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吉林人参的质量评价指标与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人参的质量评价指标与方法进行了探讨,认为人参的质量与人参的性状、化学成分及农药残留等均有关.  相似文献   

2.
前报对人参外观质量做了报道。外观质量固然很重要,但衡量人参质量好坏主要是看内在质量,特别是人参皂甙类成分。到目前为止,已从各种人参加工产品中分离出近30种的皂甙。尤其是(王达)码烷型结构的皂甙(20—S—原人参二醇和20—S—原人参三醇型皂甙),是人参的主要活性成分,其含量高低是衡量人参质量好坏的主要指标。因此,为制定此测试方法,我们进行了线性、精密度及回收率试验,并按标准分别测定了各种人参样品,制定了标准规定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近代药理学研究已揭示,人参多糖具有保肝解毒,增强肌体免疫力和抗肿瘤能力等很多作用,人参多精多方面研究十分活跃。由于人参多精含量是质量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我们对新开河自参与高丽白参,日本白参中的人参多糖中的中性多糖,酸性多精和碱性多糖进行组分分离和粗多糖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交流山参质量评价经验,完善山参市场质量评价体系。方法:作者将多年来收集的山参实物,结合研究东北山参评价质量的方法,同时融入作者长期研究山参性状与质量相关性的研究心得。结果:山参年限,以老为贵;人参体形,以灵为优;人参芋帽,以少为佳;人参品相,完整无损;人参重量,小巧玲珑。以上各项的等级各分A、B、C、D四级。结论:山参东北参商之间交易,验货评价质量,都依年限、体形、芋帽、品相总体结合考虑,最后参考重量确定价格,以质论价,以支论价,世代相袭,至今未变。人参经烘干加工成品,到了南方,千店一律,却以克论价,以重论价,忽略了质量评判,应该尽早将东北产地经过千百年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整套评价方法加以推广。该评价研究成果,可促使山参回归到优质优价的商业轨道,以便于形成山参规范化的市场机制。  相似文献   

5.
浸出物包括醚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和水溶性浸出物三种。浸出物含量测定法是《中国药典1990年版》一部用来评价中药材质量的常用方法之一。特别是在不能测定有效成分含量时,必须要测定浸出物含量。因为人参皂甙类不是人参中唯一的有效成分,人参有效成分有多种,单纯地测定人参皂甙不能够完全评价人参的质量,所以必须测定浸出物的含量。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人参中除皂甙为生物活性成份外,多糖亦为活性成份。人参淀粉为人参外观质量的重要化学基础,单寡糖则与皂甙及多糖的合成有一定关系。我们自1980年研究人参多糖以来,陆续对人参中的各类糖类物质:包括人参果胶、人参淀粉、人参中的单寡糖等的组成与含量进行较多的分析,逐渐摸索出一些人参各糖类物质测定的方法,为人参质量评价及加工过程中糖类物质的流失、转化等提供了可靠的分析测试方法。这样较完整的成套方法,国内尚未见报导。  相似文献   

7.
鲜人参片系吉林人参研究所和吉林农业大学自1986年至1988年历经三年研制,并于1988年通过了鉴定。鲜人参片为一种新的人参商品,具有服用方便、人参香气浓郁、口感好等优点。人参的化学成分研究报道较多,主要有效成分为人参皂甙、氨基酸、多糖和挥发油等。鲜人参片中有效成分经加工后含量多少?本文报道这一新商品的化学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8.
人参蜂王浆中皂甙含量的工业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拟定了吸附树脂分离,香草醛—硫酸比色测定人参蜂王浆中皂甙含量的工业分析方法。人参总皂甙的加料回收率为95.00%,15次独立测定的变异系数为0.0157。人参蜂王浆系由人参与蜂王浆佐以蜂蜜等制成的口服液,为当前广为畅销的名贵补益药品。本品产量大,制造厂家多,但产品性状差异显著,且至今尚缺乏内在质量控制方法与标准,难于客观评价产品质量,确保药效。为此,拟以人参总皂甙的含量为其内在质量控制指标,进行了本工业分析方法研究。目前公认,皂甙为人参的主要生理活性成分,有关其定量方法报道较多,已有综述,旨于控制和监督本品质量的皂甙分析方法的选择和设计,既应便于排除大量蜂蜜等的干扰,又需适于制药企业的实施。为此,参考有关文献,选用吸附树脂分离,香草醛—硫酸比色法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较为满意,方法简便易行,可供作天然品制剂限量控制的工业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世界老龄化的到来 ,人参及其制品的质量控制显得越来越重要 ,亚洲人参 (Panaxginseng)、美国人参 (P .quinquefolium)、三七人参 (P .noto ginseng)都是非常重要的药用商品植物。为了保证这些制品质量的稳定性、安全性及治疗作用 ,合理的质量控制对于提高人参的质量及其应用是非常必要的。传统的对于人参及其制品的鉴别及质量评价是通过感官的特征来鉴别的 ,例如大小、颜色和味觉。人参根通常是以整个根来出售的 ,因此对于消费者来说 ,通过传统的感官特征来鉴别仍是非常重要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
人参中皂甙的含量是评价人参品质的主要指标.应用 CS—930高速薄层扫描仪对新开河白参、高丽白参及日本白参中的皂甙含量进行比较测定,结果表明,中国新开河白参中总皂甙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确定6#溶剂油提取人参挥发油的最佳条件.方法 以6#溶剂油为溶剂,采用索氏提取以人参挥发油得率为评价指标,利用正交实验,筛选最佳工艺条件.结果 确定了6#溶剂油提取人参挥发油的最佳条件:提取时间10h,提取温度88℃,料液比1∶7g/ml.结论 该条件下人参挥发油的得率为2.64%,此实验方法操作简单、快捷,具有高效性及安全性,适合工业化生产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解市售人参、西洋参制品糖分含量特性,方法采用比色法对60个人参、西洋参样品总糖和还原糖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蜜制参类制品总糖含量显著高于其它类制品,红参、生晒参、鲜参、保鲜参和活性参间总糖含量差异不显著。生晒参、鲜参、保鲜参和活性参还原糖含量小于6%,红参还原糖含量不高于16%,蜜制参还原糖含量均大于24%。结论还原糖含量应作为人参、西洋参制品质量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3.
广谱增产菌是一种植物保健和土壤“益菌”剂。在人参上应用,具有生长势好,坐果率高,参籽和参根产量增加,地上、地下部发病率降低、优质参根比率提高等效果。但人参喷施广谱增产菌后,对参根品质有无不良影响?如何变化?为此,我们对影响人参品质的有关指标进行了测定分标,为广谱增产菌在人参上的推广应用提供了质量上的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山于我省人参裁培面积较大,供大于求,出现了人参滞销状态,价格下降,使参农蒙受较大损失。我省人参在国际上享有盛誉,虽然近年来出现了疲软,但质量好的大支头参仍然供不应求。近年来西欧一些国家开始应用人参,并对人参质量要求严格,而我们目前生产的人参很难达到质量要求,障碍了出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人参生产和出口大国,人参质量直接影响我国人参在国际贸易上的地位,农药残留是决定人参质量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综述了人参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现状,对国内外人参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进行了比较,以及人参农药残留前处理方法和检测方法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6.
正非林地种参是实现参业绿色转型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非林地只有采取科学的改良培肥措施才能保证人参健康生长。土壤容重是衡量土壤质量好坏的一项重要物理指标,其数值的高低直接影响土壤的通透性、蓄水保肥能力和微生物的活性,进而影响到参根的生长发育。通过改良培肥的非林地土壤容重在什么数值范围内人参长势最佳,这是人参种植者十分关心的一个问题,为探讨非林地人参根部生长的适宜容重指标,特开展此项试验,旨在为非林地种参模式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的一测多评方法同步计算测定三种人参产品(人参茎叶总皂苷、人参皂苷三醇组、血塞通注射液)中多种皂苷成分。方法:测定人参总皂苷的指纹图谱,以人参皂苷-Rb1为基准峰,分别计算人参皂苷-Rg1、-Rb1、-Rc、-Rb2、-Rd与其的相对校正因子(RCF),外标法测定人参皂苷-Rg1、-Re、-Rb1、-Rc、-Rb2及-Rd的含量,用校正因子计算总皂苷的含量;一测多评法结果、RCF为1的结果与外标法测定结果进行比较。测定不同批号的血塞通注射液,以验证方法可行性和科学性。并对不同品牌填料及不同长度的色谱柱进行考查,评价一测多评法在复方制剂中应用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结果建立了人参总皂苷含量的简便测定方法,以一测多评法计算含量,结果与外标法结果之间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07%、0.32%、0.14%,另外以人参皂苷-Re的RCF值为1计算测定含量,结果与外标法测定结果之间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53%、3.87%、2.11%,三种方法无显著性差异。三种方法测得9个不同批号的血塞通注射液的总皂苷含量无明显差别,RSD5%。结论用本法只采用人参皂苷-Re对照品即可同时控制多种成分的含量,又能节约对照品的使用,适合中药的多指标质量评价模式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正近几年随着人参种植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人参药食同源进程的推进,人参产品的农药含量检测指标由原来的六六六、DDT、五氯硝基苯及重金属检测,升级到各种使用农药残留的检测,所以在人参栽培过程中,化学农药的使用结构发生着变化,一些质优价廉、低残留、药效好的新型杀菌剂及其复配制剂的应用数量在明显上升,高毒高残留的杀菌剂需求明显减少。在人参种植过程中,对人参病虫害的合理的预防和治理是提高人参产量和保障质量的关键。这就要求杀菌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风化沙”所育参苗中的果胶、淀粉、总单寡糖等与对照参苗即常规参苗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经“风化沙”育苗的人参样品 A、C 的总单寡糖量均高于对照 B、D;淀粉含量低于对照;总糖量与对照相近。特别可喜的是人参有效成分之一——果胶的含量高于对照。实验结果表明:这种育苗法不仅可缓解参林争地,而且有利于人参有效成分的积累。采用“风化沙”人参育苗旨在缓解参、林争地的矛盾,在目前“老参地”仍未完全解决的情况下,无疑是一种可行的方法。通过三年的试验研究表明:在吉林省东部山区采用“风化沙”人参育苗是完全可行的,在形态特征上基本达到朝鲜所规定的“风化沙”育苗标准。由于人参中糖类物质含量是评价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我们对“风化沙”所育参苗中的总糖、单寡糖、淀粉、果胶等与对照参苗进行了分析与比较,为今后推广“风化沙”人参育苗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土壤问题是制约人参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从人参的实际生产的角度出发,对pH值、有机质、水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等五个影响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进行实验研究,通过与新林地的土壤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得到了人参主产区种植人参后的土壤变化情况。结果显示,不同地区的五项比较指标明显不同,这为各地人参种植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