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海市银滩土地利用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针对北海市银滩海岸近些年土地利用巨变、生态环境退化的现象,分析区域土地利用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子,为该区可持续开发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长时间序列Landsat遥感影像,采用土地利用动态度、转移矩阵、强度及多样性指数等指标分析北海银滩滨海区土地利用演变特征,并讨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结果]1979—2013年的35a间,银滩滨海区建设用地、人工湿地面积显著增加,并且主要是由耕地、林地转入而来,从而导致耕地和林地面积显著减少,草地、水域和滩涂面积增减变化幅度相对较小。区域土地利用综合程度先增大后减小,但开发强度却一直在增大;多样性指数在2000年年前较为稳定,之后显著下降。银滩滨海区土地利用演变主要受气温、台风、潮汐等气候因子和城市化、围垦、渔业、旅游业和规划管理等人类活动因子综合影响。[结论]近35a来,银滩海岸土地利用类型趋向单一化,开发速率减小但开发强度增大,空间分布破碎化,区域生态系统脆弱性增强。研究时段内,人类活动因子影响比气候因子更显著,各驱动因子影响物理机制及其定量化贡献亟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攀枝花市土地退化过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建平 《山地研究》1997,15(4):308-310
土地退化不仅是目前全球性的重大环境问题,而且也是重大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分析了土地退化过程的不可逆性及攀枝花市的土地退化过程。  相似文献   

3.
花岗岩风化壳土地退化及其危害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土地退化地持续发展中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该讨论了花岗岩风化壳土地退化特点,成因及危害,给出了退化土地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4.
土地退化不仅是当前全球重大的环境问题之一,而且是重大经济和社会问题之一。以兴国县的实地调研为依据,简述了兴国县的土地退化状况,分析了土地退化的原因和过程,论述土地退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了土地退化调控对策。  相似文献   

5.
土地退化及其评价方法研究概述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定义了土地退化的概念,总结了土地退化的主要类型、形成机理及其评价研究的历史和方法,最后概述了土地退化的监测和退化土地恢复重建领域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河北省土地退化及其防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论述了河北省土地生态环境存在的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土地盐碱化、土地干旱化、土地污染等土地退化问题及其对农业的影响,提出了治理 土地退化和保护土地生态环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土壤退化及其防治   总被引:37,自引:1,他引:3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其国 《土壤》1991,23(2):57-60,86
本文对土地退化的涵义、危害、类型及人为活动对土地退化的影响和土地退化的防治进行了全面地阐述。  相似文献   

8.
大庆市土地退化时空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不同时段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在GIS软件的支持下,提取了大庆市沙化土地和盐碱地的面积.分析了大庆市土地退化的时空变化格局以及多年平均降水量、干燥度及≥10 ℃积温等自然控制因子对土地退化的影响.运用多元回归方法及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了土地退化与各社会经济因子之间的相关程度及影响土地退化的主导因子,并建立了土地退化驱动因子的诊断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大庆市退化土地面积持续增加,区域变化也比较明显;退化土地年变化率在降水量400 mm,干燥度为1.14,≥10 ℃积温为2 780 ℃处变化最为显著;在社会经济因子中耕地面积数量、原油产量、人E1数量是导致土地退化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9.
尚正永 《水土保持研究》2007,14(5):225-227,229
随着经济发展,资源开发规模和强度不断加大,甘肃省的生态环境日趋脆弱,生态功能逐渐减弱,土地退化问题十分严重。分析了甘肃省土地退化的主要类型特征,并从自然与人文两个方面对甘肃省土地退化的驱动力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治土地退化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10.
奈曼旗土地退化遥感监测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奈曼旗是土地退化比较严重的旗县,为查清该旗的土地退化类型、分布及程度,监测其土地退化的发展趋势,该文选取土地利用/覆被方式、复合植被指数、风蚀土地占像元面积百分比和土壤含水率作为土地退化评价体系的4个指标,利用TM数据获取4个指标的反演数据。采用层次分析法构造4个指标的判断矩阵,通过判断矩阵特征向量的计算得到土地退化指标的权重,构建土地退化综合评价公式。结合综合评价公式,计算出奈曼旗的土地退化结果,并将土地退化分为未退化、轻度退化、中度退化、重度退化和严重退化5个等级。1987年、1991年、1996年、1999年、2002年和2007年的土地退化评价结果表明,奈曼旗的土地退化在1987-1999年期间处于"局部好转、整体恶化"的局面,2000年以后土地退化扩展趋势得到遏制,土地退化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该研究对奈曼旗的土地退化防治和生态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晋西北地区土地退化特征及危害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土地退化是当前世界重要的环境问题,它严重地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根据野外调查和前人的研究成果,探讨了晋西北地区土地退化的表现特点,成因和危害,并提出了土地退化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2.
过度放牧及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是澳大利亚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到本世纪初,澳大利亚干旱、半干旱土地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75%,由此带来的损失惨重。为了从源头防治荒漠化,澳大利亚从组织管理制度、科技研发、具体防治举措等方面开展了治理活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澳大利亚土地退化的治理经验为我国的土地退化防治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3.
2010年汾河流域土地退化经济损失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地退化是汾河流域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直接关系到全流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实地调查为基础,结合已有的文献资料和汾河流域环境特征,运用生态经济损益核算方法,分析了汾河流域土地退化状况和变化趋势,估算了2010年汾河流域土地退化的经济损失。结果表明:(1)2010年汾河流域土地退化的经济损失高达3.83×109元,其中水土流失的经济损失最大(占61.79%),为2.37×109元,沙漠化、盐渍化的经济损失分别为2.31×108和1.23×109元。(2)2010年汾河流域土地退化的经济损失约占全流域GDP的0.77%(上游占1.45%),上游地区是土地退化的重点治理区;占第一产业产值的14.58%,影响着流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土地退化的经济损失人均负荷值为290.08元/人,制约着流域人民的脱贫致富,因此,应加强对土地退化的治理。  相似文献   

14.
我国南方亚热带丘陵山地土地退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我国南方土地退化的形成是由其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决定的。土地退化不仅表现为土壤退化,还表现为植被退化和土地状况恶化,具有明显的坡面分带性。从50年代到80年代,不同人类活动地区土地退化变化的特点不同。土地退化的动态变化主要是由于土地的开垦及人类活动对植被的破坏。土地退化严重的地区既不是人口较少和经济落后的基岩山区,也不是人口较密、经济发达的低丘岗地区,而是人口增长较快、经济较落后的低山丘陵区。  相似文献   

15.
我国南方亚热带丘陵山地土地退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南方土地退化的形成是由其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决定的,土地退化不仅表现为土壤退化,还表现为植被退化和土地状况恶化,具有明显的坡面分带性,从50年代到80年代,不同人类活动地区土地退化变化的特点不同,土地退化的动态变化主要是由于土地的开垦及人类活动对植被的破坏,土地退化严重的地区既不是人口较少和经济落后的基岩山区,也不是人口较密,经济发达的低丘岗地区,而是人口增长较快,经济较落后的低山丘陵区。  相似文献   

16.
岷江上游土地退化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土地退化是全球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形式之一,严重的土地退化已成为岷江上游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分析了该区土地退化的现状:水土流失严重,干旱河谷进一步扩大;以及自然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人口快速增长和草场过度放牧等土地退化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为改善生态环境而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加大坡耕地的坡改梯力度、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和加强法制建设及其监督管理的土地退化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7.
福建土地退化危险度及其区域差异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综述了福建主要土地退化--耕地损毁、土壤污染化、土壤侵蚀化和土壤贫瘠化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空间相关性,提出了土地退化危险度的概念,分析了影响福建主要土地退化危险度的社会经济因素,并选定了6个重要社会经济指标,运用GIS技术,在一定的数学模型支持下,考虑主要土地退化类型,提出了福建土地退化危险度分区, 并探讨了各分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正> 1996年8月25日至30日在德国波恩举行了第9届国际水土保持组织会议.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分析全球(特别是干旱地区)土地退化现状、危害、成因,探讨防治土地退化及实现土地持续利用的对策.来自110个国家的600多位学者参加了会议.会前,东道主德国邀请了24位著名的多学科专家、学者,编写了一份大会主题报告,题为《珍惜土地,实现土地的持续利用》.本文以该主题报告为基础,参考有关文献,介绍一下全球土地退化的现状与防治对策.1 土地退化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土地资源与水、空气一样,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是生态系统中生命存在的支柱.人类在早期耕耘土壤时,土壤具有良好的质量,有机质含量高,土壤结构良好,适于作物生长.在远古定居农业初期,也曾发生过破坏植被,引起土地退化的情况.但是,土地退化进程十分轻微缓慢,一般觉察不到.  相似文献   

19.
土地退化及其防治的社会经济理论体系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阐述了从社会经济角度系统研究土地退化及其防治的必要性 ,着重讨论了土地退化及其防治的社会经济理论的主要研究内容。认为主要内容应包括 :土地退化的社会经济成因和后果、经济评估和宏观核算、土地利用的伦理意识、土地退化防治的成本效益分析、立法与行政、经济激励和社会组织  相似文献   

20.
以西藏自治区的73个县域为基础评价单元,通过计算1992、1999和2004年3期沙漠化土地退化程度,对西藏7个地(市)及其县域的沙漠化土地退化程度进行了动态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西藏沙漠化土地的面积总体略有增加,但局部地区的沙漠化土地面积减少也较明显;日喀则、那曲和阿里3个地区是西藏沙漠化土地面积的主要分布区且退化程度增加较显著;拉萨、昌都和林芝沙漠化土地面积较少且退化程度减少显著;山南地区沙漠化土地面积虽较少但退化程度增加较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