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森林可燃物负荷量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何忠秋  王天辉 《森林防火》1993,(3):11-13,18
森林可燃物为森林中一切可以燃烧的有机物质,是森林火灾发生的物质基础,是火灾传播的主要因素,是森林防火灭火的理论依据。由于森林群落的复杂性。可燃物存在地域性、区域性的差异,需要将可燃物进行分类和划分。现在,世界上很多国家均形成了各自的可燃物分类方法和研究方法。可燃物类型综合表现了植被类型所处的生境条件,及适应于环境形成的林分结构特征,决  相似文献   

2.
受森林可燃物、气象、地形等因素的影响,森林火灾扑救难度和扑救风险极大,处置不当极易造成群死群伤事故。本文在梳理总结典型森林灭火伤亡案例的基础上,从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分析造成森林灭火伤亡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加强新形势下森林灭火安全的建议。研究结果发现:1)造成森林灭火扑火人员伤亡的自然原因包括易燃植被类型、恶劣气象条件、特殊危险地形等三个方面。2)造成森林灭火人员伤亡的人为原因包括火情不明、麻痹轻敌、指挥不力、避险不当、过度疲劳等五个方面。3)加强新形势下森林灭火安全的建议包括:树牢“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指导思想、建立森林火灾扑救风险要素基础数据库、增强森林火灾扑火指挥员专业指挥能力、强化森林灭火实战化演练和紧急避险训练、提升森林消防员扑火防护装备保障能力、提高森林火灾安全扑救效率不打疲劳战。  相似文献   

3.
云南省森林植被丰富,地形复杂,气候类型多样,一旦发生森林火灾,灭火人员难以接近,扑救难度大,损失严重.本文重点分析了云南省林火灾现状及特点,提出了森林防火对策,为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4.
森林灭火装备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国内外森林灭火装备使用与研究的现状,分析了不同类型灭火装备的作用和特点,并指出了它们存在的问题。针对森林火灾的特点,提出了森林灭火装备使用和研制的一些原则。  相似文献   

5.
在滇中高原区森林植被广泛调查的基础上,首先对本区地貌特征及水热条件作详尽介绍,进而论述了该区32个天然林和人工林类型的种类组成和分布规律,以及各森林类型的结构特点;研究了这些森林植被类型的演替规律,分析了现有滇中高原森林植被存在的生态问题;为开展滇中高原区主要森林类型的水源涵养功能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滇中高原区主要森林类型及其演变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滇中高原区森林植被广泛调查的基础上,首先对本区地貌特征及水热条件作祥尽介绍,进而论述了该区32个天然林和人工森类型和种类组成和分布规律,以及各森林类型的结构特点;研究了这些森林植被类型的演替规律,分析了现有滇中高原森林植被存在的生态问题;为开展滇中高原区主要森林类型的水源涵养功能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1前言医巫闾山自然保护区不仅风景秀丽,而且森林资源丰富,植物种类繁多,植被类型复杂,既具有华北植物区系的植被群落,又具长白植物区系的植被群落。据了解关于医巫闾山的植被类型尚无系统的研究报道。据此,笔者几年来对其森林植被类型进行了初步调查研究,认为森林植被类型可分为针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阔叶矮林、灌丛等5种类型,并对不同类型进行了概括的阐述。  相似文献   

8.
对开化县常绿阔叶林、针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3种不同自然森林植被类型进行演替过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常绿阔叶林是该地森林植被自然演替的主要发展方向;常绿阔叶林、针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分别代表了森林植被不同演替类型与动态。结合森林群落类型和生境的异质性、群落树种组成与结构、演替阶段和演替趋势,根据森林植被景观的优美性、多样性等需求,对开化县主要通道两侧的森林植被确定了7类15种目标的森林植被景观改造方案,提出了森林景观优化"主景树种+地带性树种+伴生景观树种"的树种选择模式与营建技术。  相似文献   

9.
高速气流灭火机具处于刚刚开始研制阶段,探讨高速气流灭火机理,确定高速气流灭火的边界条件,对于发展高速气流灭火是极为重要的. (一)森林植被在空气中的燃烧各种边界条件下的森林火灾,其实质都是碳在空气中的燃烧.对此,很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不同的假说,并对如下两点取得了一致的结论:固体有机质燃烧  相似文献   

10.
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核心主体,具有维持生态系统平衡、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重要生态功能 。植被类型是 影响土壤团聚体形成和微生物特性的重要因子,研究森林植被类型对提高陆地生态系统生产力、丰富生物多样性及缓解全 球变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森林植被和土壤微生物及土壤团聚体的相互影响及交互作用,均对森林生态系统产生了 重 要影响 。本研究重点阐述了森林植被对土壤团聚体形成及稳定性、微生物生物量、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等方面研究进 展,并提出未来森林生态系统的土壤团聚体与微生物方面的研究重点,以期为森林生态系统的植被恢复和可持续健康发展 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28年森林火灾资料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8年来累积发生森林火灾17次,其中12次为人为火引起,占起火原因的70.6%,春季为林火高发期。根据园区目前森林火灾与防火现状,提出加强森林防火管护力度、加强森林防火宣传设施建设、加强森林防火宣传力度、提高游客森林防火意识、加强森林火灾安全隐患排查力度5项对策。  相似文献   

12.
In recent years, especially in the summer of 2002, the most serious forest fires occurred in the Daxingan Mountain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and Inner Mongolia. There has been long time serious forest fire environment in summer in Daxingan Mountain. The grass in the forest is scorched for long time drought and the moisture content of litter and turf layer decrease rapidly. The accumulation and dryness of fuel build the summer forest fire environment, which are major caused by Meteorological environment. Human are lack of the right recognition of summer fires, and can not achieve the goal of detecting and fighting in time. Also summer fires have the tendency to increase in some areas of the world and human have to pay much more attention to how to prevent and control summer fires.  相似文献   

13.
介绍火灾资料分析、火疤木年轮分析等有关火干扰的研究方法.从林火干扰对森林更新、全球气候、森林景观结构维持生物多样性等几方面分析火干扰对森林的影响,认为火干扰的作用具有双重性.高强度火会导致森林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死亡,易使林木遭受病虫危害,从而破坏生态系统平衡;而低强度、小面积火的作用有利于改善森林环境,维持森林生态系统平衡,促进森林演替.  相似文献   

14.
森林火灾重灾年现象与海温异常变化关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王述洋 《林业科学》2002,38(3):120-123
根据黑龙江省林区 195 1~ 1990年的森林火灾统计数据和北太平洋海域 2 86个格点自 195 1~ 1991年历年逐月观测数据 ,运用异常度分析技术 ,研究了黑龙江林区森林火灾重灾年现象的当年及前后各 3a逐月北太平洋海温异常变化的基本规律和时相特点。研究发现 ,黑龙江林区的森林火灾重灾年与太平洋赤道附近海域 (10°S~ 10°N ,80°~ 180°W)海温 (seasurfacetemperature ,SST)持续正距平期显著正相关 ,两者基本同步 ,且以该海域 - 2aSST异常变冷为前期背景。对科学地预测该林区未来年、季森林火灾活动及林火致灾潜力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秦岭林区森林抚育过程中的防火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森林抚育不但要提高森林质量、林地生产力,还要通过抚育间伐、修枝、割灌等系统工程措施的综合运用,割除杂灌,降低林下可燃物的聚集,间伐抚育降低密度,采伐风倒木和干枯木,改善林分卫生状况、修枝来抬升枝下高,切断地表火向树冠火传播通道,使得林分防火性能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16.
蒙古森林草原火灾状况及林火管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森林和草原火灾是导致蒙古森林资源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并对其森林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蒙古东、南、西三面与中国接壤,大规模火灾导致的越境火对中国的森林和草原构成了严重威胁。文中从森林草原资源概况、火灾特征(包括空间特征、季节特征和火源特征)、火管理模式等方面综述了蒙古森林草原火灾的现状,阐述了其林火管理对中国林火管理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林火动态变化对我国东北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我国积极的森林防火政策导致了我国东北林区的森林火周期延长,并影响到森林结构和可燃物组成的变化。火周期的延长会引起森林可燃物载量增加,并导致火频度、火灾类型和火强度发生改变。森林火周期延长还会引起大兴安岭地区云杉林的分布范围增大。植被的变化又对林火动态有反作用。为适应林火动态和可燃物的变化,我国东北林区森林防火政策需要作相应调整,采用林火管理思想开展森林防火工作。  相似文献   

18.
林火研究综述(Ⅱ)——林火预测预报*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林火预测预报是综合气象要素、地形、可燃物的干湿程度、可燃物类型特点和火源等,对森林可燃物燃烧危险性进行分析预测,天气预报的准确性直接影响林火预报的准确性。林火预测预报分为火险天气预报、林火发生预报和林火行为预报。林火预测预报从20世纪20年代迄今,已有80余年的历史,在世界各国发展很快。林火预报研究中的关键问题是主要因子的选择和预报因子的测定。林火预测预报主要方法有:经验法、数学方法、物理方法、野外实验法和室内测定法等。  相似文献   

19.
森林火灾频发给我国造成了严重的森林资源损失和其他方面的损失。而我国在森林火行为预测预报研究方面水平较低,还无法准确地对火灾进行预测。加拿大森林火行为预测系统(FBP系统)可以利用森林可燃物类型、气象条件、地形地势及火行为特征等因子准确有效地对森林火行为进行预测预报,对林火管理人员制定灭火计划和组织火灾扑救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中介绍了FBP系统的主要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系统内部参数和预测预报所需的相关数据,概述了该系统在加拿大的实际应用情况,对我国建立森林火灾预报、火行为预测系统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城市森林火灾成因及预防扑救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愿意在森林中或靠近森林的地方居住。但伴随而来的是居民用火对森林造成威胁,与此同时,森林火灾也对居民住宅带来隐患。住宅在森林中的出现导致森林火灾的危险性增高,住宅、木棚、院落、车库及其他建筑物分布靠近森林,也给森林火灾的预防和扑救敲响警钟,近年来"家火上山,山火进城"的情况屡有发生,需加强有关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