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水产健康养殖概念最早是在1990年代中后期由我国海水养殖界提出的,后陆续向淡水养殖渗透并完善。其目的是为防止暴发性水生养殖生物疾病发生而提出的从亲体选择、苗种生产到养成阶段水质  相似文献   

2.
渔业又叫水产业,是人类通过捕捞、养殖和加工水域中的水生生物,来获取经济利益的产业,和我国的农业、畜牧业也一样,在我国生产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渔业是指以捕捞和养殖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生产部门,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保证渔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就要保证渔业产品的健康,让消费者吃上"放心鱼",规范鱼药的销售、使用,强化水产养殖者的用药意识,对保证渔业产品健康,促进水产养殖业又快又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金霄  李灿 《河南农业》2016,(35):44-45
生物饵料是在人们精心筛选和培育之后,将饵料以活体的形态运用到水生生物的养殖中.其中,微藻生物被作为生物燃料来应用已经非常普遍,作为饵料应用于水产养殖中同样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其具有其他生物没有的特点,其顽强的生命力,无论是在陆地上培养还是在水下培养都可以获得更多的藻类产品,给水生生物带来的营养也是非常丰富的.另外,动物性生物饵料是指在水面上栖息的一些昆虫类生物,水生生物会自行出水捕食,其对于水生生物的生长非常有利.基于此,详细叙述生物饵料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如何培养生物饵料以及对生物饵料未来发展的展望.  相似文献   

4.
稻田生态渔业技术是指在稻田内即种稻又养殖水产品,使稻田内水资源、杂草资源、水生动物资源、昆虫、以及其他物质能源被养殖的水生生物充分利用;并通过养殖的水生生物的生命活动,起到除草、除虫、疏土、增肥等作用,从而达到稻鱼双丰收,本文探讨稻田生态渔业利用技术。  相似文献   

5.
课程内容:“水生生物学”作为我校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为“水产养殖”、“生物科学”、“水族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等10个本科专业开设。我校是国内最早开设“水生生物学”课程的高校。1960年出版了国内第一本“水生生物学”教材。1972—1988年,编写了大量很有价值的教学参考资料,拍摄了与水生生物学相关的系列电视录像教学资料。1988年在国内招收“水生生物学”本科专业。1995年出版了《水生生物学》形态和分类教材。2000年至今,进一步加强水生生物学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6.
稻田生态渔业技术是指在稻田内即种稻又养殖水产品,使稻田内水资源、杂草资源、水生动物资源、昆虫、以及其他物质能源被养殖的水生生物充分利用;并通过养殖的水生生物的生命活动,起到除草、除虫、疏土、增肥等作用,从而达到稻鱼双丰收,本文探讨稻田生态渔业利用技术。  相似文献   

7.
水产健康养殖概念最早是在1990年代中后期由我国海水养殖界提出的,后陆续向淡水养殖渗透并完善。其目的是为防止暴发性水生养殖生物疾病发生而提出的从亲体选择、苗种生产到养成阶段水质管理、饲料营养诸方面均有严格要求的养殖方式。要求在取得良好养殖效果和经济效益的同时。取得最佳环境生态效益,为人们提供优质安全的水产品。  相似文献   

8.
朱玲  关梅 《农技服务》2013,(9):1001-1004
植物浮床技术作为一项新兴的污染生物处理技术,能有效控制水环境污染、修复生态环境。该文介绍了池塘养殖水环境污染修复类型,异位修复与原位修复,以及植物浮床在污染水环境修复中的净化机理。养殖池塘水环境污染来源,阐述池塘水环境污染的危害,对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的影响,并列举蕹菜、水芹、生菜3种植物浮床在养殖池塘水环境污染修复中的应用实例和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9.
樊银明  马晓国 《安徽农业科学》2014,(15):4718-4719,4724
[目的]对三聚氰胺在模拟养殖水体中生物体内的转化规律进行研究。[方法]利用微宇宙模拟水生态系统,以罗非鱼、田螺为试验动物,采用室内静水养殖,对三聚氰胺及其同系物在水生生物体内的含量变化进行分析。[结果]三聚氰胺进入水体后,能被水生生物迅速吸收。在试验初期水生生物体内的三聚氰胺以原体的形式排出体外,在试验后期一部分三聚氰胺经脱氨基作用逐步水解为三聚氰酸二酰胺、三聚氰酸一酰胺和三聚氰酸,以其原体和同系物的形式排出体外。[结论]该研究可为三聚氰胺在生物体内的代谢转化过程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选择典型南方红壤区楠溪江流域的水域和陆域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运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选取包含水域的生境结构、水生生物、生态压力和陆域的生态格局、生态功能、生态压力共6类16项指标,建立流域生态健康评估体系,进行多指标综合评估与压力分析。结果表明,楠溪江流域整体健康状况良好,仅水生生物和生态功能方面状况较差,83.3%的评估单元健康状况良好,其余状况一般且均处于流域下游。流域生态系统退化主要源于流域内城镇用地面积快速增长、畜禽养殖及无序捕捞等人为干扰,建议调整流域保护区域范围,加强对点、面源污染的管控,保护水生、河岸生物多样性。该评估方法和指标体系能全面反映楠溪江流域生态健康状况,以期指导生态脆弱地带流域管理,保障该流域及下游区域水体生态健康。  相似文献   

11.
《安徽农业科学》2020,(1):281-282
专业实践教学是水产养殖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水生生物学是水产养殖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必修课,通过研究性教学方法将水生生物学课程的相关内容应用到水产养殖专业基础课程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中,采用科研项目设计的方式,将教学和科研有机结合,凸显了理论与实践的融会贯通,提升了学生的实践和创新意识,取得了较好的教学和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12.
多氯联苯对水生生物的生态毒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当前对多氯联苯这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对水生生物生态毒性的研究现状,详细论述了多氯联苯的来源、分布、污染现状,以及迁移变化、生物富集等环境行为和其降解方法。水生生物是人类最主要的食品之一,为食物链安全和生物个体的健康,有必要更深入地研究PCBs对水生生物的毒性影响并提供更详尽的基础生物学依据,同时也进一步进行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13.
海洋牧场     
近来,日本以及许多国家的水产行业时常出现“海洋牧场”一词。 地球上的大海,蕴育着成千上万的水生生物。它们出生、成长、死亡,循环往复。人类在海洋上寻求、捕获这些生物,或者进行水产养殖,使之为人类的生存服务。 自然繁殖出来的水生生物,在海洋中生长发育,繁殖后代。这种海洋生活圈是受自  相似文献   

14.
经济发展需要水利水电工程的助力,而水利水电工程在修建过程和修建后对河流范围内的生态环境具有一定影响。本文主要针对我国多个流域的生物资源衰退问题分析水利水电工程对重要水生生物的胁迫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重要水生生物健康繁衍的实现途径,以实现水利水电工程和重要水生生物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湖北省湖泊水产养殖对湖区生态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浩  董莹  田玲玲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9):1789-1792
基于湖北省湖泊水产养殖状况,分析了湖泊水产养殖的输出物质:过量饵料、动植物残体及其排泄物、化学制剂,并综合研究了水产养殖对湖泊水质、水生生物以及湖区周边环境的影响作用,提出湖泊水产养殖应坚持集约化与生态化,并进一步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优化湖泊水产养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鱼塘亚硝酸盐过高的危害及解救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杰 《内蒙古农业科技》2011,(2):106+114-106,114
通过对养殖池塘水体中亚硝酸盐产生的原因分析和其对水生生物生长的影响和危害,提供了生产上控制亚硝酸盐超标的物理、化学、生物的综合预防措施和发生危害时的紧急解救措施。  相似文献   

17.
水是鱼类及其它养殖生物的生存介质,养殖鱼类和水生生物的发育各个阶段、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和水质有着密切的联系。而水质的好坏可以从物理、化学和生物三个方面反映出来。“养鱼先养水”,只有把握住水质的这些特征及其改良方法,才能创造一个更加适宜鱼类生长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8.
新书推介     
<正>水生生物水质基准理论与应用本书针对保护水生生物的水环境质量基准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研究,包括水生生物基准受试生物筛选、水生生物物种敏感度研究、水生生物基准关键技术研究等,并以多种重金属、氨氮和石油等重点污染物为例开展了水生生物基准的案例研究,总结示范了水生生物基准的理论方法,在我国水环境基准研究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虞青松 《农技服务》2015,(3):166+172
稻田养殖系指利用稻田的浅水环境,即种植水稻又养殖水产品,使稻田内的水资源、杂草、水生动物、昆虫以及其它物质和能源更加充分地被养殖的水生生物所利用,并通过所养殖的水生动物的生命活动,达到为稻田除草、除虫、松土和增肥的目的 ,获得稻鱼互利双增收。  相似文献   

20.
正简介|Brief|海南大学海洋学院热带水生生物健康养殖与病害控制研究团队主要以石斑鱼、对虾和东风螺等热带水生动物为研究对象,采用生物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等研究方法,开展其健康养殖与病害控制的理论与应用技术研究。该团队于2004年组建,并于2012年入选农业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经过多年建设和发展,该团队现有核心成员7名,其中正高职称3名、副高职称4名;博士学位4名、硕士学位2名;在读博士生3名、硕士生20余名。团队负责人周永灿教授,现任海洋学院院长、水产养殖省级重点学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