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闽南山地巨尾桉与木麻黄混交造林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闽南山地桉树人工林经营中存在易受风害的问题,开展了巨尾桉与木麻黄混交造林试验研究。采用巨尾桉与木麻黄分别按照3∶2和4∶1两种比例种植,巨尾桉纯林为对照,5年生的试验林调查结果表明:巨尾桉与木麻黄按照3∶2比例种植时,巨尾桉的单株生长量有所提高,两种混交林单位面积蓄积量略小于巨尾桉纯林,不同类型林分中巨尾桉生长量和林分总蓄积量差异不显著。巨尾桉与木麻黄混交林的抗风性和土壤结构及肥力状况均优于巨尾桉纯林。巨尾桉与木麻黄混交以3∶2的比例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2.
探讨永安市引种的尾叶桉、巨桉、巨尾桉在同一气候、同一栽培模式下对立地级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巨尾桉、尾叶桉对立地级的适应性比巨桉强,巨桉要求在较好的立地条件下才能充分发挥其速生丰产潜力,否则反之。  相似文献   

3.
ITS序列在桉树种质资源鉴定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ITS序列分析技术对3个桉树优良无性系广林巨尾桉5号(GLGU-5)、广林巨尾桉9号(GLGU-9)、广林尾叶桉4号(GLU-4)以及巨尾桉和尾叶桉实生苗材料进行位点差异性分析。并根据ITS序列变异特点对3个优良无性系与巨尾桉和尾叶桉实生苗进行分子鉴定。结果表明:(1)优良无性系的ITS扩增片段比巨尾桉、尾叶桉实生苗长38~45 bp,因此,无性系与尾叶桉、巨尾桉实生苗之间ITS序列的长度差异,可以作为区分无性系与巨尾桉和尾叶桉实生苗之间的依据;(2)无性系之间存在ITS碱基位点差异,这些位点差异可以作为无性系之间的鉴定依据。  相似文献   

4.
2017年5月,对福建省福安市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撂荒地、5年生巨尾桉Eucalyptus grandis×E.urophylla人工林、巨尾桉人工林+小叶锦鸡儿3种Caragana microphylla林)土壤的理化性质进行分析,利用土壤退化指数(SDI)评价样地土壤质量。结果表明,0~30 cm的土壤容重:撂荒地巨尾桉人工林巨尾桉人工林+小叶锦鸡儿,总孔隙度:桉树人工林+小叶锦鸡儿巨尾桉人工林撂荒地,含水量、有机碳、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巨尾桉人工林+小叶锦鸡儿撂荒地巨尾桉人工林;SDI:巨尾桉人工林+小叶锦鸡儿(0.167)撂荒地(0)巨尾桉人工林(-0.130)。因此巨尾桉林地土壤质量不同程度的退化情况,可以通过在巨尾桉人工林下种植小叶锦鸡儿修复土壤,提高土壤质量。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福建省有关桉树种系对焦枯病的抗性差异,选育抗病种系,2006年通过野外自然发病情况调查和室内人工接种测定,将收集的11个在福建主栽的桉树种系初步划分为抗病种系——巨尾桉9224、尾细桉M1;中抗种系——巨赤桉201-2、邓恩桉、柳桉、巨尾桉广9和尾巨桉Ug9;中感种系——本沁桉、尾巨桉3229;感病种系——巨桉3号、巨桉5号。  相似文献   

6.
巨尾桉混交林生长量及土壤肥力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南亚热带巨尾桉-杉木、巨尾桉-牛肋巴、巨尾桉-厚荚相思等不同混交类型林分的生长量及林地土壤肥力的研究,结果表明:与优势树种纯林相比,混交林提高了林地生产力,同时具有良好的改良土壤作用。混交林的土壤容重均比巨尾桉纯林(对照)小,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磷和速效钾等矿质养分含量均大于巨尾桉纯林,改土强度大小依次为巨尾桉-牛肋巴>巨尾桉-厚荚相思>巨尾桉-杉木,因此,适当营造桉树混交林是科学经营桉树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7.
对尾巨桉幼林的生长和林外气象因子进行了监测,分析了尾巨桉生长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尾巨桉生长增长量的波峰出现与降水量和施肥有很大关系.各气象因子对于尾巨桉胸径和树高生长增长量的影响不同,利用尾巨桉生长量及对应时间的气象因子得到尾巨桉树高、胸径生长量与气象要素的拟合方程.  相似文献   

8.
短轮伐期巨尾桉人工林合理主伐年龄的确定一直存在争议。在充分分析影响巨尾桉人工林主伐年龄的各种成熟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短轮期巨尾桉人工林的主伐年龄模型,通过此模型可以比较科学地确定巨尾桉人工林的主伐年龄,为巨尾桉人工林的科学经营提供技术支撑。通过此模型分析得出广东美林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巨尾桉人工林主伐年龄为5.71年。  相似文献   

9.
采用人工模拟大气湿度变化规律,对尾巨桉木材进行循环干燥;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揭示循环干燥对尾巨桉木材干缩影响的内在因素,探索尾巨桉木材弦向干缩率在循环干燥中的变化规律,旨在寻求降低尾巨桉木材胀缩性的新途径,为尾巨桉木材干燥和实木加工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不同桉树无性系生长对比试验及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个桉树无性系在相同立地条件下的造林对比试验的研究结果表明,3个桉树无性系在胸径、树高、蓄积量生长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适宜本区发展的无性系为尾巨桉3228和尾巨桉3229,而尾叶桉U6生长较差;从效益分析来看,采用尾巨桉3228和尾巨桉3229造林比尾叶桉U6造林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福建沿海地区木片生产的经济决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静态分析、动态分析和不确定性分析方法 ,通过计算木片生产经营的经济评价指标 ,为发展木片生产提供科学的决策方法 ,适合福建沿海地区小型木片生产企业借鉴  相似文献   

12.
This study analyses the economic aspects of a eucalypt-based agroforestry system established in the savanna region of Brazil. In 1993,eucalypt clones were planted at a spacing of 10 × 4 m, to facilitate their future association with crops and pasture grass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stablishment and maintenance costs represent 37% of the total costs associated with the system. More than half of the revenues are from the sale of the wood products obtained in the 11-year rotation. Variations of ±20% of the sale price of the cattle significantly affected the sensitivity analysis, closely followed by the variations of the price of wood for lumber and energy. Variations of ±20% of the establishment costs of the forest component significantly affected the economic indicators. The viability of the system is also sensitive to a slight change in interest rate. Finally, the agroforestry system adopted by the company is economically more attractive than eucalypt monoculture.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November 2005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13.
桉树是我国南方最重要的人工林树种之一,因具有广泛的适应性而得到大力发展,已成为我国林业史上引种最为成功的树种之一,也是永林公司主要造林树种。因此,本文以永林公司经营区桉树人工林为例,在深入进行桉树引种风险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桉树人工林可持续经营技术措施体系,从而为永林公司桉树人工林可持续经营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也为我国桉树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科学地认识我国南方发展桉树速生丰产林问题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针对目前中国南方出现的“发展桉树有害论”, 说明了这些流行观点多属于想象、误解和超出真实的夸张; 在论证了桉树的经济优势的基础上, 着重从水文效应、地力效应、生物效应等方面证明桉树非但不是生态杀手, 且有一定的生态服务功能; 在分析了国家木材安全形势和介绍了国外的发展经验的基础上, 着力阐述了发展桉树速生林在解开国家林业领域的环境经济矛盾中的关键作用。文中否定了桉树有害论, 但同时也指出某些企业发展桉树人工林时缺乏社会责任心以及缺乏与农民的沟通。  相似文献   

15.
桉树+草珊瑚复合经营模式研究及其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桉树人工林地的土地利用率,有效改善生态环境,项目在桂中平原低丘和高丘陵区两种立地条件下,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桉树+草珊瑚两种复合经营模式、3种栽培模式下产量及其经济效益。结果表明:(1)桉树林下培育草珊瑚苗木复合经营比对照桉树纯林增值456623.73元·hm-2,增值率422.67%。(2)桉树人工林下套种草珊瑚的桉1+草1、桉1+草2、桉1+草3等复合经营模式分别比对照桉树纯林增值?1041.89元·hm-2、18934.23元·hm-2、20212.27元·hm-2,增值率分别是?3.95%、71.88%和76.73%,以桉1+草3复合经营模式经济效益最好。(3)桉树林下套种的草珊瑚生长5个月、16个月和25个月比对照桉树纯林分别增值2264.14元·hm-2、15823.69元·hm-2和42334.03元·hm-2,增值率分别是8.73%、49.64%和115.45%。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萌芽力强的多年生植物草珊瑚而言,随着生长时间延长,草珊瑚的分蘖数量和生物量增加,经济效益更好。  相似文献   

16.
闽南地区桉树人工林固碳成本核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对闽南地区国强林场桉树人工林在一个完整轮伐期内的固碳成本现值动态变化进行系统分析,在不考虑木材收益时的固碳成本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桉树人工林固碳成本现值随林龄的增加而降低;各林龄(1~7 a)桉树人工林固碳成本现值分别为每吨碳1082.9、648.2、529.1、393.1、319.3、273.4和244.0元。  相似文献   

17.
桉树(Eucalyptus)是我国南方地区最重要的速生用材林树种,对该地区的经济起着重要的作用。扦插繁殖方法快速经济的特点成为桉树发展和广泛推广主要的手段。然而,许多桉树树种扦插繁殖仍然存在生根困难的问题,对其原因国内外学者从多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本文对此从其内在影响因素方面进行了概述,得出其内在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解剖学结构、内源抑制物和内源激素的水平以及相关酶水平等三方面。  相似文献   

18.
Eucalypt plantations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Turnbull  John W. 《New Forests》1999,17(1-3):37-52
This paper reviews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the use of the eucalypt over 200 years, from its curiosity status in the botanical gardens of Europe to its extensive use as a fuelwood for the wood-burning locomotives of the national railway systems, and then to its more recent use as a major source of biomass for paper pulp, fiberboard, industrial charcoal, and fuelwood. Ecological and biological aspects of the genus Eucalyptus have made it successful as an exotic in industrial monocultures and as a multipurpose tree of benefit to small landholders. Social, policy, and economic aspects of growing Eucalyptus are examined, as are prospects for using the eucalypt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as an industrial plantation tree and as a component of farming systems in the rural landscape.  相似文献   

19.
动态测试与静态测试最大的区别在于动态测试包含了对多种频率成分的动态信号记录问题.频域分析是时域分析的一种必要的、有益的补充,能够更好地指导我们的现场测试,帮助我们选择更好的安装方法.在对基桩动态响应的频谱特性进行分析基础上,讨论了基桩低应变动测曲线的频域分析方法,并介绍了计算桩底土的单位刚度和桩身动刚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我国北部湾地区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自然条件,是我国桉树造林较早、种植面积大、桉树产业发展最快的地区,形成了从育苗、造林到加工利用的完整产业链;我国以桉树为原材料的大型林浆纸项目基本上都集中于此,为我国桉树产业及林产业重要的发展区域。文中综述了该地区桉树发展历程与现状,指出了桉树人工林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桉树人工林可持续经营建议和策略,以期为进一步提高该地区桉树人工林产量与质量、优化生态环境和发展我国桉树产业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