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良种推广补贴是国家发展粮食生产,提高粮食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政策措施;是国家进一步支持粮食主产区农民种植优质专用粮食品种,提高种粮效益的重要措施;也是国家恢复粮食生产,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通过贯彻落实良种推广补贴政策,可以推广优良品种,增加粮食产量,促进优质高效农业发展;可以改善粮食品质,提高粮食质量,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可以满足国内外对优质粮食品种的需求,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改革开放以来江西粮食生产周期波动的实证分析入手,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提出粮食生产波动周期的划分,各周期粮食生产波动情况及其特点,认为播种面积增减是粮食生产波动之基、生产成本升降是粮食生产波动之本、市场价格涨落是粮食生产波动之源、对农业予少取多是粮食生产波动之根,并由此得出抑制粮食生产周期的思路:提高抑制粮食生产周期的认识、千方百计地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保护并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加财政对粮食生产的扶持力度、健全粮食市场体系和完善粮食市场机制.  相似文献   

3.
提高河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战略途径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河南省是产粮大省,粮食生产对国家粮食安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战略途径研究为河南省粮食生产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对于全国粮食生产也有借鉴意义。通过对河南省粮食产量的现状与动态进行分析,显示河南省粮食总产量的变化呈现上升态势。2010年粮食总产5437万t,是1978年粮食总产2097.40万t的2.5倍。粮食总产的增长越来越依赖于单产的提高,近十年来河南粮食总产的增长主要靠小麦、玉米产量的增长实现的。在分析河南省粮食生产现状与变化的基础上,提出了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稳定保持粮食播种面积;加强耕地质量建设,挖掘中低产田增产潜力;加强科技集成能力和转化能力建设,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科学种田水平;强化粮食生产政策保障,稳定持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战略途径及对策。  相似文献   

4.
一、行动目标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强行动的总体目标是,基本农田保护工作全面加强,粮食种植面积总体稳定,优质专用粮食比重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基本能够满足国内需要.行动的具体目标是,"十一五"期间平均每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500亿kg,粮食单产提高1个百分点,力争到"十一五"期末粮食平均单产达到325kg/667m2,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000亿kg水平,比2005年提高250亿kg以上;进一步优化粮食品种品质结构,充分发挥主产区和大型垦区作用,加快优势粮食产业带建设.  相似文献   

5.
正现如今粮食安全是国家工作中极为重要的内容,有助于维护国家安全,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市场经济发展中,粮食资源是重要的基础和前提,粮食检验工作是极为重要的,能够实现高效的粮食资源利用。(一)粮食检验的必要性现如今粮食问题在国家、社会中十分突出,粮食是保障人民群众生活的重要基础,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当前人们对粮食问题逐渐提高重视,粮食检验是极为重要的。粮食流通需要将粮食的质量检验作为  相似文献   

6.
在回顾和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平罗县粮食生产历史的基础上 ,提出今后粮食生产发展的建议是 :提高对稳定发展粮食生产重要性的认识 ;制定有利于促进粮食生产发展的政策 ,保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保护耕地 ,稳定粮食种植面积 ;增加对粮食生产的投入 ;采取各种农业增产措施 ,提高粮食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7.
粮食适度规模经营是发展粮食生产新的增长点,规模化种植的突出优势体现在稳定粮食面积、增加粮食总产和提高种粮综合效益。针对目前粮食规模化种植中亟需解决的问题,提出了发展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的相关建议,主要包括: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完善土地流转、发展专业化合作社、提高粮食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粮食核心区建设的科技支撑战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河南省是产粮大省,其粮食生产对国家粮食安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河南作为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要确保到2020年,粮食产量由目前的500亿kg提高到650亿kg,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因此,实施粮食科技支撑战略,整合全省农业科研系统资源,提升粮食科技创新能力,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选育和推广一批有重大影响的粮食作物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不断提高粮食生产的科技含量,是确保粮食稳定增产、均衡增产、全面增产、提高总产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民在粮食匮乏条件下积累的节粮养畜的经验,和通过发展粮食以外的饲料作物来增加饲料产量的途径,说明发展畜牧业并不必须大量依靠粮食。但是为了提高饲养水平,就需要增加粮食在日粮中的比重,所以决不能低估增产粮食对发展畜牧业的重要性。粮食多了,能否顺利转化成畜产品,还要受购买力水平的制约,这是过去所忽视直到因卖肉难而阻碍了粮食转化的情况出现后才认识到的问题。所以为了能吸收更多的粮食转化畜产品,还需要提高购买力或改变消费结构,提高畜产品在消费品中的比重及降低畜产品的成本、价格,从而在一定购买力水平条件下可以销售更多的畜产品。提高粮食转化畜产品的经济效益是促进转化的又一途径。利用畜肥以降低粮食生产的化肥支出来降低粮食成本等可提高转化的经济效益的各种措施宜广为采用。  相似文献   

10.
山西省1989年以来粮食生产状况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对山西省1989年以来的粮食生产情况,诸如粮食播种面积、复种指数、总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进行了调研,认为山西省粮食生产具有以下3个特征:一是粮食生产年度之间的波动性大,二是玉米成为粮食生产的主力,三是小麦和谷子的面积、单位面积产量都在下降。粮食丰产下的隐忧表现为:一是细粮供不应求,二是人均粮食占有量没有提高,三是耕地尤其是水浇地减少较多,四是农业生产成本提高。粮食生产的出路:一是政策扶持粮食生产尤其是小麦生产,二是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三是保护耕地尤其要反思退耕还林和通道绿化政策,四是重新构建与种植结构相适应的饮食结构。  相似文献   

11.
提高峡江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是国家的重要战略物资,峡江县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在介绍峡江县粮食生产现状和今后10年粮食生产目标基础上,提出提高峡江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粮食安全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世界将会面临持续的粮食短缺问题。扩大粮食播种面积和提高粮食单产水平是获得粮食增产的两大途径。我国当前粮食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水资源的短缺和耕地资源的持续减少,所以提高粮食单产是获得粮食增产最为可行的途径。玉米是重要的粮食、饲料和工业原料。玉米作为碳四作物,在高光效、生物量大、合理密植的条件下有巨大的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13.
一、进一步增强恢复发展粮食生产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一是对粮食生产重要性的认识明显提高。 二是恢复发展粮食生产的措施得到强化。 三是粮食播种面积呈现恢复性增长态势。二、进一步明确今年恢复发展粮食生产的目标和思路(一)突出工作重点,着力抓好主产区的粮食生产。(二)强化措施手段,抓紧启动优质粮食产业工程。(三)深化结构调整,不断提高粮食比较效益。 一要推进粮食生产布局区域化。 二要推进粮食生产优质化。 三要推进粮食生产标准化。 四要推进粮食生产规模化。 五要推…  相似文献   

14.
近几十年来,我国人口数量持续增长,同时,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耕地面积又逐年减 少,粮食的安全问题是我们必须面临及解决的一大热点。解决我国粮食安全相关问题的主要途 径之一是提高粮食单产,而施用肥料是提高粮食单产的一个重要手段。研究表明,有机化肥与 无机化肥配施在提高粮食的产量上有及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粮食是战略产业。全面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粮食生产规模经营水平和机械化、现代化程度,是促进宁波市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前提。2008年底,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宁波市开展了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加大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6.
中国粮食科技发展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粮食市场需求变化发展粮食科技,从提高粮食产品质量、开发粮食产品品种,提高资源利用和转换效率,培育粮食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入手,侧重于优化粮食产品的品质;发展绿色储粮技术;提高粮食产品的增值能力;改善粮食业的生态环境;开拓信息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王鹏飞  陈鹏 《农业展望》2013,9(4):47-51
21世纪以来,中原经济区的粮食生产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面临着一定的不利因素和波动风险,尤其是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的不利影响,为其实现粮食稳产增产带来了一定难度。因此,应采取切实措施,一方面确保粮食耕地的数量和质量,并着力提高粮食单产,一方面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灾害抵御能力,降低粮食生产的波动风险,从而提高全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8.
在耕地面积日趋减少、人口不断增加、水资源日益匮乏的现状下,要确保粮食生产安全,提高作物单产,高产创建是粮食生产的必然选择。提高粮食单产来增加总产,不仅能保证粮食有效供给,并对国民经济稳定较快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粮食生产是农业生产的重点,近几年国家不断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政策和资金倾斜力度,旨在提高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民种植效益。但生产中由于存在一些影响粮食生产的不利因素,导致粮食生产一直徘徊不前,其中包括一些人为因素和客观因素,对此,在今后生产中建议采取相应的措施,逐步加以改进,进而促进粮食生产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0.
我国粮食主产区化肥施用量增长的驱动因素分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粮食主产区化肥施用量变动特征及其驱动因素,有助于在确保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基础上实现化肥减量目标。基于13个粮食主产省份2005-2015年的数据,采用因素分解法对粮食主产区化肥施用量增长的驱动因素进行了分解。结果表明,化肥施用强度提高是粮食主产区化肥施用量增长的主因,其次是播种面积增加,种植结构调整的贡献较小。但2010年以来,化肥施用强度提高的贡献在下降,种植结构调整的贡献在上升。分作物看,粮食作物施用强度提高和播种面积增加是粮食主产区化肥施用量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其次是园艺作物施用强度提高和播种面积增加,传统经济作物的化肥施用量增长很少。分区域看,北方主产区化肥施用量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是施用强度提高,其次是播种面积增加;南方主产区播种面积增加和施用强度提高的累计贡献量大致相当。由此提出,促进粮食主产区化肥减量的重点是提高化肥利用效率,同时积极推广节肥型品种,促进园艺作物有机肥替代化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