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国农业大学最近研制成功一种ZZPY-Z型自走式水稻抛秧机.并投放市场,推广应用。该抛秧机采用旋转锥盘式抛秧装置,生产效率每小时12—18亩。它较好地解决了人工抛秧均匀度差的问题。提高了抛秧质量.充分发挥了抛秧栽培的技术优势,具有明显的节本增产效果。自带动力和行走部分,转向灵活,操作方便,实用性强。2ZPY-Z型自走式水稻抛秧机研制成功@国信  相似文献   

2.
柏各庄农场是军内水田面积较大的农场,插秧期间兵力与训练及季节的矛盾特别突出,为此我们在全面实行机械化插秧的同时,考虑到机械性能和机械故障的制约,尤期插秧机的发展滞后手栽培技术的现状,于1994、1995年开展了水稻抛秧栽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996年农场花费4300元购得一台人工喂入水稻抛秧机,根据该机在生产中的优缺点,结合人工抛秧,利用现有的插秧机,因地制宜,初步研究出半机械化水稻抛秧的栽培方式。1人工喂入水稻抛秧机的不利因素该机的动力和行走部分采用插秧机的底盘,抛秧部件采用旋转维盘式,利用锥盘旋转时的离心…  相似文献   

3.
机械抛秧是将水稻塑盘育秧与机械抛秧结合于一体,改人工抛秧为机械抛秧,以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1996年,江苏省进行了多点试验示范,对水稻机抛秧的主要优势、生育特点和关键技术作了初步总结与探讨,现将结果整理如下。(一)机抛秧的主要优势1.快速、均匀水稻抛秧实行机械抛秧,其工效大大提高。据调查,每台抛秧机日抛5~7hm2,人均田抛秧0.7hm2左右,比人工抛秧的工效高1倍左右,比常规手插工效高16倍左右,比插秧机插也快3~4倍。如锡山港下镇陈市农场,首次应用机械抛秧,全场20hm2水稻,4天全部抛完,栽插结束时间比往年提早5…  相似文献   

4.
ZZP-S水稻抛秧机是哈尔滨市阿城北方农业机械研究所根据农业部重点推广的“水稻钵体育苗、机械抛秧移栽新技术”而设计的。经1997~1998年试验应用表明,该机性能好,适应性广,结构合理,安全系数大,操作简便,水稻产量高、效益好。1998年5月已通过省级鉴定,为国内先进水平,获国家专利,并定型投产。1机械性能参数该机主要由旋转抛秧盘、秧苗输送喂入装置,传动装置、机架、船体等部分组成。拖拉机输出的动力经传动装置分别传给秧苗喂人斗和抛秧盘,能够较为理想的完成抛秧作业。主要机械性能参数:作业幅宽:4.5~8.sin后抛距离:…  相似文献   

5.
一、水稻抛秧机的抛栽效果水稻抛秧机是利用离心力原理将秧苗甩出去,秧苗借助土索重量,根朝下、叶朝上栽植入泥,在抛秧机正后方形成一个扇形抛秧带。它具有保证密度、带土浅栽、稻株呈“满天星”式分布,早发快长,而且省工、省力、增产增收等特点。据1996年试验:机抛亩产485.1kg,比手插(438.4kg)增产10.7%,比机插(424.gkg)增产13.8%;每平方米德数分别比手插,机插多8.9%、8.0%9每穗粒数比手插多1.5粒,比机插少4.5粒(表及)。增产原因主要是抛秧相互遮荫少,返青快,分蘖早,有效穗多,光合结构配置合理,每平方…  相似文献   

6.
针对当前水稻旱育苗人工插秧工效低、成本高等问题,选用小型风力抛秧机抛秧与人工插秧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风力抛秧机抛秧投资小、工效高、操作简便、省工省力、适用性强,节约插秧成本80%,增产15.0%以上,节本增效、增产增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水稻抛秧技术是我国水稻栽培史上的重大变革。它既可以大幅度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又可缩短秧苗返青期,促进水稻的低节位分蘖,有一定的增产效果。但由于目前抛秧作业均由手工完成,随机性较大,其抛撒均匀度和密度难以有效控制,直接影响抛秧稻增产优势的发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1996年早季,青阳镇农技站开展22PY系列水稻抛秧机抛栽示范,在种粮专业户李金钟承包田里抛栽水稻“汕优016”124亩。经泉州市、晋江市农业部门联合验收,平均亩产455.2kg,比常规手插田亩增稻谷53.9kg,增产13.4%,比手抛田亩增33.4kg,增产7…  相似文献   

8.
水稻机械抛秧的优势及其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省1996年引进水稻抛秧机开展机械抛秧,1998年机械抛秧面积已发展到1.17万hm2。经3年多点试验与大面积生产实践,基本明确了其主要优势及配套技术,为探索水稻移栽机械化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机械抛秧技术的主要优势1.移栽速度快机械抛秧最直观的效果是抛栽速度快、工效高。据14个机抛示范方的观察统计,每台抛秧机平均作业人数为8.7人,平均每天(按8/J‘时计抛栽3.43hm‘;折每人每天抛栽O.394hm’,是人工抛秧每人每天O.183hm’的2.几倍。机械抛秧整个生产过程平均投工111.9个/hm’,比常规手抛节省32.l个。2抛栽质…  相似文献   

9.
水稻定距丢秧技术在杂交水稻制种田母本上应用的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忠国 《作物研究》1999,13(4):30-31
水稻定距丢秧技术是在应用水稻抛秧技术的实践中提出的,是水稻抛秧技术的方法改进。该技术设想改人工抛秧为人工定距丢秧,改水稻机械化抛秧为机械化定距丢秧,改水稻抛秧在田面的无序排列为秧苗的有序排列,并提出了水稻定距丢秧机与丢秧器的构思,而实现抛秧稻与移栽稻栽培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0.
针对当前水稻旱育苗人工插秧工效低、成本高等问题,选用小型风力抛秧机抛秧与人工插秧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风力抛秧机抛秧投资小、工效高、操作简便、省工省力、适用性强,节约插秧成本80%,增产15.0%以上,节本增效、增产增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一种新型水稻抛秧机械──钵苗行栽机由中国农业大学研制成功,1999年5月13日通过了农业部科教司组织的专家鉴定。该机采用技换装置和波浪形底拖权等设计,能连续自动输秧、投秧和等距离单株成行栽植。成本低.又解决了拖极拥水拥泥问题,达到了同类机械国内领先水平。水稻钵苗行栽机问世  相似文献   

12.
江苏太湖地区单季稻栽植以人工手插为主 ,劳动强度大且效率低 ,为了探索省工、节本、低耗、稳产、高产的水稻种植机械化途径 ,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研制了水稻播秧机。水稻播秧机集移栽成行与抛秧浅植一体 ,且比小苗带土插秧机 ,机械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下降、作业方便、秧苗栽深浅、无钩伤苗、栽插质量高。与抛秧稻相比 ,机播秧苗田间分布均匀有序、通风透光、有利田间施肥打药收割等作业。为了比较系统地阐明播秧稻的生育规律 ,加快示范推广此项新技术 ,1998年开展了机播秧对单季稻产量及生育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一、结果分析1…  相似文献   

13.
江苏太湖地区单季稻栽植以人工手插为主,劳动强度大且效率低,为了探索省工、节本、低耗、稳产、高 产的水稻种植机械化途径,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研制了2ZU6型水稻播秧机.该播秧机集移栽成 行与抛秧浅植一体,且比小苗带土插秧机机械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作业方便、秧苗栽深浅、无钩伤苗、栽 插质量高.与抛秧机相比,秧苗田间分布均匀有序、通风透光、有利田间施肥打药收割等作业.为了比较系 统地阐明播秧稻的生育规律,加快此项新技术推广,作者开展了单季稻机播秧栽培技术的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江苏太湖地区单季稻栽植以人工手插为主 ,劳动强度大且效率低 ,为了探索省工、节本、低耗、稳产、高产的水稻种植机械化途径 ,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研制了2ZU6型水稻播秧机。该播秧机集移栽成行与抛秧浅植一体 ,且比小苗带土插秧机机械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作业方便、秧苗栽深浅、无钩伤苗、栽插质量高。与抛秧机相比 ,秧苗田间分布均匀有序、通风透光、有利田间施肥打药收割等作业。为了比较系统地阐明播秧稻的生育规律 ,加快此项新技术推广 ,作者开展了单季稻机播秧栽培技术的初步研究。一、播秧稻的特点1.播秧稻的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15.
适宜水稻机插的几种育秧方式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编织布秧机插技术与国内外现有的水稻机械种植方式相比,具有以下明显优点:1)适应性强,可适用于双季稻区早、晚稻种植生育期中等的常规品种和杂优组合。2)投资省,每公顷稻田投资只需1500元。3)使用成本低,整个育秧、插秧、平地作业成本只有人工手插的25%,抛秧的50%。  相似文献   

16.
抛秧是一项省工节本、高产高效的轻型栽培新技术。海安县从1989年起引进该技术,通过近10年的试验、示范、推广,抛栽面积由小到大,不断完善了水稻抛秧社会化服务,促进了农技服务向产业化纵深发展。1997年,水稻平均单产达8970kg/hm‘,创历史最高记录,荣获农业部“丰收计划”二等奖。1998年,全县抛秧面积达3.67万hm’,占水稻面积的95%,基本实现抛秧化,由此被农业部表彰为“全国抛秧第一县”。(-)水稻抛秧服务产业化的实践及其效益为提高水稻生产集约化经营水平,海安县从1990年开始,针对抛秧稻占用秧田面积小、易于集中育秧…  相似文献   

17.
一种集收割、播种、施肥、除草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脚踏式多功能收播机,由山东郸城县富民科技开发部工程师赵体雨研制成功,并获国家专利。该机具有设计新颖、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操作方便等待点。由于人工操作,不需水、电、油,不仅节能,还可大大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小麦、水稻、豆类均可使用该机收割。脚踏式多功能收播机  相似文献   

18.
我场种植水稻1万亩,在插秧期间,兵力与训练、任务与季节等矛盾比较突出,近年来,采用抛秧栽培技术,缓解了上述矛盾。1996年我们借鉴人工抛秧和机械抛秧的特点,结合我场实际情况,研制出半机械化抛秧移栽,1997年我场经过研究改进继续采用半机械化抛秧移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抛秧栽培注入新的活力。1半机械化抛秧移栽半机械化抛秧就是利用我场现有的旧插秧机,去掉插秧部分,在其船板上安装盛秧结构,人站在船板上实施抛秧操作,行走与抛秧分开控制,形成机载秧苗、人工抛秧即半机械化抛秧移栽。它兼有人工抛秧和机械抛秧的优点,而…  相似文献   

19.
水稻编织布旱秧机插技术是一种用专用塑料编织布为载体,培育适合机插的水稻秧苗,并与国产带土苗插秧机配套的水稻育秧、整地、插秧成套种植机械化技术。它具有投资省、成本低(全部成本只有人工手插的1/3,人工抛秧的一半),工效高(是人工手插的四倍),适应性强(适用于双季早、晚稻),作业质量高等优点。该技术已于1999年通过福建省科委成果评审,在全省范围内已累计应用2000hm2。现将该技术简介如下:1 品种(组合)选择早稻凡适宜秧龄30d以内的品种(组合),均可作为机插选用的品种(组合)。晚季适合机插的品种(组合)有两种类型,一是早季倒种品种(…  相似文献   

20.
杭州茶叶机械总厂研制成功的6CEX—10型间隙式茶叶拣梗机,于1988年在杭州通过省级鉴定。为发展茶叶拣梗机械,减少茶叶的手拣人工,机械电子工业部技术基金会下达了“间隙式茶叶拣梗机研究”的科研项目给杭州茶叶机械总厂。该厂克服各种困难,经过三年多时间的努力,于1988年研制成功。样机在杭州茶厂经过了100多小时的工艺性能试验和生产性考核,产品的台时产量、一次拣梗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