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通过多次实地调查文昌市椰子产区,初步了解文昌市椰树主要病虫害发生现状,发现椰心叶甲、二疣犀甲、红棕象甲、椰子织蛾、椰子灰斑病、泻血病和芽腐病为文昌椰树主要病虫害。描述椰树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及危害,并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椰子水中主要为蔗糖、果糖和葡萄糖;椰花序汁中为蔗糖;椰肉中主要含有半乳甘露聚糖和膳食纤维。目前,可溶性糖的应用范围较广,如食品加工、微生物发酵等,而不溶性糖主要作为饲料使用。但是,椰子水中的糖和椰肉中的膳食纤维也为加工带来了困扰。本文综述椰子水、椰花序汁、椰肉中糖的种类、组成、变化规律及其功能与应用前景,为提高椰子副产物加工利用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椰子树山称为宝树,为多年生热带油料作物.它的姿态秀丽,林相整齐,缀组成热带的特异景色.世界热带亚热带地区均有种植,常有芽腐病伴生,该病致死性极强,在寒冷和小雨天气死亡率尤高.但只要发现及时,防治还是有办法的.去年春季,厦门仅有一株能正常开花结实的母株,染上该病,后经我们及时处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把病因、症状和防治办法分述如下:椰子芽腐病是一种致死性病害,病原菌为Phytophthora Palmivorabutl.各龄椰  相似文献   

4.
不同椰子品种对椰心叶甲生长发育和繁殖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椰心叶甲在海南高种椰子(Hainan Tall)、黄矮椰子(Yellow Dwarf)、红矮椰子(Red Dwarf)、78F1椰子(78F1)、香水椰子(Ammatica Green Dwarf)和马哇椰子(Mawa)6个椰子品种未展开心叶上的发育、存活和繁殖情况.结果表明,在取食不同椰子品种的情况下,椰心叶甲完成1个世代所需的时间差异显著,其中取食红矮椰子所需的时间最长,为(79.06±3.65)d,取食海南高种椰子所需的时间最短,为(7206±1.14)d;取食海南高种椰子的椰心叶甲平均产卵量最高,为(25075±3.57)粒,而取食马哇椰子的最少,为(144.42±1.14)粒;取食78F1椰子的椰心叶甲成虫寿命最长,为(235.84±2.62)d.取食香水椰子的最短,为(142.15±8.25)d.椰心叶甲在6个椰子品种上的实验种群趋势指数从高到低为78F1椰子96.07、海南高种椰子82.34、黄矮椰子73.93、马哇椰子60.16、红矮椰子60.07和香水椰子55.26.  相似文献   

5.
采用Y型嗅觉仪,测定椰甲截脉姬小蜂(Asecodes hispinarum)雌成虫对离体0~72 h未受害椰子心叶、不同头数为害的椰心叶甲(Brontispa longissima)幼虫-椰子心叶复合体、不同时间椰心叶甲幼虫-椰子心叶复合体、机械损伤心叶、成虫为害心叶、3龄幼虫-心叶复合体、3龄幼虫为害去虫叶、幼虫+粪便及挥发物标样的行为反应,并对椰子挥发性化学物质作了GC-MS测定。结果表明:(1)离体0~72 h未受害椰子心叶挥发物对椰甲截脉姬小蜂没有显著的引诱作用。(2)10、15、20头/叶3龄椰心叶甲幼虫为害24 h后,幼虫-椰子心叶复合体挥发物对椰甲截脉姬小蜂有显著的吸引作用,其它为害头数的复合体对椰甲截脉姬小蜂没有显著的吸引作用。(3)10头3龄椰心叶甲幼虫为害20~48 h,幼虫-椰子心叶复合体挥发物对椰甲截脉姬小蜂有显著的吸引作用,其它受害时间吸引作用不显著。(4)受害椰子心叶去除幼虫和粪便前后,挥发物对该蜂的引诱作用没有显著差异;未受害心叶、机械损伤心叶、3龄幼虫和粪便对椰甲截脉姬小蜂没有显著的吸引作用。(5)GC-MS分析结果表明,3龄幼虫为害前后,椰子心叶挥发物的含量和成分发生了变化,受害后增加了4种成分:(E)-4,8-二甲基-1,3,7-壬三烯、未知物2、未知物3和苯甲酸乙酯4种物质。(6)椰子挥发物标准品(E)-4,8-二甲基-1,3,7-壬三烯在5×10-2μL/μL和5×10-3μL/μL浓度下,对椰甲截脉姬小蜂有显著的引诱作用,其它浓度对椰甲截脉姬小蜂没有显著的吸引作用。由此可见,椰子心叶受椰心叶甲为害后,诱导的挥发物质为椰甲截脉姬小蜂寻找寄主提供化学信息。  相似文献   

6.
椰子木蛾是危害棕榈科植物的重要食叶类害虫。为了明确5个椰子品种对椰子木蛾生长发育和种群参数的影响,应用Jackknife技术统计分析数据。结果表明,椰子木蛾在5个椰子品种上的发育历期存在极显著差异,在文椰3号上完成1个完整世代所需时间最短,为(50.52±0.72)d,在马哇椰子上最长,为(64.97±1.33)d;取食海南本地高种叶片的椰子木蛾雌雄虫蛹重最轻,分别为(47.11±2.16)mg、(25.18±1.13)mg;在文椰3号上椰子木蛾的内禀增长率(rm)和周限增长率(λ)最高,分别为0.1061±4E-04和1.1119±5E-04。综合比较5个椰子品种,文椰3号是椰子木蛾的最适宜取食椰子品种,其次分别为海南本地高种、文椰4号、文椰2号和马哇。  相似文献   

7.
4个椰子品种光合、蒸腾作用日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结果盛期的黄矮椰子﹑香水椰子﹑本地高种椰子﹑文椰78F1 4个椰子品种为研究对象,对椰子叶片的光合作用﹑蒸腾作用的日变化规律及温度﹑湿度﹑光合有效辐射和CO2浓度等环境因子之间的互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椰子品种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日进程表现为明显的双峰型日变化,本地高种椰子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都比较高,香水椰子和文椰78F1居中,黄矮椰子最低。光合有效辐射、叶片温度对椰子光合速率有重要影响,空气湿度和叶片温度是影响蒸腾速率的重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8.
测定了不同寄主植物饲养的椰心叶甲种群对3种杀虫剂的敏感性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取食不同食料的椰心叶甲后代对啶虫脒敏感性顺序为:鱼尾葵>酒瓶椰子>大王棕>椰子叶,对高效氯氰菊酯敏感性顺序为:鱼尾葵>酒瓶椰子>椰子叶>大王棕,对阿维菌素敏感性顺序为:酒瓶椰子>椰子叶>大王棕>鱼尾葵;其中对阿维菌素的敏感性差异幅度最大,为14.18倍,对高效氯氰菊酯和啶虫脒的敏感性差异幅度较小,分别为3.47倍和2.54倍。表明取食不同的寄主植物可引起椰心叶甲对杀虫剂的敏感性变化。  相似文献   

9.
以椰子粉、不溶性椰子膳食纤维、卡拉胶为主要原料设计出制备椰味膳食纤维营养果冻的实验方案和工艺流程,确定了椰味膳食纤维营养果冻的最佳工艺配方,最后还制定了产品质量标准。采用该配方制备的果冻,营养价值高、椰味浓郁、口感爽滑。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椰肉氨基酸组成及含量,以海南省文昌市的7个椰子品种为材料,采用液相色谱技术法对不同品种椰肉氨基酸进行测定,同时根据氨基酸的组成及含量,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对7个椰子品种进行分类。结果表明:椰肉中17种氨基酸总质量分数在3.58%~5.80%之间,平均为4.29%。其中以文椰2号品种总氨基酸质量分数最高,文椰4号最低;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在文椰2号和文椰3号中最高,而在小黄椰子中最低;鲜味氨基酸含量在文椰2号和文椰3号中最高;椰肉总氨基酸含量愈高,则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含量亦愈高;7个椰子品种可分为3大类  相似文献   

11.
在莫桑比克楠普拉省、伊尼扬巴内省、加扎省和马普托省对腰果病虫害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发现为害腰果的病害8种,害虫39种。其中主要病害有白粉病和炭疽病,主要害虫有棉角盲蝽、安氏角盲蝽、椰缘蝽、腰果鹰嘴象甲和红带蓟马。并对莫桑比克主要腰果病虫害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椰园/牧草间作:牧草的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了15种热带牧草在椰园间作的适应性试验,调查了它们的产量情况和生产参数并作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幼龄椰园内,间作豆科牧草和禾本科牧草,均可获得较高的经济产量;在光照强度大于30%的成龄椰园内,可间作多数禾本科牧草,并能获得一定的经济产量,但不宜间作豆科牧草;在光照强度低于30%的成龄椰园内,不宜于绝大多数牧草问作。间作于幼龄椰园的牧草产值可达1.0~3.0万元/hm2;间作于成龄椰园的禾本科牧草产值可达0.5~2.0万元/hm2。   相似文献   

13.
椰园/牧草间作:主间作物之间相互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进行了椰园间作牧草生态系统的研究。通过不同类型椰园间作不同品种牧草的适应性试验,观测了不同主间作物栽培方式中椰园根系分布、土壤养分与温度、主间作物生长及产量等方面的变化。结果表明:(1)在种植密度为10m×6m的椰园(相对光照强度约在50%以上)中,禾本科和豆科牧草均能正常生长;在8m×6m的椰园(相对光照强度约在30%左右)中,多数牧草品种能正常生长;在6m×6m的椰园(相对光照强度不足30%)中,只有少数禾本科牧草能基本正常生长。(2)禾本科牧草与椰树组成的系统稳定性比豆科牧草的好。(3)间作物一般应距幼树1m、成龄树2m以外的地方种植。(4)合理压青培肥与科学防治金龟子害虫,有利于加强主间作物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张觉晚 《茶叶通讯》2005,32(2):19-22
作者根据多年实践调查和驻点指导示范,探讨了不施化学农药,实施生态控制茶园虫、病、草害的可能性。阐述了茶园虫、病、草生态控制的原理,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控制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百香果是海南省的新兴产业,也是我国多个省区扶贫攻坚的重要产业。病虫害是影响百香果产业的重要因素,随着海南百香果种植面积越来越大,病虫害对百香果产业的不利影响越来越凸显。由于缺乏百香果病虫害种类调查鉴定的基础性研究,许多种植户对田间发生的病虫害种类识别不足,从而影响了百香果病虫害的防控效果。为了摸清海南百香果种植区的病虫害种类,于2019—2021年对海南省儋州市、乐东县、屯昌县、文昌市、三亚市、东方市、保亭县、白沙县、海口市等百香果种植区的病虫害进行了系统调查与鉴定,并对其发生危害特点进行了研究。鉴定发现海南百香果种植区的病害有11种,分别是病毒病、茎基腐病、炭疽病、疮痂病、疫病、灰霉病、果腐病、褐斑病、烟煤病、藻斑病和缺镁。重要病害为病毒病和茎基腐病,危害程度分别为4级和3级,炭疽病和疮痂病危害也较重,危害程度均为2级,其他病害危害较轻。害虫有28种,分别是黄胸蓟马、茶黄蓟马、红带蓟马、美洲棘蓟马、普通大蓟马、咖啡木蠹蛾、美洲斑潜蝇、橘小实蝇、斜纹夜蛾、双线盗毒蛾、绿丽刺蛾、白带锯蛱蝶、烟粉虱、温室白粉虱、柑橘粉蚧、木槿曼粉蚧、藤壶蜡蚧、茶角盲蝽、樟颈曼盲蝽、稻绿蝽、中稻缘蝽、茶小绿叶蝉、丽球瓢蜡蝉、绿鳞象甲、眼斑芫菁、白条豆芫菁、甘薯梳龟甲和朱砂叶螨。重要害虫为黄胸蓟马和咖啡木蠹蛾,危害程度均为3级,茶黄蓟马和美洲斑潜蝇的危害也较重,危害程度均为2级,其他害虫危害较轻。软体动物3种,分别是灰巴蜗牛、同型巴蜗牛和一种尚未鉴定的蛞蝓。本研究明确了海南百香果种植区病虫害具体种类,新发现百香果病害1种和害虫24种,为海南百香果病虫害的精准防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对云南省普洱市时木国家立体生态茶园病虫害调查结果:病害7种,害虫47种;天敌昆虫13种,但病、虫为害较轻。分析认为,茶园显著的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环境和控制农药使用等措施,构成较为稳定的人工林生态系统,能有效、良性地控制茶树病虫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7.
对海南岛椰园捕食性瓢虫种类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瓢虫种类共有6亚科15属25种。阐述了这些天敌的猎食对象、地理分布及优势种类的生物学习性,并编制了检索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云南省普洱市5种不同模式茶园的茶叶产量调查、主要害虫与天敌之间的关系研究,探讨了混交模式对茶园鲜叶产量、茶园天敌和害虫的影响。结果表明,捕食性蜘蛛和假眼小绿叶蝉是5种茶园中最重要的天敌与害虫。纯茶园中假眼小绿叶蝉的数量显著高于混交茶园;蜘蛛数量在5种茶园中的大小顺序为:龙眼+茶>板栗+茶>糖胶树+茶>杉木+茶>纯茶园;龙眼混交茶园的害虫数量显著小于其他模式茶园,而纯茶园、板栗+茶、糖胶树+茶和杉木+茶等4种类型茶园害虫数量之间无显著差异。龙眼+茶模式因茶园透光适中,产量、天敌数量最高,害虫数量最低,是较好的混交模式。捕食性蜘蛛与假眼小绿叶蝉以及其他害虫之间不同季节存在显著负相关,并能用Logarithm方程很好表示。  相似文献   

19.
针对海南滨海台地木麻黄林、桉树林、大叶相思林、椰子林、次生林5种典型森林的土壤容重、孔隙度及凋落物持水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种林分的土壤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和总孔隙度上层大于下层,土壤容重为上层小于下层;大叶相思林、木麻黄林的土壤容重较小,土壤疏松,孔隙大,凋落物的储量较大,持水性能好,适宜作为滨海台地的水源涵养林。  相似文献   

20.
作物及热带作物病虫害数据库的研制和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用的“作物病虫害数据库管理系统(PESTBASE2.1)”和用此系统建立的“热带作物病虫害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信息项有:各种寄主作物的种类、种植利用,各种病虫的分类地位、地理分布、检疫情况、生物学特性、危害症状、发生规律、天敌、防治方法和农药信息。所建热带作物病虫害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中已录用1000余篇有关献或专中的相关信息,涉及的作用种类有:橡胶、咖啡、可可、胡椒、油棕、椰子、腰果、热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