅拌工作,还可以在沼气池大换料时对沉渣进行搅拌,提高沼气池出料车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8.
卢敬臣 《中国沼气》1990,8(2):22-24
多年来我县推广水压式沼气池和半连续发酵工艺,有一定的实用性,但存在产气率低、不稳定、浮渣容易结壳,出料难等问题。1988年我办在水压式沼气池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增加部分配套设施,使发酵装置具有两步发酵、进出料自动和半自动化的功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青海省乐都县5户运行状况基本稳定的沼气池为研究对象,收集了2014年7月~2015年6月沼气池内外温度数据,系统研究了沼气池料液温度随环境温度变化的变化特征,分析了温度变化对沼气产气的影响。结果表明,料液温度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大,出现特殊的"极值延后"现象,且料液温度越高,沼气池的产气状况越好。该研究结果将为调控青海省户用沼气池料液温度,进而提高沼气产气效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唐英豪 《中国沼气》1993,11(2):18-21
传统中国式沼气池,即上下削球体圆柱形水压式沼气池在实践中存在着进出料难、浮渣结壳、原料短路、产气率低和管理艰难等弊端。尤其是出料难成为该类沼气池急待解决的主要矛盾。它严重地妨碍着沼气事业的发展。为了从池型结构上克服传统水压式沼气池的不利因素,我们先后做了“双连式大盖分离贮气罩沼气池”、“分离贮气罩两  相似文献   

11.
黎良新  唐贤明  黄大安 《中国沼气》2012,30(1):38-39,37
文章针对广西农村户用小型沼气池使用情况调查发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提高农村户用小型沼气池产气率的五个措施。  相似文献   

12.
沼气发酵接种物对沼气及沼液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新鲜的猪粪为原料,以崇明前卫村沼气池中正常发酵的沼液为接种物,利用自制的小型沼气发酵装置开展了沼气发酵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使用驯化过的接种物有利于提高沼气产气量和产气中甲烷的含量,并能最大限度地保留沼液中的营养成分.通过上述研究,为沼气的工业生产和市场化运作打下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养殖业的污染已经成为制约规模化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浙江省海宁市同仁养殖园沼气发电综合利用工程,日处理养殖污水60余t,年处理量达2.37×104t,可每年节省开支1.9万元。日产沼气500 m3,用于发电,年可发电32万度,每年可创收12.8万元。太阳能集热装置100.8 m2,每年可节省开支1.26万元。年产有机肥480 t,每年仅有机肥一项的收入就可达到28.8万元。沼液经管道输送,作为附近10 hm2示范桑园及13.3 hm2稻田有机肥,又可为农民节约2.8万元。沼液、沼渣等的使用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有利于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不同秸秆水解浸泡和厌氧产气的小试测得的数据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标明,稻秆和麦秆都是适合产沼气的原料,并得出了秸秆产沼气工程应用的设计参数.每千克l厘米大小的干稻秆可析出0.51kg的CODcr,产沼气0.25 m3;每千克3厘米大小的于稻秆可析出0.27 kg的CODcr,产沼气0.14 m3;每千克3厘米大小的干麦秆可析出0.33 kg的CODcr,产沼气0.17 m3.  相似文献   

15.
基于环境费用-效益分析的农村户用沼气池效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萍  王效华 《中国沼气》2007,25(2):31-33
利用环境经济学中环境费用-效益分析的原理和方法,对农村户用沼气池的效益进行分析和计算,并且将环境效益考虑在内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户用沼气池建设有显著的效益.  相似文献   

16.
互花米草产沼气属于固态发酵,发酵过程介质传递效果差,并且很难通过传统搅拌技术得到克服。本文通过试验,研究发酵液循环促进互花米草沼气发酵过程中介质传递,提升发酵效率的可能性。试验设置发酵液循环和无循环两组,反应温度控制在(35±2)℃,反应周期45天。结果表明,发酵液循环对互花米草沼气发酵的产气速率、总产气量和原料利用率等方面均有较大的积极效果。发酵液循环组第9天就达到产气峰值,比无循环组早13天;发酵液循环组总产气量达到49270ml,比无循环组多6125ml,高出14.17%;日累积达50%和60%总产气日期,发酵液循环组比无循环组分别前移8天和7天。产气趋于完成时开始出现维持性低水平产气,其出现的时间发酵液循环组在第23天,比无循环组提前4天。此外,发酵液循环组的发酵过程也比无循环组相对稳定和呈规律性。  相似文献   

17.
自动加热恒温系统是沼气反应装置的主要工作部件,该系统设计的好坏,将决定料液是否能够高效稳定的产生沼气。而系统设计的好坏取决于工作原理是否正确、结构是否合理、主要工作部件的参数选择是否正确。为此,本文详细论述了自动加热恒温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合理确定了主要工作部件的参数,为本系统的加工、制造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代德超  王敬堂 《中国沼气》2006,24(1):34-35,51
随着沼气建设的快速发展,病态池的数量也随之增多。本文就如何分辨沼气池和输气线路病态、确定病态沼气池的病态类型、查找病态池漏水漏气部位及维修病态池提出了具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华北地区户用沼气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华北地区户用沼气技术应用现状调研的基础上,概述了华北地区户用沼气技术的发展现状,深刻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全混式厌氧反应器搅拌方式分析与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流体动力学模型对全混式厌氧反应器内的流场进行三维稳态数值模拟.研究搅拌器不同安装方式对上层和下层扰动的影响,以达到消除上层结壳和扰动下部污泥层的目的.结果显示,单纯提高搅拌器的安装高度难以改善运行情况.双层搅拌方式下,4.3m层流速较原始安装位置可提高90.90%,0.2m层流速可提高20.94%.工程实践表明,改造后的搅拌方式可以有效减少浮渣,同时扰动污泥,提高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