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科学合理地评价生态修复边坡水土保持效果,选取8个与评价目标紧密相关的评价指标建立了生态修复边坡水土保持效果评价体系。首先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然后分别选择向家坝水电站4个不同修复措施的边坡,通过综合指数模型计算得到边坡水土保持效果的综合评价值。结果表明,各个边坡生态修复工程的水土保持效果综合评价值为植被混凝土(0.923 4)厚层基材(0.880 3)框格梁植草(0.816 8)草种撒播(0.090 6)。评价结果与边坡样地实际情况一致,说明所构建的指标体系可以较好应用于生态修复边坡水土保持效果的评价,可为以后水土保持效果的定量分析提供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滨海盐碱地生态修复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解决滨海盐碱地生态环境脆弱、已有生态修复措施耗费大、植被成活率低问题,通过原土改良、乡土耐盐碱植物不同形式的栽植、养护,分析和评价不同改良方法对滨海盐碱地的生态修复效果。结果表明,通过场地平整、深耕晒垡、增施有机肥、中耕通气、浅耕均匀等改良措施,能够使0~60cm土壤的理化性状明显改善,土壤全盐平均降低0.088%;在原土改良基础上栽植植被,相同养护模式下柽柳栽植区全盐平均降低0.33%,翅碱蓬栽植区全盐平均降低0.204%,柽柳与翅碱蓬混合栽植区全盐平均降低0.36%;单一栽植柽柳,在不同养护方式下,未养护区全盐平均升高0.031%,未起到改良效果,常规养护区全盐平均降低0.33%,优化养护区全盐平均降低0.47%。由此可见,土壤结构的改良、植被的选择、种植层次设置、管理养护等措施对滨海盐碱地原土生态修复效果明显,可以在当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付波 《农村科技》2022,(1):62-65
阿尔泰山哈巴河分局林区内存在因过度放牧、气候变化等因素造成的植被退化、森林生态功能降低,致使水土流失加重、生态景观出现恶化等问题.本文根据阿尔泰山哈巴河分局林区现状,通过采取生态修复技术,结合工程措施治理,尽快扭转林区内生态退化趋势,恢复生态系统功能,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景观效果.为今后生态修复工程建设积累经验、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深入开展临港新城滨海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旨在通过建立滨海湿地修复的"生态补偿"示范区,实践湿地修复营造关键技术,为上海滨海湿地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加强生态修复。生态修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基本要求,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途径。开展生态修复工程生态效益监测与评估,能够全面及时掌握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的修复效果,有助于滚动调整生态工程实施方案、保障工程实施效果。针对森林生态系统修复工程,提出生态效益监测与评估路径,明确工程生态效益监测与评估的工作内容、工作思路和方法,构建监测评价指标体系,为开展森林生态修复工程动态监测、实现森林生态工程修复效果的定量评价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6.
植被修复是按照生态学规律,利用植物自然演替、人工种植或两者兼顾,使受到人为破坏、污染或自然毁损而产生的生态脆弱区重新建立植物群落并恢复生态功能的技术领域.矿区植被修复包括:蓄水固沙土,改良土壤;合理筛选植物和安排种植顺序,增加表面植被覆盖;以及建立次生植物群落,再造生态景观等3个互相联系和彼此渗透的发展阶段.植被修复是矿区生态恢复的主要内容和目标.文章就国内外植物修复研究,植物修复技术在我国矿区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中的应用,以及矿区植被修复技术发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植被修复是按照生态学规律,利用植物自然演替、人工种植或两者兼顾,使受到人为破坏、污染或自然毁损而产生的生态脆弱区重新建立植物群落并恢复生态功能的技术领域.矿区植被修复包括:蓄水固沙土,改良土壤;合理筛选植物和安排种植顺序,增加表面植被覆盖;以及建立次生植物群落,再造生态景观等3个互相联系和彼此渗透的发展阶段.植被修复是矿区生态恢复的主要内容和目标.文章就国内外植物修复研究,植物修复技术在我国矿区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中的应用,以及矿区植被修复技术发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滨海泥质重盐碱地区土壤含盐程度高、土质改良难度大,适生植物种类少,成为制约滨海地区生态环境绿化、美化及生态植被修复的最主要障碍。芙蓉葵具有耐盐碱、耐涝、观赏价值高等特点,是滨海盐碱地环境美化、生态植被修复的优良品种。为规范芙蓉葵在滨海盐碱地区的栽植技术,依据国家和行业标准,结合滨海地区的生态条件,对土壤和地下水调查、土地整理与改良、淡水洗盐、种苗准备、栽植技术及栽后养护等技术环节提出具体要求。该规程(DB 13/T 2649—2018)对河北滨海泥质盐碱地区芙蓉葵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海州湾生态修复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海州湾生态修复工程实施的效果,在分析2014年春、夏、秋3个季节本底调查数据的基础上,以"资源—环境"作为准则层,共筛选16项具体的评价因子建立生态修复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并用德尔菲法和熵权法组合赋权,通过效用函数估算海州湾生态修复治理目标的实现程度。结果表明:通过投放人工鱼礁,海州湾生态修复率达到30.14%,其中,生物资源平均修复率为17.96%,海洋环境平均修复率为33.15%,生态修复治理目标综合值为0.400 2,综合修复等级为中等。研究表明,海州湾生态修复工程对水质环境的改善效果较为明显,但对生物资源的恢复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0.
香格里拉县典型区段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监测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通过径流小区观测、植被群落调查、土壤理化分析等途径,对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区云南省香格里拉县纳帕海周边区域的生态修复效果进行监测评价.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东南缘退化陆生生态系统,通过自然恢复和人为诱导修复,生态系统功能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有所改善.根据植被群落结构和进展演替趋势分析,天然次生林的生态功能最好,人工混交林和灌丛次之,荒草丛最差;灌丛的土壤理化效应最佳;天然次生林和灌丛有较好地减少土壤流失的作用.坡耕地是退化最严重的脆弱生态系统类型.  相似文献   

11.
对污染土壤进行修复的目的是在保证污染土地再利用的前提下,使受到较为严重污染的土壤中污染物降低或削减到不足以导致较大的生态损害和健康危害。但污染土壤修复措施及修复效果的评价方法的缺乏已成为限制污染土壤工程修复的关键。本文在对潼关县某铅锌冶炼厂区及周边受重金属污染农田的土壤污染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工程修复目标,综合考虑土壤类型、土地利用方式、作物种植特点、土壤重金属的淋溶特性和污染生态毒理学评价等因素,提出了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方案的选择依据和不同修复方案修复效果评价方法,最后通过试验研究和工程实践,对污染土壤修复方案的选择和修复效果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修复方案选择依据及修复效果评价方法在实际污染土壤修复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结果。该研究结果可为污染场地治理、农田土壤修复及保障农产品安全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付诗雨  辜彬 《安徽农业科学》2015,(1):204-208,211
“512汶川地震”引发了四川省汶川、北川、绵竹等灾区大规模、大范围的山体崩塌、滑坡及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并且此后几年我国四川、云南等地多次发生地震灾害,山体崩塌、滑坡及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持续不断.随着灾区城市建设基本完善,灾区建设重点也逐渐转移到生态环境治理上来.通过北川羌族自治县擂鼓镇石岩村山体边坡案例,探讨了震后山体边坡生态修复的工法、植物的优选和配置等,追踪工地多年植被变化情况,对比施工前边坡效果与完工后植被恢复效果,探讨现有山体边坡生态修复技术方案利弊,为今后山体边坡尤其是震后山体边坡生态修复技术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就水土保持植被工程评价体系建立的原则及生态环境评价方法进行了阐述,以期对水土保持植被工程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植被护坡工程质量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科学合理评价植被护坡工程的质量,进而为植被护坡工程设计提供借鉴及理论和技术支持,从生态效应、功能效应、景观效应3个方面共提出13项指标,构成了边坡植被防护系统质量评价体系。并给出了各指标的量化计算方法以及各指标在各等级内的取值区间和分级评价标准。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相对权重,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了边坡植被防护系统质量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5.
滨海盐碱地绿化植被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一套适合滨海盐碱地的绿化植被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为上海和其他滨海盐碱地区绿化树种的合理选择引种及配置,也为生态工程建设和评价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根据群落结构和功能的生态学和美学原理,在问卷调查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建立包含生态、抗性和景观三大准则(13项评价因子)的指标体系.应用该体系对崇明东滩湿地公园20种植物群落进行评价、筛选和优化,推荐综合得分较高的群落有3个:湿地松+乌桕-木芙蓉+夹竹桃-马尼拉,乌桕-海滨木槿+紫穗槐+金叶接骨木-八宝景天+紫茉莉和国槐+三角枫+榔榆+朴树-紫穗槐+伞房决明-美人蕉;得分较低的群落表现出乡土树种比例小、彩叶树种应用不足、季相变化不明显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土壤含盐量变化对生态修复工程的响应。[方法]以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山东省潍坊市滨海湿地生态修复区典型地块为例,基于传统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生态修复工程实施前、中、后期滨海湿地表层土壤盐分的空间变化特征,绘制了不同时期的土壤盐分空间分布图。[结果]研究区不同时期滨海湿地表层土壤含盐量均很高,土壤含盐量表现为前期>中期>后期;土壤pH均超过8.5,具有强碱性;土壤含盐量与电导率间存在很好的线性关系。不同时期土壤各属性的空间分布均符合高斯模型,块基比均<25%,表现出很强的空间相关性。不同时期的土壤含盐量呈条带状分布,东南部明显高于西北部,尤其以南部土壤含盐量最高。[结论]研究结果对优化滨海湿地生态修复技术措施及滨海湿地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防风固沙生态功能区多处于沙化区,生态环境脆弱、抗干扰能力弱。由于经济社会发展,人为干扰严重、风蚀现象突出等原因,已经给华北、华东等地区的生态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加强这些地区的生态修复刻不容缓。筛选适宜的生态修复物种是实施高效生态修复的前提,而物种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则是首要工作。为此,根据稳定性和持久性、因地制宜和适地适树、综合性与主导性筛选原则,进行防风固沙生态功能区植被适宜性评价体系指标筛选,确定3个一级指标,包括一般生态适宜性、防风固沙效果、经济管理指标,以及11个二级指标、16个具体指标。防风固沙生态功能区生态修复适宜物种筛选,可提高生态修复效率,为从根本上提升生态功能奠定基础,进而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号召。  相似文献   

18.
北京南海子公园景观设计及生态修复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介绍了北京南海子公园一期工程的基本情况,然后从景观设计与生态修复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包括规划目标、景观功能分区、植物景观规划、封场覆盖设计、土壤污染治理、水资源利用、植被修复等内容。在此基础上,总结归纳出北京南海子公园在景观设计与生态修复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之处,得出对垃圾填埋场景观再生与生态修复有益的一些启示,望为今后垃圾填埋场的景观设计与生态修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石质山地石砾含量多,土层瘠薄、肥力低,水分条件差,生态修复难、成本高,近年生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为其生态修复带来了重大契机.该文从树种选择、精准育苗、科学造林、植被管护等方面阐述了全椒神山国有林场石质山地生态修复技术,探讨了石质山地生态修复后生态服务功能的发挥与完善途径,以期为石质山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全面评价高寒湿地植被生态恢复质量及生态恢复工程的效果,本研究采用专家咨询评判法和主成分因子分析法,选用生态补偿率、截流量、多盖度、丰富度、均匀度、优势度、物种多样性、植物生物量、根系抗张强度、群落稳定性、有毒有害物种分盖度、植被恢复速率等12个评价指标,通过数据无量纲化处理进行指标间的计算,采用AHP法对各指标赋予相应的权重,采用矩阵计算得到人工植被恢复质量评分。评价结果能直观地反映出研究区域植被恢复效果,该评价方法能反映植被生态环境的恢复效果,也考虑了与环境密切相关的植物生长表征指标,各项指标互相关联,容易获取和计算,可以反映生态环境质量现状,从而科学有效客观的达到评价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