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简介英德市金旭畜牧有限公司(一期)是一家母猪场(育肥在另外场),场内有良好的水、电公用配套设施,按科学规划设计布局,生产区实行分区饲养(种猪饲养区、种猪分娩饲养区、保育饲养区、生长饲养区、隔离区),常年存栏生猪21000~25000头。猪场采用水冲粪工艺清粪,日排放粪尿污水500吨。1.水质水量。猪场粪水水量及水质特性见表1。2.处理要求。根据项目有关要  相似文献   

2.
由于我省西北风比较多,所以猪场场房合理布局应该是生活区在北,生产区在南,生产区里从北往南依次是公母猪生活区、产房、高床保育区、育肥区.如果饲养100头经产母猪,那么在母猪区要建有50个限位栏,2个产房,每个产房有10个产床,同时要建有与产房面积相当的高床保育栏.只有具备这些场房和设备,才能为成功养猪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建立健全完善的猪场防疫体系,科学选择场址,合理布局设计,规范饲养管理,有效防控疫病,是提高猪场经济效益,从源头上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的必要技术措施。一、多方考察,科学选址规模猪场的选址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是符合当地城镇发展建设规划和环保要求,位于场镇禁养区外,有足够的土地消纳粪污,污水、污物不污染水源;二是猪场与交通干线、  相似文献   

4.
<正> 1 选好场地,合理布局在选择猪场场址时,应首先考虑该地段是否有利于进行卫生防疫。猪场要建筑在地势高、干燥,排水便利,水源充足,离公路、河道、村镇、工厂、学校等500米以外处,猪场四周应筑围墙。粪便发酵池最好设在围墙外。2 科学饲养管理猪场或专业户最好能自养公猪和母猪,繁殖仔猪,自己育肥,即可避免买猪时带进传染病,也可利用杂交一代的杂种优势,提高猪的肥育效果并降低养猪成本。  相似文献   

5.
(一)猪场内环境控制1.哺乳母猪、保育猪、育肥猪的分区饲养,养殖场采用"三点式"饲养,相距500~1000米。2.初产母猪、经产母猪分区饲养,初产母猪是检疫的第一关。3.养猪场的生活区和生产区严格分开,运活猪车和运粪车严格消毒,避免污染猪场。  相似文献   

6.
于长春 《中国猪业》2010,(12):38-38
<正>1综合式猪栏即猪栏内圈与圈之间以0.8~1.2m高的实体墙相隔,沿通道正面用栅栏隔开。该种猪栏集中了栅栏式猪栏和实体猪栏的优点,既适宜专业户及小规模猪场,也适宜现代化猪场饲养公猪、母猪及生长育肥猪。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我国畜牧业发展,猪的养殖数量越来越多,逐渐走向规模化。养殖猪已成为我国畜牧业主要的组成部分。无公害化养猪成了新的研究方向。本文从猪平时的饲养管理、疾病防治等多方面作了介绍。1猪场合理的建设猪场建设的科学选址、合理布局。猪场应建在排水良好、地势高燥的地方。猪场的建设应符合当地土地合理利用的规定,根据当地的优势的土地资源建场,并实行一场一址制度,同时要远离人们日常的生活区。对猪场进行合理的规划,猪  相似文献   

8.
规模化猪场生物安全体系设计应基于猪的生物学特性,对猪场功能区与猪舍内部进行合理布局,并配合科学的饲养管理。同时制定疫病防控措施,提高猪群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9.
规模化猪场生物安全体系的建立可以有效减少猪场疫病发生,提高养殖经济效益。通过对猪场生物安全体系构建中的科学选址、合理布局、防疫设施建设、完善防疫制度、科学饲养管理、灭除有害生物、养殖废弃物处置、生物安全风险评估等要点进行规范管理,从而提高养猪场的疫病防控水平。  相似文献   

10.
正1猪场背景商品猪场基础母猪2 000头:分为后备隔离舍、种猪区、保育区和生长肥育区,其中后备隔离舍与种猪区间隔约200 m,种猪区与生长肥育区间隔约500 m。2014年该场母猪群伪狂犬病野毒转阳,猪伪狂犬病疫苗免疫程序(某进口猪伪狂犬病活疫苗):种猪群普免4次/年,1头份/头;生长猪出生滴鼻0.5头份/头、8周龄和11周龄再免疫1头份/头。监测显示2015年11月、2016年4月和2016年7月母猪的野  相似文献   

11.
正巴山土鸡是四川省巴中市的特产,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巴山土鸡氨基酸含量高,脂肪含量低,富含硒、VE、VD等。1疫病预防1.1科学饲养巴山土鸡可实行分区间歇放养,林地、果园每3~5亩(1亩=667 m2,下同)划为一个放养区,山坡、草地每5亩以上划为一个放养区。放养区用围墙、尼龙网或铁丝网等隔开,养殖场根据鸡的数量及放养条件决定间歇养殖时间,一般间隔2~3个月养一批鸡。  相似文献   

12.
<正>现代化规模化猪场要想提高经济效益必须要有好的种猪、精细的饲养管理、要有科学的饲料配方、完善的管理制度、准确的市场定位,这些都是提高猪场经济效益不可或缺的措施。一、品种品种的选择至关重要,这是提高猪场经济效益的先决条件。猪场从开始建场就要选定好要饲养什么品种的猪。优良的品种是提高猪的生产性能和猪场效益  相似文献   

13.
<正>现代化规模化猪场要想提高经济效益必须要有好的种猪、精细的饲养管理、要有科学的饲料配方、完善的管理制度、准确的市场定位,这些都是提高猪场经济效益不可或缺的措施。一、品种品种的选择至关重要,这是提高猪场经济效益的先决条件。猪场从开始建场就要选定好要饲养什么品种的猪。优良的品种是提高猪的生产性能和猪场效益  相似文献   

14.
防治我国猪主要传染病的畜牧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防治规模化养猪场的主要传染病要有新的思路。①正确认识人类和微生物的关系,人要学会和各种微生物和谐共处。在地球的环境下,微生物是不可能被消灭的,病毒也不可能被消灭。一种病毒有可能被控制,另一种新类型的病毒有可能发生。人类不但要节制自身数量的增加,而且要节制自己非理性的生活行为。②防治病毒性疾病要从猪场选址开始。合理布局养殖生产基地,把养殖场办到山区、半山区,或远离人居的地方。两个养猪场之间的距离要在1~3km。特别是要改变用塑料大棚、密不通风的限位饲养模式,提倡放牧、回归自然的饲养模式。拉大人与畜禽的距离。这样可以减少人、畜间病毒的交叉感染,减少病原体新类型(毒株)的出现。③办猪场要"中等规模,多点分散",自繁自养,全进全出。新建猪场如要购猪也从一个猪场购进,减少不同猪场的活猪、不同类型的病毒交叉感染。④改善猪舍小气候环境。方法有小单元饲养;舍内保持干燥,少用水冲;采用北走道、屋顶无动力通风,保持舍内良好的通风;仔猪采用超早期隔离断奶,等。⑤根据病毒的规律来防治病毒。减少带毒活猪的流动,改革猪肉的流通方式,人类应采用更理性的生产方式,不为病原体的变异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生猪标准化规模饲养水平,转变饲养方式,促进生猪生产稳定发展,应实行人畜分离、集中饲养、封闭管理;要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法律法规规定的禁养区和限养区以外进行饲养;所产粪污集中处理、达标排放,实现饲养标准化。  相似文献   

16.
《农村养殖技术》2014,(2):65-70
<正>目前随着环保、土地、人才等因素的制约,种猪场在选地、规划和设计上要求越来越高,高效、节能、环保是未来猪场发展的趋势。猪场的合理布局,选地和建设均对猪场今后的运转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在猪场建设中猪场的布局选地建设管理,在建设中要处理好细节问题,关  相似文献   

17.
<正>养好仔猪是规模养猪场成败的关键环节,科学饲养仔猪能提高仔猪的成活率和断奶后的个体均匀度,仔猪断奶时体重大、生命力强。笔者结合在养猪生产实践中的经验,将仔猪的科学饲养管理介绍如下,供参考。1场地的消毒1.1进入猪场人员的消毒猪场一般谢绝参观,进入饲养区的工作人员和饲养员应洗澡、更衣、紫外线消毒。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生产区,必须进入时要洗澡,换场区的工作服和鞋子,并且遵守场内规定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健康食物的要求被更加重视起来,对生猪质量的关注度也逐渐升高,因此无公害生猪的饲养开始成为养殖业的一大热点。1建筑布局猪场建设最主要的是整体布局和功能分区,现代化的养猪场,机电设备较为完备,要求足够的电力供应,因此在猪场选址之时,应该考虑供电有保障的地区。同时为防止机电设备受猪场内不良因素的影响而损坏,猪场内部的功能分区就显得极为重要。一般的猪舍布局是以生猪的不同生长时期和  相似文献   

19.
《新疆畜牧业》2014,(9):4-6
前言 本规范结合自治区推行的安全优质猪肉生产的要求,围绕母猪生产、仔猪培育、商品猪育肥等重要环节中的饲养工艺、猪场选址原则与要求、猪场分区与布局、建筑要求、猪场设施与设备、水电供应、卫生防疫设施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制定了建设规范。  相似文献   

20.
猪链球菌病属国家规定的二类动物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本病流行无明显季节性,但夏秋季多发,呈散发性,潮湿闷热的天气多发。为防制此病危害,应采取了以下几点措施。1分区饲养以场为单位实行独立防疫体系,每个区间隔1~3km,有独立的门房和四周围墙封闭,避免了人员相互流通和猪相互接触传播。2猪场防疫管理2.1防暑降温,加强通风换气。2.2每栏装猪6~8头(0.7m2/头),大小均匀,公、母分群。2.3加强卫生、尿粪分离,栏杆清洁。2.4每月2次大消毒,每周2~3次带猪消毒,彻底控制和消灭病源。3定期在饲料、饮水中进行保健性投药3.1夏秋在饮水中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