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西农业科学》2018,(4):616-619
利用朝阳地区7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和134个区域气象自动观测站1953—2017年降水、气温、日照气象资料,采用气候统计分析方法,分析2017年农作物生长季气候及农业气象条件特征。结果表明,大风、高温和暴雨极端气候事件频发,气温偏高,日照略少,降水总量偏多,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夏季暴雨多发。播种期、苗期热量充足,降水偏少,春季干旱严重,播种偏晚;抽雄至灌浆期,降水充沛,农业气象条件适宜,作物生长状况良好;成熟期气温偏高,作物灌浆顺利,籽粒饱满。综合分析,生长季农业气象条件对农作物影响利大于弊,气象灾害对农作物危害总体较轻。  相似文献   

2.
利用大同市8个观测站1981~2010年气象资料,分析2013年的气候特征及影响评估。结果表明,2013年全市平均年降水偏多,气温略偏高,日照略偏少;无霜期偏短,大风沙尘天气偏少;四季气温均偏高;冬、春季降水偏少,夏、秋季偏多;2013年极端气候事件涉及7类气象记录,累计38站次突破历史极值,气象灾害较多,干旱、暴雨洪涝、冰雹、大风、霜冻等主要天气气候事件对全市农业、林业、水利、交通和旅游等行业造成一定的影响;2013年农业气象条件总体满足作物生长需求,对2013年农业生产丰收起到了重要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3.
利用六枝气象站2013年气温、降水、日照等观测资料对其农业气候资源特点及暴雨、冰雹等主要气象灾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常年相比,六枝全年温度偏高,降水偏少,日照偏多;年内局地冰雹灾害重,出现了中等偏重气象干旱,低温冷害和暴雨洪涝等灾害对六枝的农业生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对2012年公主岭市农业气象条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作物生长季气温稍高,热量较为充足,冷暖变化明显,有明显低温时段出现;降水稍多,时空分布不均;日照稍多。气象条件总体对农业生产较为有利,在全年气象灾害中,台风对全年粮食生产造成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利用朝阳市7个气象观测站2014年气象资料,分析农作物生长季的气候特征及影响。结果表明:2014年农作物生长季温度偏高,日照略少,热量条件较好;生长季降水总量偏少且时空分布极不均匀,作物苗期和成熟末期水分条件好,7-8月降水持续偏少,发生了1952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夏旱",给作物开花授粉和灌浆造成严重影响,农作物产量降低。总体来说,朝阳市2014年农业气象条件对农作物生长发育弊大于利。  相似文献   

6.
东乡县农业气候资源及近30年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1981—2010年的气象资料,对近30a东乡族自治县农业气候资源状况及主要农业气象灾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东乡族自治县光照资源较为丰富,但农业气象灾害发生比较频繁。据统计,东乡族自治县1981-2010年共出现过各类干旱29次,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干旱出现;共出现冰雹123&,平均近4次/a,主要集中在6—9月,降雹时段在午后和傍晚;寒潮共出现91次,平均3次/a左右。东乡县的暴雨主要出现在7—8月,每6a出现1次。  相似文献   

7.
杨雪艳  应爽  梁衍波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9):14247-14248
利用长春市1959~2008年的气温、降水、日照等气象资料,采用气候统计方法分析作物生长期内光资源、热量资源、水分条件及常见农业气象灾害的变化特征及气候趋势。结果表明:长春市作物生长期内日照时数呈下降趋势,但光照条件能满足作物生长需求;热量条件呈增加趋势,气温显著升高,初霜延后、终霜提前,无霜期延长,活动积温增加;水分条件呈下降趋势,降水减少,暖干化的趋势比较明显;洪涝、低温冷害、冰雹等农业气象灾害有减少的趋势,但干旱灾害趋于频繁而严重。  相似文献   

8.
利用阳谷县国家气象观测站1981~2013年气象要素,对阳谷县33年农业气候资源及主要农业气象灾害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阳谷县光、温资源较为丰富,降水偏少,同时农业气象灾害比较频繁;阳谷县1981~2013年共出现过各类干旱42次,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干旱出现;冰雹大风年年出现,主要集中在6~9月,降雹时段在午后和傍晚;阳谷县的暴雨主要出现在7~8月,平均每年出现约2次。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根据河源地区1970—2018年气象资料和茶树生长指标,采用统计分析等方法,对河源茶树生长的气象资源进行分析,找出适宜的气象条件和影响园区茶叶产量和品质的气象灾害,并提出对茶树生产管理的措施。结果表明,河源地区茶树种植气温适宜,降水充足,日照和日照百分比、相对湿度等条件均有利于茶叶生长和品质提高。影响茶树的气象灾害主要有暴雨洪涝和高温干旱等。  相似文献   

10.
辽西北建平降水特征及干旱对农业的影响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针对辽西北建平农作物产量低而不稳的问题,分析评价辽西北建平降水特征及干旱对农业影响程度,为减少或避免旱灾造成的农业经济损失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辽西北建平1954~2007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及农作物生育期、产量资料,2003~2006年自然降水与农作物需水量试验资料。运用变率、保证率、经验公式法统计分析气候对农业的影响程度。[结果]辽西北建平农作物生长季降水相对变率为47%;降水量80%保证率为318.5mm;自然降水量与农作物需水量比较,玉米、大豆生长季欠缺33~36mm,高粱、谷子生长季多15~41mm。[结论]辽西北建平降水相对变率大,干旱发生频率高,干旱是制约建平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气象灾害,应种植耐旱产值高的谷子、高粱等杂粮作物防御旱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