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地区7~8月室内气温在22~25℃,生料栽培,培养料有一个迅速升温阶段,温度高达38℃以上,会发生烧菌现象。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试验用堆料发酵进行床架栽培,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培养料制备 ①配方:阔叶木屑78%,大麦粉或麦麸20%,石膏、白糖各1%,石灰1.5%,多菌灵0.l%~0.15%,水60%~65%,pH值8~9。②拌料:先将石膏、多菌灵、石灰、大麦粉混匀,再与木屑拌匀,将白糖溶于水中拌料。③发酵:将料堆高0.8~1m,每堆以250kg为宜,覆膜发酵一周,于第5天翻料一次。  相似文献   

2.
在食用菌生产中,培养料污染杂菌(尤以老菇区)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笔者于1995年10月,将防霉剂应用于平菇栽培,效果显著。现把试验结果简报如下: (一)试验材料 ①防霉剂:引自岔北化工厂菌研室;②菌种:沪平3号,杂17,赤平1号;③培养料配方:棉子壳96%,玉米粉2%,磷肥1%,尿素、黄豆粉各0.5%。总投料500kg。 (二)试验方法 按每50kg料加入一包防霉剂,按上述配方拌料,料水比1:1.4~1.5,拌匀后做堆、打孔、覆膜发酵,36小时后10cm以内料温达60~65℃,进行翻堆,以后每12小时翻堆一次,连续翻二次,料呈  相似文献   

3.
以木屑为主栽培平菇,应采取生料堆积发酵。一般配方是:木屑60%,植物秸杆粉20~25%,米糠和麸皮15%,石灰粉1.5%,石膏1%,过磷酸钙1%,多菌灵0.1%。多菌灵和过磷酸钙先溶于水中,然后再混入料中拌均,培养料含水量65%左右。然后选择光线好、地平坦、靠近栽培场地的清洁地进行堆积发酵。为了使发酵达到标准,每堆不应太少,一般以一千公斤以上为好。堆前先用敌敌  相似文献   

4.
草菇栽培原料一般为稻草、麦秸、废棉、棉子皮等。笔者以木屑发酵料为主适当添加辅料栽草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生物效率达21.7%。现报道如下: 1 供试菌株 菌株为V_(23),引自广东微生物所。二、三级种采用同一配方(棉子皮90%,麸皮10%,按总量加入3%的石灰),加适量水拌匀后装瓶、灭菌、接种,每支试管接二级种4~5瓶,每瓶二级种接三级种40~50瓶。接种后置35℃下培养12~15天,菌丝长满瓶后即可使用。 2 培养料配方 试验组配方:木屑65%,棉子皮30%,麸皮5%。设两个对照。对照一:棉子皮97%,麸皮3%;对照二:铡短的稻草87%(先用5%石灰水浸泡24小时),棉子皮10%,麸皮3%。试验和对照配方均按总量加3%~5%石灰,含水量65%。 3 堆料发酵 把经过日晒雨淋自然堆放3~6个月的木屑按配方加入辅料、石灰和水,并喷0.1%敌敌畏,堆积覆膜发酵5~7天,待料温升至60~65℃时,进行2次翻堆,如发现料干可适当喷水。料发酵好后调含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我地的食用菌生产发展迅速,棉子壳供不应求。为此,笔者于1991年开始用麦糠(护颖)栽平菇(南平1号和西德33),取得了好效果。现简报如下: (一)原料处理 将麦糠在3%的石灰水中浸泡2昼夜进行软化处理,捞出风干后碾压数次。配方为麦糠90%,玉米面8%,生石灰2%,复合肥1%,料水比1:1.6,拌匀后堆积覆膜发酵3~4天,当料温升到60~70℃翻堆一次,复堆后发酵6~7天即可。  相似文献   

6.
曹建刚 《食用菌》2006,28(5):56-56
传统的香菇生产是在香菇菌袋转色之后上室外菇棚或在畦内覆土栽培出菇,笔者将香菇菌袋放在室内进行出菇管理,省时省钱省力,简单易行,获得高产,现介绍如下:1菌筒制作①拌料装袋:培养料配方为阔叶树粗木屑60%,细木屑18%,麸皮20%,白糖1%,石膏1%。北方2~4月底开始生产,将料拌匀,含水量在60%左右装袋,松紧适度,手指按袋有弹性不下陷。②灭菌接种:将料袋装入蒸锅内料  相似文献   

7.
笔者于1988年秋后对感染杂菌的培养料进行发酵和添加少许麦秸栽培平菇,取得较好效果。(一)原料处理将感染杂菌的棉子壳料摊于水泥地面曝晒3天,按每百公斤料加4公斤石灰粉拌匀,装入塑料袋内扎口备用。麦秸切成3厘米长的小段。(二)拌料发酵将棉子壳与麦秸分开拌料。污染料配方为基料70公斤,加石膏2%、石灰2.5%、过磷酸钙3%、多菌灵0.1%、磷酸二氢钾0.5%,料水比1:1.2~1.4。麦秸料配方为麦秸35公斤,另加麸皮16%、过磷酸钙1.5%、石膏1%、石灰2%、高锰酸钾0.1%,料水比为1:1.5。将污染料及麦秸料按配方各自拌匀后再混合均匀,在洁净的地上堆成1.2米高的馒头形,覆盖薄膜,上插温度计。当料温升到50℃时,揭开薄膜并在其上每隔40厘米用木棒打一到底的通气孔,再覆膜一天,次日开始翻堆,翻堆时先将表层料放在一边,再将堆心料翻于其上,以后每隔2天翻堆一次。  相似文献   

8.
木屑生料袋栽香菇技术,是在培养料中加入菇霉敌2号杀菌剂(系授权发明专利,专利号:ZL88108580.4,本公司生产),成品率达95%左右,最高达100%。生物转化率23%以上。本文主要介绍木屑生料袋栽香菇的技术要点。 (一)供试菌株 香菇Cr-20,Cr-04和L12。栽培种菌龄40~45天为宜。 (二)制备培养料 配方为木屑77%,麸皮20%,石膏2%,过磷酸钙1%,另加菇霉敌2号杀菌剂0.6%。其中木屑和麸皮应新鲜,木屑粒度为1.5mm。每50kg木屑用6%甲醛液(福尔马林含甲醛为36%,  相似文献   

9.
栽培蘑菇、平菇、草菇等食用菌的菌床废料,经过适当处理,再用于食用菌生产上,已见许多报道。但用菌床废料制蘑菇栽培种,目前还未见报道,笔者在这方面作了多次试验,现简报如下: 1 培养料制备 试验材料为平菇、草菇、蘑菇三种菌床废料,配方分别为①草菇废料:将栽培草菇的废草晒干,贮存备用。制种前加水预湿,100kg加入20kg牛粪粉、1kg石膏、2kg蔗糖、2kg石灰,料水比为1∶1.4,pH8.0。②平菇废料:春菇生产结束后,将废料晒干保存。堆制时,100kg废料加20kg麦草或稻草屑、20kg牛粪粉、500g尿素、2kg石膏、1kg过磷酸钙,料水比1∶1.4。③蘑菇废料:采完春菇后除掉覆土,取未感染杂菌的菌床废料,晒干备用。制种时,用菌床废料50kg,加当年堆制的干麦草屑50kg、牛粪粉20kg、石膏2kg、石灰2kg,料水比为1∶1.4,pH8.5左右。 各组按比例配好后,堆积发酵半个月,中间翻堆2~3次。第2组以尿素补充氮源,最后一次翻堆如有氨气,再酌加过磷酸钙堆积3~4天。堆制结束后,装瓶后常压灭菌,100℃维持10小时以上,当温度降  相似文献   

10.
试验采用四种以柞枝木屑为主的栽培料配方栽培滑菇(对照采用杂木屑85%,麸皮13%,石膏2%,含水量60%~65%),筛选出适合北方柞蚕产区的柞枝木屑栽培滑菇的高产高效配方。结果表明:供试配方中配方④(柞枝木屑55%,棉籽壳30%,麸皮11%,玉米粉2.5%,石膏1%,生石灰0.5%)的产量最高,但从综合效益来看配方②(柞枝木屑75%,玉米芯10%,麸皮13%,石膏2%)最优。  相似文献   

11.
香菇袋式栽培高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地区食用菌栽培发展很快,特别是平菇生产,菇农各显神通,栽培方法季季改进年年翻新。但对香菇的代料栽培一直模仿“古田式”的棒式栽培,此法菌棒进棚转色出菇需要搭架设施,出菇后的菌棒夏季越夏管理困难,菌棒浸水催菇易折段。为便于出菇管理,提高产量,降低成本,笔者于1991年9月起连续两年,采用24×50×0.02cm的大规格塑料袋式栽培香菇,总投料4500kg,制菌袋2100袋,杂菌污染27袋,已产鲜菇5250kg,至今仍有780只较好的菌袋,估计还可产鲜菇500kg以上,现将其高产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一)供试菌种 香菇菌种Cr04,引自福建三明真菌所,二、三级菌种用500ml罐头瓶按常规方法制作。 (二)原料配方 选用杂木屑,每(袋)70kg木屑加入尿3kg,水40kg,拌匀后堆积发酵7天,翻堆后再堆积发酵7天,翻堆排去废气,加麸皮7kg、谷壳7kg、红糖700g、石膏粉500g、过磷酸钙500g、多菌灵(25%)100g,加水适量,用手紧握成团而无水滴出为宜。 (三)装袋灭菌 料拌好后尽快装塑料筒袋,尽量  相似文献   

12.
笔者在六年的实践中,摸索了一套油菜壳拌杂木屑栽培平菇高产技术,现将关键技术介绍如下:1 菌种制作 供试菌种引自江苏富达食用菌所的江都2号、11号菌株.自制五米粒原种.15天满瓶.栽培种配方为油菜壳70%,杂木屑20%,米糠15%,糖1%.石灰1%,灭菌、装袋,每瓶原种接25袋栽培种.2 浸泡法栽培 最佳配方为油菜壳70%,杂木屑20%,米糠  相似文献   

13.
1989年第1期刊载了我的“制平菇栽培种改革二则”后,收到不少读者来信,经整理后答复如下:(一)灭菌前培养料的处理:培养料要求不腐烂、变质,用前要曝晒1—2天。若没有杂木屑也可用新鲜的松、杉、柏等木屑,但在使用前要用5%的生石灰拌料,再用大锅煮沸20分钟,待木屑快冷却时用清水冲洗,沥干至适宜含水量就可配料装瓶(袋)。这只适宜小规模制种,如果是大规模制种,就要提前建堆发酵。配料后要尽快进行灭菌,以免料中杂菌繁殖。  相似文献   

14.
(一)菌种的选择 菌种应选用优质高产、抗杂性强、广温型品种,如细胞AX_3、金凤2-1。 (二)培养料制备 木屑应选用带锯加工出来的新鲜无霉变的杂木屑,拌料前曝晒2天。玉米芯选用刚脱粒即用粉碎机加工成直径约5mm的粒状。配方:杂木屑39%,玉米芯39%,麸皮20%,蔗糖、石灰各1%,50%的多菌灵0.1%。木屑、麸皮、玉米芯先拌匀,石灰、蔗糖、多菌灵溶于水后加入料中,使含水量在65%,料拌匀后做成高1m、宽1.2mm、长不限的堆,稍  相似文献   

15.
松杉木屑原料易得,成本低廉,但因其含有对食用菌生长有害的物质,不能用于食用菌栽培.本文介绍对松杉木屑脱毒技术要点:①翻晒:将新鲜松杉木屑翻晒2~3天至干燥.②浸泡:将干木屑放在大缸(盆)中,加入沸水(浸没物料)和1%~2%石灰水(pH12),加盖棉絮等保温2~3天,捞起用清水漂洗至无松油味和碱味.③发酵:将洗净的木屑控水至60%~70%,pH7左右;堆积覆膜进行自然发酵,料温保持在65~69℃,2~3天即可散开堆料,用于食用菌栽培.  相似文献   

16.
用大袋小棚栽培平菇,是根据微孔增氧和菌袋能周身出菇的原理,并结合覆土来夺取高产的一项栽培技术,尤其是在晚秋、早春采用此法更有利于发挥其栽培优势,克服低温对发菌的不利影响,生物转化率稳定在150%以上。现将其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一)备料发酵 培养料可就地取材,这里介绍两个配方:①棉子皮97%,鼓皮3%,石灰2%,复合肥1%,多菌灵0.1%。②粉碎的玉米芯95%,麸皮5%,尿素0.5%,复合肥2%,多菌灵0.2%。料水比为1:1.4,料充分拌均后即可堆垛发酵,垛高1m、宽1.2m,长度随料多少而定,在堆的上部、两侧及底部打若干个直径为3~5cm的通气孔,最后覆膜、盖草帘进行保湿保温。当料温达65℃时进行翻堆,整个发酵过程要翻堆2~3次。  相似文献   

17.
用麦糠栽培平菇,成本低,经济效益高,省时省工。我们经过几年的大面积栽培实践,总结了一套高产栽培技术,现简介如下: (一)制备培养料 小麦脱粒后要及时收集麦糠,并曝晒1~2天,用石磙碾轧后置干燥的室内贮藏。配方:A.麦糠100kg.高粱粉10kg,尿素1kg,石膏1.2kg,磷酸二铵500g,石灰2.5kg,50%多菌灵100g。B.麦糠、木屑各50kg,玉米粉5kg,尿素1kg,石膏粉1.2kg,石灰2.5kg。C.麦糠100kg,稻糠15kg,尿素500g.过磷酸钙1kg。配制时,先将主、辅料混和,可溶性物质加入足量水中调料至含水量65%~70%,pH7~8,然后建堆发酵,当堆温达65℃以上,维持8~12小时,即可翻堆,发酵期一般5~7天,中间翻堆3次。经发酵后,麦糠呈咖啡色,手握无刺手感。  相似文献   

18.
更正     
曹建刚 《食用菌》2006,28(5):56-56
传统的香菇生产是在香菇菌袋转色之后上室外菇棚或在畦内覆土栽培出菇,笔者将香菇菌袋放在室内进行出菇管理,省时省钱省力,简单易行,获得高产,现介绍如下:1菌简制作①拌料装袋:培养料配方为阔叶树粗木屑60%,细木屑18%,麸皮20%,白糖1%,石膏1%。北方2~4月底开始生产,将料拌匀,含水量在60%左右装袋,松紧适度,手指按袋有弹性不下陷。②灭菌接种:将料袋装入蒸锅内料温升至100℃维持12~15h,灭菌结束后闷12h。料温降至70℃出锅,将菌袋运到接种室内冷却至30℃时在晴天清晨或傍晚抢温接种,  相似文献   

19.
在平菇生产中,采用生玉米面拌阔叶木屑,可促进菌丝体生长,如果将温度保持在24~26℃,一般发菌期可提前5~7天,增产15~20%,且菇质好。具体做法是:先将15~20%的生玉米面掺到80~85%的木屑内拌匀,再用2%的石灰与1%的高锰  相似文献   

20.
林娟  周选围 《食用菌》1998,(6):14-14
灵芝是一种药用真菌,自1969年我国实现室内灵芝栽培以来,灵芝的人工栽培已有了长足的发展。为了进一步开发原料资源,降低生产成本,笔者选用木屑为主料,麸皮、玉米粉、米糠、稻草粉为辅料进行栽培实验,现报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菌种 川引1号,引自四川农科院菌种厂。 1.2 试验配方 A.杂木屑95%。B.辅料麦麸:B_1杂木屑85%,麸皮10%;B_2杂木屑80%,麸皮15%;B_3杂木屑75%,麸皮20%。C.辅料玉米粉:C_1杂木屑85%,玉米粉10%;C_2杂木屑80%,玉米粉15%;C_3杂木屑75%,玉米粉20%。D.辅料米糠:D_1杂木屑85%,米糠10%;D_2杂木屑80%,米糠15%;D_3杂木屑75%,米糠20%。E辅料稻草粉:E_1杂木屑85%,稻草粉10%;E_2杂木屑80%,稻草粉15%;E_3杂木屑75%,稻草粉20%。以上配方均另加石膏粉、碳酸钙各2%,蔗糖1%,按常规法制种和栽培。 1.3 观察和统计 接种后每天定时观察菌丝的长势,当菌丝在栽培袋中长至2/3时,定时观察现原基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